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間模板支撐體系坍塌事故預防措施
近年來發生的模板支撐體系坍塌事故中,多為大空間樓蓋體系。如:2005年8月21日清晨5點多,大興西紅門鎮新三余村星光集團影視設備產業基地三層東北角演播廳發生三層頂板現澆梁柱坍塌事故。2005年9月5日晚10時10分左右,北京西西工程4#地項目2#組團廳堂頂蓋模板支架在澆注接近完成時發生整體垮塌事故。2007年11月25日零時40分,在建的山西侯馬汽車客運站發生坍塌事故。2010年3月14日11時30分左右,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工地發生局部垮塌事故。
一、此類事故發生的共性:
1、多為大空間樓蓋體系:
2、都為砼澆筑過程中發生的模板支撐體系失衡垮塌。
3、多為墻、柱及板梁同時整體現澆。
二、北類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由于空間寬大,模板支撐體系的整體穩定性較差,與四周構筑物的拉接疏于管理,隨著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自重荷載的增加,模板支撐架產生局部變形,并在混凝土泵送管水平沖擊荷載的作用下,使模板支撐體系整體失穩,從而造成支撐架整體垮塌。
三、此類事故預防措施:
為防止此類事故的發生,在認真執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的同時,還應加強以下幾方面的技術及管理措施。
1、避免墻、柱與梁板的混凝土同時澆筑:
選擇合理可靠的施工流程,即采取先完成墻、柱的混凝土澆筑,再進行梁板的鋼筋綁扎與混凝土澆筑,并在安裝模板支撐體系時采取將梁、板的支撐體系按步距與墻、柱拉接的措施,可提高模板支撐體系的整體穩定性。因為在墻柱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大約2-3天后(此時段為梁板鋼筋綁扎、封模時間),再進行梁板的混凝土澆筑。這樣可使墻、柱在分擔梁板混凝土澆中產生的豎向荷載的同時,還可大大穩固整個樓蓋模板的支撐架。使連續多軸跨的大空間變成了單軸跨的小空間,大大提高了模板支撐體系的安全性。
2、加強與已完成施工結構的固結:
根據《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6.2.4中第6條的規定,當支架立柱高度超過5m時,應在立柱周圍外側和中間有結構柱的部位,按水平間距6-9m、豎向間距2-3m與建筑結構設置一個固結點。當外部沒有固結點時,可按以上水平及豎向間距在周邊設攬風繩,攬風繩拉結點要設在縱向與水平連續剪刀撐的交叉處。
3、完成模板支撐體系外立面四周的閉合:
如大空間模板支撐體系外立面存在敞開面時,在敞開的立面設雙排(4根立桿間距)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式剪刀撐,在雙排剪刀撐之間每隔4根立桿由下至上設一道橫向剪刀撐,這樣可提高敞開面的剛度,提高整體穩定性。在未敞開立面按水平間距6-9m,豎向間距2-3m與建筑物拉接。
4、消除水平沖擊荷載:
在混凝土澆筑中優先選用汽車泵或脫離模板支撐體系的混凝土布料機。如泵管須要穿越混凝土澆筑的樓面時,泵管支架應采用獨立支撐體系。采取這一措施可有效防止模板支撐體系在混凝土泵送過程中產生的水平沖擊荷載。
5、有計劃合理加載: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按由中心向四周均勻擴散澆筑的原則,制定好混凝土的澆筑流程,確保模板支撐體系整體均勻受荷,從而防止支撐體系由于受荷不均而產生的破壞。
6、降低混凝土澆筑速度或加快混凝土凝結速度:
在保證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產生冷縫的前提下,放慢混凝土的澆筑速度,或采用早強型混凝土,加快混凝土的凝結速度,可防止加載速度過快而造成支撐體系失穩。
7、認真執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中的模板構造與安裝要求:
在模板施工方案中除了對模板支撐架進行立桿穩定性等驗算,還必須加強構造設計。要認真執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中第六章節中的模板構造與安裝要求內容。
對大空間的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撐架要嚴格執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中6.2.4第5條的規定,模板支撐架的立柱,在外側周圈應設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式剪刀撐;中間在縱橫向應每隔8-10m設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式剪刀撐,其寬度宜為4-6m,并在剪刀撐部位的頂部、中部、底部設置水平剪刀撐。剪刀撐桿件的底端與地面頂緊,夾角宜為450-600。當建筑層高起過5m時,還應在縱橫向相鄰的兩豎向連續式剪刀撐之間增加連續式剪刀撐。
對于鋼管掃地桿、水平拉桿的連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中6.1.9第4條規定:鋼管掃地桿、水平拉桿應采用對接。因為掃地桿與水平桿不僅傳遞水平推力,還傳遞水平拉力,所以這里建議鋼管掃地桿、水平拉桿應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500mm,并應采用2個旋轉扣件分別在離桿端不小于100mm處進行固定。
8、加強安全管理:
要認真執行施工方案的審查、審批流程。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建質[2009]87號)。混凝土模板支撐工程,搭設高度5m及以上;搭設跨度10m及以上;施工總荷載10kN/m2及以上;集中線荷載15kN/m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撐水平投影寬度且相對獨立無聯系構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撐工程,施工單位應當組織專家對專項方案進行論證。
方案在實施前,施工單位要組織參與施工與管理的人員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尤其是要加強構造措施的交底,明確剪刀撐及固結點的做法。施工過程管理人員要跟蹤檢查,對違背施工方案內容的要及時整改,確保工程質量。
認真執行分項工程驗收程序,完成施工的模板支撐體系,施工單位在完成自檢后,監理單位要組織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論證專家等相關人員對模板支撐體系進行驗收,完成驗收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在混凝土澆筑前,監理單位還應組織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論證專家等相關人員對模板工程的最終驗收。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對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混凝土的終凝時間進行測控;要做好混凝土澆筑順序的控制、混凝土澆筑速度的控制;對模板支撐架質量,要隨混凝土澆筑的過程,進行全程監控。如發現控制偏離的要及時制定措施進行糾正。
篇2:某模板支撐腳手架坍塌事故原因分析
一、施工安全技術問題
1、模架支撐體系存在問題
(1)、桿件間距過大,不設剪刀撐
剪刀撐在提高腳手架整體承載能力方面作用很大,在支撐結構四周均設置剪刀撐時,垂直剪刀撐將支撐結構變成一個封閉體,能極大地提高支撐結構的整體剛度,從而可大大提高支架承載力。水平剪刀撐設置在上部對支撐結構穩定承載能力貢獻更大。剪刀撐必須和支撐結構進行扣接。
(2)、模架支撐無掃地桿,與結構物可靠連接。
不設置掃地桿支撐結構非線性穩定承載力比設置掃地桿減少15%左右,因此必須設置掃地桿。
2、混凝土澆筑程序存在問題
在施工過程中應對稱澆筑混凝土,先澆筑柱,后澆筑梁板。
二、模板支撐系統構配件質量問題
壁厚,規范眼球是48.3*3.6.。而市場上普遍3.0左右。我們方案計算時應按照實際鋼管厚度進行計算排桿。
三、施工安全管理問題
1、施工單位安全責任未落實,安全管理不到位
(1)安全專項方案編制存在缺陷,技術交底不到位。
專項方案編制不認真、編制內容抄襲規程規范、使用引用規程規范不當、計算模型與實際搭設不符、穩定性設計計算錯誤等。
(2)、施工人員違章作業,不按施工方案施工
在施工現場“憑經驗、沒問題”思想盛行。施工作業人員對施工方案和技術交底的要求不認真落實,隨心所欲的使用和搭設腳手架,造成模板支撐系統穩定性及承載力等不滿足要求。
(3)、現場安全管理力量不足,特種作業人員不具備資格
安全管理人員配置不足,搭設腳手架人員未持有特種作業人員資格證書。
(4)安全投入不足,降低了安全防護的水平
未降低工程成本,未購買合格材料。
2、監理單位未履行安全責任,對項目監督不到位
監理單位對施工現場監理不力,對工程中發現的安全隱患未能及時有效地制止和報告,或現場監理工程師對技術標準不了解。
3、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
4、建設單位違法發包
四、預防措施
1、嚴格建筑施工安全專項方案編制審核
施工、監理等單位應嚴格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號)的有關要求,編制、審核和審批論證建筑施工安全專項方案。
2、加強模板搭設過程的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模板支架搭設必須由持有建筑施工特種操作資格證是的架子工進行。搭設前,施工單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搭設過程中,施工單位應嚴格按照模板設計及專項方案實施,指定專人實行過程監控,對剪刀撐、連墻件安全質量等關鍵節點驗收,并填寫驗收記錄。搭設完成后,必須經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總監理工程師驗收簽字,確認安全可靠后才允許澆筑混凝土。模板拆除,必須確認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才能進行。
3、施工企業認真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施工企業認真落實安全生產管理職責,足額配備安全管理。定期進行安全檢查,消除安全隱患。要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培訓教育工作,認真落實三級教育制度,切實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杜絕違章作業,防范事故發生。加強對分包單位的安全管理,嚴禁將工程項目分包給不具備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勞務隊伍,在分包合同中明確各單位的安全管理職責,并定期進行檢查、考核,嚴禁以包代管。
4、監理單位應切實加強現場安全管理,認真履行安全監理職責
監理單位配備相應人員。要加強現場安全管理工作,督促施工單位安全管理人員到位、履職。要切實做好施工關鍵環節、關鍵工序的旁站監理工作。要及時巡查現場安全狀況,對發現的違規行為和安全隱患責令相關單位進行整改,對拒不整改的,及時報告政府主管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