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驗收評價導則制度
安全驗收評價導則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本導則依據《安全評價通則》制訂,規定了安全驗收評價的目的、基本原則、內容、程序和方法,適用于建設項目(礦山建設項目除外)安全驗收評價。2安全驗收評價目的和基本原則安全驗收評價目的是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為建設項目安全驗收提供科學依據,對未達到安全目標的系統或單元提出安全補償及補救措施,以利于提高建設項目本質安全程度,滿足安全生產要求。安全驗收評價基本原則是具備國家規定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科學、公正和合法地自主開展安全驗收評價。3定義安全驗收評價是在建設項目竣工、試生產運行正常后,通過對建設項目的設施、設備、裝置實際運行狀況及管理狀況的安全評價,查找該建設項目投產后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的種類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4安全驗收評價內容1)檢查建設項目中安全設施是否已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評價建設項目及與之配套的安全設施是否符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2)從整體上評價建設項目的運行狀況和安全管理是否正常、安全、可靠。5安全驗收評價程序安全驗收評價程序一般包括:前期準備;編制安全驗收評價計劃;安全驗收評價現場檢查;編制安全驗收評價報告;安全驗收評價報告評審。5.1前期準備明確被評價對象和范圍;進行現場調查,收集國內外相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及建設項目的資料(包括初步設計、變更設計、安全預評價報告、各級批復文件)等。5.2編制安全驗收評價計劃在前期準備工作基礎上,分析項目建成后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分布與控制情況,依據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確定安全驗收評價的重點和要求;依據項目實際情況選擇驗收評價方法;測算安全驗收評價進度。評價機構根據建設項目安全驗收評價實際運作情況,自主決定編制安全驗收評價計劃書(參見附錄A)。5.3安全驗收評價現場檢查按照安全驗收評價計劃對安全生產條件與狀況獨立進行驗收評價現場檢查。評價機構對現場檢查及評價中發現的隱患或尚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及建議。5.4編制安全驗收評價報告根據安全驗收評價計劃和驗收評價現場檢查所獲得的數據,對照相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編制安全驗收評價報告。5.5安全驗收評價報告評審建設單位按規定將安全驗收評價報告送專家評審組進行技術評審,并由專家評審組提出書面評審意見。評價機構根據專家評審組的評審意見,修改、完善安全驗收評價報告。6安全驗收評價報告主要內容和要求6.1安全驗收評價報告主要內容6.1.1概述1)安全驗收評價依據;2)建設單位簡介;3)建設項目概況;4)生產工藝;5)主要安全衛生設施和技術措施;6)建設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及管理制度。6.1.2主要危險、有害因素識別1)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及相關作業場所分析;2)列出建設項目所涉及的危險、有害因素并指出存在的部位。6.1.3總體布局及常規防護設施措施評價1)總平面布局;2)廠區道路安全;3)常規防護設施和措施;4)評價結果。6.1.4易燃易爆場所評價1)爆炸危險區域劃分符合性檢查;2)可燃氣體泄漏檢測報警儀的布防安裝檢查;3)防爆電氣設備安裝認可;4)消防檢查(主要檢查是否取得消防安全認可);5)評價結果。6.1.5有害因素安全控制措施評價1)防急性中毒、窒息措施;2)防止粉塵爆炸措施;3)高、低溫作業安全防護措施;4)其它有害因素控制安全措施;5)評價結果。6.1.6特種設備監督檢驗記錄評價1)壓力容器與鍋爐(包括壓力管道);2)起重機械與電梯;3)廠內機動車輛;4)其它危險性較大設備;5)評價結果。6.1.7強制檢測設備設施情況檢查1)安全閥;2)壓力表;3)可燃、有毒氣體泄漏檢測報警儀及變送器;4)其它強制檢測設備設施情況;5)檢查結果。6.1.8電氣安全評價1)變電所;2)配電室;3)防雷、防靜電系統;4)其它電氣安全檢查;5)評價結果。6.1.9機械傷害防護設施評價1)夾擊傷害;2)碰撞傷害;3)剪切傷害;4)卷入與絞碾傷害;5)割刺傷害;6)其它機械傷害;7)評價結果。6.1.10工藝設施安全聯鎖有效性評價1)工藝設施安全聯鎖設計;2)工藝設施安全聯鎖相關硬件設施;3)開車前工藝設施安全聯鎖有效性驗證記錄;4)評價結果。6.1.11安全生產管理評價1)安全生產管理組織機構;2)安全生產管理制度;3)事故應急救援預案;4)特種作業人員培訓;5)日常安全管理;6)評價結果。6.1.12安全驗收評價結論在對現場評價結果分析歸納和整合基礎上,作出安全驗收評價結論。1)建設項目安全狀況綜合評述;2)歸納、整合各部份評價結果提出存在問題及改進建議;3)建設項目安全驗收總體評價結論。6.1.13安全驗收評價報告附件1)數據表格、平面圖、流程圖、控制圖等安全評價過程中制作的圖表文件;2)建設項目存在問題與改進建議匯總表及反饋結果;3)評價過程中專家意見及建設單位證明材料。6.1.14安全驗收評價報告附錄1)與建設項目有關的批復文件(影印件)2)建設單位提供的原始資料目錄3)與建設項目相關數據資料目錄6.2安全驗收評價報告要求安全驗收評價報告應內容全面,重點突出,條理清楚,數據完整,取值合理,評價結論客觀公正。7安全驗收評價報告格式安全驗收評價報告格式一般包括:1)封面(參見附錄B)2)評價機構安全驗收評價資格證書影印件3)著錄項(參見附錄C)4)目錄5)編制說明6)前言7)正文8)附件9)附錄8安全驗收評價報告載體安全驗收評價報告一般采用紙質載體。為適應信息處理需要,安全驗收評價報告可輔助采用電子載體形式。
篇2:工程安全生產檢查制度驗收評價標準
一、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為了全面提高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及時消除安全隱患,落實各項安全生產制度和措施,特制定本制度。(1)公司對項目實施定期檢查和重點作業部位巡檢制度。(2)項目經理部每月由現場經理組織,安全總監配合,對施工現場進行一次安全大檢查。(3)區域責任工程師每半個月組織專業責任工程師(工長)、分包商(專業公司)、行政、技術負責人、工長對所管轄的區域進行安全大檢查。(4)專業責任工程師(工長)實行日巡檢制度。(5)項目安全總監對上述人員的活動情況實施監督與檢查。(6)項目分包單位必須建立各自的安全檢查制度,除參加總包組織的檢查外,必須堅持自檢,及時發現,糾正,整改本責任區的聲音隱患。對危險和重點部位要跟蹤檢查,做到預防為主。(7)施工(生產)班組要做好班前、班中、班后和節假日前后的安全自檢工作,尤其作業前必須對作業環境進行認真檢查,做到身邊無隱患,班組不聲音。各級檢查都必須有明確的目的,做到"四定",即定整改責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時間、定整改驗收人,并做好檢查記錄。二、安全生產檢查評價標準為了科學地評價施工項目安全生產情況,提高安全生產工作和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預防傷亡事故的發生,確保職工的安全和健康,應用工程安全系統原理,結合建筑施工中傷亡事故規律,按照建設部《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對建筑施工中容易發生傷亡事故的主要環節、部位和工藝等的完成情況進行安全檢查評價。此評價為定性評價,采用檢查評分表的形式,分為安全管理、文明工地、腳手架、基坑支護與模板工程、"三寶"防護、施工用電、物料提升機與外用電梯、塔吊、起重吊裝和施工機具共十個分項檢查表和一張檢查評分匯總表。匯總表對十個分項內容檢查結果進行匯總,利用匯總表所得分值,來確定和評價施工項目總體系統的安全生產工作情況。(1)安全管理、文明工地、腳手架、基坑支護與模板工程,"三寶""四口"防護,施工用電、物料提升機與外用電梯、塔吊、起重機吊裝和施工機具等十項分項檢查評分表中,各分項檢查評分表滿分為100分。表中各檢查項目得分為按規定檢查內容所得分數之和,每張表總得分為各自表內各檢查項目實得分數之和。(2)在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腳手架、基坑支護與模板工程、施工用電、物料提升機與外用電梯、塔吊和起重裝等八項檢查評分表中,設立了保證項目和一般項目,保證項目應是安全檢查的重點和關鍵。在檢查評分中,當保證項目中有一項不得分或保證項目小計得分不足40分時,此檢查評分表不應得分。(3)在檢查評分中,遇有多個腳手架、塔吊、龍門架與井字架等時,則該項得分應為各單項實得分數的算術平均值。(4)檢查評分不得采用負值。各檢查項目所扣分數總和不得超過該項應得分數。(5)匯總表滿分為100分,各分項檢查表在匯總表中所占的滿分分值應分別為:安全管理10分;文明施工20分;腳手架10分;基坑支護與模板工程10分;"三寶","四口"防護10分;施工用電10分;物料提升機與外用電梯10分;塔吊10分;起重吊裝5分;;施工機具5分。(6)匯總表中,各分項目實得分數按下式計算:(7)檢查中遇有缺項時,匯總表得分按下式計算:(8)多人對同一項目檢查評分時,應按加權評分方法確定分值,權數的分配原則為:①專職安全人員和其他人員:專職安全人員為0.6,其他人員為0.2.②專職安全人員、技術人員和其他人員:專職安全人員為0.4,技術人員為0.4,其他人員為0.2。
篇3:風電場工程安全驗收評價報告編制規定
1?范圍
1.1?為了規范風電場工程安全驗收評價報告的內容和深度,確保安全驗收評價報告質量,根據國家和行業有關標準,特制定本規定。
1.2?本規定適用于各類新建、改建、擴建風電場工程安全驗收評價報告的編制。
2?安全驗收評價報告主要內容
安全驗收評價報告主要內容包括:概述,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與分析,評價單元劃分和評價方法選擇,符合性評價和危險危害程度的評價,安全對策措施建議,安全驗收評價結論等內容。
安全驗收評價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評價:風電場工程前期(安全預評價、可行性研究報告、可行性研究設計中勞動安全與工業衛生專篇等)對安全生產保障等內容的實施情況和相關對策措施建議的落實情況;風電場工程的安全對策措施的具體設計、安裝施工情況有效保障程度;風電場工程的安全對策措施在試投產中的合理有效性和安全措施的實際運行情況;風電場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應急預案的建立和實際開展和演練有效性。
2.1?概述
2.1.1評價目的
結合風電場工程的特點,闡述編制安全驗收評價報告的目的。
2.1.2評價依據
詳細列舉評價依據的國家法律、國家行政法規、地方法規、政府部門規章、政府部門規范性文件、國家標準、安全生產行業技術標準、風力發電行業技術標準、行業管理規定、工程設計文件、安全預評價報告、相關的批復文件等。
2.1.3建設工程概況
介紹工程地理位置、建設內容及規模、風能資源、工程總體布置、工程地質、主要建筑物、主要設備、裝置、公用工程及輔助設施、經濟技術指標、建設工程的開工建設及試運行情況等概況。
2.2?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與分析
參考安全預評價報告,根據周邊環境、總體布置、生產工藝流程、輔助生產設施、公用工程、作業環境、場所特點和試運行情況,分析并列出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及其存在部位、重大危險源的分布、監控情況。
應列出辨識與分析危險、有害因素的依據,闡述辨識與分析危險、有害因素的過程。明確在安全運行中實際存在和潛在的危險、有害因素。
2.3?評價單元劃分和評價方法選擇
闡述劃分評價單元的原則、分析過程。評價單元可按以下內容劃分:法律、法規等方面的符合性;設施、設備、裝置及工藝方面的安全性;物料、產品安全性能;公用工程、輔助設施配套性;周邊環境適應性和應急救援有效性;人員管理和安全培訓方面充分性等。
根據評價的目的、要求和風電場工程的特點,選擇適當的安全評價方法并做簡單介紹。
2.4?符合性評價和危險危害程度的評價
根據危險、有害因素分析的結果和確定的評價單元、評價方法,闡述符合性評價過程、事故發生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分析計算,并對得出的評價結果進行分析。
符合性評價主要是檢查各類安全生產相關證照是否齊全,審查、確認建設項目是否滿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章、規范的要求,檢查安全設施、設備、裝置是否已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檢查安全預評價中各項安全對策措施建議的落實情況,檢查安全生產管理措施是否到位,檢查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否健全,檢查是否建立了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的預測是用選擇的評價方法對建設項目實際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引發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進行預測性評價。
2.5?安全對策措施建議
列出編制安全對策措施建議的依據、原則。
根據評價結果,依照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章、規范的要求,提出安全對策措施建議。安全對策措施建議應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和經濟合理性;按照針對性和重要性的不同,措施建議可分為應采納和宜采納兩種類型。
2.6?安全驗收評價結論
列出本工程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種類及其危險危害程度;明確給出本建設工程是否具備安全驗收的條件;對達不到安全驗收要求的建設工程,明確提出整改措施建議;明確評價結論。
2.7?附件、附圖
附件主要包括:工程項目有關批文;消防專項竣工驗收意見復印件;生產作業場所有害因素檢測報告;特種設備檢驗報告;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復印件;特種崗位操作人員上崗證復印件;風電場安全管理制度、作業標準、崗位規范等文件目錄;安全預評價報告評審意見;安全預評價報告在政府安監部門備案證明復印件;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在當地政府安監部門備案證明復印件等。
附圖主要包括:風電場地理位置示意圖;工程地質平面圖;風電場風能資源分布圖;升壓變電所和主要建筑物總平面布置圖;風電機組布置圖;風電機組及箱式變電站基礎結構圖;施工總平面布置圖等。
3?安全驗收評價報告的格式
1)封面
封面上應有委托單位名稱、評價項目名稱、安全驗收評價報告、安全評價機構名稱、安全評價機構資質證書編號、評價報告完成日期,封面格式見附錄A。
2)安全評價機構資質證書影印件
3)著錄項
“安全評價機構法定代表人、評價項目組成員”等著錄項一般分兩頁布置。第一頁署明安全評價機構的法定代表人、技術負責人、評價項目負責人等主要責任者姓名,下方為報告編制完成的日期及評價機構公章用章區,格式見附錄B;第二頁則為評價人員、各類技術專家以及其它有關責任者名單,評價人員和技術專家均應親筆簽名,格式見附錄C。
4)前言
5)目錄
應包括各章、節的目錄。
6)正文(包括概述、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與分析、評價單元劃分和評價方法選擇、符合性評價和危險危害程度的評價、安全對策措施建議、安全驗收評價結論等)。
7)附件、附圖
4?項目法人、監理、設計、施工、運行等各方協作配合的主要工作
主要包括:項目法人、監理、設計、施工、運行等各方在建設過程中有關安全方面的情況介紹;建設和運行單位檢查建設項目的設施、設備、裝置運行情況和管理狀況;設計、監理、施工安裝、建設運行單位提供各自的驗收自檢報告。
安全驗收評價需建設單位提供的主要參考資料目錄如下:
(1)概況
?①電廠基本情況:包括隸屬關系、職工人數、所在地區及其交通情況等。
?②生產經營活動合法證明材料:包括企業法人證明、營業執照等。
(2)設計依據
?①立項批準文件、可行性研究報告
?②可行性研究設計批準文件
?③安全預評價報告
(3)設計文件
?①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
?②工藝、功能設計文件
?③生產系統和輔助系統設計文件
?④技施設計說明書(含設計變更)
?⑤各類設計圖紙:如技施設計圖紙(含設計變更)、主要設備廠家圖紙等。
(4)生產系統及輔助系統生產及安全說明
(5)安全技術與安全管理措施資料
(6)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7)安全機構設置及人員配置
(8)安全專項投資及其使用情況
(9)安全檢驗、檢測和測定的數據資料
(10)特種設備使用、特種作業、從業許可證明、新技術鑒定證明
(11)安全驗收評價所需的其他資料和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