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機防碰撞安全技術要求
塔吊的定位及布置方案:
6#樓建筑高度為76.05米,QTZ80B米塔吊的獨立起升高度為47米,采用附著式起升系統后附著式起升高度達110米,可滿足施工要求,根據施工現場總平面布置圖及5#、8#樓塔吊布置方案,決定采用2#方案塔吊大臂長54米臂長組合。5#樓安設北立面的QTZ63軒龍塔吊,臂長50米,兩臺塔吊之間中心距為70m,而兩塔吊的前臂為54m、50m,造成兩臺塔吊相交54+50-70=24m,存在互相碰撞大臂、吊鉤、鋼絲繩危險。8#樓安設在東立面的QTZ80金魁塔吊,臂長54米,兩臺塔吊之間中心距為46m,而兩塔吊的前臂為54m、50m,造成兩臺塔吊相交54+50-46=48m,存在互相碰撞標準節、大臂、吊鉤、鋼絲繩危險。為確保各塔機運行正常,防止碰撞發生安全事故,特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編制塔吊防碰撞措施,以確保施工安全。防碰撞危險源、危險時段分析及預防1.確定重疊具體部位:5#與6#重疊大臂24米;5#與8#重疊大臂48米,重疊塔身8米。2.確定塔吊臂交叉重疊時的高差:5#≥6#9米;6#≥8#2.5米。3.5#樓由于開工較早,現已施工至11層,塔吊在升降或日常使用的過程中,要高于6#樓塔吊三個標準節≥9米。故不存在大臂相撞的危險,碰撞危險源時段為5#樓在吊裝鋼筋作業過程中,大臂旋轉至6#樓塔吊回轉半徑之內,容易發生碰撞鋼絲繩。4.8#樓工程剛開工,在基礎施工階段,在安裝塔吊時,兩方項目經理就塔吊安裝地點達成共識,相互約定了塔吊吊裝區域、回轉區域及特殊情況的處理事項,并且雙方使用的對講機頻率一致,只是不同波段,在發生相互需要協調時,雙方司機調整波段就可進行協商解決處理。5.重疊區域標記,司機明顯可見。6.6#樓項目部設專職司機3人,指揮人員4名,每班3人上下同時作業,24小時安全監護,防止碰撞。7.配備足夠數量對講機,司機、指揮人人持機。8.安全員每天跟蹤監督管理。9.重疊區域工作時間差制1)、一般性吊裝工作,按照空車讓重車,即空運轉塔吊避讓吊裝重物塔吊。2)、先到先吊:即根據先來后到順序施工,特殊情況如應急搶險可另外調整。3)、相互鳴笛示警防止碰撞4)、停機時定位:臨時停止作業或下班時,各塔吊停止方向均無妨礙其他塔吊回轉作業范圍。5)、臨時性某臺塔吊在非工作時間在重疊區域吊裝,應向項目部匯報,各項目部調整,避開作業范圍。一般安全措施1、塔機起重駕駛應有專職司機操作,司機必須持證上崗,并應有專職指揮員持指揮證指揮,任何人員包括管理人員均不得私自指揮塔吊。2、必須遵守“十不吊”等有關安全規定。3、夜間作業,必須要有充足的照明。4、塔機必須有可靠的接地,所有電器設備外殼應與機體妥善連接。5、工作前應檢查傳動部分潤滑油量及各限位和保險裝置。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應及時修理。經運轉正常后方可開機使用。6、駕駛司機必須得到指揮信號后,方可進行操作。操作前,司機必須按電鈴發信號。7、禁止越級調速和高速時突然停車、回轉。8、當機械出現故障時,應及時停車。將重物放下切斷電源,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繼續工作。禁止在操作中調整或檢修。9、工作完畢吊鉤上升到限位,小車收進。所有控制器必須扳到停止位置。切斷電源,鎖好電箱。10、6級以上大風,停止塔機操作使用。遇有臺風警報上旋式塔機用四根纜繩拉住塔身上部。11、多機作業,應注意保持各機操作距離。各機吊鉤上所懸掛重物的距離不得少于3米;多塔作業時,任意兩臺塔吊任何部位間距不得小于2米。12、與兄弟單位加強協作,相互配合、禮貌歉讓。防碰撞安全措施1、塔吊在升降時,兩臺塔吊嚴禁升降在同一水平面,應產生至少一個標準節高差。2、盡量避免兩臺塔吊在交叉區同時施工。3、所有塔吊應經常檢查防撞燈是否完好,夜間施工時燈光照明充足,以利駕駛員視覺觀察,不產生盲區。4、在兩臺塔吊同時使用時,兩塔吊的地面塔吊指揮員及塔吊司機的對講機要統一調在同一頻道,以便相互協調交叉使用,防止碰撞。5、在交叉區工作時,只允許一臺塔吊在交叉區內,待一臺塔吊離開交叉區內,另一臺塔吊方可進入交叉區內。6、在交叉施工時,駕駛員應將所吊物體變幅在交叉區外,待所吊物體到指定地點后,才可變幅水平距離。7、在交叉區施工時,兩臺塔吊應相互逆時針旋轉,避免兩臺交叉。8、在交叉區施工時,兩臺塔吊所吊物體鋼絲繩應收緊,避免上面一臺塔吊鋼絲繩碰撞下面一臺前臂。9、在交叉區施工時,應避開兩臺塔吊同時吊裝長料物體。10、在交叉區作業時,夜晚禁止兩臺塔吊在交叉區內同時作業。11、在交叉區作業時,嚴禁無人指揮和同時作業。12、在交叉區作業時,遇有四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吊大模板作業。13、6#樓西單元在吊裝大模板時,5#樓若需要吊裝鋼筋,需提前與6#樓協商,錯開吊裝時差,避免碰撞。停用時的相關措施1、安全員每天準確掌握氣象預報及風向,在塔吊司機下班時,統一將兩臺塔吊的大臂停置于順風方向。2、夜間值班人員,密切關注大臂前端風向紅旗的變化及塔吊大臂的轉向。發現情況及時,通知安全員及塔吊司機。3、發生風向改變時,塔吊司機應立即將塔吊大臂置于順風方向,并將吊鉤下放,將鋼絲繩與地面固定樁鎖牢,防止因風向突變而發生塔吊碰撞。4、嚴禁任塔吊自由轉動,造成碰撞。5、遇有檢修、附墻、頂升作業時,提前一天通知其他塔吊,以避免在塔吊在檢修、附墻、頂升作業高危作業環境下時發生碰撞。其它1.與5#樓、8#樓項目部共同制定本措施,有不完善之處及時調整。2.措施制定后,即對相關責任人(安全員、塔吊司機、指揮、夜間值班人員)進行交底并簽字。3.施工現場遇有突發事件需要協調程序步驟:塔吊指揮——安全員——項目經理——監理——甲方4.每月由監理、甲方主持召開塔吊管理專項工作會議,相互溝通,發現并及時處理解決危險隱患,確保安全生產。
篇2:塔機防碰撞安全方案
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陽江市粵豐投資有限公司粵豐廣場三期、四期商住小區
工程地址:陽西縣城牛頭嶺C-01C地塊2號地、1號地
建設單位:陽江市粵豐投資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廣州市海珠建筑設計院
監理單位:廣東達安項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廣東永和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工程概況:本項目位于陽西縣城新325國道邊牛頭嶺C-01A地塊3號地、2號地,建五棟地上十七層,地下一層;五棟地上二十八層,地下一層的商住小區。項目用地總面積約28656㎡,其中:建筑占地面積約10583㎡,建筑總面積約163237㎡(其中地下車庫面積約19081㎡);基礎為鋼筋砼預應力管樁,主體為鋼筋砼剪力墻結構。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建筑抗震設防類為丙類,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
本工程因施工現場使用了6臺塔式起重機,使用時起重臂存在交叉作業而容易發生人身安全事故,現制定如下防碰撞安全措施如下:
1、安裝根據《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10.5的規定“兩臺起重機之間的最小架設距離應保證處于低位的起重機臂架端部與另一臺起重機的塔身之間至少有2米的距離;處于高位起重機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鉤升至最高點或最高位置的平衡重)與低位的起重機中處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間的垂直距離不得小于2米。”安裝在垂直距離上滿足規程要求。
2、本工程共使用6臺塔吊,形成了群塔作業,因對措施如下:
(1)、6臺塔吊之間架設距離保證大于60米,使塔吊的吊臂不能碰撞相互的塔身。
(2)、6臺塔機之間的架設距離小于120米,存在碰撞危險。為了安全,塔吊之間必需要存在高低差,所以計劃安裝的時候,10號塔機安裝高度25米,11號塔機安裝高度30米,12號塔機安裝高度25米,13號塔機安裝高度35米,14號塔機安裝高度40米,15號塔機安裝高度35米。
3、操作
(1)當兩臺塔吊吊臂或吊物相互靠近時,司機要相互鳴笛示警,以提醒對方注意。
(2)夜間作業時,應該有足夠亮度的照明。
(3)司機在操作時必須專心操作,作業中不得離開司機室,起重機運轉時,司機不得離開操作位置。
(4)司機要嚴格遵守換班制度,不得疲勞作業,連續作業不許超過8小時。
(5)司機室的玻璃應平整、清潔,不得影響司機的視線。
(6)在作業過程中,必須聽從指揮人員指揮,嚴禁無指揮操作,更不允許不服從指揮信號,擅自操作。
(7)回轉作業速度要慢,不得快速回轉。
(8)以上大風嚴禁作業。
(9)操作后,吊臂應轉到順風方向,并放松回轉制動器,并且將吊鉤起升到最高點,吊鉤上嚴禁吊掛重物。
塔式起重機之起重臂在起重平面外(即水平面)屬一端固定一端自由且受力很大軸向力的受力構件,對承受起重平面外(水平面)的力的承受能力極差,當受這種力(特別是撞擊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將可能發生起重臂側向失穩,甚至折臂的嚴重事故,因此必須引起塔機管理人員、操作人員、指揮人員的極大重視,因此塔機管理人員、操作人員、指揮人員應注意以下事項:
一、處于高位塔吊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鉤升至最高點或最高位置的平衡重)與低位塔吊中處于高位置部件之間的垂直距離不得少于一個標準節。從而保證塔吊塔臂不在同一工作面上,防止了兩塔在同一作業面上互相碰撞。
二、塔機在運行作業中,其運行的各個部位(包括起重臂、平衡臂、吊鉤、起重繩、變幅繩等)均不能與固體物體(建筑物腳手架等)發生碰撞或掛絆,因此,塔機在作業時,應將吊鉤或所吊物品升至足夠高度,或者將變幅小車移至適當幅度以避免與固體物體發生碰撞或掛絆。
三、高位塔吊的起重鋼絲繩(吊鉤)位于低位塔吊起重臂工作區間時,有可能引起低位塔吊的起重臂與高位塔吊的起重鋼絲繩發生碰撞事故,但塔吊作業,這類塔吊布置又是不可避免的,要求必須配備有合格操作證的、經驗豐富的信號指揮工,確保指揮塔吊回轉作業時,低塔的起重臂或平衡臂不會碰撞高塔的起升鋼絲繩(吊鉤),當現場風速達到6級風,相當風速達到10.8~13.8米/秒時,塔吊必須停止作業。同時,必須配備操作熟練、有責任心的塔吊司機為現場服務,塔吊在每次使用后或在非工作狀態下,將塔吊的吊鉤升至頂端,并將起重小車行走到起重臂根部。
四、塔機應分別有專人指揮,用對講機指揮時,應分別用不同的頻率。避免指揮信號混淆,塔機誤動作而做成事故。塔吊同時作業必須照顧相鄰塔吊作業情況,其吊運方向、塔臂轉動位置、起吊高度、塔臂作業半徑內的交叉作業,并由專業信號工設立限位哨,以控制塔臂的轉動位置及角度,同時控制器具的水平吊運。
五、建筑物上應有明顯準確的指示標志(如建筑物上裝上指示燈),引起塔機司機的注意。塔臂前端設置明顯標志,塔吊在使用過程中塔與塔之間回轉方向必須錯開,嚴禁控制樓和樓之間的操作高度和作業時間。
六、在塔機司機下班時,應切斷電源,并把吊鉤收到上升限位動作為止,以防風把吊臂吊鉤鋼絲繩掛到其它的塔機上,導致事故的發生。
以上的注意事項望引起各類人員重視,當然作業中可靈活進行處理,總的原則就是不能互相碰撞或掛絆,避免因此而發生事故。
篇3:塔機防碰撞安全技術措施
一、塔吊的定位及布置方案:
6#樓建筑高度為76.05米,QTZ80B米塔吊的獨立起升高度為47米,采用附著式起升系統后附著式起升高度達110米,可滿足施工要求,根據施工現場總平面布置圖及5#、8#樓塔吊布置方案,決定采用2#方案塔吊大臂長54米臂長組合。
5#樓安設北立面的QTZ63軒龍塔吊,臂長50米,兩臺塔吊之間中心距為70m,而兩塔吊的前臂為54m、50m,造成兩臺塔吊相交54+50-70=24m,存在互相碰撞大臂、吊鉤、鋼絲繩危險。
8#樓安設在東立面的QTZ80金魁塔吊,臂長54米,兩臺塔吊之間中心距為46m,而兩塔吊的前臂為54m、50m,造成兩臺塔吊相交54+50-46=48m,存在互相碰撞標準節、大臂、吊鉤、鋼絲繩危險。
為確保各塔機運行正常,防止碰撞發生安全事故,特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編制塔吊防碰撞措施,以確保施工安全。
四、防碰撞危險源、危險時段分析及預防
1.確定重疊具體部位:5#與6#重疊大臂24米;5#與8#重疊大臂48米,重疊塔身8米。
2.確定塔吊臂交叉重疊時的高差:5#≥6#9米;6#≥8#2.5米。
3.5#樓由于開工較早,現已施工至11層,塔吊在升降或日常使用的過程中,要高于6#樓塔吊三個標準節≥9米。故不存在大臂相撞的危險,碰撞危險源時段為5#樓在吊裝鋼筋作業過程中,大臂旋轉至6#樓塔吊回轉半徑之內,容易發生碰撞鋼絲繩。
4.8#樓工程剛開工,在基礎施工階段,在安裝塔吊時,兩方項目經理就塔吊安裝地點達成共識,相互約定了塔吊吊裝區域、回轉區域及特殊情況的處理事項,并且雙方使用的對講機頻率一致,只是不同波段,在發生相互需要協調時,雙方司機調整波段就可進行協商解決處理。
5.重疊區域標記,司機明顯可見。
6.6#樓項目部設專職司機3人,指揮人員4名,每班3人上下同時作業,24小時安全監護,防止碰撞。
7.配備足夠數量對講機,司機、指揮人人持機。
8.安全員每天跟蹤監督管理。
9.重疊區域工作時間差制
1)、一般性吊裝工作,按照空車讓重車,即空運轉塔吊避讓吊裝重物塔吊。
2)、先到先吊:即根據先來后到順序施工,特殊情況如應急搶險可另外調整。
3)、相互鳴笛示警防止碰撞
4)、停機時定位:臨時停止作業或下班時,各塔吊停止方向均無妨礙其他塔吊回轉作業范圍。
5)、臨時性某臺塔吊在非工作時間在重疊區域吊裝,應向項目部匯報,各項目部調整,避開作業范圍。
五、一般安全措施
1、塔機起重駕駛應有專職司機操作,司機必須持證上崗,并應有專職指揮員持指揮證指揮,任何人員包括管理人員均不得私自指揮塔吊。
2、必須遵守“十不吊”等有關安全規定。
3、夜間作業,必須要有充足的照明。
4、塔機必須有可靠的接地,所有電器設備外殼應與機體妥善連接。
5、工作前應檢查傳動部分潤滑油量及各限位和保險裝置。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應及時修理。經運轉正常后方可開機使用。
6、駕駛司機必須得到指揮信號后,方可進行操作。操作前,司機必須按電鈴發信號。
7、禁止越級調速和高速時突然停車、回轉。
8、當機械出現故障時,應及時停車。將重物放下切斷電源,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繼續工作。禁止在操作中調整或檢修。
9、工作完畢吊鉤上升到限位,小車收進。所有控制器必須扳到停止位置。切斷電源,鎖好電箱。
10、6級以上大風,停止塔機操作使用。遇有臺風警報上旋式塔機用四根纜繩拉住塔身上部。
11、多機作業,應注意保持各機操作距離。各機吊鉤上所懸掛重物的距離不得少于3米;多塔作業時,任意兩臺塔吊任何部位間距不得小于2米。
12、與兄弟單位加強協作,相互配合、禮貌歉讓。
六、防碰撞安全措施
1、塔吊在升降時,兩臺塔吊嚴禁升降在同一水平面,應產生至少一個標準節高差。
2、盡量避免兩臺塔吊在交叉區同時施工。
3、所有塔吊應經常檢查防撞燈是否完好,夜間施工時燈光照明充足,以利駕駛員視覺觀察,不產生盲區。
4、在兩臺塔吊同時使用時,兩塔吊的地面塔吊指揮員及塔吊司機的對講機要統一調在同一頻道,以便相互協調交叉使用,防止碰撞。
5、在交叉區工作時,只允許一臺塔吊在交叉區內,待一臺塔吊離開交叉區內,另一臺塔吊方可進入交叉區內。
6、在交叉施工時,駕駛員應將所吊物體變幅在交叉區外,待所吊物體到指定地點后,才可變幅水平距離。
7、在交叉區施工時,兩臺塔吊應相互逆時針旋轉,避免兩臺交叉。
8、在交叉區施工時,兩臺塔吊所吊物體鋼絲繩應收緊,避免上面一臺塔吊鋼絲繩碰撞下面一臺前臂。
9、在交叉區施工時,應避開兩臺塔吊同時吊裝長料物體。
10、在交叉區作業時,夜晚禁止兩臺塔吊在交叉區內同時作業。
11、在交叉區作業時,嚴禁無人指揮和同時作業。
12、在交叉區作業時,遇有四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吊大模板作業。
13、6#樓西單元在吊裝大模板時,5#樓若需要吊裝鋼筋,需提前與6#樓協商,錯開吊裝時差,避免碰撞。
七、停用時的相關措施
1、安全員每天準確掌握氣象預報及風向,在塔吊司機下班時,統一將兩臺塔吊的大臂停置于順風方向。
2、夜間值班人員,密切關注大臂前端風向紅旗的變化及塔吊大臂的轉向。發現情況及時,通知安全員及塔吊司機。
3、發生風向改變時,塔吊司機應立即將塔吊大臂置于順風方向,并將吊鉤下放,將鋼絲繩與地面固定樁鎖牢,防止因風向突變而發生塔吊碰撞。
4、嚴禁任塔吊自由轉動,造成碰撞。
5、遇有檢修、附墻、頂升作業時,提前一天通知其他塔吊,以避免在塔吊在檢修、附墻、頂升作業高危作業環境下時發生碰撞。
八、其它
1.與5#樓、8#樓項目部共同制定本措施,有不完善之處及時調整。
2.措施制定后,即對相關責任人(安全員、塔吊司機、指揮、夜間值班人員)進行交底并簽字。
3.施工現場遇有突發事件需要協調程序步驟:
?塔吊指揮——安全員——項目經理——監理——甲方
4.每月由監理、甲方主持召開塔吊管理專項工作會議,相互溝通,發現并及時處理解決危險隱患,確保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