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物業園區報紙郵件領取辦法

某物業園區報紙郵件領取辦法

2024-07-23 閱讀 6553

物業園區報紙郵件領取辦法

1、報紙、郵件由當班大堂崗護衛全權負責分發。

2、接收報紙時,必須點清楚分數,并按分發單及時、準確的放進客戶信箱。

3、對郵政平信要及時的核對清楚,并按地址及時投入客戶信箱中,對不屬于本大堂的信件,大堂值班員應通知巡邏護衛送到準確的地址。

4、對郵政快件、包裹等,大堂值班員負責登記存放,并在黑板上通知客戶領取或通知巡邏護衛主動送至客戶家中。

5、客戶領取郵政快件、包裹時,護衛員應提請客戶在《重要郵件領取登記表》上簽名登記。

6、因客戶原因不能及時交到客戶手中的郵件,值班護衛員要負責妥善保管,保證不丟失,并設法與客戶取得聯系,盡快送至客戶手中。

7、尊重客戶隱私,不拆客戶郵件,不打聽、不傳播客戶私生活。

篇2:養老保險領取制度(范本)

為加強經辦管理,防范基金風險,維護基金安全,切實做好經辦服務工作,提升經辦管理水平,依據國發〔2009〕32號、人社部發〔2009〕187號、青人社廳發〔2010〕191號文件規定,就重復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人員清理養老保險關系、清退重復領取的養老保險待遇等制定本辦法。

一、重復領取新農保待遇處理辦法

(一)新農保待遇重復發放暫停程序

1.各級經辦機構發現有疑似重復領取新農保待遇情況時,應認真核查疑似人員在本地區參保的基本信息,同時將核查的疑似人員基本信息以《關于重復領取養老金疑似信息協查函》(附件一-1)的形式及時與疑似重復發放待遇的社保經辦機構取得聯系核實相關情況。

2.被協查的疑似重復發放待遇的社保經辦機構,要積極主動給予配合,并認真核實發函機構提供的《重復領取養老金疑似信息調查表》(附件一-2)的基本信息,按要求認真填報本地區核實的基本信息及時將核查結果函告對方社保機構。

3.經雙方社保經辦機構協查確認,確屬重復領取養老金的人員,雙方經辦機構應于當月暫停發放新農保待遇。

(二)新農保重復發放待遇清理程序

1.涉及重復發放待遇的社保經辦機構應及時與待遇領取人取得聯系,要求本人提供書面申請一式兩份(附件二),協商確認一處新農保待遇領取地(以下簡稱“待遇領取地”),放棄另一處新農保待遇(以下簡稱“待遇停發地”)。

2.待遇領取地經辦機構接受本人申請后,業務部門填制《養老金確認發放通知單》(附件三)并附本人申請一份,通知待遇停發地經辦機構辦理退保手續,并追回重復領取的新農保養老金。

3.待遇停發地經辦機構的業務部門依據待遇領取地社保機構制發的《養老金確認發放通知單》及本人申請在新農保信息系統中做“待遇終止支付”處理,終止時間填寫重復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的起始月份;打印《青海省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一次性待遇核定表》為其辦理停發養老金和參保關系終止手續,并負責追回重復領取的新農保待遇。然后出具《養老金確認發放通知單》回執和《青海省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一次性待遇核定表》;通知待遇領取地恢復發放新農保待遇。

4.待遇領取地經辦機構根據待遇停發地經辦機構出具的《養老金確認發放通知單》回執和《青海省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一次性待遇核定表》的信息,恢復發放暫停人員的新農保待遇。

5.為確保足額追回重復領取的新農保養老保險金,待遇停發地社保機構可與待遇發放地社保機構協商,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追回重復領取的新農保養老保險金。

(三)收回新農保重復發放待遇的財務處理辦法

縣級經辦機構財務部門應按照下列方法,做好收回重復領取新農保待遇的帳務處理工作。

1.財務部門根據業務部門出具的重復享受待遇人員《青海省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一次性待遇核定表》,經業務部門審核、簽字后,作為財務部門收回參保人多領待遇的依據。銀行現金繳款單與業務部門出具的《青海省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一次性待遇核定表》作為會計核算的原始憑證。

重復領取新農保待遇人員退回多領取養老保險待遇時,應由重復領取人員直接存入社保經辦機構“支出戶”,同時在“銀行現金繳款單”上由繳款者本人簽字。

2.賬務處理如下:

借:支出戶存款借:

——農村養老保險支出

——個人賬戶養老金支出(負值反映)

——基礎養老金支出(負值反映)

——中央財政補貼支出(負值反映)

——省級財政補貼支出(負值反映)

——州級財政補貼支出(負值反映)

——縣級財政補貼支出(負值反映)

二、重復領取新農保(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處理辦法

(一)新農保(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重復發放暫停程序

1.各級經辦機構發現有疑似重復領取新農保(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情況時,應認真核查疑似人員在本地區的參保基本信息,同時將核查的疑似人員基本信息以《關于重復領取養老金疑似信息協查函》(附件一-1)的形式及時與疑似重復發放待遇的社保經辦機構取得聯系并核實相關情況。

2.被協查的疑似重復發放待遇社保經辦機構,要積極主動給予配合,并認真核實發函機構提供的《重復領取養老金疑似信息調查表》(附件一-2)的基本信息,并按要求認真填報本地區核實的基本信息及時將核查結果函告對方社保機構。

3.經雙方社保機構協查確認,確屬重復領取養老金的人員,雙方經辦機構應于當月暫停發放新農保(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二)新農保(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重復發放清理程序

1.涉及重復發放待遇的社保經辦機構應及時與待遇領取人取得聯系,要求本人提供書面申請一式兩份(附件二),協商確認保留一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并繼續領取養老保險待遇。

2.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接受本人申請后,為待遇領取人出具《參加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證明》和《養老金確認發放通知單》(附件三)通知待遇停發地按規定辦理新農保(居民養老保險)關系終止手續。

3.待遇停發地經辦機構的業務部門依據待遇領取地出具的《養老金確認發放通知單》及本人申請在新農保信息系統中做“待遇終止支付”處理,終止時間填寫重復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的起始月份;打印《青海省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一次性待遇核定表》為其辦理停發養老金和參保關系終止手續,并負責追回重復領取的新農保(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然后出具《養老金確認發放通知單》回執和《青海省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一次性待遇核定表》;通知待遇領取地恢復發放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4.待遇領取地經辦機構根據待遇停發地經辦機構出具的《養老金確認發放通知單》回執和《青海省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一次性待遇核定表》的信息,恢復發放暫停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5.為確保足額追回重復領取的新農保(居民養老保險)養老保險待遇,待遇停發地社保機構可與待遇發放地社保機構協商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追回重復領取的新農保(居民養老保險)養老保險金。

(三)收回重復領取新農保(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財務處理辦法同第一條第三款。

三、重復領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處理辦法

(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重復發放暫停程序

1.各級經辦機構發現有疑似重復領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情況時,應認真核查疑似人員在本地區的參保基本信息,同時將核查的疑似人員基本信息以《關于重復領取養老金疑似信息協查函》(附件一-1)的形式及時與疑似重復發放待遇的社保經辦機構取得聯系核實相關情況。

2.被協查的疑似重復發放待遇的社保經辦機構,要積極主動給予配合,并認真核實發函機構提供的《重復領取養老金疑似信息調查表》(附件一-2)的基本信息,按要求認真填報本地區核實的基本信息及時將核查結果函告對方社保機構。

3.經雙方社保機構協查確認,確屬重復領取養老金的人員,雙方經辦機構應于當月暫停發放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重新發放程序

1.涉及重復發放待遇的社保經辦機構應及時與待遇領取人取得聯系,要求本人提供書面申請一式兩份(附件二),協商確認保留一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并繼續領取養老保險待遇。

2.待遇領取地經辦機構接受本人申請后,為待遇領取人出具《繼續發放基本養老金確認函》(附件四),通知待遇停發地按規定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終止手續。

待遇領取地根據停發地經辦機構出具的《繼續發放基本養老金確認函》回執,恢復發放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3.重復領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待遇停發地根據人社部發〔2009〕187號文件規定為其辦理養老保險關系終止手續,如個人賬戶有余額的按規定一次性退還本人,已領取的養老金不再清退。

4.按“青人社廳發〔2010〕191號”文件重復參保并領取待遇的人員,因其基本養老金首先從本人繳費帳戶中支付,按規定其個人賬戶有余額的余額資金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四、嚴格執行經辦政策,確保養老保險待遇發放

各級經辦機構要嚴格執行養老保險待遇發放的經辦政策和相關規定,確保基金安全無漏洞。疑似重復發放養老金的社保機構要做到積極主動,不等不靠,先核實本地區疑似人員的參保、發放基本信息,然后及時向對方社保機構發協查函核實相關情況,經審核確認后雙方社保機構要及時暫停重復領取養老金人員的養老金發放。

養老保險待遇發放地與待遇停發地經辦機構要做好協調與溝通工作,待遇停發地經辦機構應按要求及時出具《養老金確認發放通知單》回執或《繼續發放基本養老金確認函》,待遇發放地經辦機構要根據《養老金確認發放通知單》回執或《繼續發放基本養老金確認函》,及時、足額做好養老保險待遇發放工作。對未按上述要求及時辦理重復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人員暫停發放或未按規定收回重復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的,造成的養老保險基金損失由經辦機構承擔。

篇3:爆破物品的領取運輸儲存安全操作規程

應建立爆破器材收發流水帳、三聯式領用單和退料單制定定期核對目,做到帳物相符

1、爆破器材須由爆破器材押運員領取,其必須持有公安部門頒發的上崗證書并且身體健康、責任心強.

2、爆破員領取爆破器材必須經班(組)長或當班領導批準,領取數量不應超過當班計劃用量,使用量要詳細記錄,使用與剩余的數量總和要與領取數量相符,剩余的炸藥應該當班退回入庫.

3、爆破器材的運輸按規定辦理有關手續后,向運達地點的地縣、市公安局申請領取《爆破物品運輸證》,憑證運輸.

4、運送爆破器材的車、船,除駕駛人員及押運人員外,其他無關人員不許乘坐.

5、搬運爆破器材的人員須由工地領導指定,運送期間,嚴禁飲酒,搬運爆破器材的人員應彼此相距5~10m,禁止攜帶打火機,火柴等引火物品.

6、搬運爆破器材上下車、船時,注意防滑,輕拿輕放,防止撞擊,保證安全;在航行中,應避免劇烈的顛簸和碰撞.

7、對變質和過期的爆破器材,及時登記造冊,提出處理方案,不得運至工地使用,變質的炸藥、雷管經報上級批準后由工地爆破工作負責人親自指定專人處理.

8、搬運爆破器材時,炸藥與火具要分別搬運,雷管必須裝入原盒搬運到作業地點,即使量少,也禁止揣在衣袋中.

9、爆破器材必須儲存在單獨、安全可靠的倉庫(工棚、船)內,并報當地公安機關備案.設立專人管理,專人負責,實行24小時專人看守.

10、倉庫(工棚、船)內儲存爆破器材數量不得超過設計容量,炸藥、雷管要分庫存放,庫內不得存放其它物品.

11、嚴禁無關人員進入爆破器材倉庫(工棚、船)內住宿或進行其他活動.

12、庫內必須整潔、防潮和通風良好,要杜絕鼠害.

13、庫內嚴禁煙火和明火照明,嚴禁用燈泡烘烤爆破器材.

14、做好防火、防盜、防爆炸工作,配備好消防器材.

15、如有爆炸器材丟失、被盜必須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并報告當地公安部門.

16、爆破器材進、出流動,帳物要相符,爆破器材應按其出廠時間和有效期的先后順序發放使用.

17、爆破器材倉庫(工棚、船)要懸掛或張帖相應的安全標志和警示牌.

18、凡有雷擊地區,地面爆破器材倉庫(工棚、船)應有防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