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手架構造要求
1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腳手板
⑴縱向水平桿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縱向水平桿宜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宜小于3跨;
②縱向水平桿接長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也可采用搭接。對接和搭接都有相應得規定。
⑵橫向水平桿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格拆除。主節點處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布應大于150mm。在雙排腳手架中,靠墻一端的外伸長度不應大于0.4L(L為橫向水平桿跨度),且不應大于500mm。
②作業層上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撐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的1/2。
③當使用沖壓鋼腳手板、木腳手板、竹串片腳手板時,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兩端,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單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的一端,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另一端應插入墻內,插入長度亦不應小于180mm。
⑶腳手板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作業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離開墻面120~150mm。沖壓鋼腳手板、木腳手板、竹串片腳手板等,應設置三根橫向水平桿上。當腳手板長度小于2m時,可用兩根橫向水平桿支撐,但應將腳手板兩端與其可靠固定,嚴防傾翻。此三種腳手板的鋪設可采用對,亦可采用搭接鋪設。腳手板對接平鋪時,接頭處必須設兩根,腳手板外伸長應取130~150mm,兩塊腳手板外伸長度的和不應大于300mm;腳手板搭接鋪設時,接頭必須支在橫向水平桿上,搭接長度應大于200mm,其伸出橫向水平桿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
②作業層端部腳手板探頭長度應取150mm,其板長兩端均應與支撐桿可靠地固定。
2立桿
⑴每根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或墊板。
⑵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于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
⑶腳手架底層步距不應大于2m。
⑷立桿必須用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連墻件布置間距宜滿足規范要求。
⑸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距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
②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
3連墻件
⑴連墻件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宜靠近主節點布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
②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當該處設置有困難時,應采取其他可靠措施固定。
③宜優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布置;
④一字形、開口形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墻件,連墻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于建筑物的層高,并不大于4m(2步)。
⑵對高度在24m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宜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頂撐配合使用的附墻連接方式。嚴禁使用僅有拉筋的柔性連墻件。
⑶對高度在24m以上的雙排腳手架,必須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
⑷連墻件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連墻件中的連墻桿或拉筋宜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的一端應下斜連接,不應采用上斜連接。
②連墻件必須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壓力的構造。采用拉筋必須配用頂撐,頂撐應可靠地頂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結構部位。拉筋應采用兩根以上直徑不小于6mm的鋼筋。
⑸當腳手架下部暫不能設連墻件時,可搭設拋撐。拋撐應采用通長桿件與腳手架可靠連接,與地面的傾斜角應在45°~60°之間;連接點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拋撐應在連墻件搭設后方可拆除。
⑹架高超過40m且有風渦流作用時,應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連墻措施。
4剪刀撐與橫向斜撐
⑴雙排腳手架應設剪刀撐與橫向斜撐,單排腳手架應設剪刀撐。
⑵剪刀撐得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宜按下表規定確定。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60°之間。
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
45°
50°
60°
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最多根數
7
6
5
②高度在24m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均必須在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并應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中間各道剪刀撐之間的凈距不應大于15m。
③高度在24m以上的雙排腳手架,應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
④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宜采用搭接,搭接要求同立桿的要求。
⑤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
⑶橫向斜撐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橫向斜撐應在同一節間,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型連續布置。
②一字型、開口型雙排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橫向斜撐,中間宜每隔6跨設置一道。
③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閉型雙排腳手架可不設橫向斜撐,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閉型腳手架,除拐角應設置橫向斜撐外,中間應每隔6跨設置一道。
5斜道
⑴人行并兼作材料運輸的斜道的型式宜按下列要求確定:
①高度不大于6m的腳手架,宜采用一字型斜道。
②高度大于6m的腳手架,宜采用之字型斜道。
⑵斜道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斜道宜附著外腳手架或建筑物設置。
②運料斜道寬度不宜小于1.5m,坡度宜采用1∶6;人行斜道寬度不宜小于1m,坡度宜采用1∶3。
③拐彎處應設置平臺,其寬度不應小于斜道寬度。
④斜道兩側及平臺外圍均應設置欄桿及擋腳板。欄桿高度應為1.2m,擋腳板高度不應小于180mm。
⑤運料道兩側、平臺外圍和端部均應設置連墻件;每兩步應加設水平斜桿。
⑶斜道腳手板構造應符合謝列規定:
①腳手板橫鋪時,應在橫向水平桿下增設縱向支托桿,縱向支托桿間距不應大于500mm。
②腳手板順鋪時,接頭宜采用搭接;下面的板頭應壓住上面的板頭,板頭的凸棱處宜采用三角木填順。
③人行斜道和運料斜道的腳手板上應每隔250~300mm設置一道防滑木條,木條厚度宜為20~30mm。
6模板支架
⑴模板支架立桿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模板支架立桿的構造要求同腳手架的立桿要求。
②支架立桿應豎直設置,2m高度的垂直允許偏差為15mm。
③設在支架立桿根部的可調節底座,當其伸出長度超過300mm,時,應采取可靠的措施固定。
④當梁模板支架立桿采用單根立桿時,立桿應設在梁模板中心線處,其偏心距不應大于25mm。
⑵滿堂模板支架的支撐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滿堂模板支架四邊與中間每隔四排支架立桿應設置一道縱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
②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兩端與中間每隔4排立桿從頂層開始向下每隔兩步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
③剪刀撐的構造應符合前面剪刀撐的規定。
篇2:井式腳手架構造要求技術措施
井式腳手架構造要求及技術措施
1、基本構造和重要桿件:
1.1本井式腳手架主要由立桿大橫桿小橫桿腳手板等結構。其作用為:立桿與地面垂直,是腳手架的重要受力桿件。它的作用是將腳手架上所堆放的物料和操作人員的全部荷載,通過墊板傳到地基上。大橫桿與地面平行,作用是與立桿連成整體,將腳手板上堆放物料和操作人員的荷載傳到立桿上。小橫桿與立桿垂直,作用是直接承受腳手板上的荷載,并將其傳到橫桿上。腳手板的作用是直接承受施工荷載的構件。
2、桿件搭設操作方法:
腳手架桿件操作,采用3-5人同時配合進行。
2.1搭設立桿:
在施工現場先按間距排列好立桿位置。第一根桿,要從拐角處立起。操作時要注意立桿的垂直度。第二根立桿,需立在3-4間距處(根據大橫桿長度而定)。而后將大橫桿用十字扣件與立桿擰緊,安裝第一根大橫桿后,再補立第二、第三間距的立桿。
2.2桿件傳遞:
桿件傳遞是在每個樓層的電梯口處從廈往上傳遞桿件。架子上人員接過桿件,按位置要求用十字扣件堅固。其他料具要裝入容器內傳遞。
2.3架子高處作業人員站立操作,在2步架高度以上的操作人員,必須系安全帶。接傳桿件時,要把安全帶系掛在立桿或大橫桿上。系掛應牢固可靠,并便于移動操作。在腳手架上的站位要求是即合理又安全。一般應站立在立桿旁的大橫桿上,在接送桿件時,架子人員右小腿應盤繞立桿,用右腳背別住立桿,身體右肋緊貼在固定好的架子立桿上,方可接送桿件。接大橫桿,應將桿件一端遞給同伴,同伴按穩桿件后,將桿件一端接在事先安放好的一字形扣件上,別一端由同伴用十字扣件擰緊在立桿上,擰好后再補立桿與大橫桿交點處十字扣件,并擰緊。接高立桿首先甲乙兩人站到待接高的立桿處。當甲接到從下部遞上來的扣件后,乙把一字形扣件插放到下面一節立桿的上端頭。然后由甲將到的桿傳遞給乙。甲乙將立桿下口插到事先接好的一字形扣件上并擰緊。完成接桿后,乙站原地,甲再接桿件,接大橫桿,并擰緊扣件。依次進行,往復操作,立桿接高,直到腳手架搭設完畢。
2.4安裝扣件要使用10寸搬手,例如安裝大橫桿一般先在立桿上安裝扣件一端上緊螺栓,并將另一端扣件打開。然后再將大橫桿就位到扣件內,壓好扣件蓋,用搬手將螺栓擰緊到40N.m。
(1)腳手架中的立桿、大橫桿、小橫桿等桿件的就位要橫平豎直,間距尺寸準確。
(2)所有扣件、鋼管要嚴格挑選,不得使用有裂紋、變形的扣件和壓扁、劈裂、彎曲的鋼管。
(3)扣件擰固適當,防止用力過大螺栓溢扣。扭力矩控制在40-50N.m,最大不超過60N.m。
(4)進行立桿接高,大橫桿的接長作業時要隨時校正偏差,立桿偏差,架高30m以下不大于架高的1/200,架高在30m以上不大于架高的1/400-1/500,同時全高要不大于100mm。以避免較大誤差,影響腳手架的搭設質量。
(5)當天未完成整體腳手架的搭設時,尤其是較高的腳手架,下班前,必須對所搭的架子部分進行臨時拉接穩固,以免發生意外。
(6)要注意桿件搭設順序,嚴禁出現立桿過高,甩搓作業和大橫桿多根不到位作業。
篇3:腳手架出入口構造要求
腳手架出入口的構造要求
9A樓出入口設在A-9~A-10/A-A外,9B樓出入口設在B-2~B-3/B-A外,挑空兩根立桿,跨越兩步三跨,大小為4.5m×4.0m(寬×高)。出入口再搭設3.0m×4.5m×4.5m(長×寬×高)的防護棚,上鋪50mm厚的雙層腳手板。
在出入口兩側的內、外排立桿處分別增設一根立桿,并高于門洞口2步,立桿用短管斜撐相互聯系,上方懸空立桿處增加一根斜桿,斜桿與各主節點相交處用旋轉扣件固定。洞口上方增設兩道橫向支撐,應伸出斜腹桿的端部,以保證立柱懸空處的整體性。門洞兩側分別增加兩根斜腹桿,并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小橫桿的伸出端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在15cm以內。當斜腹桿在一跨內跨越兩個步距時,應在相交的大橫桿處增設一根小橫桿,將斜腹桿固定在其伸出端上。斜腹桿采用通長桿件,接長采用對接扣件。
出入口具體做法詳見附圖-16:外腳手架節點圖二①、②。
施工電梯出口處設置4.5m×3.6m×6m(長×寬×高)出入口,頂部鋪50mm厚的雙層腳手板,具體做法詳見附圖-14:施工電梯與外腳手架關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