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砌筑工程質量通病及預防措施

砌筑工程質量通病及預防措施

2024-07-23 閱讀 3807

目前,框架結構填充墻,設計使用的材料有多孔磚、空心磚、加氣混凝土砌塊等材料。質量投訴填充墻砌體裂縫,特別是外墻墻體于框架梁底的裂縫的問題,從材料使用上看,填充材料使用加氣混凝土砌塊比較多,其次使用空心磚砌體,使用多孔磚的比較少。

1、施工順序及組織不符合日砌高度不超過一步腳手架的規定。住宅樓的填充墻高度2.2~2.4m之間,一次性組砌到梁底。

措施建議:填充墻按要求應分4段組織施工,即未搭架組砌第一段,搭架組砌第二段,待第二段施工后7~10天后施工第三段(填砌梁底的斜磚、頂磚),再粉刷前施工第四段(填塞梁底的縫隙)。

2、磚縫厚薄不均,多數組砌前,沒有進行施工組織設計,未立皮數桿,砌到哪算到哪,以致部分填充墻墻體上方出現平磚、半磚、甚至有的還出現碎磚。

措施建議:組砌前要進行施工設計,計算好皮數桿,用規范允許范圍的砂漿厚度調整皮數,個別部位經調整,還難以符合要求的,可以在樓面用1:3水泥砂漿調整。

3、通縫、透縫,豎縫砂漿寬窄不一,半磚、斷磚上墻,縫隙無砂漿。出現較多的是在加氣混凝土砌塊組砌的填充墻上。

措施建議:一要熟悉不同的砌體,對通縫的不同規定;二在組砌前,除了要立皮數桿外,還要擺磚,確定每層磚的豎縫寬度后再組砌,避免立縫出現透縫或瞎縫。

4、外墻梁底收縮裂縫。經查看,采用加氣砌體的占大多數。主要原因是,多數施工單位不了解加氣砌體的特性,本身砌塊的強度較低,符合要求的強度僅有M3,現行規范又取消了M2.5,最低標號的砂漿為M5,而這種砌體比較理想的砌筑砂漿是M3.5~4.0,砌筑時采用的砂漿強度比較高,多數在M10以上,加上目前砌體組砌后,沒有養護的要求。所以,很容易出現收縮(下降)偏大、砂漿與砌體離析的現象。

措施建議:外墻墻體盡量設計不要選用加氣混凝土砌塊。如果采用,在外墻梁底與砌體交接處,要有抗裂防滲的措施。

篇2:砌筑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施工前詳細檢查使用工具、吊具及有關設備,確認無誤后方可操作。

2進入罐內作業時,確認無塌落危險后方可進入;拆罐時,防止殘砌體、殘襯塌落傷人。

3進入罐體必須使用掛梯,遞放泥料時,嚴禁落物傷人。

4使用風鎬,必須確認各直接部位扎牢卡住,不可猛力搖動鎬柄;每使用2小時給風鎬加一次油。

5砌筑時使用的磚必須堆放整齊、牢靠,垛高不超1.5米,罐內及平臺上的磚及存放泥漿的盤子放平穩后方可作業。

6吊胎膜時,要二人配合吊裝、吊裝時人員不準站在胎膜上起吊。

7吊材料及設備時,要確認吊掛牢固方可起吊。

8攪拌機的使用,工作人員要戴口罩,防止粉塵吸入,使用過程中防止金屬異物進入攪拌機內。

9切磚機的使用,必須確認認鋸片是否牢固、工裝是否安全可靠,打開冷卻水安全確認后方可開機;使用時不可用力過猛推磚,防止鋸片及磚塊飛濺傷人。

10空壓機啟動前要檢查各處連接部位螺母是否松動、檢查油位應位于視窗中線。空壓機的安全防護罩上嚴禁堆放物品及工具以防進入機械轉動系統損壞設備和飛出傷人。

篇3:砌筑密閉安全措施

****煤礦主井已經施工510米,待施工到520米時停止施工,將該隊組作業地點改在主井485米處的甩車場位置,施工煤倉上繞道和機石門.為此需將主井迎頭工作面在交岔點以下進行封閉.為保證密閉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制定如下安全保證措施.

1、施工位置由工程師現場給定,交岔點碹鼻子以下留出5米位置。

2、密閉位置以下的工具,材料運出該區域,各種管線、電纜均要撤出來,密閉位置的軌道必須斷開。

3、考慮到井筒已砌碹,所以幫頂不需掏槽,只將底板掏到實底以下20厘米。現場需搭設一穩固的施工平臺。

4、為防止放炮沖擊造成密閉墻向下山方向傾倒,在下山一側設兩根直徑18厘米以上的園木立柱,間隔1米,底板柱窩深20厘米、頂板用木楔子打緊(由下向上打緊)兩立柱釘上橫板。

5、緊貼木板砌墻,墻厚度0.5米,材料:紅磚、水泥、石粉,水泥石粉比1:3。

6、墻體表面平整光滑,裂隙以雷管腳線不能插入為原則,周邊抹10厘米裙邊。

7、墻前至碹鼻子的距離內衛生清理干凈,做到清潔無雜物。

8、碹鼻子處施工一柵欄(木板條)柵欄為全斷面施工方格規格為20厘米×20厘米,柵欄以上底板設擋車木,防止被撞。

9、柵欄掛密閉管理板一塊(兼瓦檢牌板)瓦檢員要每班檢查兩次瓦斯情況。并設一警標(嚴禁入內)。

10、施工過程中始終有瓦檢員在現場檢查瓦斯情況,風筒出風口正對施工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