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職業健康安全應急預案
****工程職業健康安全應急預案版本:第版編號:(公司統一授予)編制人:(項目技術負責人、安全員)審核人:(項目經理)批準人:(公司主管部門負責人)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青島公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4年12月20日編制2005年1月1日實施目錄1應急預案的任務和目標....12應急情況的識別....13應急救援組織機構....14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的職責、分工....35應急救援的培訓與演練....56事故報告....67救援物資、器材、設備....68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終止....79應急預案的終止....910預案終止后恢復工作....911善后處理工作....1012事故總結匯報....1013其它事項....1014編制依據....1015附錄
1應急預案的任務和目標更好地適應法律法規和經濟活動的要求,給企業員工的工作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反應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反應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防止因應急反應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幫助實現應急反應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2應急情況的識別項目根據現場情況編制應急點臺帳,并根據施工內容的變化隨時更新,每月進行檢查,確定應急點的狀況和應急措施的準備情況。2.1火災爆炸:倉庫、食堂、易燃品的堆放點、動火作業點等。2.2中毒:食堂、有毒物質加工及施工作業點、有毒物質存放點等。2.3化學危險品泄露:油品存放點、流體化學品集中存放點。2.4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等事故:各施工作業點。2.5土石方坍塌、模板坍塌、建筑物坍塌、腳手架倒塌或墜落、大型設備倒塌等:基坑、土方開挖點、模板支撐系統、腳手架、大型設備等。2.6施工現場存放危險物品達到或超過《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規定的臨界量時:危險品集中存放點等。2.7地震、臺風、泥石流、火山噴發等異常現象:自然災害發生時。2.8其他應急情況。3應急救援組織機構3.1項目組成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設總指揮一名,副總指揮一名,五個救援小組,組員若干。組織機構圖如下:
副總指揮衛海亮副總指揮呂殿吉總指揮于守湖
副總指揮衛海亮副總指揮呂殿吉總指揮于守湖
3.2現場應急救援流程圖
施工現場應急響應管理流程圖應急電話:火警——119;匪警——110;交通事故——122;急救——120發現后立即向項目經理或現場負責人報告發現人迅速作出判斷,下達應急指令;根據嚴重程度決定是否報警求助;同時以最快方式向公司主管部門報告,。項目經理或現場負責人迅速判定項目經理部應急措施的適宜性,重大情況立即趕赴現場協助處理,并向局安全與環境管理部報告。公司安全環境主管部門公司安全環境主管部門跟蹤應急處理情況,必要時趕赴現場協助處理。收集公司的應急準備和響應報告。局分管領導、安全和環境管理部評審應急準備和響應程序,包括程序文件和應急預案以及響應過程的適宜性,必要時修訂文件。
施工現場應急響應管理流程圖應急電話:火警——119;匪警——110;交通事故——122;急救——120發現后立即向項目經理或現場負責人報告發現人迅速作出判斷,下達應急指令;根據嚴重程度決定是否報警求助;同時以最快方式向公司主管部門報告,。項目經理或現場負責人迅速判定項目經理部應急措施的適宜性,重大情況立即趕赴現場協助處理,并向局安全與環境管理部報告。公司安全環境主管部門公司安全環境主管部門跟蹤應急處理情況,必要時趕赴現場協助處理。收集公司的應急準備和響應報告。局分管領導、安全和環境管理部評審應急準備和響應程序,包括程序文件和應急預案以及響應過程的適宜性,必要時修訂文件。
4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的職責、分工4.1應急預案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4.1.1分析緊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4.1.2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4.1.3與項目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4.1.4直接監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4.1.5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4.1.6協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4.1.7應急反應組織的啟動;4.1.8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4.1.9通報外部機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4.1.10決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4.2應急預案副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4.2.1協助應急總指揮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總指揮不在現場時代替總指揮行使職責;4.2.2向應急總指揮提出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4.2.3保持與事故現場各救援小組的直接聯絡;4.2.4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4.2.5定期檢查各常設應急反應組織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準備狀態;4.2.6根據各施工場區、加工廠的實際條件,努力與周邊有條件的企業為在事故應急處理*享資源、相互幫助、建立共同應急救援網絡和制定應急救援協議。4.3危險源風險評估小組的職能和職責4.3.1對施工現場特點以及生產安全過程的危險源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4.3.2指導安全部門安全措施落實和監控工作,減少和避免危險源的事故發生;4.3.3完善危險源的風險評估資料信息,為應急反應的評估提供科學的合理的、準確的依據;4.3.4落實周邊協議應急反應共享資源及應急反應最快捷有效的社會公共資源的報警聯絡方式,為應急反應提供及時的應急反應支援措施;4.3.5確定各種可能發生事故的應急反應現場指揮中心位置以使應急反應及時啟用;4.3.6科學合理地制定應急反應物資器材、人力計劃。4.4現場醫療搶救小組的職能及職責4.4.1搶救現場傷員;4.4.2將傷員送往醫院;4.4.3了解傷員傷勢和受傷部位,為醫院急救提供依據。4.5搶險救災小組職能和職責4.5.1組織人員搶救現場物資;4.5.2組建現場消防隊;4.5.3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4.5.4控制事故發展,排除險情。4.6后勤保障組的職能及職責4.6.1協助制訂施工項目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儲備計劃,按已制訂的項目施工生產廠場的應急反應物資儲備計劃,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資的儲備數量,收集和建立并歸檔;4.6.2定期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管理人員的到位和變更情況及時調整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4.6.3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項目經理部施工場區的應急反應物資資源信息、建立檔案并歸檔,為應急反應行動的啟動,做好物資源數據儲備;4.6.4應急預案啟動后,按應急總指揮的部署,有效地組織應急反應物資資源到施工現場,并及時對事故現場進行增援,同時提供后勤服務。4.7善后工作組的職能和職責4.7.1做好傷亡人員及家屬的穩定工作,確保事故發生后傷亡人員及家屬思想能夠穩定,大災之后不發生大亂;4.7.2做好受傷人員醫療救護的跟蹤工作,協調處理醫療救護單位的相關矛盾;4.7.3協助保險部門一起做好傷亡人員及財產損失的理賠工作;4.7.4慰問有關傷員及家屬。4.8事故調查組的職能及職責4.7.1保護事故現場;4.8.2對現場的有關實物資料進行取樣封存;4.8.3調查了解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及相關人員的責任;4.8.4按“四不放過”的原則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罰、教育、總結。4.8.5協助上級調查人員對事故進行調查。5應急救援的培訓與演練5.1培訓應急預案經公司審批后,按計劃組織全體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從而具備完成其應急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5.1.1培訓的時機和頻率為項目開工前培訓一次,以后每半年進行一次培訓;新加入的人員及時培訓,做好培訓記錄。5.1.2主要培訓以下內容:(1)滅火器的使用以及滅火步驟的訓練;(2)施工安全防護、作業區內安全警示設置、個人的防護措施、施工用電常識、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機械的安全使用;(3)對危險源的突顯特性辯識;(4)事故報警;(5)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6)現場搶救的基本知識。5.2應急演練:項目應急預案經過有效的培訓后,進行對應的應急演練。5.2.1應急演練的時機和頻率:在項目開工后及時演練一次,以后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練,,施工作業人員變動較大時增加演練次數。每次演練結束,及時作出總結,留存相關記錄,對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5.2.2演練內容包括:(1)消防演練(2)觸電急救(3)火場逃生(4)各種傷害部位的急救方法6事故報告事故發生后,項目部按照法定程序、如實地向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報告,特種設備發生事故的,還應當同時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項目指定事故報告人為***,聯系電話:***********。7救援物資、器材、設備施工生產的性質、特點以及應急救援工作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有選擇地配備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對應急救援器材、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不得挪作他用,確保隨時處于備戰狀態。包括:(1)醫療器材(2)消防器材(3)照明設備(4)運輸工具(5)其它救援設備、器材應急準備清單(R25-01)單位/項目/區域名稱:青島國華大廈項目
序號應急物品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存放地點保管人備注1醫藥箱個1辦公室***2滅火器MFL4組材料堆放處***3擔架個1辦公室***4消防水管套2倉庫***5消防水池個1消防水源***6防火砂m32堆集中消防點***7消防鍬把8集中消防點***8消毒液84桶2倉庫***9噴霧器Pw-2個1倉庫***10照明燈500W只10倉庫***11編制袋個200倉庫***12雨鞋雙20職工宿舍***13絕緣手套雙20電工宿舍***14車輛freca輛1項目辦公室***
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后,項目的機械設備、運輸車輛統一納入應急救援工作之中,現場的應急有利條件是******,對于傷員運送帶來方便。8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終止啟動命令由總指揮或副總指揮下達。8.1火災爆炸事故8.1.1應急預案的啟動:施工現場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8.1.2應急救援小組應根據現場火災情況,迅速判斷火災原因及發展趨勢,制定救援方案,下達到各救援組及小分隊,進行科學、安全救援。當火勢難以控制時不得安排救援人員進入火場搶救傷員。8.1.3當有下列情況出現時必須請求消防部門援助(1)施工現場發生重大火災、爆炸事故,造成人員傷亡或較大財產損失時;(2)火災失去控制,有蔓延的趨勢時;(3)火災危及易燃易爆危險品時;(4)火勢較大場內設施撲救能力不足時。8.2中毒事故8.2.1預案的啟動:施工項目發生中毒事故,立即啟動救援預案。8.2.2應急措施: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接到中毒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將中毒者送往醫院進行治療;迅速查找可能存在的中毒原因,并將可能的接觸毒源的人員送到醫院檢查。8.2.3收集可能的毒源樣本備查,并專人保管,防止被污染。8.3化學危險品泄露8.3.1預案的啟動:發生危險品泄露,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或嚴重的環境污染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8.3.2應急措施:應急領導小組根據泄露物質的性質制定響應的方案,確定收集工具、臨時存放設施或工具、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對可能造成的危害給出警告信號,已造成人員傷亡時,指揮急救小組立即搶救,傷勢較重時立即向急救中心求救。當危害可能超出施工場界時,及時通知周邊單位或社區,并向當地公安、消防部門求助。8.4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等事故8.4.1預案的啟動:現場發生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等事故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8.4.2應急措施:應急領導小組根據事故情況,判斷事故是否繼續發展,并采取措施阻止事故繼續發展。確認對救援人員不會造成傷害時,立即指揮救護小組進入事故現場搶救傷員。人員傷勢較重時立即向急救中心求救。8.5土石方坍塌、模板坍塌、建筑物坍塌、腳手架倒塌或墜落、大型設備倒塌等。8.5.1預案的啟動:發生事故時立即啟動救援預案。8.5.2應急措施:應急領導小組根據事故情況,判斷事故是否繼續發展,并采取措施阻止事故繼續發展。確認對救援人員不會造成傷害時,立即指揮救護小組進入事故現場搶救傷員。人員傷勢較重時立即向急救中心求救。8.6施工現場存放危險物品達到或超過《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規定的臨界量時。8.6.1預案的啟動:當施工現場存放危險物品達到或超過《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規定的臨界量時,啟動應急預案。8.6.2應急措施:針對重大危險源的性質,采取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防護措施,并向當地危險品安全監督機構報告,納入當地政府危險品應急管理體系。8.7地震、臺風、泥石流8.7.1預案的啟動:發生地震、臺風、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時,立即啟動救援預案。8.7.2應急措施:應急領導小組根據災害情況,立即組織人員向安全地帶撤離,并聽從當地政府的統一安排。有人員傷亡或被圍困時,根據災害情況和危險程度,組織各救援小組科學、安全地進行搶險救災行動。8.8其它應急情況8.8.1預案的啟動:發生其它重大傷害時,立即啟動救援預案。8.8.2應急措施:根據現場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應急方案,并指導各救援小組科學、安全地實施。9應急預案的終止當達到以下條件應急總指揮可下達應急終止令。9.1對事故現場經過應急救援預案實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險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9.2所有現場人員均得到清點;9.3不存在其它影響應急救援預案終止的因素;9.4應急救援行動已完全轉化為社會公共救援;9.5應急總指揮認為事故的發展狀態必須終止的。10預案終止后恢復工作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終止后,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現場清理必須有方案、有措施、有組織地進行,防止盲目進行,造成進一步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保護好相關的物證。清理完畢,經有關部門認可后可恢復施工生產。11善后處理工作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故,對傷亡事故家屬做好安撫工作,避免擴大影響,并按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1—86)做好賠付。12事故總結匯報救援結束后,按照上級和當地政府主管部門的要求,據實匯報事故情況。按照“四不放過”原則進行事故處理,同時對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的全過程,認真科學地作出總結,完善應急救援預案中的不足和缺陷,為今后的預案建立、制訂、修改提供經驗和完善的依據。13其它事項本預案制定后報公司審批后正式實施。14編制依據14.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14.2《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14.3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14.4中建八局整合性管理體系程序文件等。15附錄15.1建筑施工現場周邊環境安全評估表建筑施工現場周邊環境安全評估表工程名稱:工程地點:年月日基本情況
甲方代表***總監理工程師***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項目經理***安全評估人員***職稱證書崗位證書*********建筑面積工程造價****m2****萬元結構層高框剪——核心筒*.*m評估情況結論及相關措施1、該工程位于**路22#,周圍無高壓線。東側距建筑物**米為宜適宜家現有小高層建筑,西側距建筑物*米有一條雨水暗渠,南側為原****圍墻,堅固可靠,施工時予以保留。基坑四周已做好支護方案.2、工程四周無山脈、水體、油庫、坑道、堤壩、軍事設施、危險品庫等事宜,**路和***路下有市政管道。3、施工材料進出通過**路行駛,**路車流量較多,施工對周邊通訊、道路影響不大。場區中原有管線已經全部移除,對周邊通信、道路等公用設施無影響4、施工臨建選址在場區內,臨建方案已報規劃審批,臨建在塔吊作業影響半徑之外,位置合理,工人宿舍采取鋼結構活動板房,辦公室采取彩鋼板板房,均為有安全備案證的產品,結構安全。5、場區全部按照標準化要求及當地文明施工規定布置,設專人負責每天清掃撒水,減少粉塵;所有施工排水經過沉淀后方排入管網,施工垃圾均運送到青島市指定垃圾場,施工聲音較大的分項工程盡量安排在早6:00-晚8:00,如為保證工程施工質量需要在夜間施工的一定取得環保部門批準后方施工。6、施工影響范圍內無燃氣管道。
評估項目1、毗鄰高壓線的狀況2、施工對毗鄰建筑物構筑物(含圍擋墻、護坡、擋土墻)的影響;3、靠近山體、水體、油庫、地下管線、坑道、堤壩、危險品庫、軍事設施、測量標志的狀況;4、深基坑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5、施工對周邊通信、道路等公用設施的影響;6、施工現場的臨建設施選址是否合理,結構是否安全,圍擋墻是否牢固可靠;7、施工現場對周邊交通、行人、集貿市場和學校等人流密集區域的影響;8、施工中各種粉塵、廢氣、廢水、固體廢棄物以及噪音、振動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9、其他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的危險源。15.2現場消防平面布置圖
篇2:職業健康安全應急預案格式
濟南城建工程公司
職業健康安全應急預案
編制部門:勞動人事部
審核人:
批準人:
編制日期:2004年9月27日
職業健康安全應急預案
為保證公司、社會及職工生命財產安全,在事故、事件發生時,能迅速做出響應,并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有效控制、處理,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人身傷害的程度或降低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本著“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特制訂本預案。
一、應急組織機構
公司成立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負責公司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
應急救援指揮中心
總指揮:湯繼沂公司總經理
吳安山公司書記
副總指揮:張明生公司副總經理
閆家明公司副書記
王廣昌公司副總經理
徐寶星公司副總經理
牛勇公司副總經理
李少成公司副總經理兼工程部部長
成員:鐘永軍辦公室主任
郭祥材料設備管理部部長
王傳凱勞工部部長
賀寶泉工會主席
陳洪保衛部部長
楊輝(梁紅兵)一分公司經理(書記)
劉向華(王維峰)二分公司經理(書記)
孫杰(吳玉璞)三分公司經理(書記)
許庚(楊進)四分公司經理(書記)
房玉新(尹守明)五分公司經理(書記)
郭來耀(畢來寧)六分公司經理(書記)
劉洪波(李新華)七分公司經理(書記)
馬茂山(王立強)八分公司經理(書記)
孫萬臣(麻峰)九分公司經理(書記)
朱相波(隋安平)十分公司經理(書記)
指揮中心下設辦公,辦公室設在勞工部。
二、職責分工
1、總指揮職責:發生重大事故時,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指令;組織指揮應急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匯報和友臨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等。
2、副總指揮職責: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3、現場指揮組負責: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負責滅火、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管制工作;負責事故現場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負責協助搶險機械設備的調轉;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中毒、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負責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負責事故現場的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負責與有關單位人員的緊急聯絡,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達領導小組的搶險指令,做好與“110”、“120”等單位的聯系。
4、技術保障組職責:協組總指揮負責工程搶險搶修工作的現場指揮;負責搶險方案的制定,組織指導方案實施。
5、人力機械保障組職責:負責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負責搶險所需要的人力、機械的落實,保證人力、機械的優化配置。
6、物資供應組職責:負責救援物資的的儲備和供應。
7、善后處理組職責:負責搶險結束后現場及人員傷亡的善后處理工作。
三、有關單位人員緊急聯系電話一覽表:
姓名
職務
辦公電話
手機
湯繼沂
公司總經理
5829977
吳安山
公司書記
5829913
張明生
公司副總經理
5829966
閆家明
公司副書記
5829912
王廣昌
副總經理
5829933
徐寶星
副總經理
5829911
李少成
副總經理
5829938
牛勇
副總經理
5829955
鐘永軍
辦公室主任
5829909
賀寶泉
工會主席
5829917
郭祥
材料設備管理部部長
5829925
王傳凱
勞工部部長
5829918
陳洪
保衛部部長
5829902
楊輝
一分公司經理
5703701
劉向華
二分公司經理
5951925
孫杰
三分公司經理
2703721
許庚
四分公司經理
5812704
房玉新
五分公司經理
5701924
郭來耀
六分公司經理
5972311
劉洪波
七分公司經理
5974172
馬茂山
八分公司經理
5972338
孫萬臣
九分公司經理
8549281
朱相波
十分公司經理
5952310
梁紅兵
一分公司書記
5703701
王維峰
二分公司書記
5951925
吳玉璞
三分公司書記
2703721
楊進
四分公司書記
5812704
尹守明
五分公司書記
5701924
畢來寧
六分公司書記
5972311
李新華
七分公司書記
5974172
王立強
八分公司書記
5972338
麻峰
九分公司書記
8549281
隋安平
十分公司書記
5952310
四、應急準備
1、事故易發生單位(基層公司)應成立應急隊伍并落實應急措施。
2、勞工部負責健全包括有市消防部門、防汛指揮部、安全生產監督局等單位的應急電話聯絡表。
3、各基層單位在識別和評價進行危害畢辯識的過程中,確定本單位的事故狀態和緊急情況,提出預防重大環境安全事故的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和必要的物質準備。
五、日常工作
1、勞工部:負責督促檢查、落實應急計劃;負責與公安、消防、安監、醫療等單位進行聯系;負責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發生后所采取糾正預防措施的處理及監督檢查;定期對義務消防組織進行防火技能檢查和指導消防演習;負責應急設備的保障;協助遭受臺風襲擊或發生洪水災害時的搶救工作。
2、辦公室:負責應急信息的傳達及應急指揮車輛的保證。
3、工程管理部:負責應急救援物質的保障。
4、各基層公司:負責應急現場人力資源及搶險工具的保障。
六、應急預案的實施
(一)火災應急預案
1、初起火災,現場人員應就近取材,進行現場自救、撲救;控制火勢蔓延。必要時,應切斷電源,防止觸電。
2、自救、撲救火災時,應區別不同情況、場所,使用不同的滅火器材。
(1)撲滅電器火災時,應使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嚴禁用水或泡沫滅火器,防止觸電。
(2)撲滅油類火災時,應使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或泡沫滅火器
3、遇有火勢較大或人員受傷時,現場人員在組織自救的同時,應及時拔打火警電話“119”、急救中心電話“120”或公安指揮中心電話“110”求得外部支援;求援時必須講明地點、火勢大小、起火物資、聯系電話等詳細情況,并派人到路上接警。
4、火災的自救與逃生;火災最初五分鐘是最佳逃生時機,首先應躲避濃煙,能向下跑的決不能向上跑;其次是躲避大火,不能一下就打開安全門,要用手背試一試門面的溫度不高時再打開門。然后撤離到安全地帶。
5、將受傷人員及時轉送醫院進行緊急救護。
6、將信息迅速傳遞給勞工部或基層分公司;傳遞的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單位)、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已采取的應急措施等。
7、勞工部或基層分公司接到應急信息后應立即核實現場的處置情況,組織有關人員或應急隊伍趕赴現場。
8、應急隊伍到達現場后,應服從現場指揮人員人統一指揮,按分工要求進行疏散人員,搶救物質,盡可能減少生命財產損失,防止事故蔓延;可能對區域內外人群安全構成威脅時,必須對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進行緊急疏散。
9、火災撲滅后,起火單位應保護好現場,接受事故調查并如實提供火災事故的情況。協助消防部門認定火災原因,核定火災損失,查明火災直接責任。
10、應急信息的對外傳遞由勞工部按照《事故管理規定》中的上報程序執行。
11、火災的預防由勞工部按照《事故、事件、不符合控制程序》的要求,做好日常工作的檢查、糾正落實。
(二)工程施工(溝槽)塌方事故應急預案
1、各基層公司施工現場應設安全領導小組,負責施工過程可能造成的(溝槽)塌方傷亡事故的處置。
2、當發生(溝槽)塌方事故時基層公司及現場人員應及時查明塌方原因;做好事故預防,防止對人員造成傷害。
3、遇有人員遭受傷害時在對人員進行現場搶救的同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塌方傷人,造成事故進一步擴大。與此同時應將有關信息迅速傳遞給勞工部。傳遞的內容應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單位)、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已采取的應急措施等。
4、勞工部及相關人員在接到報告后,要做好記錄。重傷事故、傷亡事故,由勞工部按規定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及相關部門。
5、如果單位搶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機到社會安全時,應立即向公司或友臨單位通報請求支援,必要時應請求社會力量援助。
6、當應急隊伍或社會援助隊伍進入現場區域時,現場人員應給予引導并告知現場安全注意事項。
7、當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時,基層公司施工現場人員應立即向公司勞工部報告。必要時應及時撥打急救電話“120”或公安指揮中心電話“110”求得外部求援。
8、事故的預防由勞工部按照《事故、事件、不符合控制程序》的日常工作檢查、糾正落實。
(三)觸電傷亡事故應急預案
1、基層分公司施工現場設安全領導小組,負責施工過程可能造成的觸電傷亡事故的處置。
2、當發生人員觸電事故時,基層公司及現場人員應立即對觸電人軸按下列要求進行緊急挽救。
1)首先切斷電源開關或用電工鉗子、木把斧子將電線截斷以斷開電源;
2)距電源開關較近或斷開電源有困難時,可用干燥的木輥、竹竿等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或帶電體。
3)可用幾層干燥的衣服將手裹住,或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觸電者的衣服,使其脫離電源。
3、當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根據觸電的輕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1)如果觸電者受的傷害不嚴重,神志還清醒,或雖曾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覺,要使之就地休息1-2小時,并嚴密注意觀察;
2)如果觸電者受的傷害較嚴重,無知覺,無呼吸,但心臟停止跳動時,應立急進行人工呼吸。如有呼吸,但心臟停止跳動,則應采用胸外心臟擠壓法。
3)如果觸電者的傷害很嚴重,心臟和呼吸都已停止跳動,瞳孔放大,失去知覺,則必須同時采取人工呼和浩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兩種方法。
4、做人工呼吸要有耐心,并堅持搶救6小時以上,直到把人救活,或者確診已經死亡為止。
5、如果需要送醫院搶救,在途中不能中斷急救工作。
6、對于與觸電同時發生的外傷,應分別情況處理。對于不危及生命的輕度外傷,可以放在觸電急救之后處理。對于嚴重的外傷,應于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法同時處理。如傷口出血,應與止血。為了防止傷口感染,應當與以包扎。
7、可能對區域內外人群安全構成威脅時,必須對與事故救援無關的人員進行疏散。
8、事故發生后,應立即上報勞工部。事故報告內容應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單位)、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已采取的應急措施等。
9、應急信息的對外傳遞由勞工部按照《事故管理規定》中的上報程序執行。
10、事故的預防由勞工部按照《事故、事件、不符合控制程序》的日常工作檢查、糾正落實。
(四)煤氣泄漏事故應急預案
1、基層公司施工現場設安全領導小組,負責施工過程可能造成的煤氣泄漏事故的處理。
2、當發生煤氣泄漏事故時,基層公司及現場人員應立即對現場周邊進行煙火控制,封閉現場,疏散人員并立即通過電話通知煤氣管理部門;情況緊急時還應立即通過火警“119”、公安指揮中心“110”請求支援;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3、對已著火的煤氣管道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消防措施,用黃泥、濕草袋及相應的滅火器進行滅火,并對現場隔離警戒。
4、切斷火勢威脅的電源。
5、夜間施工不能使用高溫燈(如碘鎢燈)。
6、可能對區域內外人群安全構成威脅時,必須對與事故救援無關的人員進行疏散。
7、事故發生后,應立即上報勞工部。事故報告內容應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單位)、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以采取的應急措施等。
8、應急信息的對外傳遞由勞工部按照《事故管理規定》中的“上報程序”執行。
9、事故的預防由勞工部按照《事故、事件、不符和控制程序》的要求,做好日常工作的檢查、糾正落實。
(五)機械人員傷亡事故預案
1、基層公司施工現場設安全領導小組,負責施工過程可能造成的機械人員傷亡事故的控制。
2、發生機械人員傷亡時,基層公司及現場人員應立即對人員進行固定、包扎、止血、緊急救護等。
3、必要時,應立即同急救中心取得聯系,求得外部支援。
4、事故發生后,應立即上報勞工部。事故報告內容應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單位)、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以采取的應急措施等。
5、應急信息的對外傳遞由勞工部按照《事故管理規定》中的“上報程序”執行。
6、事故的預防由勞工部按照《事故、事件、不符和控制程序》的要求,做好日常工作的檢查、糾正落實。
(六)食物中毒事故應急預案
1、基層公司施工現場設安全領導小組,負責駐地及施工現場食堂可能發生的人員食物中毒事故的處置。
2、當發生食物中毒事故時,基層公司及現場人員應立即向勞工部報告,并同市急救中心取得聯系,求得外部支援
3、盡快確定就餐人員的范圍和中毒人員的有關情況,確保可能中毒人員處于嚴密監控中。
4、應急信息的對外傳遞由勞工部按照《事故管理規定》中的“上報程序”執行。
5、事故的預防由勞工部按照《事故、事件、不符和控制程序》的要求,做好日常工作的檢查、糾正落實。
(七)腳手架坍塌事故應急預案
1、基層公司施工現場設安全領導小組,負責施工過程可能造成腳手架坍塌事故的處理。
2、當發生腳手架坍塌事故時,安全領導小組要立即救人。救人時應先排除危險,防止搶救時事故再發生。
3、發生人員傷亡時,基層及現場人員應立即采用臨時救護措施,對出現腦震蕩狀況者,要墊高頭部,出血者應緊急捆扎傷口,將傷者送就近醫院救治。發生群體事故時,還需撥打110報警。求得110警方快速救援。
4、事故發生后,應立即上報勞動人事部。事故報告內容應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單位)、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已采取的應急措施等。
5、緊急信息的對外傳送由勞動人事部按照《事故管理規定》中的“上報程序”執行。
6、事故的預防由勞動人事部按照《事故、事件、不符合和控制程序》的要求做好日常工作的檢查、糾正落實。
(八)突發傳染性疾病應急預案
1、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傳染性疾病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和施工秩序,制定本預案。
2、傳染性疾病發生時,各單位應立即采取措施對傳染源進行隔離,同時逐級上報到公司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公司根據情況成立應急指揮部,全面負責突發傳染性疾病的應急工作。
3、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盡快確定傳染源的傳播范圍并對有關人員就地實施隔離,確保可能感染人員處于嚴密監控中。
4、應急指揮部應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有關規定及時上報衛生行政部門,并在衛生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工作。
5、突發傳染性疾病事故的預防由勞動人事部按照《事故、事件、不符和控制程序》的要求,做好日常工作的檢查、糾正和落實。
七、處理與改進
勞工部在事故或事件發生后,應對發生的原因進行調查分析,針對事故或事件發生的原因,責成責任部門采取糾正措施,并組織對應急預案和相關程序進行評審及修訂,使其不斷完善,提高應急應變能力。
八、應急預案的演練
應急預案應根據實際適時組織進行演練。公司和各單位可結合生產情況,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組織單項演練或綜合演練,以檢驗和測試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的應急能力和應急預案的可行性,提高實際技能及熟練程度,通過演練后的評價、總結,糾正存在的問題,從而不斷提高預案質量。
九、常用應急電話
序號
外援單位
聯系電話
備注
1
火警
119
2
盜警
110
3
交通事故
122
4
急救中心
120
5
市政公用局服務熱線
12319
6
煤氣公司
2971190
7
管道煤氣公司
8931190
8
自來水公司
2051190
9
供電局
10
供熱公司
691717
11
12
13
14
15
篇3:職業健康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范本
1總則
1.1?目的
為了建立健全職業健康安全事故綜合應急處置工作機制,確保發生職業危害事故后,應急處置工作及時、高效、有序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證生產經營工作的順利進行,特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公司《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編制。
1.3?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生產車間、動力車間及使用危險化學危險品等作業場所職業健康安全事故的綜合應急處置。
1.4?工作原則
1.4.1?以人為本,減少損失,把保護職工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事故損失降到最低;
1.4.2?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
1.4.3?常備不懈、快速反應、處置得當。
2組織機構及職責
2.1?組織機構
2.1.1?職業健康安全事故現場應急處置領導小組
組?長:主管安全工作副總經理
成?員:相關部門負責人
2.1.2?應急專業組
專業組及人員參照總體應急預案。
2.2?職責與分工
2.2.1?負責現場事故(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2.2.2?負責事故(事件)調查、上報和查處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對事故(事件)的調查、取證。
2.2.3?組織人員進行自救,對現場突發事故(事件)應急處置知識的培訓和演練。
3預警、預測
3.1?預警監測
生產部、倉儲部、技術中心負責職業健康安全事故的日常監測工作,安保部負責職業健康安全事故的定期監測與預警信息工作,并建立職業危害人員健康監護檔案,定期對從事、接觸職業危害因素人員組織進行體檢,加強對從業人員的職業衛生教育,,形成完善的預警工作機制。對可能引發職業健康安全事故的隱患和苗頭進行全面評估和預測,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解決。
3.2?預警行動
根據行業上級應急指揮部(領導小組)和各級政府發布的預警預防通報,結合公司實際,應急領導小組及時通過網絡信息、公告欄、顯示屏等渠道發布預警信息。吸取行業同類事件的經驗和教訓,采取預防措施,防止和減少職業健康安全事故的發生。
3.3?預警支持系統
利用辦公自動化信息網絡、電話、傳真等發布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機構、人員、通訊資料,確保應急指揮信息傳遞及反饋高效快捷,資源共享,指揮有力。
3.4?預警級別
職業健康安全事故一般分為四個級別,IV級(藍色)、III級(黃色)、II級(橙色)、I級(紅色)。
——IV級(藍色):發生急性職業病1人以上5人以下的(含5人);
——III級(黃色):發生急性職業病5人以上,10以下的(含10人);
——II級(橙色):發生急性職業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
——I級(紅色):發生急性職業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
4應急響應
4.1報警與接警
當發生職業健康安全害事故后,當事人和發現人應立即向120和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或部門領導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地點、時間、發病情況、可能發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發展趨勢等。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或部門核實情況后,應當即報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根據情況向地方政府有關部門、行業上級主管部門應急指揮部(應急小組)報告。并根據事故狀態積極開展先期處置工作。
4.2?應急處置
當發生職業健康安全事故后,應當根據情況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停止導致職業危害事故的作業,控制事故現場,防止事態擴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疏通應急撤離通道,撤離作業人員,組織泄險;
——保護事故現場,保留導致職業危害事故的材料、設備和工具等;
——對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及時組織救治、進行健康檢查和醫學觀察;
——按照規定進行事故報告;
——配合衛生、安監部門進行調查,按照衛生、安監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事故發生情況、有關材料和樣品;
——落實衛生、安監部門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
4.3?應急預案的啟動
4.3.1?發生一般(IV級、III級)職業健康安全事故,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在規定時間內向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報告,同時啟動本預案,組織開展應急處置。保持與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的聯系,及時報告處置情況。應急工作結束后,按規定上報地方政府有關部門;
4.3.2?發生重大(II級)、特大(I級)職業健康安全事故,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向行業上級主管部門應急指揮部(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地方政府報告,由行業上級主管部門應急指揮部(領導小組)發布或經授權啟動公司相關應急預案,同時組織開展應急處置。保持與行業上級應急指揮部(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聯系,及時報告處置情況;
4.3.3地方政府參與處置時,協助、配合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實施應急處置。
4.4?事故的調查分析、監測與評估
4.4.1?職業健康安全事故發生后,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派出調查組對事故的起因、性質、傷亡人數、財產損失、影響、責任、應急處置等進行調查、總結和評估,于調查工作結束后1日內向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提交書面調查和評估報告。公司領導小組于調查工作結束后2日內,向行業上級應急指揮部(領導小組)提交書面調查報告。必要時,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直接參與事故調查評估。
4.4.2?由地方政府調查的事故,公司應積極配合。
4.5應急結束
職業健康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結束后,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根據事故等級宣布或向行業應急指揮部(領導小組)報告,經批準同意后宣布應急結束。
5善后處置
事故救援結束后,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應組織安保、生產、技術、企管等部門參加的職業健康安全事故調查小組,調查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的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做好職工(家屬)的安撫、撫恤、理賠等善后工作,盡快恢復正常生產活動。
6?應急保障
6.1?通訊保障
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制應急通訊錄,完善應急通訊系統,確保通訊暢通。
6.2?后勤保障
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為應急提供運輸和應急救援物資保障,保障生活必須品的保障、配送、供應,提供應急所需資金。
6.3?醫療保障
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加強與醫療機構的聯系,建立公共衛生應急信息系統、醫療救治系統,全面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6.4?治安警衛
安保部門負責或配合地方政府對事故現場實行安全警戒和治安管制,加強對重點場所、重點人員的防護。維持秩序,疏散人員。
6.5?技術保障
生產部、物流部、技術中心負責搶險設備的技術保障。
7宣傳、培訓和演習
7.1?宣傳
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應充分利用公司各種宣傳工具對員工進行職業衛生、自防自救等方面的宣傳教育,提高員工的防范意識,提高避險、自救、互救能力。
7.2?培訓
應急領導小組、相關職能部門每年至少組織1次搶險救援技能培訓,不斷提高應急救援人員的處置能力。
7.3?演練
應急領導小組、相關職能部門每年至少組織1次預案演練。檢查預案的適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
8附則
8.1?預案的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由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及相關職能部門根據演練情況進行修訂、更新并解釋。
8.2?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