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地人身傷害事故案例分析

工地人身傷害事故案例分析

2024-07-23 閱讀 5000

隧道工地的人身傷害事故,除了與施工環境有關的突發事故如瓦斯爆炸、掌子面涌水、爆破坍塌等事故以外,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人身傷害安全事故,如用電安全事故、機械傷害事故等等。結合在隧道工地耳聞目睹的一些事件作為案例加以分析,以提高人們對類似事故的防范意識。

1?用電安全事故: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離不開電,建筑工地就更不消說了。大家常把電比作老虎,這一點在工地上更是恰如其分。用電安全事故是工地較常見的人身傷害事故之一。

案例1.1?

1995年在某工地,我曾親歷一起團總支書記義務勞動中觸電身亡的事故。這是在場領導,員工甚至電工所沒能想明白的事故。

那天,該工程管理人員(后勤人員)參加了一項義務勞動:隨著隧洞往前不斷延伸,掌子面附近需要增設一臺變壓器,因此,義務勞動的內容就是往掌子面方向布設電纜。電工按以往的做法拆掉了現有變壓器上電纜的三根火線,剩下一根零線未拆。十幾個人肩扛電纜往前走,團總支書記把電纜扛在肩上,手握著電纜的頭部走在最前面,祼露著的三根火線頭和一根零線頭在他胸前擺來擺去。行進中,強大的電流突然把他擊倒在地,再也沒有了呼吸。

這起傷亡事故讓當班電工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思想負擔:如果拆了零線就不會有這事!可是以前都是這么操作的,不拆零線,也從沒發生過這事故。這次卻是為什么

案例1.2

多少年前在一本鐵道兵的刊物上,讀到這樣一起事故:一戰士肩扛鋼釬收工出洞途中,立在隧道內撒尿,鋼釬的頭部碰在了祼露的電線上,盡管他穿著膠靴,但電流順著鋼釬與他撒出的尿液形成回路,使這位戰士一命嗚乎!

以上兩個案例告誡人們,圖省事少了一道小工序,使大活人送了命。用電作業一定不要違規操作:不要用自己的思維定勢否定規章制度或操作要領,零線該拆的時候一定要拆,祼露的電線一定不要用碰并及時報告,用優質膠布包裹。

案例1.3

今年7月,我親歷一起未造成人身傷害及財產損失的活動板房(彩鋼房)漏電事件。

那天早晨,我們發現鋼門框及鎖把手有麻手的感覺,用試電筆檢測發現有弱電。經我們對室內和院內的電線及配電盤進行檢查,未見異常。房子外墻上的電線沒有人去動它,所以沒想到去外墻檢查線路。不多會兒,試驗員反映說,混凝土養護間的空調機停轉;整體道床公司的模板堆放在了我們的房子外側,有一處戳入了板房墻體,人在模板上走動時模板戳入墻體處會冒火花。于是我們對外墻上的所有電線(盒)進行了檢查,發現房子后面的一拐腳處,電線盒下移了40厘米多,藍色的零線已磨斷,紅色的火線雖然鋁芯沒斷但已經祼露。裸露的電線將墻角上的直角鋁片磨出一條縫并嵌在了縫里面,縫的周圍被電線短路時的火花(煙子)熏的黑黑的。

原來,在我們的房子建成后不久,有村民將4米多長70厘米寬的金威牌啤酒廣告橫幅,一頭拴在了我們的電線盒上,而我們對此卻一無所知,怎么也想不到會有人如此利用他人的“資源”,長時間風吹橫幅的震動造成了上述電線的磨損并導致漏電事件。

這件事給我們的啟示是,對電線及配套電路應堅持并經常檢查,不能憑想當然處事。要善于發現意想不到的隱患,遇有問題及時處理,以防后患。

案例1.4

2009年初,龍廈試驗分部配電盤出現故障,有人說可以自己修,為了穩妥起見,筆者請到了整體道床公司的電工。當這位剛上班不久的電工正在連接電表的接線頭時,只聽“嘭”地一聲,發生了爆燃。電工從方凳上一躍蹦到地上,右眼睛被烤得通紅,兩手發黑,細看右手手面脫了一層老皮。送醫院后,雙手被纏滿繃帶,吃飯都難以自理。因其在受傷后迅速撕下了右手手面隆起的一大塊外皮,傷口處長時間讓外人看來,還以為電工患有白癜風呢!

這件事告誡我們,在處理與電有關的事件時,不可不懂裝懂,為圖省事,自行其是。應盡量找有經驗的電工處理。

案例1.5

今年2月10日(正月十六日)晚上11時多,龍廈中心試驗室試驗員周某用電熱棒(熱得快)在塑料臉盆里燒水,臉盆放在廚房內一個塑料貯物箱上,箱子里有一些大米和幾把面條。大約在夜里1時許,我們在熟睡中忽聽試驗員周某驚呼:“著火了,快起床!”“著火了,快起床!”

大家起床后,聞到了一股剌鼻的塑料燃燒的味道。只見周某已經并還在用滅火器施救。我們又把兩塊著火的房板鐵皮剝開,讓滅火器的粉沫滲入其中。也許是活動房鐵皮內的泡沫材料是不易燃的,加上用滅火器施救的措施得當才有效控制住了火勢,火很快撲滅了。

起火原因,有人說是水快燒干時,熱得快造成電路短路,火是由上往下著的;也有人說水燒干后引燃了臉盆和下方的塑料箱,火是往上燒的。如此,起火原因竟成了一個謎!

教訓:人們在專心干一件事時,尤其是在上網時,腦子可能會將別的事忘的一干二凈,因此,把電熱棒(又稱熱得快)放在塑料盆中燒水是一種冒險的行為。有類似安全隱患的操作必須禁止,人在上網時不可同時做燒水做飯等另一種事情。

2?機械設備傷害事故

機械設備對人的傷害事故也是工地常見事故之一。工程試驗人員主要應防止拉力機拉伸鋼筋試驗中的崩斷傷害;混凝土攪拌試驗中的手傷害等;通風人員應防止高空作業打鉆等跌落傷害。

這類事故應該在操作人員熟悉操作規程的同時,進行必要的演練,操作熟練后持證上崗。切不可對操作規程視而不見或簡化步驟,否則后悔也就來不及了。在洞內環境工作一定要選年輕機敏的小伙子,反應遲鈍的人最好不用。

3?出行防傷害

工地上出行比較城市而言,道窄坡多且陡,車的種類也多。此類事故雖然少見,但也值得出行時注意。

案例3.1

1994年曾聞聽某工地裝載機因剎車失靈在隧道洞口把行人(隧道工人)撞死的事件。

案例3.2

1990年在盤道嶺工地,發生了一起炊事員為隧道工人送晚飯,返回途中被車撞成植物人事件。

本來,這個工地上,炊事員是最安全的工種,盡管工資少些但人們很羨慕這個工作,主要是從人身安全考慮。可偏偏這個最安全的工種卻在大路上發生了被汽車撞擊致死事件。同行者介紹說,那天,他們兩人在沒有月色的公路上行走,身后開過來一輛亮著一盞燈的汽車,車行至他們身邊時,只聽“咔嚓”一聲,炊事員的擔子遭汽車撞擊,黑暗中呼叫無人應,原來人已經倒地,未系好的安全帽飛出10多米遠落在了農田里(第二天發現的)。

事發之后,有人說,這種“獨眼龍”(一盞燈發光)汽車在夜間行駛時,行人必須加倍小心。筆者曾注意過,亮著一盞燈的車開過來,你很有可能會判斷為是輛摩托車,即使判斷正確,你也不知道亮著的是左側燈還是右側燈,如果不提前躲避,后果會很嚴重。

同時,炊事員的安全帽如果不是象征性地頂在頭上,而是牢牢地系好,后果會不會就沒這么嚴重

此類事件,最有效的預防就是及早避車,萬不可以有那種“司機不敢軋我”的心態。因為,你不知道,身后的司機會不會技術不好會不會喝了酒車子會不會有故障

筆者曾經突發奇想:在鄉間的公路上行走,逆行會不會更安全因為你靠左手走,后面的車是右行的離你較遠,而對面的車你是看得見的,便于及早躲避。在為自己的發現而洋洋自得時,一次我身后有兩輛車同向并行,超車的那輛從我身邊呼嘯而過,著實把我嚇了一大跳。我體會到:人一旦喪失警惕危險就可能出現在你身邊。

我們單位在工地的項目一般都配有汽車,在工地車輛的管理方面,切忌車子帶病行駛。案例3.1可能就屬這種情況。工地上,有的聘用司機有這種想法:如果車子修的次數多了,領導會不會認為司機的駕駛水平差,以至小問題能忍就忍,不愿報告,這種想法是不可取的。工地上配備駕駛水平高,責任心強的司機是很有必要的。

案例3.3一根鐵絲割下兩人的頭顱。

這是上世紀90年代,《羊城晚報》上介紹的一條消息:早上,天剛蒙蒙亮,有兩人騎摩托車在鄉村的大道上飛奔,不遠處,一農民親眼看見,這輛車跑著跑著,突然兩顆人頭落地,兩人的驅體與摩托車一塊前行10多米后倒地。原來,這條路上不久前掛有橫貫公路的大幅標語,時間長了,日曬雨淋,標語沒了,但鐵絲還在,且高度下垂,因視線不好,騎車人想象不到,就這樣稀里糊塗地掉了腦袋。

這個事件告誡我們,當我們對路況不熟視線不清的環境下行車時,一定要慢行,以保證自己人身安全為第一要務。這個案例的類似環境在工程施工工地上還是很常見的。

4?人際交往傷害

在施工工地人際交往方面也會存在被人傷害的諸多危險。

工程所在地村民素質高低不一,各懷心態不同。你只要稍不如他們的意,有的人就會發作,惡語相向,弄不好咱們會吃虧的。

龍廈工地就曾發生幾起當地村民向鐵路建設者炫耀武力的事件。

筆者以為,在人際交往方面,我們既要與人為善,和當地人友好相處,又要講究原則,不可事事受命他人,任人擺布。

5?盜竊事件與歹徒傷害

竊賊與歹徒本來不是一個“級別”,但當竊賊被察覺之后,其性質就可能會發生逆轉:竊賊會升格為歹徒。工地上盜竊案件很多,被歹徒傷害的事件雖不多見,但其危險性卻是難以預料的。

工程之初,人員設備進場,不少村民或民工會表示出極大的興趣,千方百計了解我們的情況,這些人當中興許就會有竊賊或歹徒。如果沒有遭遇過這種損失或傷害,往往會不加提防,遇事后又不知所措。

案例5.1?

2008年,象山隧道某村的租房內,我們的同事放在房中的筆記本電腦不翼而飛,經報案也沒有結果。

案例5.2

1994年,在五指山隧道工地的租房內,就曾發生臨時聘用人員,晚上未鎖房門,人在其它房間看電視時,被褥等物讓人席卷而去;某天廚師做早餐時發現:“鍋碗瓢勺咋都不見了”

還是這工地,一電錘讓聘用民工丟了,經分析極可能是監守自盜。報案后不了了之,那時的臨時用工未簽合同。使用正式聘用的工人對防止這類事件是極為有效的!

案例5.3

今年6月22日凌晨不到三點鐘,竊賊上我們二樓后只用三下(筆者在睡夢中被驚醒,聽到了橇門聲)就橇開了我們辦公室的門。

因不曾想到歹徒會光顧,所以一點兒心理準備都沒有。筆者沒來得及多想就只身悄聲來到辦公室門口,并大聲呵問:“誰!”房間里的三個蒙面竊賊吃驚不小,一個矮胖歹徒手舉斧頭狀的石塊向筆者襲來,在筆者轉身逃命并為保護財產聲嘶力竭地喊人的同時,后背被巴掌大的石塊擊打了一下,如果我是處在靜止狀態,且那石塊打在筆者頭上,后果將不堪設想。他們倉皇逃跑后,經清點,德國產的近10萬元的EVD設備安在,傳真機等單位財產安在,除個人小件物品外沒受較大經濟損失。

教訓:從自身安全考慮,從一開始就應該想到:萬一發生此類事件應怎么應對

事件發生后,我們修復了圍墻,在過道上裝有75瓦的節能燈,晚上有人值守,并每人備有一根鋼管。還養了兩只小狗以及時發現晚上的異常。

6?結語

各種事故的發生大都是因人們警惕性不高所致,我們一定不要僅把“安全”二字掛在嘴邊上。只要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把安全第一落實在每個人的行動上,我們的事故率就會減少,損失就會減輕,生活才能有滋味。

篇2:某商場前期工地安全管理辦法

商場前期工地安全管理辦法

--項目負責人要定期抽查夜間值班狀況,如果查到值班不負責任,對值班人員及主管將予以重罰、降職、勸退等嚴厲處置。

--商場前期工程施工期間,每個工程隊須交5~20萬元安全保證金,每臺電焊機增加2萬元保證金。保證金交安全部門,如違規施工由安全部門直接從保證金中扣罰。

--工程使用電線、電纜必須是阻燃系列,強、弱電要分開布線,不允許同一橋架、線管混合布線。

--電焊(氣割)工作場所,必須有防火設備,焊接氣割點周邊半徑5米以內,必須清除所有易燃物。監護員要向焊工反復告知:是在商場施工,而不是工地、野外!作業前必須仔細檢查周邊地面上有沒有洞(如:排風口、落水管洞、施工縫隙、小洞等),以防火星濺落下去。必須先堵塞洞口,再用鐵板墊上方可作業。新商場盡可能在主體驗收后再進場裝修,減少電焊(氣割)交叉施工。

--工程掃尾每次撤場后,首先要尋找地面小洞、縫隙,將其補好、堵嚴實(不能有空心馬蜂窩)。

--焊割點周圍和下方應采取防火措施,并應指定專人防火監護。作業前施工人員和監護員必須到下方各樓層檢查頂上有無洞,下方各樓層有無易燃易爆物品,確保無隱患后方可作業;如下方有無法移走的可燃物(如冷卻塔、風管等),必須用水和濕布(確保一直保濕)覆蓋,確保安全無虞。

--電焊(氣割)作業完畢,監護人在兩小時內要仔細檢查焊接場地周圍及下方各樓層,反復檢查三次(半小時一次),特別是對有易燃物品的地方和以下樓層有易燃物品的地方。用鼻子聞(有無煙糊味)、用眼睛看(有無煙火),確認沒有起火危險后,方可離開現場。

--在高空和共享空間焊割時,要用非燃材料做成火盤和風擋,以接住和控制火花的濺落。特別是不能讓火星飄落或被風吹落在以下樓層上。電氣焊的弧火花點必須與氧氣瓶、乙炔瓶、油類等危險品的距離不少于15米,與易爆物品的距離不少于20米。氧氣、乙炔瓶均應設有安全回火防止器。

--汽油、香蕉水、油漆等易燃、易爆、危險品必須貯藏在專用倉庫內,不得和普通施工材料、物品混存或隨意亂放。倉庫設兩道門;倉庫必須設在距離已開商場或正在裝修商場15米以外的地方。倉庫易燃易爆危險品存放量不能過大。

--倉庫必須專人管理,雙人保管。管理人要有較高的責任感,懂得法律法規和各種危險品的危險特性,具有一定的防護知識。危險品倉庫要配備相應的消防設施,如滅火器、消防桶、黃沙等,主管領導和專管人員要每天定時檢查。

--工地危險品控量使用,須申報監護人,由商場與工程部派監護人監護使用。對施工中未用完的危險品,要及時收集,返還危險品倉庫保管,不得遺棄在工地或隨意存放,更不得隨意倒在場地上或下水道內。

--高空作業必須系保險帶、穿防滑鞋,風大嚴禁高空作業。塔吊吊運材料時,一定要收緊纜繩;謹防碰到腳手架;一定要有信號工指揮才能起吊;塔吊下方不得有人或走動。如工地靠近高壓線,必須圍護到國家標準,或設法拆除、移走再施工。

--裝修中的建筑體內不準住人,不準在內燒飯,不準使用電加熱器及其他大功率生活電器。對工地民工宿舍,重點查處煤氣罐和電熱棒以及違規用電問題。民工宿舍不得使用易燃材料建造,宿舍和其它公共場所不能混用。施工現場不能帶酒,不得使用蠟燭、蚊香等。

--新商場施工期間,人、貨進出口大商場最多只能各設兩個,小商場各設一個;所有管理人員和施工現場的每位人員,包括每個展位的裝修人員,都必須持證上崗進出,進出的每個人和貨物都要檢查。進入現場的所有人員都必須戴安全帽,配戴上崗證或訪客證。

篇3:Z建筑工地火災事故應急演練記錄

為了增強全體職工的消防意識,檢測消防應急聯動機構的反應速度和能力,搞好消防工作,保衛財產和職工的生命安全,我項目部進行了一次模擬消防演習。2011年11月14日上午10:00左右天氣晴好,風力不大,適合舉行消防演練。

首先,提前安排十名人員配備好十把滅火器在消防平臺處,預防各分包班組及施工班組不能及時趕到或者不能將火撲滅時控制現場火勢。

根據事先的安排,10:20由安全員陳德勇引燃斗車里堆放的廢棄材料(主要以模板等易燃物為主),然后大聲喊,"材料堆放區著火了,快來救火。"然后迅速電話通知項目經理吳兆珅消防救援小組組長),李建華迅速啟動消防應急聯動組織系統,進入緊急應急搶險狀態。吳兆珅經理要求消防應急聯動體系內聯絡員、現場維護員、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等在2分鐘內迅速趕到起火地點,進行現場指揮協調工作。

聽到安全員救火信號及救火信息,距離演習火災地點最近的鋼筋加工場人員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迅速拿起放在消防臺上的滅火器,趕到事故現場進行撲救,2分鐘后內在演習地點附近施工的裝修班組及木工班組也拿著本樓層內設置的滅火器、水桶等相繼趕到事故地點,我項目消防演習人員早已經將火撲滅,在5分鐘內完成場地清理工作。

在本次演習中各班組施工人員對待火災信號反應迅速,能夠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找到樓層內的滅火器及時用于救火現場,將火撲滅,懂得基本的消防知識和滅火方法。

通過這次演習鍛煉消防隊伍,提高了廣大職工的防火意識,使得各班組及分包單位認識到我項目平時要求各施工班組和分包單位在自己施工區域內配置足夠數量的滅火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今后的消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安全生產提供了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