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局安全預賽試題(線路部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得分()
1、為加強電力生產現場管理,規范()工作人員的行為,保證()、電網和設備安全,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電力生產的實際,制定本規程。
2、各類作業人員應被()其作業現場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及事故緊急處理措施。
3、電能表與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配合安裝時,應有防止電流互感器二次()和電壓互感器二次()的安全措施。
4、電氣設備分為高壓和低壓兩種:高壓電氣設備電壓等級在()及以上者;低壓電氣設備電壓等級在()以下者。
5、所謂運用中的電氣設備,系指全部帶有電壓,()或()即帶有電壓的電氣設備。
6、所謂全部停電,系指供給該配電設備上的()電源線路均已()者。
7、一個工作負責人只能發給一張工作票,若一張工作票內設多個小組工作,每個小組應()工作負責人,并使用()。
8、工作任務單應寫明工作任務、()、工作地段的起止桿號及補充的()。
9、工作期間,工作負責人若因故暫時離開工作現場時,應指定()臨時代替,離開前應將工作現場交代清楚,并()工作班成員。
10、停電設備的各端應有明顯的(斷開點),跌落式熔斷器的()應摘下。
11、保證電力線路安全工作的技術措施是:停電;驗電;();();懸掛標示牌和裝設遮攔。
12、線路驗電應()進行,檢修聯絡用的短路器、隔離開關或其組合時,應在其()驗電。
13、接地線應使用專用的線夾固定在導體上,嚴禁用()的方法進行接地或短路。禁止使用其他()作接地線或短路線。
14、為防止檢修線路上()傷人,應使用()。
15、在一經合閘即可送電到工作地點的開關和刀閘的(),均應懸掛()或“禁止合閘,線路有人工作”標示牌。
16、倒閘操作應由兩人進行,一人操作,一人(),并認真執行唱票、()。
17、操作柱上斷路器時,應有()斷路器()的措施。
18、帶電裝表接點工作中,應采取防止()和()的安全措施。
19、起吊時,吊鉤應有防止()的保險裝置。使用開門滑車時,應將開門()扣緊,防止繩索自動跑出。
20、在居民區及交通道路附近開挖的基坑,應設坑蓋或可靠(),加掛(),夜間掛紅燈。
二、判斷題(每題2分)共40分得分()
1、禁止工作人穿越未經驗電、接地的10KV及以下的線路對上層線路進行驗電。()
2、配合停電的線路可以只在工作地點附近裝設一處接地線。()
3、線路和設備在帶電的情況下可以進行配電變壓器和避雷器的接地電阻測量工作。()
4、同桿架設的10KV及以下線路帶電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另一條線路的登桿停電檢修工作。()
5、事故應急處理和拉合斷路器的單一操作可不使用操作票。()
6、驗電時,應使用相應電壓等級的驗電器進行驗電。()
7、在發生人身觸電事故時,為了搶救觸電人,可以不經許可,即行斷開有關設備的電源,但事后立即報告調度和上級部門。()
8、凡在離地面1.5M以上的地點進行的工作,都應視作高空作業。()
9、個人保安線可以代替接地線。()
10、進行配電設備停電作業時,斷開可能送電到待檢修設備、配變各側的所有線路斷路器、刀閘、熔斷器后就能進行工作。()
11、塔腳檢查時,在不影響塔腳穩定的情況下可以在對角線的兩個塔腳同時開挖。()
12、雷電時,可以進行倒閘操作和更換熔絲工作。()
13、工作許可人在接到工作負責人的完工報告后,就可以下令拆除各側安全措施,向線路恢復送電。()
14、填用電力線路第二種工作票,不需要履行工作許可手續。()
15、電力電纜試驗要拆除地線時,應征得現場工作負責人許可后,方可進行。()
16、在桿塔或橫擔接地良好的條件下,個人保安線接地端允許接在桿塔或橫擔上。()
17、工作負責人在接到許可工作的命令后,就可以開始工作。()
18、進行電容器停電工作時應先斷開電源后才能進行工作。()
19、任何人發現有違反本規程情況,應立即制止,經糾正后才能恢復作業。()
20、對同桿架設的多層電力線路進行驗電時先驗高壓、后驗低壓,先驗上層、后驗下層,先驗遠側、后驗近側。()
三、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得分()
1、在帶電線路桿塔上工作與帶電導線的最小安全距離,10KV、35KV、110KV為:()A、0.35M0.60M1.50MB、0.70M1.00M1.50MC、1.00M2.50M3.00M
2、裝設接地線應()
A、先接中相,后接邊相。B、先接導體端,后接接地端。C、先裝接地端,后接導體端。
3、工作人員工作中正常活動范圍與帶電設備的安全距離10KV、35KV、110KV分別為()
A、0.70M1.0M1.5MB、0.35M0.6M1.5MC、0.7M1.2M1.65M
4、牽引繩應從卷筒下方卷入,排列整齊,并與卷筒垂直,其卷筒上不得小于()
A、3圈B、4圈C、5圈D、7圈
5、當判斷傷員神志昏迷、心跳停止,呼吸存在,對其救治的措施為()
A、靜臥、保暖、嚴密觀察B、胸外心臟按壓術C、人工呼吸D、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同時進行。
6、如有擔架搬運傷員,應持續作心肺復蘇,中斷時間不超過()
A、5SB、10SC、15SD、20S
7、雙人復蘇操作要求,按壓頻率為()次/分,按壓與呼吸的比例為15:2。
A、80B、90C、100D、110
8、工作票應使用鋼筆或圓珠筆填寫與簽發,一式兩份,內容應()。
A、正確B、清晰C、不得任意涂改D、需要修改,使用規范的符號,字跡清楚
9、各類作業人員應被告知其作業現場和工作崗位存在的()
A、危險因素B、防范措施C、事故緊急處理措施
11、拖拉機頭牽引繩的絞磨應與牽引繩的最近轉向點保持()以上的距離。
A、3MB、4MC、5MD、6M
12、填用第二種工作票的工作為()
A、在不帶電的線路桿塔上工作。B、在運行中的配電設備上的工作。C、在部分停電的配電設備上的工作D、高壓電力電纜需停電的工作。D、事故應急可不用工作票,但應使用事故應急搶修單。
13、插接的環繩或繩套,其插接長度不小于鋼絲繩直徑的()倍。
A、10B、12C、15D、20
14、作業人員與絕緣架空地線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
A、0.3MB、0.4MC、0.5MD、0.7M
15、許可開始工作的命令()
A、應通知工作負責人。B、也可以當面通知班組任何一名成員。C、電話通知,應記清錄和許可時間。
16、導線穿入連接網套應到位,網套夾持導線的長度不得小于導線直徑的()。
A、20倍B、25倍C、30倍D、40倍
17、對無法直接驗電的設備,可進行間接驗電,檢查的項目有。()
A、刀閘位置B、電氣指示C、儀表指示D、帶電顯示裝置指示的變化
18、絕緣靴的試驗周期為半年,試驗要求其工頻耐壓為()
A、10KVB、12KVC、13.5KVD、15KV
19、對同桿架設的多層電力線路進行驗電時應()。
A、先驗上層、后驗下層B、先驗下層、后驗上層C、先驗近側、后驗遠側
D、先驗遠側、后驗近側E、先驗低壓、后驗高壓F、先驗高壓、后驗低壓
20、高壓絕緣手套試驗要求其工頻耐壓為8KV,其泄漏電流小于或等于()。
A、7.5maB、8.5maC、9.0maD、9.5ma
四、問答題(每題5分)共30分(任選5題)得分()(可以答在背面)
1、在電力線路上工作應履行哪些工作手續,其方式有幾種(5分)
2、新《安規》中規定,現場勘察的范圍和目的(5分)
3、“四不放過”的具體內容(5分)
4、在變電站出入口處或線路中間某一段有兩條以上相互靠近的平行或交叉線路時工作,具體要求(5分)
5、專責監護人應具備哪些基本條件其安全職責是什么(5分)
6、工作負責人的安全責任(5分)
7、工作票簽發人的安全責任(5分)
8、工作許可人的安全責任(5分)
9、新《安規》中對安全工器具試驗的要求(5分
篇2:安全生產法知識競賽問答題試題
安全生產法知識競賽試題(問答題部份)
四.問答題
1.生產經營單位及其有關人員在受到安全生產行政處罰時,享有哪些權利
答: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申請行政復議權和提起行政訴訟權。
2.安全生產監察員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情況有哪些
答:違法事實確鑿并有法定依據,對個人處以五十元以下罰款、對生產經營單位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
3.《安全生產法》對進行爆破、吊裝等危險作業,未安排專門管理人員進行現場安全管理的情況,規定了哪些處罰
答: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可以并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4.《安全生產法》對事故調查處理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事故調查處理應當按照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及時、準確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質和責任,總結事故教訓,提出整改措施,并對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
5.生產經營活動中不安全行為的定義是什么
答:從業人員在生產活動過程中,違反勞動紀律、違反操作程序和冒險、違禁的方法等具有危險性的行為。
6.生產經營單位確保安全生產的要求是什么
答: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遵守《安全生產法》和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完善安全生產條件,確保安全生產。
7.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人員的基本執法準則和要求是什么
答: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人員應當忠于職守,堅持原則,秉公執法。
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人員執行監督檢查任務時,必須出示有效的監督執法證件;對涉及被檢查單位的技術秘密和業務秘密,應當為其保密。
8.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哪些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
答: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內的安全生產狀況,組織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本行政區域內容易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嚴格檢查;發現事故隱患,應當及時處理。
9.安全生產中介服務機構的資質條件和責任是什么
答:承擔安全評價、認證、檢測、檢驗的機構應當具備國家規定的資質條件,并對其作出的安全評價、認證、檢測、檢驗的結果負責。
10.《安全生產法》對生產經營單位特種作業人員有什么要求
答:生產經營單位的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
11.《安全生產法》的適應范圍是什么
答:《安全生產法》第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適應本法;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對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鐵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航交通安全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12.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三同時"指的是什么
答:安全設施投資應納入建設項目概算。指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13.《安全生產法》規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依法對生產經營單位執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時,如發現不符合保障安全生產的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設施、設備、器材,應采取什么措施
答: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并應當在15日內依法作出處理決定。
14.當前我國安全生產管理的十二字方針是什么
答: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15.《安全生產法》第95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發生什么事情,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
答:生產事故造成人員傷亡、他人財產損失,拒不承擔賠償責任或者其負責人逃匿的。
16.發生事故后,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應當采取什么措施
答:(1)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
(2)按規定如實向當地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
(3)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
17.當從業人員遇到單位負責人強令冒險作業時,應當如何對待
答:行使《安全生產法》賦予的拒絕權,以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
18.《安全生產法》中對重大危險源是如何定義的
答:指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19.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職責有哪些
答:(1)對安全生產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
(2)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應當立即處理;
(3)不能處理的,應當及時報告本單位有關負責人;
(4)檢查及處理情況應當記錄在案。
20.《安全生產法》第17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有那些職責
答:(1)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2)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3)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4)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5)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6)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21.《安全生產法》對安全設備有什么規定
答:第29條規定:(1)安全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測、維修、改造和報廢,應當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
(2)對安全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并定期檢測,保證正常運轉。
(3)維護、保養、檢測應當作好記錄,并由有關人員簽字。
22.《安全生產法》第85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對重大危險源未登記建檔,或者未進行評估、監控,或者未制定應急預案的,如何處理
答:(1)責令限期改正;
(2)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可以并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3)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23.按照《安全生產法》第21條的規定,從業人員通過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要達到哪些要求)
答:(1)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首先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知識;其次是有關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知識;再次是有關事故應急救援和逃離知識。
(2)熟悉有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逐條逐字掌握,熟悉其內容。
(3)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24.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的應承擔什么責任
答:根據《安全生產法》第九十二條規定: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25.《安全生產法》對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義務做了哪些規定
答:《安全生產法》第49、50、51條對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義務做出了明確規定:
(1)從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2)從業人員應當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掌握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
(3)從業人員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本單位負責人報告;接到報告的人員應當及時予以處理。
26.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和干涉對事故的依法調查處理。其中阻撓、干涉事故調查處理的行為有哪些
答:(1)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或轉移、隱匿有關證據;
(2)隱匿有關事故發生的情況;
(3)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事故調查組的詢問或拒絕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
(4)干涉對事故性質的認定或者事故責任的確定;
(5)干涉對有關事故責任人員的處理。
27.《安全生產法》第52條規定,工會的權利有哪些
答:(1)工會有權對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進行監督,提出意見。
(2)工會對生產經營單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侵犯從業人員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要求糾正。
(3)發現生產經營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或者發現事故隱患時,有權提出解決的建議。
(4)發現危及從業人員生命安全的情況時,有權向生產經營單位建議組織從業人員撤離危險場所。
(5)工會有權依法參加事故調查,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并要求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28.《安全生產法》第56條規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依法對生產經營單位進行監督檢查時有哪些職權
答:(1)進入生產經營單位進行檢查,調閱有關資料,向有關單位和人員了解情況。
(2)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當場予以糾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
(3)對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依照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4)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應當責令立即排除;
(5)重大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責令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責令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
(6)對有根據認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產的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設施、設備、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29.《安全生產法》第82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有哪幾種違法行為時,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可以并處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答:(1)未按照規定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
(2)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建筑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按照規定經考核合格的;
(3)未按照本法的規定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4)未按照本法的規定如實告知從業人員有關的安全生產事項的;
(5)特種作業人員未按照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并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上崗作業的。
30.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答:(1)警告;(2)罰款;(3)沒收違法所得;(4)責令改正、責令限期改正、責令停止違法行為;(5)責令停產停業整頓、責令停產停業、責令停止建設;(6)拘留;(7)關閉;(8)吊銷營業執照;(9)安全生產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31.為什么說生產經營單位與從業人員訂立"生死合同"是錯誤的
答:有些生產經營單位強迫從業人員與其訂立"生死合同",一旦發生人身傷亡事故,由從業人員承擔責任的協議。《安全生產法》規定,這種協議屬于違法協議,從簽訂之日起即為無效。這種行為既嚴重侵犯了從業人員的合法利益,也不符合《安全生產法》和有關法律規定,嚴重違*主義的公德,應當承擔法律責任。按照《安全生產法》第89條的規定,對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個人經營的投資人根據違法行為的情節,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32.《安全生產法》對特種設備、危險物品容器及運輸工具管理中有什么特殊要求?
答:生產經營單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以及危險物品的容器、運輸工具本身應該是安全產品,否則很容易造成事故。保證這些設備和容器、運輸工具的安全、可靠,是從源頭抓好安全生產工作,是保障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為此,《安全生產法》第三十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以及危險物品的容器、運輸工具,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由專業生產單位生產,并經取得專業資質的檢測、檢驗機構檢測、檢驗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證或者安全標志,方可投入使用。檢測、檢驗機構對檢測、檢驗結果負責。
33.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投入資金由誰來保證
答:依據生產經營單位的性質而定。一般來說,股份制企業、合資企業等由董事會予以保證;一般國有企業,由廠長或者經理予以保證;個體工商戶等個體經濟組織由投資人予以保證。同時,法律還規定,對生產經營單位所必需的資金投入不足導致事故等后果,上述保證人將承擔責任。
同時,為了保證從業人員能夠配備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以及接受有關安全生產培訓,保障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與健康,《安全生產法》第39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安排用于配備勞動防護用品、進行安全生產培訓的經費。
篇3:安全生產法知識競賽判斷題試題
安全生產法知識競賽試題(判斷題部份)
三.判斷題
1.任何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未經安全生產培訓合格,均不得上崗作業。(√)
2.《安全生產法》所說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就是指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指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
3.所有生產經營單位都必須將本單位的重大危險源報當地人民政府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備案。(√)
4.企業在安全生產許可證有效期內,未發生死亡事故和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行為的,安全生產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時也必須辦理延期手續。(√)
5.煤礦企業為了取得礦井的安全生產許可證,應當先申請領取煤炭生產許可證。(×,煤礦企業為了取得礦井的煤炭生產許可證,應當先申請領取安全生產許可證。)
6.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對安全生產許可證頒發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履行《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規定的職責實施監察。(×,監察機關依照《行政監察法》規定對安全生產許可證頒發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履行《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規定的職責實施監察。)
7.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可以給予關閉。(×,需報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權限決定給予關閉。)
8.不依法進行安全評價的企業,不能獲得安全生產許可證。(√)
9.我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方針是: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10.工傷人員在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后,不可再向本單位提出賠償要求。(×,可以再向本單位提出賠償要求)
11.水上交通管理不適用于《安全生產法》。(√)
12.新建廠房、商場都必須進行"三同時"。(×,新建廠房、商場的安全設施必須進行"三同時"。)
13.一次事故中死亡3~9人的是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是較大生產安全事故)
14.擅自儲存危險物品的應令其限期整改,逾期未改的予以關閉。(×,擅自儲存危險物品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或者予以關閉,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10萬元以上的,并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10萬元的,單處或者并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15.煤礦企業應當以整個企業為單位,在申請領取煤炭生產許可證前依照《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的規定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以礦(井)為單位)
16.為維護地方社會穩定,對非重、特大傷亡事故,地方政府可責令新聞媒體不予報道。(×,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單位有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輿論監督的權利。)
17.《安全生產法》規定國家實行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依照《安全生產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追究生產安全事故責任人的行政責任。(×,追究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18.特種作業人員未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未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上崗作業導致事故的,應追究生產經營單位有關人員的責任。(√)
19.生產經營單位必須與承租單位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生產經營單位應當與承租單位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
20.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企業執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時,生產經營單位可以以技術保密、業務保密等理由拒絕檢查。(×,生產經營單位應當配合,不得拒絕、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