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雷電應急安全技術措施

防雷電應急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8402

在雷雨季節期間,為防止直擊雷和雷電波對礦井供電線路、機電設備及設施的損壞,防止通訊、監測和微機系統的紊亂,防止人員的傷害以及火災事故的發生等,保證我礦在雷雨季節的安全生產和正常供電,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

一、組織機構

組?長:礦?長?礦黨委書記

副組長:總工程師機電副礦長生產副礦長安全副礦長后勤副礦長

三產副礦長

成?員:機電副總?安全副總?運輸副總?安監處副處長?機電科科長

機電科書記?通風科科長?礦調度主任?運輸科科長?供應科科長

勞資科科長?地測科科長?一采區區長?二采區區長?安裝區區長

工程區區長?抽采區區長?外運區區長?宣傳部部長?信息中心主任

后勤服務中心副主任?多經處副處長

二、防雷領導組職責

1、定期組織召開全礦的防雷專題會議,分析研究解決防雷系統存在的問題,并制定解決辦法。

2、在雷雨季節每月要組織一次對全礦防雷系統的檢查和講評。

3、負責制定年度規劃并組織實施和相關項目落實,確保免受雷電的傷害。

三、防雷設施責任區的劃分

機電科:廣場35kv變電站、黃臺峰35kv變電站、局家洼35kv變電站、羊圈港35kv變電站、黃臺峰主通風機房、長峪溝主通風機房、小沙巖主通風機房、局家洼主通風機房、矸石山變電所、明斜井配電所、廣場壓風機房、礦燈房、乏風氧化站、機電隊監控室、機電科調度室、集控中心、任務樓變電所、機廠變、綜采庫電試、地面6kv架空線路、6kv入井電纜和管路等涉及雷電損壞的地點

通風科:監測機房、辦公室微機

抽采區:瓦斯抽放泵站、分源抽采泵站

外運區:運煤通道6kv變電所、運煤通道通風機房、運煤通道驅動機房、明斜井皮帶機房

水暖科:20t鍋爐房、5kt泵房和辦公室微機

物業科:工人村變電所、工人村住宅樓、礦辦公樓、任務樓和辦公室微機

矸石山治理科:2.5m絞車房、入井信號照明線、排矸進風斜井入井軌道和辦公室微機

運輸科:運輸調度室、信集閉入井線路、所有入井軌道、架空線路和辦公室微機

宣傳部:廣播站機房、廣播入井線路和辦公室微機

勞資科:考勤站機房和辦公室微機

供應科:供應科辦公室微機

安監處:信息站和辦公室微機

信息中心:通訊系統、所有入井通訊線路、所有入井監測線路、井下人員定位系統、通訊機房和辦公室微機

地測科:辦公室微機

四、安全措施

1、各單位行政正職是防雷電工作的第一責任者;并指派專人負責防雷電工作,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國家電網安全工作規程》以及有關防雷電技術規范標準的要求,制定出本單位的防雷電安全技術措施。

2、機電科在每年的5月前,要對避雷器進行試驗,接地系統進行測試、供電設備要定期進行預防性試驗,對試驗測定存在的問題及時組織處理,確保防雷設施的安全可靠。

3、機電科要在雷雨季節前,對全礦的防雷設施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對存在的問題要進行三定、復查,督促有關單位定期解決。

4、在雷雨季節期間,各單位要嚴格執行雙值班制度,加強調崗查崗,加強對崗位人員責任心的教育,以保證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處理。

5、機電科在雷雨季節期間,對防雷設施每月不少于一次檢查。對檢查結果及時上報礦防雷領導組,對查出的問題要督促各管理單位定期解決。

6、各單位在雷雨季節期間,對防雷設施每月不少于兩次自檢。對檢查結果及時上報礦防雷領導組,對查出的問題要進行處理。在處理之前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7、經由地面架空線路引入井下的供電線路和電機車架空線,必須在入井處裝設防雷裝置;由地面直接入井的軌道及露天架空引入(出)的管路,必須在井口附近將金屬體進行不少于2處的良好的集中接地;通訊線路必須在入井處裝設熔斷器和防雷電裝置。各管理單位必須嚴格按照此規定進行檢查和維護。

8、地面各機房站所、辦公室等使用微機的場所,必須對其電源裝設避雷裝置;網絡進出線要進行屏蔽和外皮接地,要求接地裝置阻值小于4歐姆,接地可靠。

9、所有的電氣設備要按照《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的要求,裝設過電壓保護裝置,要定期進行試驗,對不符合要求的保護裝置要及時進行處理或更換。

10、礦井所有6kv架空供電線路的絕緣子必須為10kv的絕緣子;所有變壓器低壓側要加裝避雷裝置;各管理單位負責落實。

11、對微機電源未裝設避雷器且不影響礦井安全和生產信息的機房(辦公室),要求在打雷閃電期間和下班后,應切斷其電源。以防雷電波侵入機房,損壞設備。

12、在土壤電阻率大的地點,裝設接地極時,接地極必須安設在鹽池內,鹽池規格為長1m,寬0.5m,深1m。鹽池內裝設木炭和食鹽,其比例為1:6。

13、在每次雷雨后,各單位要對供電線路、機房站所的防雷設施進行巡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機電科要監督落實。

14、機電科每月至少一次對外轉供電單位的防雷設施、線路及設備進行檢查,外轉供電單位要指定專人負責雷雨期間的防雷電工作,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

15、礦井供電雙系統采用分列運行方式,要嚴格執行雙系統分列運行方式,防止重大停電事故的發生。

16、各單位要加強供電設備設施的預防檢修工作,嚴把質量關,特別對重點部位進行重點檢查和測試,確保設備保護齊全可靠。

17、礦住宅樓的防雷接地裝置由物業公司負責檢查、落實,確保接地可靠。

18、礦工業建筑物按規定要設置防雷電裝置,由各管理單位負責完成,機電科監督落實。

19、各單位要高度重視防雷電工作,有雷就是險情,雷聲一到,各級值班人員要各就各位。

20、一旦發生大面積停電,立即啟動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篇2:雷電災害應急措施規范

當雷暴發生時您如果還在戶外,要注意下面幾點:

1、不要在山頂、山脊、建筑物頂部或孤立的大樹下停留。

2、不要在小型無防雷設施的建筑物、車庫、車棚附近停留。

3、不要在鐵柵欄、金屬曬衣繩以及架空金屬體附近停留。

4、不要在室外游泳池、池塘、水庫游泳。

5、應該迅速躲入有防雷設施保護的建筑物內,或有金屬頂的各種車輛。

如果不具備以上條件,應立即雙膝下蹲,向前彎曲,雙手抱膝。

如果雷暴發生時您正在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附近,也應注意幾點:

1、不要在建筑物朝天面上活動。因為當朝天平面發生直接雷擊時,強大的電流可導致人員傷亡。

2、不要使用淋浴器或接觸水管。因為水管與防雷接地相連,雷電流可通過水流傳導而致人傷亡。

3、緊閉門窗,防止側擊雷和球形閃電侵入。

4、家庭使用電腦、彩電、音響、影碟機等弱電設備不要靠近外墻,雷電發生時不宜使用這些設備。

篇3:住宅區雷電雷暴應急預案

住宅區雷電(雷暴)應急預案

(三)預防雷電(雷暴)可能帶來的火災或人身傷害事故。主要責任部門:

物業工程部、秩序維護部

落實負責人:工程部負責人、秩序維護隊長(平日工作時間)工程部值班員/秩序維護班長(夜間及節假日等非辦公時間)重點范圍:樓宇避雷設施。

1、防雷裝置的檢查

(1)項目秩序維護部應注意提示工程部,在每年雷雨季節以前作定期檢查。如有特殊情況,還要進行臨時性的檢查。特別是避雷針、避雷器要進行定期校驗。

(2)當防雷裝置各部分導體出現因腐蝕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折斷、銹蝕達30%以上時,必須進行更換。

(3)檢查是否由于維修建筑物或建筑物本身形狀有變動,使防雷裝置的保護范圍出現缺口。

(4)檢查接閃器有無被雷擊后而發生熔化和折斷,避雷器瓷套有無裂紋、碰傷等情況,井應定期進行預防性試驗。

(5)檢查明裝引下線有無在驗收后又裝設了交*或平行電氣線路;檢查避雷裝置有無接觸不良情況和木結構的接閃器支桿有無腐朽現象;并檢查接地裝置周圍的土壤有無沉陷現象等。

(6)測量全部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應符合安全要求。若發現接地電阻值有很大變化時,應對接地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必要時可補打電極。

(7)檢查有無因挖土、敷設其他管道或種植樹木、植被而挖斷接地裝置等。

(8)獨立的避雷針及其接地裝置不得設在行人經常通過或堆放易燃物的地方。對裝有避雷針或避雷帶的構架,不準裝設低壓線或通訊線等。避雷針、避雷帶與引下線應采用焊接方法。

2、預防雷暴災害的措施

(1)項目秩序維護部應確保項目所有員工均接受過防雷常識的培訓,并留有培訓記錄。

(2)要求項目各部門注意雷電天氣切實保護戶外工作員工的安全,必要時應要求戶外崗位的員工暫時撤入室內或在安全地點躲避。

(3)雷電天氣應禁止員工登高作業,帶電作業或在空曠地點工作。(如進行外壁作業、在樓頂工作、攀爬燈桿等)

(4)要求員工遇雷電天氣,不得在樹木、煙囪、廣告牌、旗桿等高大、孤立結構、物體附近活動。不得接近高壓輸配電設施。3、雷暴天氣暫避場所的選擇

發生雷暴時,除非不得已,不可走出大門或留在戶外。應當尋找能提供防雷保護的建筑物、車輛或者其他構筑物、場所暫避。

(1)下列場所可供人們躲避雷電。

①采取防雷保護措施的住宅或其他建筑物;

②地下掩蔽場所,諸如地鐵、隧道和洞穴;

③大型金屬或金屬框架建筑物;

④具有金屬車頂和車身封閉的汽車、大型客車以及其他車輛;(2)如果處于暴露區域,孤立無援,一籌莫展,而且你感到自己的頭發根根豎起,預示即將遭到雷擊,則應立即跪下,身子前向彎曲,并將手放在膝蓋上。切勿躺在地上,也不得把手放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