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物業轄區火災撲救應急處置預案

物業轄區火災撲救應急處置預案

2024-07-23 閱讀 4865

物業轄區火災撲救應急處置預案

一.目的/范圍

確保物業管理區域發生火災后立即實施保安部組織下的緊急協同行動,保安部協調有關部門和人員采取緊急措施,有條不紊地組織人員迅速進行滅火、疏散和搶救工作,減少火災造成的損失,確保人員生命和財產安全。

二.責任者

保安部負責本程序實施,并協調組織其他相關部門按規定程序執行。

三.操作程序

1.辦公時間發生火災報警。

(1)保安部消控室發現報警顯示屏信號后,立即通知當值領班帶領巡邏人員趕到報警地點,觀察火情并實施緊急撲救,同時消控室立即向保安部、工程部報告。

(2)保安部經理和工程部經理迅速趕到消控室,分析火情,研究對策。

(3)消控室接到巡邏人員火情通報,如已形成火災,無法用簡易滅火法控制火情,應立即報告總經理以及各部門各崗位執行《緊急情況協同處理方案》。

(4)消控室合上警鈴開關,接上電梯繼電器,切斷著火層電源,將消防泵置于自動狀態,立即撥通119報警電話(必須報清單位地址、樓層及著火性質和聯系電話),同時啟動擴音設備,向每層單元客戶通告疏散方向,并穩定客戶情緒。

(5)工程部各崗位應急措施。

a.一名電工趕到消控室聽令指揮,協助工作,一名在變電所、另一名去消防泵處。

b.一名管工持對講機到消防泵處等候消控室指令。另一名速去大門等候與消防部門聯系,并協助引導消火栓取水工作。

c.空調工接到關閉設備指令后,迅速關閉非必需的用電設備,再到消控室待命。

(6)保安部各崗應急措施。

a.大堂警衛接到指令后,立即將大廳內人員疏散出大廈,除公安、消防人員外,禁止外來無關人員進入。迅速取來各門鑰匙,以備關門。待公安消防部門人員到達后,協助其工作。

b.外圍及停車場警衛迅速疏散停車場內車輛,關閉停車場通道門。疏散外圍車輛,做好迎接消防車停靠消防栓的準備工作。

c.保安巡邏人員到達出事地點,等候命令,不得擅自離開。同時向消控室匯報情況要及時準確,并使用滅火機滅火。如火勢無法控制,馬上指揮客人疏散。等待消防人員趕到協助滅火。

(7)其他機動人員迅速乘消防電梯趕往火災現場,進行滅火搶險。

2.非辦公時間發生火災報警。

(1)保安部消控室發現報警顯示屏報警信號。立即通知值班電工、保安領班迅速趕到消控室,指定一名警衛奔赴現場觀測火情并迅速反饋情況,隨即按第三條第一款程序處理。

(2)電工按程序第三條第五款執行。由主管指揮,去消防泵處電工要攜帶對講機,并負責關閉非急需使用的設備電源。協助消控室工作。如火災發生在夜間,則值班電工速去消控室,并帶對講機。在確定火警地點后,先切斷該樓層電源。確認火勢較大時,速回變電所斷電。完成上述工作后,配合消防隊工作。

(2)保安部指派一名警衛疏散外圍車輛,作好消防車隊到達前準備工作。

(3)消控室人員在領導不在場的情況下,承擔滅火指揮和調度的負責人,有領導在場時則按上級領導的指令操作。

四.記錄

各部門經理詳細記錄工作日志,并做好事發經過的詳細記錄,保安部和工程部將滅火過程寫出專項報告交總經理室。

篇2:油罐火災撲救處置預案

?當前的各項交通工具與人們息息相關,而各種交通工具也離不開驅動能源(如:汽油、柴油等),隨著我市經濟的不斷發展各類交通工具與日俱增,加油站就因此而不斷的增加。所有加油站儲存各類油都是罐體,油罐火災發生危害性極其大,造成的損失也非常大。為此中隊根據其實際情況制定此火災撲救處置預案。

?一、油罐及油品

1、油罐。按安裝形式分:地下油罐、半地下油罐和地上油罐;按采用材料分:金屬油罐和非金屬油罐(池);金屬油罐又包括拱頂油罐、浮頂油罐、無力矩油罐和臥式油罐。

2、油品。油罐內儲存的油品分輕質油和重質油兩大類。輕質油品,如汽油,煤油等,密度小于0.85,燃燒熱值高,速度快。重質油品,如原油等,密度大,燃燒速率低。由于重質油品具有“熱波特性”和一定的含水量,燃燒時易出現沸溢、噴濺現象。

?二、火災特點

1、爆炸引起燃燒。油罐及密封和油池發生爆炸后,隨即形成穩定燃燒,從罐頂或裂口處流出的油品或因罐體移位流出的油品,易造成地面流淌性燃燒。

2、燃燒引起爆炸。在火場上,燃燒油罐或油池的鄰近油罐油池,在熱輻射的作用下易發生物理性爆炸,擴大火勢。

3、火焰高,輻射熱強。爆炸后敞開的油罐和油池火災,火焰高達幾十米,并產生強烈的輻射熱。

4、易形成沸溢與噴濺。含有一定水分或有水墊層的重質油品儲罐(池)發生火災后,如果不能及時控制,就會出現沸溢、噴濺現象。

5、易造成大面積燃燒。在重質油品儲罐(池)發生沸溢、噴濺的情況下,溢流或噴發出來的帶火油品,會形成大面積火災,引燃可燃物,并直接威脅作戰人員、車輛及其他裝置、設備的安全。

?三、滅火戰術要點

1、速戰速決。加強第一出動,一次性向火場調派具備攻堅滅火能力的優勢兵力,力求速戰速決。

2、冷卻保護。

(1)燃燒油罐,全面冷卻,控制火勢發展,防止油罐變形或塌裂。

(2)鄰近罐(帶有保溫層除外)。半面(著火面)冷卻,視情加大強度。

3、以固為主,固移結合。對裝有固定、半固定泡沫滅火裝置的燃燒罐(池),在可以使用的情況下,堅持“以固為主”的原則,輔以移動式消防車載泡沫炮或移動泡沫炮、泡沫鉤管、泡沫管槍等相結合起來的方法滅火。

4、備足力量,攻堅滅火。對爆炸后形成穩定燃燒的油罐(池),在進行冷卻的同時,積極參與做好滅火準備工作,在具備了滅火所需人員、裝備、滅火劑、水等條件下發動總攻,一舉將火勢撲滅。

5、隔絕空氣,窒息滅火。油罐的裂口、呼吸閥、量油孔等處呈火炬燃燒時,可采取封堵、覆蓋滅火法,將其窒息。

?四、滅火措施和行動要求

到達現場后,一班偵察小組迅速對場情況進行偵察,及時準確掌握現場的具體情況。

(1)戰斗分工:

指揮員:!!

后勤保障組:!!

通訊報道組:!!

偵檢小組:黃!!

救人小組:!!!壯

滅火組:!!!

!!!

(2)火情偵察

通過外部觀察、詢問知情人、儀器檢測,迅速查明以下情況:

1、燃燒罐(池)內油的種類、儲量、液面高度和液面積。

2、燃燒罐(池)的罐頂結構。

3、受火勢威脅或熱輻射作用的罐(的池)的情況。

4、固定、半固定滅火裝置完好程度,以及架設泡沫鉤管的位置或其他攻擊點的位置。

5、重質油的含水率、有無水墊層。

(二)冷卻防爆措施

1、冷卻強度。

(1)燃燒罐0.60-0.8L/s.m。(2)鄰近罐0.35-0.7L/s.m。

2、冷卻方法。

(1)開啟水噴淋冷卻裝置。

(2)利用水槍、帶架水槍或水炮。

(3)冷卻水要射至罐壁上沿,要求均勻,不留空白點。

(4)對鄰近受到火勢威脅的油罐,視情啟動泡沫滅火裝置,先期泡沫覆蓋,防止油品蒸發,引起爆炸。

(5)用濕毛氈、棉被、石棉被等,覆蓋呼吸閥、量油品蒸氣的泄漏點。

(三)滅火準備

1、加強滅火劑儲備量。泡沫液的準備量通常應達到一次滅火用量的6倍,同時儲備一定數量的干樓滅火劑。

2、落實人員、裝備。以二班泡沫車為主攻車同時四班水罐車連接泡沫發生器出泡沫滅火,三班車向高噴車供水進行噴滅火,各班戰斗員按照隨車分工進行跟車滅火救人。

3、搞好火場供水。按照中隊滅火分工,由一名干部和各班水源兵負責火場供水,并合理分配水源,確定最佳的供水方案,確保火場供水不間斷。

(四)滅火分工和滅火措施

一班負責警戒和疏散周圍的群眾,二班和四班分別出兩支多功能水槍和泡沫管槍對油罐進行冷卻稀釋和流淌油的履蓋,三班車負責向前方不間斷供水。在各種準備工作就緒后,二班改為連接高倍數泡沫發生器和四班兩支泡沫管槍進行總功滅火。

1、對大面積地面流淌性火災,采取圍堵防流,分片消滅的方法;對大量的地面重質油品火災,可視情采取挖溝導流的方法,將油品導入安全的指定地點,利用泡沫覆蓋法一舉消滅。

2、對滅火裝備好用的燃燒罐(池),啟動滅火裝置實施滅火。

3、對滅火裝置被破壞的燃燒罐(池),利用泡沫管槍、移動泡沫炮、泡沫鉤管進攻或利用高噴車、舉高消防車車噴射泡沫等方法滅火。

4、對在油罐的裂口、呼吸閥、量油口等處形成的火炬燃燒、可用覆蓋物(浸濕的棉被、石棉被、毛氈等)覆蓋火焰窒息滅火,也可用直流水沖擊滅火或噴射干粉滅火。

五、注意事項

?1、參戰人員應配有防高溫、防毒氣的防護裝備。

2、正確選用滅火劑。液上噴射可使用普通蛋白泡沫,液下噴射應使用氟蛋白泡沫。

3、正確選擇停車位置。消防軒盡量停在上風或側風方向,與燃燒罐(池)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撲救重質油罐(池)火災時,消防車頭應背向油罐,以備緊急撤離。

4、意觀察火場情況變化,及時發現沸溢、噴濺征兆。

5、充分冷卻,防止復燃。燃燒罐的火勢撲滅后,要繼續向罐壁冷卻,直至使油品溫度降到燃點以下為止。

篇3:某廠火災撲救應急預案

為了有效撲救火災,把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根據國家有關消防安全和森林防火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結合我廠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以*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認真落實上級有關精神,調動有關方面通力合作,廣泛發動和依靠群眾,避免或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

二、組織領導

成立火災現場領導機構,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指揮長由廠應對突發事件指揮部指揮長擔任,廠應對突發事件指揮部的其他成員為火災現場領導機構成員。

三、接警處置和力量調集

(一)接警處置

1、廠應對突發事件指揮部須堅持24小時值班,確保通訊暢通,及時掌握火警、火災信息。

2、接到火警后,應立即報告廠應對突發事件指揮部指揮長,在指揮長的指揮下,及時報告上級和請求其他兄弟單位支援。

(二)力量調集

力量調集以全廠干部職工為主,以廠應急搶險隊為突擊隊,接到撲火命令的應急搶險隊及有關單位和個人,必須迅速趕赴指定地點,按照現場指揮長的指示安排,投入撲救。

四、火災撲救

(一)撲救原則

1、火災撲救工作堅持“積極撲救”和“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則。

2、加強現場指揮,確保撲救人員的人身安全。

3、犧牲局部,保護全局,開辟防火隔離帶,阻止火勢蔓延。

4、明火撲滅后,必須留足看守人員,檢查清理火場,防止死灰復燃。

5、火災撲滅后各單位對撲救情況進行自查,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二)撲救小組

各撲救力量趕到現場后,按現場撲救需要組成若干個小組,組長原則上由廠中層領導擔任,向現場指揮部接受任務。現場指揮部應迅速將向導員、技術指導員和滅火用具、照明工具等物品配備到小組。小組根據命令,立即趕赴指定地點執行撲救等任務,并保持與指揮部的通信聯絡,隨時報告情況和接受命令。

(三)滅火工具

在發動職工提供撲火工具的同時,先動用廠應急搶險隊的防火物資儲備。

(四)現場秩序

廠保衛科應安排人員負責維持火場秩序,保證撲火工作的順利進行。

(五)后勤保障

廠行政辦公室、后勤服務中心負責落實撲火所需食品、醫療、交通等后勤保障工作,一線撲火人員應予重點保障供應,各部門和單位應為撲火后勤保障工作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