首頁 > 職責大全 > 小區安管員儀容儀態及言行規范

小區安管員儀容儀態及言行規范

2024-07-23 閱讀 7218

小區安管員儀容、儀態及言行規范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安管員儀容、儀態及言行規范,適用于zz小區全體安管員。

2、服飾:要求規范、整潔、統一。

2.1當班時間按規定統一穿著制服,襯衣前后擺包進褲內,扣子要扣好,尤其是第一粒子及袖口的扣子應扣好,切記不能挽袖子、卷褲腿,襯衣里的內衣應是低領的,領子不能露出衣領外。

2.2要愛護制服,保持制服干凈、整潔、畢挺,上班前應檢查是否出現漏縫、破邊或破洞現象;且要牢記清潔第一,經常換洗制服,不得有異味、污漬(尤其是領子和袖口的清潔)。

2.3領帶大箭頭垂至遮住皮帶扣為宜,夾領帶時,如六粒鈕扣襯衣應別在第三與第四顆扣子之間。

2.4制服口袋不可放太多太重的物件,否則會令制服變型。制服上衣口袋不能插筆,不能把鎖匙掛在腰間皮帶上,以免有礙美觀。

2.5門崗安管員必須穿著黑色皮鞋,要經常擦拭皮鞋,使其保持干凈、潔亮,小區巡邏哨可以穿運動鞋,但顏色必須是黑色,不得穿拖鞋或赤腳,雨天可穿雨鞋。

2.6安管員應選用深顏色襪子(黑色、深灰色、深藍色)。應堅持每天換洗襪子,以免發出異味。

2.7工牌應端正地佩戴在正確的位置(一般在左前胸)。

2.8值勤時必須端正戴帽(安管班長可不戴帽值勤,以予區別),帽檐前沿與眉毛同高,帽子要保持干凈,當值時間不能佩戴變色眼鏡、墨鏡。

2.9非工作時間內不得穿著公司制服,不得佩戴有公司標志的物品出現在非公務場所。

2.10安管員著制服時,蓄發不得露于帽外,帽墻以下不得超過1.5厘米。不可留長發、怪發,要經常修理頭發(一般情況下,至少應一個月理一次頭發)。

2.11保持面部的潔凈,進行適當的外貌修飾,使人感到大方、端莊、有活力。應每天修面,不可留大胡子。

3、個人衛生

3.1堅持每天換衣、洗澡,養成飯后漱口刷牙的習慣,保持牙齒清潔。

3.2上班前避免進食大蒜、韭菜等能引起口臭的食品,有口臭、汗味的安管員,應采取適當的方法克服。

3.3雙手應保持干凈,勤修指甲,不可留長指甲。

3.4避免當眾修飾,不可在客人面前打領帶、扣扣子、整理內衣、梳頭等。

4、站姿

4.1站立時身體要端正、挺拔,重心放在兩腳中間,挺胸,收腹,肩膀要平,兩肩放松,兩眼自然平視,嘴微閉,面帶笑容。可成跨立姿勢或雙手自然下垂,與客人談話時應上前一步,雙手交叉放在體前。

4.2站立時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但應注意不能寬于肩部;站立時間過長而感到疲勞時,可在值勤范圍內走動,但上身仍應保持正直。

4.3站立時不得東倒西歪、歪脖、斜肩、弓背、曲腿等,雙手不可叉腰,也不能抱在胸前或插入口袋,不可靠墻或斜依在其他支撐物上。

4.4坐姿要端正穩重,切忌前俯后仰,半躺半坐,上下晃抖腿,或以手托頭,俯伏在桌子上,遇有客人或領導詢問時,應起立面向對方回答。

5、走姿

5.1行走時,身體重心可稍向前傾,昂首,挺胸,收腹,上體要正直,雙目平視,嘴微閉,面露笑容,肩部放松,兩臂自然下垂擺動,前后幅度約45度,步度要適中。

5.2行走時路線一般靠右行,不可走在路中間;不能走成"內八字"或"外八字",不應搖頭晃腦、手插口袋、吹口哨、慌張奔跑或與他人搭肩摟腰。

5.3行走過程遇客人、上司時,應自然注視對方,點頭致意,并主動讓路,不可搶道而行。

5.4如有急事確需超越時,應先向客人、上司致歉后才加快步伐超越,動作不可過猛;在路面較窄的地方與客人相遇時,應將身體正面轉向客人。

5.5在接待、引路時,要使用正確手勢,五指并攏伸直,掌心不可凹陷,掌心斜向上,以肘關節為軸,眼望目標指引方向,應采用掌式。

6、舉止

6.1遇熟悉的客人應得體、禮貌地打招呼、問好,注視客人的眼神應是熱情、禮貌、友善和誠懇的。

6.2要對所有客人一視同仁,不能以種族、膚色、宗教信仰、衣著打扮、相貌取人,不得譏笑、議論,應主動提供特別服務,但如客人不愿意接受特殊照顧時亦不要勉強。

6.3門崗安管員遇到客人進出門時,應主動為客人開門。

6.4應避免在公眾場合攜帶與工作無關的私人物件(如手提包、飯盒等);當值時,不得攜帶手機。

6.5應避免在公眾場合吐痰,如需吐痰時,應將痰吐在紙巾里,包好后扔在垃圾桶里,不能直接向煙灰筒、綠化帶、地面吐痰。

7、語言

7.1語言要簡潔、準確、完整、清楚、規范,讓客人能明白你所要表達的意思。吐字清晰,語調適中,音量適度,悅耳動聽,給人以舒服、愉快、享受的感覺。

7.2時刻使用禮貌用語,凡事以"請"字當頭,"謝"字不離口,避免使用"不知道","不行""不清楚"之類的語句,不講粗口,不說話傷人。

7.3在公共場合,不能大聲說話,距離稍遠時,不能喊人,應走近了再說話。

8、作業標準/要求

8.1當班班長負責檢查安管員的儀容、儀態和言語規范的具體工作。

8.2管理中心經理、安全主管負責監督執行。

附加說明:

1.本標準由zz服務中心安管部負責人起草、由zz項目經理審核、批準。

2.本標準由zz服務中心負責人解釋、修訂。

篇2:某寺廟治安管理制度

寺廟的治安我們了解了嗎?以下是文書幫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寺廟治安管理制度供大家參考。

寺廟治安管理制度一

一、寺院內的一切有文物價值的壁畫、雕塑、石碑、經書、史料、法器、古具等必須制定措施,按國家《文物保護法》做好保護工作。接受地、縣文物部門的監督指導,若發現被盜、被毀或監守自盜者要追究看寺僧人的責任,直至法律責任。

二、寺院要嚴格執行國家治安、消防條例。寺院治安消防小組每周檢查一次水源、電源和各種易燃物品,各廟殿管護人員在信眾朝拜完畢的當日下午要細致檢查殿堂內的香燭、油燈、線路及寺區內的森林、草原等,防止發生火災和意外事故。

治安、消防小組管理人員必須建立起記載制度。異常情況及時匯報。玩忽職守的要進行處罰。造成重大損失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寺院要以寺養寺,自食其力,勤儉節約原則,自力更生,自已動手創辦各種社會公益事業和生產服務事業,增加寺院收入。寺院的一切收入,歸寺院集體所有,寺院財務接受僧眾監督。

四、立足本寺,發展旅游業,擴大寺院知名度。提高服務質量,按時開好殿門,為香客、游人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禮貌待人,絕不允許和游人吵口、打架,影響本寺聲譽。

五、寺院境內應保持安全、莊嚴肅穆。任何人不得在寺院境內飲酒、戲鬧、吸煙、打架、燃放鞭炮等,未經許可嚴禁在殿堂內錄像、拍照,嚴禁神漢、巫婆等人在佛教寺院內稿迷信活動。

寺院僧人請假管理制度

為維護寺院整體利益,強化寺院管理,使寺院僧人正常有序的開展佛事活動,特制定如下請假管理制度。

一、凡在本寺院常住的僧人,無論何種原因外出都必須履行請銷假手續,未經許可不得自行離寺。

二、寺管會主任、副主任由僧人擔任的,外出請假須經行政管理所領導或所在區、鄉主管領導審批。一般僧人請假三天以內的由寺管會主任、副主任或僧管審批,三天以上的由寺管會或行政管理所領導審批。

活佛、主持請假十天以上的由寺管會加注意見,報行政管理所或所在區、鄉的分管領導審批。凡赴縣境外的僧人不論是公事或私事,都必須征得區、鄉主管領導的同意,并在限定的期限內按時返回。

三、所有僧人都必須履行請銷假制度,外出時有請假條,返回后及時銷假,對隨意離寺或超假者按各寺制定的實際天數扣除生活費,并視其情節進行批評教育,對不發生活費的寺院僧人也應予以處罰和批評教育。

四、對外地來本寺的僧人應及時辦理暫住人口登記手續,在此期間外出同樣執行上述規定。在離本寺返回原籍時交清一切手續,結清所有經濟往來,否則,不得自行離寺。

五、本制度從制定日起執行。

寺院衛生管理制度

加強對寺院公共場所和僧舍、個人衛生的管理,創造干凈、整潔、良好的衛生環境,是預防疾病、提高衛生素質、保障僧人身體健康的前提,為抓好寺院環境衛生建設,特制訂本管理制度。

一、要在寺院轄區范圍內積極開展種草、種花活動搞好綠化、美化寺院環境,管好樹木及各種植被,使寺院成為清靜幽雅壯嚴的佛教圣地。

二、殿堂、院落要保持清潔衛生,僧人每天早、晚將殿堂、院落各打掃兩次,清理的垃圾和臟物,不得在殿、院內堆放,要隨時倒入垃圾箱或及時拉運到指定地點。

三、寺、廟、殿、堂內應隨時保持清潔衛生,佛像、供桌、佛盤、佛燈、凈水碗等佛具隨時洗擦干凈,陳列整齊,不得到處亂放。

四、殿堂院落僧舍房前屋后要保持清潔衛生,紙屑果皮、塑料物品,破瓶等物要隨時清理,消除死角,治理臟源,嚴禁到處大小便,保持環境優美。

五、搞好個人衛生,預防疾病傳播,勤洗、勤曬衣物及床上用品,被、褥、床單,每三個月至少洗一次,僧衣、袈裟每半月洗一次,勤剪指甲、勤洗頭、勤洗腳(每周至少洗一次),僧舍每天要由值日僧隨臟隨掃,每星期三、六由寺院衛生小組檢查評比,結果公布于眾。

六、“門前包”及“責任區”劃分,由寺院衛生小組組織實施。

七、全寺上下要分工負責,分片包干、責任到人,今后對“三包”、“責任區”要按本管理制度嚴格執行。違犯者由寺管會從責任人生活費中予以經濟處罰。

寺院學習制度

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宗教事務的依法管理,不斷提高全體僧人的素質,增強國家意識、政府意識、法律意識和公民意識,使寺院宗教活動在國家法律和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活動,經全寺僧人充分討論,制定本學習制度:

一、寺院僧人除堅持參加每日的早課和每月四次的集體學經、誦經、搞佛事外,每月十五日、三十日下半天為政治學習時間。

二、學習由宗管所或寺管會學習小組負責組織。

三、學習內容:主要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時事政治,法律法規,傳達學習上級黨委、政府的有關文件精神。

四、兩個半天的政治學習日,全體僧人必須按時參加,沒有特殊情況不得請假。

寺院財務管理制度

為加強寺院財、物管理,堅持民主理財,使財務管理做到節儉、規范和充分發揮經濟效益的目的,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健全財務組織。寺院財務由寺管會分管小組或由寺管會分管主任、副主任負責審批管理,不聯片的各活動點的財務由該活動點的負責人審批管理。僧侶人員較少的寺院由指定的負責人審批管理。

人數在10人以上的寺廟設會計、出納各1人,財務小組由3至5人組成,組長由寺管會主任或寺管會指定的人擔任,10人以下的設財務人員1人,寺廟財務人員一律由僧人擔任。主管財務和兼任財務工作的僧人都必須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辦事公道,責任性強,在全體僧人中有較高的威信,并由全體僧人推薦產生。

二、健全財務賬目。寺院財務賬目一般設總賬、分類賬和分類明細賬戶。門票收入、功德箱收入、布施收入寺院生產性等收入和基建開支、正常佛事開支及僧人生活性開支都應設分類明細賬戶,以便公布和查閱。

對上交的稅、費應有明細的記載,便于查閱核對。各種票據要規范,要做到賬票相符,賬賬相符,賬表相符,賬款物相符。按要求及時、準確無誤地上報各種報表。所有財務資料都必須長期妥善保管,不得遺失和損壞。

三、審批制度。有門票收入的寺院,售票員應經過登領取門票,結清當日門票款,售票員不得保管現金。清理功德箱不得少于2人,規模較大的寺院不得少天3人。布施收入應有花名冊詳細記載。

財務支出實行一支筆審批制度,除正常按規定開支的生活性支出外,300元以下的其它支出由分管的主任或組長審批,300以上的由寺管會審批,千元以上的由寺管會討論后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批。

四、財產管理。所有寺院僧人的住房、辦公用房、各佛殿(堂)、大型宗教法器等都應折資記入固定資產賬戶,各類辦公用具、佛事器具、生產工具等都應登記造冊,專人保管,制定出入庫手續制度,如因責任性不強造成損失或丟失,應根據新舊制度由責任人負責賠償。如有自然消耗的財產,經寺管會批準及時作賬務處理。

五、民主理財,接受監督

寺院的資金沒有特殊情況不得外借,確需外借的應根據資金數額大小由主管領導審批或集體討論決定。

寺院的財務要做到日清月結,每半年向全體僧人公布一次,年終結轉,存在的賬務問題當年處理清,不留尾巴。

寺院賬務接受當地行政管理所,上級主管部門和財務、審計部門的監督檢查,并接受指導。對存在的問題要積極提供情況,及時處理,各寺院要按月、季、全年向主管部門及時上報各種報表。

六、移接交制度。財務人員在調整時應按規定交清一切手續,要有移交人、接交人、監交人簽名蓋章的財務移交表和財產移交表,并符有詳細的文字說明。各種賬表單據一律造冊移交,移交人不得保管任何財務資料。

七、本制度從制定之日起執行

寺廟治安管理制度二

一、成立寺院安全領導小組,由寺管會主要成員和寺院主要執事擔任小組成員,寺院方丈(住持)任組長,監院任副組長。

二、對常住僧人、工作人員、掛單僧侶、法會群眾進行安全教育,增強法制觀念和安全防范意識。

三、組織寺院安全人員開展治安巡邏、安全檢查工作,落實防盜、防火和其它治安事故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對可疑人員要審查并及時報公安部門,特別是對境內外*人員、境外宗教滲透要加強防范,發現苗頭及時上報。

五、遵守用電安全制度,做到規范用電、安全操作,取暖、煮飯等用電必須做到人去斷電。

六、寺院要配備消防器材,對僧侶和工作人員要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提高安全操作水平。

寺廟治安管理制度三

一、清真寺必須建立安全保衛小組,專人負責治安防范工作,發現違規、違法行為,及時報告行政主管部門和公安部門。

二、建立安全值班制度,節假日和重要慶典活動期間重點防范,發現可疑問題立即上報,確保宗教活動場所的安全。

三、凡外來人員要求在清真寺暫住的,必須持本人身份證或有效證件,經管委會或主任同意后,才可以居住。凡居住一個月以上者,還須到公安機關辦理暫住證。

四、凡外來宗教教職人員,未經本寺阿訇和管委會許可,一律不得從事宗教宣傳活動,散發宣傳品和在公共場所傳教。更不能利用宗教活動聚斂錢財,攻擊他人;不得利用清真寺進行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穩定,損害公民身體健康的活動;不得干預國家行政、司法、教育和生產生活的正常秩序。

五、積極配合公安等有關部門,做好對清真寺不穩定因素的排查工作,把矛盾和不利團結、穩定的因素消失在萌芽狀態。對因處置不當,隱瞞實情,造成不良影響和嚴重后果的,要追究場所負責人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篇3:某物業治安管理制度

關于物業的治安制度您知道多少呢?以下是文書幫小編為大家準備的物業治安管理制度供大家參考。

物業治安管理制度一

一、麗江花園小區實行24小時保安值班制度,固定崗、巡邏崗相結合,實施綜合治安管理。

二、大件或貴重的物品搬出小區,須由業主或業主書面委托人到管理處辦理放行手續才可放行。

三、小區內嚴禁一切非法或危險活動,不準在小區內進行賣淫、嫖、賭博、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不得打架、斗毆、滋擾、煽動鬧事,違者將扭送公安機關處理。

四、嚴禁攜帶危險品進入小區。

五、嚴禁堵塞消防通道、樓梯、出口,不得在陽臺堆放雜物。

六、嚴禁無故使用消防栓、消防帶、消防用水。

七、嚴禁在小區內飼養狗及其它動物類寵物,要愛護公共環境衛生。

八、嚴禁在世走廊、通道、公園、河堤等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倒污物、垃圾,不得向樓下丟棄物品。

九、不準在小區內散發、張貼各種廣告、傳單等。

十、凡進入小區施工的單位、個人,必須有管理處核發的出入證才可出入小區,在小區過夜的要到公安機關辦理暫住證,來訪客人必須經住戶確認同意,并登記才可進入。

十一、業主/住戶外出時要妥善收管好貴重物品,并鎖好門窗,不要將大樓密碼告知他人,進入大樓要注意尾隨的陌生人,不給犯罪分分子可乘之機。

十二、嚴格執行《暫住人員管理規定》,自覺到公安機關辦理暫住手續。

十三、嚴格遵守小區有關公約,發楊主人翁精神,互相監督,發現可疑人員請知會附近崗位的保安員或致電各管理處,共同搞好小區的治安工作。

物業治安管理制度二

1、公共區域內的治安保衛工作,由物業公司保安部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2、園區內的業主(住戶)要積極配合保安人員做好園區的聯防保衛工作。

3、嚴禁各業主(住戶)遮蓋,損壞公共區域安防監控系統,否則視情節輕重處以賠償并追究相應措施的法律責任。

4、發現形跡可疑人員,業主(住戶)應立即向保安人員報告。

5、一旦發生偷盜等惡性案件,業主(住戶)應立即向保安人員報告。

6、園區嚴禁下列妨礙公共安全和擾亂園區秩序行為:

①在園區內打架,斗毆,無理取鬧等事件,保安人員有權制止。

②制造噪音影響他人正常的工作和休息,保安人員有權制止。

③撬開他人信箱,賠償修復費每戶100元,并交由公安部門處理。

④在園區內擺攤叫賣,發放傳單者,請出園區并視情況支付擾民費清潔賠償費300元至500元。

⑤在園區內使用槍,予以沒收,并上交公安部門。

⑥動用,損壞消防器材,標志按消防管理規定處理。

⑦損壞園區各種公共設施,按重建(購)價的10賠償造成后果者視具體情況處理。

物業治安管理制度三

1保安部的職責和權利

1.1嚴格執行國家治安條例,密切配合公安機關,維護管理區域客戶的生命、財產安全。

1.2保安部以固定崗、流動巡邏和閉路電視監控相結合的形式,實行24小時全天候值班制度。

1.3負責管理區域的機動車輛、摩托車、自行車的管理,維護本管理區域交通秩序,保障區內車輛安全。

1.4負責本區的流動人員管理,對裝修人員及施工人員要憑證出入,非營業時間無出入證不得放入,禁止各類修補、收舊等流動閑雜人員出入。

1.5在本區發生治安、消防、交通等方面的突發事件時,要挺身而出,依法維護客戶的合法權益,及時采取搶救、補救措施,制止事態的進一步惡化,維護現場秩序,要迅速查問時間和責任,要及時通知有關部門,并協助查處。

1.6維護本區物業公司公布的各項規章制度,對不遵守制度的客戶,應進行勸阻、制止。直到移交有關部門處理。

1.7受公安機關委托,協助轄區民警核查有關車輛、人員證件及其他情況;對破壞本區治安秩序的人、事有權勸阻、制止,直到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1.8負責本區保安設施和閉路電視系統、交通管理系統和消防設施的養護。

2管理區域內嚴禁下列行為:

2.1使用音量過大或發出噪聲的器材,影響他人正常休息。

2.2擅自撬開他人信箱、隱匿、毀棄或私自開拆他人郵件、電報、信函等。

2.3非法攜帶、存放劇毒、易燃、放射等危險物品。

2.4非法制造、販賣和攜帶匕首、彈簧刀等管制刀具。

2.5非法吸毒、販毒、嫖賣淫,制造、銷售各類賭博工具或聚賭。

2.6窩藏各類犯罪分子和窩藏"三無"人員。

2.7制造、復制、出售、出租或傳播淫穢書畫及淫穢錄像物品。

2.8未經批準擅自安裝、使用家庭電網或改裝、破壞正常供電線路。

2.9損壞、移動消防器材、標志,挪用消防水源。

2.10故意損壞區內各種公共設施。

2.11侵入他人住宅,損毀他人財物。

3保安員應嚴格執行治安條例規定,嚴禁打罵或無故刁難客戶,不得扣留居民身份證、索要錢財、亂罰款、亂收款等,抓到嫌疑人員,不得毆打和擅自審訊,只能嚴加看管,盡快移交有關部門處理。

4保安員若有看見違法的事不管或監守自盜者,一經核實,將給予嚴厲懲處,直至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