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上山探放水設計安全措施
礦井水災事故,直接威脅著礦工的生命安全以及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更為嚴重的是,可能會造成淹沒采區或礦井。為預防礦井水災事故的發生,在采掘施工過程中,隨時掌握礦井水災的自然規律和摸清礦井水文地質情況,以利于控制和杜絕各種水災事故的發生。12402運輸上山,沿C24煤層布置,由一采區1930運輸石門里頭揭露C24煤層處北幫(上幫)開口,按356°方位坡度25°(沿煤層)掘,到井田邊界為止,預計工程量100米。采用11#工字鋼支護、頂梁2.0米、棚腿2.2米、柱窩不小于0.2米,棚距0.7米。梯形斷面上凈寬1.8米、下凈寬2.8米、凈高2.0m,毛斷面5.94㎡,凈斷面積4.6㎡。C24煤層位于宣威組下含煤組(P2*1),煤層頂底板為粉砂巖、細砂巖,頂板較穩定;底板為泥巖、粉砂巖、細砂巖,穩定性較差。煤層均褐黑色、黑色,光澤暗淡,條痕黑色或褐灰色,斷口階梯狀,具水平層理及塊狀結構,易燃,煤層較硬。煤巖類型主要為半暗型——半亮型,少量為暗淡型或光亮型,煤質好,全區可采,是煤礦的主采煤層,煤層厚度1.8~3.5m,平均2.0m。區內出露地層從老到新為:二疊系上統峨嵋山玄武巖組、宣威組、三疊系下統飛仙關組及第四系,分述如下:1、二疊系上統(P2)峨嵋山玄武巖組(P2β):為一套基性火山噴發巖系。由集塊巖、火山角礫巖、凝灰巖、玄武巖、砂頁巖組成,厚320m左右,分布于礦界外西部邊緣。2、宣威組(P2*)位于峨嵋山玄武組假整合面之上,巖性由泥巖、砂質泥巖、粉砂巖、細砂巖、泥質粉砂巖及煤層組成。厚度170~320m,分下、中、上三個含煤組。下含煤組(P2*1):由砂質泥巖、粉砂巖夾石組成,含煤厚度一般40m,含主要可采煤層C24、C24上、C29。中含煤組(P2*2):由泥巖、砂巖、砂質泥巖、泥巖組成。主要可采煤層有C12、C17、C20、C21煤層。煤組厚度一般75m左右。上含煤組(P2*3):由粉砂巖、砂巖、砂質泥巖、泥巖組成。煤組厚度一般70m左右。煤層有C1、C3、C5煤層。3、飛仙關組(T1f)巖性主要為粉砂巖、細砂巖、泥質粉砂巖、粉砂質泥巖、泥灰巖等。厚度246~550m。4、第四系(Q)以浮土、粘土、砂土為主,一般厚0~15m。爛泥田礦井位于平關向斜南東翼,楊梅山-小達村斷層的西側,地層走向NEE,傾向SSE,傾角20~35°,平均25°左右。根據地質報告井田范圍內有3條(原F12、原F13、原F3)斷層,構造復雜程度屬中等。原F3(正斷層):位于井田北西部,走向北東,傾向南東,傾角75°,北部為煤系地層與峨嵋山玄武巖組中部相接觸,南部為煤系地層與飛仙關組相接觸,該斷層南北延伸出礦界外。原F12(正斷層):位于井田西南部,斷層走向NNW、傾向NE,傾角70°左右,北部為煤系地層與峨嵋山組相接觸,該斷層向東延伸交于F3。原F13(正斷層):位于井田南部,斷層走向NW,傾向NE,傾角70°,斷層北部為煤系地層與峨嵋山玄武巖相接觸,南部為煤系地層底部與煤系地層中下部相接觸,該斷層向南東延伸交于F3。F9(逆斷層):位于井田二采區中部,斷層走向SN,傾向W,傾角55~70°,落差大于20m。經整理,在礦井建設巷道布置、主斜井以東C24煤層探巷掘進收集地質資料,現在井田范圍內共揭露中小型斷層14條。礦區受以上斷層影響,斷層附近小斷層很發育,對煤層開采影響較大,礦區構造復雜程度為中等構造類型。該巷,北、東面為一采區1702運、回風上山,南面為一采區1930運輸大巷,西面尚未開采。水文地質情況:1、河流井田內河流有江浪河,由礦區南西端自北向西從井田流過。該河流為山區雨源性河流,流量變化幅度大,隨季節變化而變化,雨季暴漲,枯季流量較小,河水主要受大氣降水的影響。礦井開采煤層位于當地侵蝕基準面以下,開采過程中,應留有足夠的保護煤柱。礦井中西部為一干涸水庫,據爛泥田礦井在+2040.0m設點觀測,近十年來該點最高洪水位+2043.46m。2、地層含水性宣威組和飛仙關組主要由砂泥巖組成,該地層含淺部風化裂隙水,有泉水點出露,愈往深部含水性愈微弱。井下煤層巷道中,頂板常見淋水現象。第四系主要為坡積物,厚度一般10m左右,透水性強,含水性中等,主要受大氣降水的控制。3、隔水層主要是含煤巖組及上覆地層中的泥巖和粘土巖。4、地下水主要為煤系地層含水和江浪河滲水。5、水文地質類型大氣降水、滑坡水、老窯積水是礦井充水的主要因素,本井田屬于以大氣降水為主要補給來源,風化裂隙水以滲流為主,水文地質條件屬中等偏復雜。地表水匯水標高為+2050m。6、礦井正常涌水量:30m3/h;最大涌水量:75m3/h。為此,必須嚴格執行“物探先行,鉆探驗證”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制度。充水因素分析:1、大氣降水:是地下水主要的補給水源。含煤地層裸露,直接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其充水強度和降水的強度及持續時間有著密切聯系。降水成為礦井水的主要補給水源,對礦井涌水的影響較大。2、地表水:區內沖溝發育,切割較深,排泄條件好。有些沖溝常年有水,枯季流量較小,雨季暴漲。但地表水會沿地表斷層及裂隙滲入地下,進入礦井巷道,增大礦井涌水量。3、老窯、老巷及空區水:該巷位于現生產區域,由于老窯及采空區冒落造成地表開裂、塌陷,致使地表水及降雨由裂隙滲入老空蓄積,可能有局部積水。4、第四系孔隙水:巖石破碎,透水性較強,特別在雨季水量猛增。5、礦井直接充水含水層:含煤地層與隔水段呈間互狀,雖富水性弱,但具一定的承壓性。6、斷層帶水:斷層破壞了地層的完整性、連續性,降低了巖石的力學強度。含煤地層主要以塑性巖石為主,受力后發生塑性變形,破壞以剪斷為主,常形成微張開甚至閉合的裂隙,斷層帶巖石膠結性中等,缺少對地下水儲存和運動的有效空間,含水性和導水性不強,但上覆地層斷層帶有一定含水性,導水性較好,可能連通含煤地層上部的中強含水層和地表水,加之礦床開采中,人工采礦裂隙大量出現,改變了斷層帶附近應力場和地下水的天然流場,地表水、地下水就有可能沿斷裂帶流入礦井。礦井范圍內無大的河流、湖泊、水庫,溝谷小溪大部分具有季節性,主要靠泉水補給,對礦井無較大影響。礦開采的是二疊系上統宣威組煤層,對礦井直接充水的含水層是二疊系上統宣威組,是裂隙水含水層,含水性弱,其上、下有隔水層與強含水層相隔,正常情況下與強含水層沒有水力聯系,不存在強含水層的威脅。地表水和大氣降水:礦地表水系按地形條件排泄,礦區范圍內排水溝暢通,地層又無大的裂隙,大氣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水源,對礦井涌水量的有一定的影響,據往年觀測,礦井正常涌水量在30m3/h,雨季最大涌水量在75m3/h。地下水:礦井直接充水的含水層是煤系地層本身的含水層,強含水層下有隔水層相隔,對礦井的影響較小,不會造成突水威脅。斷層、鉆孔、巖溶水:礦區范圍有多條斷層,存在斷層水的威脅。地質隊對礦區進行了勘探,打鉆,封孔不好的大型鉆孔對礦井開采有突水威脅。老窯、老巷及空區水:該巷位于現生產區域,由于老窯及采空區冒落造成地表開裂、塌陷,致使地表水及降雨由裂隙滲入老空蓄積。可能有局部積水,對礦井開采有突水威脅。可采煤層有C3、C17、C20、C21、C24上、C24煤層六層。現開采C24上、C24煤層。12402運輸上山沿C24煤層掘進,是煤礦的主采煤層,煤層厚1.80~3.50米,平均厚2.00米。重點探清C24煤層中的老空區及老巷積水情況。一、礦成立探放水領導小組組長:葉學文成員:劉福榮、牛九文、蔡開政、陳忠誠、肖云華、葉廣合、劉富成、敖小本、唐廣元、劉江宏、肖燕平、尹兵、王長江、陳永。成員分工:1、葉學文為探放水領導小組總指揮,負責全盤指揮工作。2、尹兵、牛九文負責探放水的具體施工。探放水隊等幾人協力完成。并負責打鉆地點的探放水牌板的填寫。3、陳忠誠、肖云華負責將每天的打鉆情況在探放水臺帳上做好記錄。打鉆時間、地點、打眼方位、角度、孔深、煤巖層位、有無頂鉆、噴孔現象、瓦斯情況等,都要記錄清楚。二、鉆探機具:1、鉆機型號:煤礦用坑道鉆機ZY-750、ZY-620最大鉆深:150m2、鉆桿直徑:42㎜三、探放水設計及鉆孔參數:嚴格執行“物探先行,鉆探驗證”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探放水鉆孔呈扇形布置,設計孔數為扇形5個以上,每次探深為60米,其中允掘距離為30米,超前距離為30米,依次循環進行。實際工作中可根據巖(煤)層的變化及探水情況適當調整。四、工作面遇到下列情況之一,必須確定探水線進行探水:易造成礦井水災的水源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對礦井威脅最為嚴重的是地下水,地下水有含水層水、斷層水和老空水,因此,在礦井施工過程,尤其是巷道掘進施工應注意透水事故的發生,為防止礦井水災事故的發生,確保安全生產和財務不受損失,<>規定:礦井必須做好水害分析預報,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則,并規定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況之一,必須確定探水線進行探水。1、接近水淹或可能積水的井巷、老窯或相鄰煤礦時。2、接近含水層、導水斷層、溶洞和導水陷落柱時;3、打開隔離煤柱放水時;4、接近可能與河流、湖泊、水庫、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斷層破碎帶時;
篇2:探放水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第1條按規定參加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取得操作資格證,持證上崗
第2條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作業標準》、《探放水工程設計》及質量標準化中有關探放水安全的規定。
第3條按時交接班,按規定向調度室如實匯報所探放水地點探孔的進度、是否有出水預兆等情況。
第4條井下探放水要嚴格詳細記錄探放水探孔進度,方位、傾角等詳細情況。
第5條必須每班對探放水設備進行檢查維修、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第6條必須每班對探放水設備固定進行檢查,使設備固定牢靠,嚴禁設備帶病運行。
第6條探放水過程中發現探孔有異常時必須停止鉆探,向調度室匯報。如遇險情時立即通知受危險人員撤離。
篇3:探放水隊長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范本
1、嚴格按照公司制定的探放水設計要求進行鉆進作業
2、管理好隊組的整體協調任務安排,并要求在每次鉆進的地點,因地質水文、老室等地點不同在遇有特殊情況下,應注意的事項和防范的措施,以及發生突發事故的最佳安全避災路線
3、認真觀察現場和鉆進的每一個鉆孔的實際情況做出準確分析判斷和實際總結,并能將資料匯總給公司領導提供第一手基礎性數據
4、應對編制的探放水設計在實踐工作當逐步完善并制定和落實開采期間各項安全防范措施
5、探放水隊伍人員應當按照有關現實培訓合格持證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