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現場料具防雨防潮防損壞措施

施工現場料具防雨防潮防損壞措施

2024-07-23 閱讀 4362

為了使施工料具管理更加規范化、標準化,促進場容場貌的科學管理和現場文明施工,制定料具防雨、防潮、防損壞措施。一、大堆材料的存放1、機磚碼放應成丁(每丁為200塊)、成行,高度不超過1.5m;加氣混凝土塊、空心磚等輕質砌塊應成垛、成行,堆碼高度不超過1.8m;耐火磚用苫布覆蓋不得受雨受潮;各種水泥方磚及平面瓦不得平放。2、砂、石、灰、陶粒等存放成堆,場地平整,不得混雜;色石渣要下墊上苫,分檔存放。二、庫內存放1、水泥庫要具備有效的防雨、防水、防潮措施;庫門上鎖,專人管理;分品種標號堆碼整齊,離墻不少于100mm,嚴禁靠墻。垛底架空墊高,保持通風防潮,垛高不超過10袋;抄底使用,先進先出。2、露天存放:臨時露天存放具備可靠的苫、墊措施,下墊高度不低于300mm,做到防水、防雨、防潮、防風。3、散灰存放:存放在固定容器(散灰罐)內,沒有固定容器時設封閉專庫存放,并具備可靠的防雨、防水、防潮等措施。4、袋裝粉煤灰、白灰塵粉存在料棚內,或碼放齊后搭蓋嚴密以防雨淋。三、門窗及木制口1、堆放應選用能防雨、防曬的干燥場地或庫房內,設立靠門架與地面的傾角不小于70°,離地面架空200mm以上,以防受潮、變形、損壞。2、按規格及型號豎立排放,碼放整齊,不塞插擠壓,五金及配件應放入庫內妥善保管。3、露天存放時下墊上苫,發現鋼材表面有油漆剝落時及時刷油(補漆):鋁合金制品不準破壞保護膜,保證包裝完整無損。四、鋼材及金屬材料1、須按規定、品種、型號、長度分別掛牌堆放,底墊木不小于200mm。2、有色金屬、薄鋼板、小口徑薄壁管應存在倉庫或料棚內,不露天存放。3、碼放要整齊,做到一頭齊一條線。盤條要靠碼整齊;成品、半成品及剩余料應分別碼放,不得混堆。五、木材1、在干燥、平坦、堅實的場地堆放,垛基不低于400mm,垛高不超過3m,以便防腐防潮。2、按樹種及材種等級、規格分別一頭齊碼放,板方材順垛留有斜坡;方垛密排留坡封頂,含水量較大的木材留空隙;有含水率要求的應放在料庫或料棚內。3、選擇堆放點時,遠離危險品倉庫有明火(鍋爐、煙囪、廚房等)的地方,并有嚴禁煙火的標志和消防設備,防止火災。4、拆除的木模板、支撐料隨時整理碼放,模板與支撐料分開碼放。六、玻璃1、按品種、規格、等級定量順序碼放在干燥通風的庫房內,如臨時露天存放時,必須下墊上苫,禁止與潮濕及揮發物品(酸、堿、鹽、石灰、油脂和酒精等)放在一起。2、碼放時箱蓋向上,不準歪斜或平放,不承受重壓或碰撞;垛高:2~3mm厚的不超過3層,4~6mm厚的不超過2層;底墊木不小于10cm;散箱玻璃單獨存放。3、經常檢查玻璃保管情況,遇有潮濕、霉斑、破碎的玻璃及時處理。4、裝車運輸時應使包裝箱直立,箱頭向前,箱間靠攏,切忌搖晃和碰撞;裝卸時應直立并輕拿輕放。七、五金制品1、按品種、規格、型號、產地、質料、整潔順序定量碼放在干燥通風的庫房內。2、存放時保持包裝完整,不得與酸堿等化工材料混庫,防止銹蝕。3、發放按照先入先出的原則,遇有銹蝕及時處理,螺釘與螺帽及時涂防銹漆。八、水暖器材1、按品種、規格、型號順序整齊碼放,交錯互咬,顛倒重碼,高度不超過1.5m,散熱器有底墊木,高度不超過1m。2、對于小口徑及帶絲扣配件,保持包裝完整,防止磕碰潮塵。九、橡塑制品1、按品種、規格、型號、出廠日期整齊定量碼放在倉庫內,以防雨、防曬、防高溫。2、嚴禁與酸、堿、油類及化學藥品接觸,防止侵蝕老化。3、存放是保持包裝完整,發放掌握先入先出的原則,防變形及老化。十、油漆涂料及化工材料1、按品種、規格,存放在干燥、通風、陰涼的倉庫內,嚴格與火源、電源隔離,溫度保持在5~30°C之間。2、保持包裝完整及密封,碼放位置要平穩牢固,防止傾斜與碰撞;先進先用,嚴格控制保存期;油漆應每月倒置一次,以防沉淀。3、制定嚴格的防火、防水、防毒措施,對于劇毒品、危險品(電石、氧氣等),設專庫專放,并有明顯標志。十一、防水材料1、瀝青料底部應堅實平整,并與自然地面隔離,嚴禁與其他大堆料混雜。2、普通油氈存放在庫房或料棚內,并且立放,堆碼高度不超過2層,忌橫壓與傾斜堆放。玻璃布氈平放時,堆碼高度不超過3層。3、其他防水材料按油漆化工材料保管存放要求執行。十二、其他輕質裝修材料的存放要1、分類碼放整齊,底墊不低于100mm,分層碼放時高度不超過1.8m。2、具備防水、防風措施,進行圍擋、上苫;石膏制品存放在庫房或料棚內,豎立碼放。十三、周轉料具1、隨拆、隨整、隨保養,碼放整齊。2、組合鋼模板扣放(或頂層扣放);大模板對面立放,自穩角控制在17°~18°之間;鋼腳手管應有底墊,并按長短分類,一頭齊碼放;鋼支撐、鋼跳板分層顛倒碼放地方,高度不超過1.8m;各種扣件、配件應集中堆放,并設有圍擋。3、對鋼、鐵質的材料均采用下墊上苫的方法,防止材料受雨潮而銹蝕、損壞。按照現場料具管理要求,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實行分工負責制和日常檢查、定期檢查制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現場料具管理達標。減少人為和自然消耗,降低生產成本。真正做好增產節約、增效節支。

篇2:預防雨季臺風洪水應急預案

一、雨季施工應急預案

1、組織建立雨季施工組織機構

在雨季施工時間,項目部和項目各施工段分區組織成立防汛領導小組和搶險救災隊。注意氣象預報,做好防范工作。如有險情,立即組織搶險,盡量將損失減少到最小,并能在最短的時間里恢復生產。

防汛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組長,搶險救災隊由項目副經理任隊長,成員包括項目部各部室人員。

2、雨季期間防汛制度

(1)加強和氣象站聯系,密切關注雨期天氣情況。

(2)雨季期間,工班設值班人員,24小時值班,發現意外情況立即向防汛領導小組成員匯報。

(3)雨季施工期間,加強對各種防汛設施、設備的檢查,及時發現問題,立即處理,將隱患消滅在發生前,確保施工安全。

(4)下雨時,設專人對施工場地內及周圍的管道,排水系統進行監視,發現問題須立即上報處理。

3、雨期施工預控措施

(1)雨期施工主要應做好防雨、防雷、防電、防汛等工作。

(2)雨期施工前要根據雨期施工項目編制雨期施工措施,所需材料要在雨期施工前準備好。

(3)做好施工人員的雨期施工培訓工作,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一次施工現場準備工作的全面檢查,包括臨時設施、臨電、機械設備等項工作。

(4)檢查施工現場及生產生活基地的排水設施,疏通各種排水渠道,清理雨水排水口,保證雨天排水通暢。

(5)防暴雨措施:接到暴雨預報后,及時遮蓋施工物資材料、機械設備、電器設備等,以保證其不被雨水淋打、浸泡。暴雨出現時,立即停止場內所有混凝土施工、吊裝作業、焊接作業以及其他有危險性的施工作業;施工車輛暫停行駛;切斷高壓電源,關閉現場發電、用電設備。

(6)雨季防雷措施:場區內電站、發電房等處于雷擊區的機械設備全部裝設防雷保護設施,防止雷電擊毀設備、擊傷人員。防雷保護設施應符合有關規定的要求,并定期檢查。雷電出現時,立即停止場內電器設備操作、焊接作業以及其他有危險性的施工作業。

?二、臺風施工應急預案

1、做好防備

臺風季節隨時做好防臺風襲擊的準備。設專人關注天氣預報,做好記錄,并與市氣象臺保持聯系,如遇天氣變化及時報告,以便及時啟動應急措施。

2、成立防臺風小組

成立臺風期間搶險救災小組,人員和分工原則上同防臺風暴雨領導小組,另配備20人左右的搶險突擊隊,全體成員密切注意現場動態,遇有緊急情況,立刻投入現場進行搶救,使損失降到最低。

3、合理安排臺風期間施工

科學、合理安排臺風期間施工,當風力大于6級時,停止室外的施工作業,提前安排好各分部分項工程的雨期施工,做到有備無患。

4、臨時設施防臺風措施

對施工現場辦公室、食堂、倉庫等臨設工程應進行全面詳細檢查,如有拉結不牢、排水不暢、漏雨、沉陷、變形等情況,立即采取措施進行加固處理,問題嚴重的暫停使用。臺風過后,組織人員隨時檢查,發現問題,重點搶修。

5、施工現場防臺風措施

臺風到來之前,對高聳獨立的機械、腳手架、及未裝好的鋼筋、模板等用纜繩、鋼筋、鐵線等進行臨時加固,堆放在樓面、屋面的小型機具、零星材料堆放加固好,不能固定的東西全部搬到建筑物內。

6、吊裝機械防臺風措施

吊裝機械在臺風來前停止作業,塔吊收起吊鉤,并將回轉剎車松開,使其處于自由回轉狀態;高空作業人員及時撤到安全地帶。

7、臺風過后及時處理措施

臺風過后立即組織人員分專業、分部位對模板、鋼筋尤其腳手架、電源線路進行仔細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經現場負責人同意并報甲方、監理現場工程師批準后復工。

篇3:小區防風防汛防震防雨雪處置措施

小區防風、防汛、防震、防雨雪處置措施

1.狂風.暴雨.大雪.震災接近本地區前,應采取下列預防措施

*關閉戶門,如又有特別防范設備,也應裝上。

*熄滅爐火,關閉不必要的電源或煤氣。

*放在室外不堪風吹雨淋的物品,應搬進室內,或加以適當地遮蓋。

*準備手電筒.應急燈.蠟燭.油燈等照明物品及雨衣.雨鞋.等雨具。

*門窗如有損壞,應緊急修繕。

*雷雨前,準備清理水浸工具,如砂包等。

*檢查各處排水道,確保無泥沙.雜物及塑料袋淤塞。

*重要文件及物品放置在安全地點。

*雨雪前,要備用掃把等掃雪工具,同時還應準備“防止滑倒”的警示標牌并在主要路口鋪設地毯等防滑材料。

*指定必要人員,集中待命,準備搶救災害。

*持續收聽氣象臺發布有關災情的消息,保持與控制物業的聯系。

2.狂風.暴雨.大雪.震災襲擊本地區時

*保安員對轄區易受襲擊的部位進行全面檢查,發現有可能被襲擊的設備和物品,及時進行處理,不能處理的立即報告上級領導或工程部,及時進行處理。

*各部門人員負責確保各自工作環境的防災安全,檢查設備.物品是否牢固,門窗是否關嚴。

*轄區各部門準備照明用具和其它必備物品。

*保安部成立后備隊,在災情增強時隨時準備出動。

3.災后處理

*清理災后造成的殘余物。

*查明轄區財產損失和有無人員傷亡情況。

*修復災后毀壞的建筑物和其它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