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監控技術措施
××××巷道即將施工,需要安裝瓦斯監控系統,為確保設備安設符合要求和施工安全起見,特制定本措施:
一、目的
1、××××巷道內的電氣設備實現瓦斯電閉鎖功能。當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達到或超過斷電濃度時,能自動切斷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的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的電源并閉鎖;瓦斯濃度低于復電濃度時自動解鎖。
2、××××巷道內的電氣設備實現監控設備故障閉鎖功能。當與閉鎖控制有關的設備未投入正常運行或故障時,切斷該監控設備所控制區域的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的電源并閉鎖。
二、安全監控設備的種類數量
1、礦井安全監控系統為kj9ona型;監控分站型號為kj90-f16和kj90-f8;低濃甲烷傳感器型號為kg9701a;斷電器型號為kgd3k。
2、掘進工作面需安設監控分站kj90-f8型一臺,kg9701a型號低濃甲烷傳感器兩臺;kgd3k型號斷電器一臺,gtl(a)型設備開停傳感器兩臺。
三、監控設備安裝位置及斷電范圍
1、掘進工作面安裝t1、t2甲烷傳感器,甲烷傳感器數據實時傳輸到井下監控分站,通過分站傳輸到地面中心站。所有控制指令由中心站進行設置,監控分站和斷電控制器執行,斷電執行結果通過饋電傳感器器反饋到監控分站,再傳輸到地面中心站。
(1)監控分站安裝在××××;
(2)在距掘進工作面不大于5m的范圍內安裝甲烷傳感器t1;
(3)在掘進工作面回風巷內,距全風壓回風10~15m范圍內安裝甲烷傳感器t2;
(4)甲烷傳感器t1、t2必須垂直懸掛在支護良好無滴水的巷道頂板下300mm處,且距巷幫不少于200mm,并掛牌管理。
(5)
瓦斯報警濃度:t1≥1.0%、t2≥0.8%
瓦斯斷電濃度:t1≥1.5%、t2≥0.8%
瓦斯復電濃度:t1<1.0%、t2<0.8%
斷電范圍:t1、t2均控制掘進巷道內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
(6)設備開停傳感器卡在局扇開關負荷側電源上,安裝時要卡牢固并盡量遠離其它動力電纜。當主局扇停止運轉時切斷該掘進巷道內的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的電源并閉鎖。
(7)為監測被控設備瓦斯超限是否斷電,被控開關的負荷側必須設置饋電傳感器!
四、地面準備與調試
1、按《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aq1029-2007)和產品說明書的要求對監控裝置在地面進行全面檢查其完好性,即設備隔爆面處理,零部件是否齊全,指示燈、顯示窗口、電源接線口、保護蓋等是否完好無損,不用的接線口用擋板堵死。不完好的設備嚴禁入井!
2、備好各種調試校正工具、器具及標準甲烷氣樣和空氣樣;根據現場電氣設備情況備好合適的電源電纜、密封圈,信號傳輸電纜(導線截面應≥1mm2)、本安接線盒等。
3、對分站所有模擬量、開關量、控制量進行地面調試、校正,并聯接主機試運行24~48小時以上,設備能穩定、可靠的正常運行,各項技術指標達到產品說明書及《煤礦安全監控系統通用技術要求》(aq6201-2006)的要求后,方可入井安裝。
五、井下施工步驟
1、監控裝置及電纜運到施工現場后,要首先檢查作業環境的安全狀況,巷道支護情況,敲幫問頂,然后對監控裝置及電纜進行外觀檢查,以防運輸過程中受損。
2、先敷設傳感器和饋電斷電器電纜,吊掛好傳感器。信號傳輸電纜接頭處用本安接線盒連接好。
3、分站電源連接時停電地點選在該掘進巷道供電開關的上一級控制開關。進行電源和斷電器連接時停送電必須嚴格按照電工操作規程施工,停送電時嚴格按照:停電、瓦檢、驗電、放電、封線、掛牌、閉鎖的步驟進行操作,并派專人停送電及看護,然后進行電源和斷電器連接!
4、按照瓦斯電閉鎖的技術要求,選定被控開關,進行斷電器連接。
5、接線完成后,檢查接線是否正確,走線是否美觀,是否符合電氣防爆技術要求,接地線是否正確連接,用毛刷清理干凈開關內的銅絲等雜物,處理好隔爆面,上緊開關防爆面螺絲,然后方可送電(送電與停電同一人),接通分站電源,對傳感器供電。
6、井下分站預熱15~20分鐘后,按產品說明書要求對儀器進行安裝后的調試校正,調試內容為:傳感器的報警值、斷電值、復電值,斷電是否可靠靈敏。一切功能正常后,然后與地面中心站聯機并檢驗調整跟蹤精度。監控設備運行正常后,施工人員方可離開現場。
六、安裝技術要求
1、監控分站應安設在便于人員觀察、調試,周圍支護良好,無滴水、無雜物的進風巷道或硐室中,其距巷道地板不小于300mm或吊掛在巷道中。
2、瓦斯傳感器應垂直懸掛,周圍巷道支護良好,無滴水、無雜物處,距頂板(頂梁)不大于300mm,距巷道側壁不小于200mm。
3、傳輸電纜應使用不延燃電纜,傳輸電纜不得與風水管路、動力電纜同側敷設。傳輸電纜如與風水管路、動力電纜同側敷設時,必須在風水管路上方300mm以上距離,動力電纜100mm以上距離。電纜敷設時要有適當的馳度,要求在外力作用時能自由墜落。電纜懸掛高度應大于礦車和運輸機的高度,并盡量位于人行道一側。
4、監控電纜每節電纜要不低于200米。監控電纜接頭處要用本安接線盒連接,電纜進線嘴連接要牢固、密封要良好,密封圈直徑和厚度要合適,電纜與密封圈之間不得包扎其他物品。電纜護套應伸入器壁內5~15毫米。接線應整齊、無毛刺,芯線裸露處距卡爪或平墊圈不大于5毫米,腔內連線松緊適當。接線盒不得設置在淋水處,接線盒處電纜要有一定的余量,并用尼龍扎絲扎緊。
七、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項
1、分站電源和斷電器連接時必須持有機電科審批的停送電申請表,嚴格電工操作程序,嚴禁帶電作業!
2、監控分站供電電源必須取自開關的電源側,嚴禁接在被控開關的負荷側!
3、監控設備在運輸過程中,要注意人身安全,避免設備碰、砸、摔擠,以防損壞或造成內部元件接觸不良。乘座人車要把設備和電纜放置牢靠,以免伸出車外。在斜巷運輸設備或行走時要遵守“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的規則。兩人肩抬設備或其它物料時,要前后相互照應,注意巷道和腳下安全情況。
4、在大巷中敷設電纜時要注意過往車輛,電纜不要放在軌道上,防止被過往車輛軋傷。有車輛過往時要放下手中的電纜,在躲避洞或巷道較寬處躲避車輛。在斜巷敷設電纜時要與斜巷扒勾人員聯系好,行車時不準放電纜。防線時要兩個人配合,一個人在前面拉線,一個人在后面放,以防電纜被拉亂。
5、電纜如需穿過電機車架線時要有架線停電申請,按照:停電、瓦檢、驗電、放電、封線、掛牌、閉鎖的步驟進行操作,并派專人停送電及看護。
6、電源連接完畢后,應檢查接線是否正確,密封圈是否合適,是否有羊尾巴,雞爪子,進線長度是否符合有關規定等,杜絕電器失爆現象!
1、××××瓦斯監控設備布置圖
2、××××瓦斯斷電控制圖
篇2:車輛運輸監控平臺安全監控制度
一、負責為企業運輸車輛管理運行數據查詢服務。
二、負責監控平臺設備運行狀態管理、維護和報修工作,登記設備運行記錄。
三、負責監控車輛運行軌跡和運行狀態,對可疑車輛和地區按照運輸部門要求實施重點監控觀察。
四、對車載終端設備進行定期檢查,保障全部設備完好;
五、車輛管理員負責GPS設備的維修檢測工作,登記維修檢測記錄。
六、車輛管理人員要定時維護更新系統狀態,保持信息傳遞速度和顯示刷新速度。定期對計算機硬件進行維護處理。
七、一旦監控中心發現裝有GPS車載終端的車輛無法進行有效監控,監控人員及時填寫GPS設備檢修單同時駕駛員或負責人安排車輛前去進行修理,駕駛員應及時對車載設備進行檢測修理,不得無故拖延。
八、維修車間對GPS車載終端建立檢修登記制度,并配合相關部門定期對進修的車輛進行檢測,確保設備完好。
九、負責跟進所有的物流運單,包括供貨商出發的及各分公司之間調撥的運單,并第一時間發送商品貨運通告,通知收貨方。
十、負責在物流系統中完成直運到貨信息的登錄工作。
十一、負責跟進貨運過程中的每一個交接環節,必須確保貨暢其流。
十二、負責確保商品按時供貨、準點到位。
十三、負責確認發運商品是否安全、快捷、準點到達收貨方目的地。
十四、負責處理貨運中出現的各種不良情況,記錄在案,并及時上報運輸主管處理。
篇3:公安機關使用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查處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規定
第一條為規范我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利用交通技術監控記錄資料查處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我省各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本省行政區域內使用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查處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應當遵守本規定。
第三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利用交通技術監控記錄資料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進行處理,應當遵循合法、及時、公正、公開和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對應當給予處罰的,依據違法行為的事實和法律法規的規定作出處罰決定。
第四條本規定所指的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是指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用于道路交通安全監控、查處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電子、雷達、激光、照相、視頻技術等裝置。
第五條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應當由公安機關向政府申請撥款安裝,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日常使用、管理、維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出資、合作等方式,利用交通技術監控設備經營謀利。
違反前款規定的,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所采集的數據一律無效,不得錄入道路交通違法信息系統(以下簡稱全省系統),并不得作為處罰依據。
第六條交通技術監控設備必須是國家行政主管部門許可生產、銷售,并經檢定合格的產品。
各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使用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應當依法進行周期檢定,檢定結果報省廳交通管理局備案。
第七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利用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查處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應當在以下道路上進行:
(一)設有規范相應交通行為的交通信號;
(二)雖無規范相應交通行為的交通信號,但法律法規有明確通行規定的。
第八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需要,科學合理設置和使用交通技術監控設備。其中安裝測速設備,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固定測速點位置必須提前在前方500米至1公里處豎立告示牌,公開告知。
(二)除固定測速點外,可以根據轄區內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及交通事故發生特點,采取流動測速方式進行測速。
第九條違法數據采集、處理等工作,應當由公安民警負責。違法數據錄入工作,可以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的專人負責。
交警大隊使用非公安民警的工作人員的,應當將人員名單報所在地交警支隊備案,交警支隊對人員使用情況進行監督。
第十條利用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收集的違法行為信息,應當清晰反映機動車類型、號牌、外觀以及違法行為種類、違法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等特征。違法事實不清的,不得錄入全省系統。
對監控記錄的違法行為信息,應先與全國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查詢系統中的車型、顏色等車輛外觀特征數據進行比對,經比對無誤后方可錄入全省系統。
第十一條便攜式、車載式等移動監控設備記錄的違法行為信息,應在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錄入全省系統;固定監控設備記錄的違法行為信息,應在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5個工作日錄入全省系統。超過規定時間的,不得錄入全省系統。
第十二條對于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查處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將違法處理通知書或處罰決定書郵寄送達當事人。采取郵寄送達方式無法送達的,可以公告送達。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違法行為信息錄入全省系統后的10個工作日內向車輛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寄出違法處理通知書,通知駕駛人或者車輛所有人、管理人接受處理。超過六個月未發出違法處理通知書的,不再予以處罰。
第十三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作出并送達處罰決定書后,當事人未按期繳納罰款的,可以依法加處罰款。已作出并送達違法處理通知書但未作出或送達處罰決定書的,不得向當事人加處罰款。
第十四條同一輛機動車在一個連續時間狀態,在同一個大隊轄區的同一路段同一行駛方向,被固定測速設備或者流動測速設備記錄有多次超速違法行為的,原則上只處一次罰款。
機動車有超速違法行為,但時速未超過限速值10公里/小時的,可予以書面警告處罰;機動車有低速違法行為,但未低于最低限速值10公里/小時的,可予以書面警告處罰。
第十五條機動車已辦理了轉移登記的,轉移登記后如發現該車在轉移登記前還有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未處理的,不再處以罰款。
第十六條當事人已繳納罰款,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及時辦結違法信息處理手續。全省系統與銀行代繳罰款系統沒有實現聯網的地區,應當每日到銀行提取罰款繳納的資料,3個工作日內辦結違法信息處理手續。
因計算機系統故障、數據不能正常傳輸等原因造成違法記錄沒有及時撤銷,但當事人提供了繳納罰款憑證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核查后應當辦理車輛及駕駛人業務。
第十七條當事人對交通技術監控記錄的資料提出異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聽取其陳述和申辯。對當事人所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不予處罰,違法行為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及時撤銷違法記錄。
第十八條未嚴格執行本規定,造成嚴重后果的,按照公安部《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規定》、《廣東省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實施辦法(試行)》的規定追究有關單位領導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第十九條本規定由省公安廳負責解釋,從發布之日起實施。此前的文件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