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監察行政復議及程序
一、煤礦安全監察行政復議的意義
煤礦安全監察行政復議是指煤礦有關人員認為煤礦安全監察機構侵犯其合法權益,請求上一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審查該行為并作出決定的法律制度,是煤礦安全監察執法工作的重要內容和環節。它對于防止和糾正違法或者不當的煤礦安全監察行政行為,保護煤礦企業和有關人員的合法權益,保障和監督煤礦安全監察機構依法行使職權,意義十分重大。
1.行政復議是我國《行政復議法》確立的重要法律制度。隨著《煤礦安全監察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頒布實施,依法監察和依法行政已經成為各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的首要任務。嚴格按照《行政復議法》的規定加強行政復議工作,有利于保障安全監察工作的正確實施,推進煤礦安全監察法制建設。
2.行政復議是煤礦和有關人員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尋求法律保護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提出行政復議,煤礦和有關人員可以向上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提出自己對具體行為的看法,事實和理由,主張自己的權利,保護自身的利益。
3.行政復議是煤礦安全監察系統內部糾正失誤的重要舉措。通過行政復議工作可以使上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了解下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的執法水平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監督和促進下級機構改進工作。
4.通過內部行政審查,可以使大多數違法或者不適當的具體行政行為糾正在基層,爭議問題解決在復議階段,從而減少行政訴訟,保障煤礦安全監察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煤礦安全監察行政復議工作的程序
煤礦安全監察行政復議工作由上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行政復議機關辦理,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審查復議申請,決定是否受理
對于煤礦和有關人員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復議機關應當按照《行政復議法》的規定,在接到行政復議申請后五日內進行審查,決定是否受理。審查內容包括:
1.復議申請是否屬于復議機關的受案范圍。根據《行政復議法》和《條例》,煤礦安全監察行政復議的范圍有三類:行政處罰決定,警告、罰款、責令停止生產、停產整頓、吊銷煤炭生產許可證等;現場處理決定和行政強制措施,包括責令關閉礦井、責令停止作業、責令限期改正、限期達到要求、責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等;其他具體行政行為。
2.復議申請是否超過法定期限;超過期限的,有無正當理由。
3.復議申請人是否符合法定條件。
4.提出復議申請的形式和內容是否符合條件。申請形式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內容上應包括申請的基本情況,具體的復議請求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并提供證據材料,最后,申請人還應當簽名或者蓋印。
5.復議申請是否屬于復議機關受理。根據《行政復議法》和煤礦安全監察工作實際,申請人只能向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上一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提出復議申請。
6.復議申請提出之前,是否已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已經提起的,不能再申請復議。
經過審查,具備以上條件的復議申請,復議機關應當受理;否則,應當決定不予受理,并書面告之申請人理由。
(二)審理
根據《行政復議法》的規定,行政復議的審查原則上采取書面審查的方法。審查的客體是下級作出的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適當性。具體的審查要點是:
1.權限審查,即煤礦安全監察機構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有法定職權,有沒有越權。
2.事實審查,即案件的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
3.法律適用審查,即具體行政行為適用的法律是否正確。
4.程序審查,即具體行政行為是否違反法定形式,是否告之煤礦和有關人員復議權和訴訟權。
5.適當性審查,即處罰或者處理是否畸輕畸重,是否濫用自由裁量權。
(三)作出行政復議決定
經過審理,復議機關的法制工作機構應該對案件提出處理意見,并向復議機關提交結案報告。報告主要包括四部分:
1.開頭語,敘述案件的由來和性質。
2.復議過程,簡要敘述復議工作的全過程。
3.爭議的主要問題,查明的事實和證據。
4.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說明對爭議的看法,提出處理意見。
結案報告經復議機關負責人同意或者集體討論之后,復議機關可以根據《行政復議法》第28條規定,區分不同情況,作出復議決定,并將決定書送達申請人。
篇2:員工投訴與行政復議作業程序
員工投訴與行政復議標準作業程序
一、目的
規范員工投訴與行政復議工作,確保員工投訴能及時、準確、合理地得到解決。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物業部經理以下員工在以下范圍內的投訴處理工作:
1、員工對本人或他人績效考評結果不滿的;
2、員工對本人或他人獎罰結果不滿的;
3、其他須進行行政復議的行為。
三、職責
1、總經理負責員工投訴與行政復議工作的監控與結果的審批。
2、人事部負責員工投訴的受理與行政復議的組織實施。
3、投訴人負責查找或提供必要的事實依據。
四、程序要點
1、投訴原則。員工投訴須遵循以下原則:
1署名投訴的原則。
2逐級投訴的原則。
3誰投訴誰舉證的原則。
2、投訴要求
(1)投訴內容須符合適用范圍所列各項。
(2)投訴內容力求簡明、扼要、事實清楚,最好能附有關的證據或證明人姓名。
(3)公司不受理匿名投訴。投訴信要注明投訴人姓名、所在部門、聯系方式等內容。
(4)投訴可采用口述或信件(電子郵件)形式。
(5)員工投訴的第一受理部門為公司人事部,第二受理部門為總經理室,原則上不得越級投訴
。
3、投訴的分類。按投訴的效果分為有效投訴與無效投訴兩類:
(1)有效投訴:在公司規定的投訴范圍內,不違背投訴原則,且經調查屬實的。
(2)無效投訴:
①在公司規定的范圍外的;
②匿名投訴的;
③不提供證據的。
4、投訴與行政復議程序
(1)投訴的提出:
①書面投訴:
――投訴人將需投訴的內容整理成文字,內容包括:被投訴人,所在部門、投訴的事實經過、
投訴人姓名、所在部門、投訴日期等,并將有關的證據或線索附后;
――投訴人將投訴信投入“員工意見箱”或通過郵局寄給人事部經理或直接交給人事部經理。
②口頭投訴:
――投訴人到人事部經理處交需投訴的事項向人事部經理列舉清楚;
――人事部經理根據投訴人的口述,進行記錄,并將記錄結果出示給投訴人檢查,投訴人予以
簽名確認后,由人事部經理告之于10日內給予答復并請投訴人回去等消息。
(2)人事部調查。人事部經理根據投訴人提供的投訴信息按以下程序進行核對:
①采用信件投訴的,按以下程序辦理:
――確認投訴人是否存在;
――根據投訴人提供的情況及線索,查閱績效考評或行政獎罰等原始資料,并根據原始資料及
員工投訴項目,列出有疑問及待核實的有關事項;
――就有疑問及待核實的有關事項向投訴人的主管上司說明調查的原因,并就有關事項進行核
實。必要時,再找知情人了解情況。如果投訴伯所投訴事項與其主管上司或知情人所訴情況有
出入時,人事部經理還須找投訴人進行核對。
②采用口頭投訴的,按以下程序辦理:
――根據投訴人所提供的情況及線索,查閱績效考評或行政獎罰等原始資料,并根據原始資料
及員工投訴項目,列出有疑問及待核實的有關事項;
――就有疑問及待核實的有關事項向投訴人的主管上司說明調查的原因,并就有關事項進行核
實。必要時,再找知情人了解情況。如果投訴人的所投訴事項與其主管上司或知情人所訴情況
有出入時,人事部經理還須找投訴人進行核對。
(3)人事部將調查情況登記在《員工投訴調查處理表》內,給出行政復議結果建議并附上有關
原始資料報總經理審閱及給出行政復議最終結果:
同意行政復議的結果建議的按正常手續辦理;
認為證據不足的,給出指導性批示后,由人事部(或其他部門)收集有關材料,然后再報總經
理審閱及批示。
(4)人事部將總經理審批的結果向投訴人及被投訴人通報,并跟蹤行政復議結果的落實工作:
①屬更正績效考評分數的,在員工下月績效考評成績中予以計算;
②屬更正行政獎罰結果的,交更改的結果予以通報,并撤消原行政獎罰;
③需更正其他事項,由人事部跟進。
(5)行政復議的結果為最終結果。
(6)在行政復議的結果未出來之前,原決定有效。
(7)須對有關人員處罰的,按《行政獎罰標準作業程序》辦理。
5、員工投訴與行政復議紀律
(1)員工投訴內容必須真實,不得捏造真實、誣陷、誹謗他人。
(2)人事部在進行調查取證時,當事人必須予以配合,并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3)人事部及總經理必須對投訴人及有關證人進行保護。
(4)嚴禁對投訴人采取打擊報復行為。
6、資料保存:
人事部文員將有關投訴的材料復印一份,原件存入投訴人人事檔案長期保存,復印件存入被投
訴人人事檔案長期保存。
五、記錄
1、《員工投訴記錄》
2、《員工投訴調查處理表》
六、相關支持文件
1、《行政獎罰標準作業程序》
2、《檔案管理標準作業程序》
3、《績效考評管理標準作業程序》
篇3:煤礦安全監察行政復議及程序
一、煤礦安全監察行政復議的意義
煤礦安全監察行政復議是指煤礦有關人員認為煤礦安全監察機構侵犯其合法權益,請求上一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審查該行為并作出決定的法律制度,是煤礦安全監察執法工作的重要內容和環節。它對于防止和糾正違法或者不當的煤礦安全監察行政行為,保護煤礦企業和有關人員的合法權益,保障和監督煤礦安全監察機構依法行使職權,意義十分重大。
1.行政復議是我國《行政復議法》確立的重要法律制度。隨著《煤礦安全監察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頒布實施,依法監察和依法行政已經成為各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的首要任務。嚴格按照《行政復議法》的規定加強行政復議工作,有利于保障安全監察工作的正確實施,推進煤礦安全監察法制建設。
2.行政復議是煤礦和有關人員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尋求法律保護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提出行政復議,煤礦和有關人員可以向上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提出自己對具體行為的看法,事實和理由,主張自己的權利,保護自身的利益。
3.行政復議是煤礦安全監察系統內部糾正失誤的重要舉措。通過行政復議工作可以使上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了解下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的執法水平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監督和促進下級機構改進工作。
4.通過內部行政審查,可以使大多數違法或者不適當的具體行政行為糾正在基層,爭議問題解決在復議階段,從而減少行政訴訟,保障煤礦安全監察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煤礦安全監察行政復議工作的程序
煤礦安全監察行政復議工作由上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行政復議機關辦理,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審查復議申請,決定是否受理
對于煤礦和有關人員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復議機關應當按照《行政復議法》的規定,在接到行政復議申請后五日內進行審查,決定是否受理。審查內容包括:
1.復議申請是否屬于復議機關的受案范圍。根據《行政復議法》和《條例》,煤礦安全監察行政復議的范圍有三類:行政處罰決定,警告、罰款、責令停止生產、停產整頓、吊銷煤炭生產許可證等;現場處理決定和行政強制措施,包括責令關閉礦井、責令停止作業、責令限期改正、限期達到要求、責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等;其他具體行政行為。
2.復議申請是否超過法定期限;超過期限的,有無正當理由。
3.復議申請人是否符合法定條件。
4.提出復議申請的形式和內容是否符合條件。申請形式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內容上應包括申請的基本情況,具體的復議請求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并提供證據材料,最后,申請人還應當簽名或者蓋印。
5.復議申請是否屬于復議機關受理。根據《行政復議法》和煤礦安全監察工作實際,申請人只能向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上一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提出復議申請。
6.復議申請提出之前,是否已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已經提起的,不能再申請復議。
經過審查,具備以上條件的復議申請,復議機關應當受理;否則,應當決定不予受理,并書面告之申請人理由。
(二)審理
根據《行政復議法》的規定,行政復議的審查原則上采取書面審查的方法。審查的客體是下級作出的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適當性。具體的審查要點是:
1.權限審查,即煤礦安全監察機構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有法定職權,有沒有越權。
2.事實審查,即案件的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
3.法律適用審查,即具體行政行為適用的法律是否正確。
4.程序審查,即具體行政行為是否違反法定形式,是否告之煤礦和有關人員復議權和訴訟權。
5.適當性審查,即處罰或者處理是否畸輕畸重,是否濫用自由裁量權。
(三)作出行政復議決定
經過審理,復議機關的法制工作機構應該對案件提出處理意見,并向復議機關提交結案報告。報告主要包括四部分:
1.開頭語,敘述案件的由來和性質。
2.復議過程,簡要敘述復議工作的全過程。
3.爭議的主要問題,查明的事實和證據。
4.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說明對爭議的看法,提出處理意見。
結案報告經復議機關負責人同意或者集體討論之后,復議機關可以根據《行政復議法》第28條規定,區分不同情況,作出復議決定,并將決定書送達申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