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和隔絕煤層爆炸安全措施
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五十五條規定:開采有煤塵爆炸危險煤層的礦井,必須有預防和隔絕煤塵爆炸的措施。
現我礦的煤層鑒定結果為:
1、根據2010年3月19日山西煤礦礦用安全產品檢驗中心鑒定報告,6#煤燃燒時火焰長度30mm,加巖粉量為60%,煤塵有爆炸危險性。6#煤燃燒試驗時的吸氧量0.6714cm3/g,自燃傾向為ⅱ類,屬自燃煤層。
2、根據2009年3月18日山西省煤炭工業局綜合測試中心試驗結果,10#煤燃燒時火焰長度50mm,加巖粉量為65%,煤塵有爆炸危險性。10#煤層煤樣燃燒試驗時的吸氧量0.89cm3/g,自燃傾向為ⅱ類,屬自燃煤層。
為了確保安全生產,特制定預防和隔絕煤塵爆炸措施:
一、組織機構:
組長:馮云旺
副組長:高智雷進海馮虎明謝振東馬金平田質群何英太任云祥韓勇
成員:各區、隊、班組長、安檢員等。
二、預防煤塵爆炸的措施:
(一)、嚴格執行本礦制定的防塵管理制度和綜合防塵措施。自上而下對防塵工作齊抓共管,定期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
(二)、堅持濕式打眼,隨著打眼過程的進行,連續地將水送至鉆眼底部,以沖洗巖屑和濕潤巖粉,達到減少巖塵的產生和飛揚的目的。
(三)、放炮時堅持使用水炮泥及水炮泥袋,將裝滿水的水炮泥袋裝填在炮眼內,爆破時水袋被爆碎,并將水壓入煤的裂隙和霧化,以達到防塵的目的。不僅能降低煤塵的產生量,而且還能減少瓦斯涌出,增加爆破的安全性和提高爆破效果。
(四)、堅持使用噴霧和風流凈化水幕。用以降塵和凈化風流。
(五)、裝巖(煤)時的防塵,掘進爆破之后,先用水沖洗煤幫、巖幫,以清除沉積粉塵,然后對煤堆或巖堆進行灑水,最后再裝運。
(六)、運輸時的防塵:主要措施是噴霧灑水。
(七)、采掘機械割煤時的防塵
1、選擇最佳切割速度。采掘機械的切割參數對產塵量影響甚大。一般采取減少齒數、增大齒距、加大截深和降低切割速度等措施。
2、噴霧灑水。噴霧灑水是采掘機械切割煤體時必須使用內、外噴霧。
3、除塵器除塵。在各掘進工作面安設除塵風機。
4、通風除塵。合理的通風措施能夠有效地排除粉塵,風速過小,不能將懸浮的煤塵及時帶出工作地點,使空氣中含塵量增多;風速過大,則把已沉降于巷道四周的落塵重新揚起,增加了工作面和巷道的粉塵濃度。工作面的風速應控制在1.2~1.6m/s間為宜。
(八)、煤層注水,在煤體尚未開采之前用水加以濕潤,增加煤體水分,以減少開采時的煤塵產生量。
(九)、定期按計劃清掃積塵:沉積在巷道四壁的煤塵,一旦受到沖擊再度飛揚,形成塵云,會為煤塵爆炸創造致災條件。所以,必須定期按計劃對井巷進行清掃、沖洗煤塵。
(十)、防止煤塵引燃:即預防高溫熱源產生。其主要火源是瓦斯爆炸與不正確的爆破作業。嚴格瓦斯檢查制度,嚴格按規定進行爆破作業
三、隔絕煤塵爆炸的措施:
安設隔(抑)爆設施的目的是減輕瓦斯、煤塵爆炸的災害程度、控制災害范圍。隔爆水棚安設技術措施:
(一)、隔爆水棚分為主要隔爆水棚和輔助隔爆水棚。
1、主要隔爆水棚應在下列巷道中設置:
1)6#、10#運輸上山、軌道上山和回風上山;
2)6#、10#總回風巷。
2、輔助隔爆水棚應在下列巷道中設置:
1)采煤工作面運輸順槽、回風順槽;
2)采區內的煤和半煤巷掘進巷道;
3)采取獨立通風并有煤塵爆炸危險的其它巷道。
3、使用的水袋必須符合mt157《煤礦用隔爆水槽、隔爆水袋通用技術條件》的規定,并且是經有關質檢部門檢驗合格的產品。
(二)、隔爆水棚應設在直線巷道內,與巷道的交叉口、轉彎處的距離要保持50―70m,與風門的距離大于25m。隔爆水棚必須按規定進行安設,實行掛牌專人管理,隔爆水棚的說明牌要標明安設地點、水棚類型、棚區長度、巷道斷面、水袋數量、水袋容量、應設水量、實設水量、檢查人員,檢查時間,管理單位、責任人。
(三)、水棚安設采用集中布置方式。集中式水棚排間距為1.5米,集中式水棚的用水量按巷道斷面積計算,不得小于如下值:主要隔爆水棚400l/m2,長度不小于30米,選用60l的隔爆水袋。輔助隔爆水棚200l/m2,長度不小于20米選用,40l的隔爆水袋。
(四)、采掘工作面的集中式隔爆水棚要及時移動,保持首列水棚距掘進頭、回采面上下口、轉載點為60-160m,但不能超過200m,與巷道交叉口拐彎處距離50-75m,與風門、風窗距離大于25m。
(五)、煤巷、半煤巷掘進工作面長度小于200m時不安設。
(六)、水棚距離頂梁(無支架時為頂板),兩幫(柱)的間隙(縱向投影)不得小于100mm,:棚組內的各排水棚安裝高度應保持一致;棚區的巷道需要挑頂時,其斷面積和形狀.應與其前后各20m長度的巷道保持一致。
(七)、水棚距各軌道高度不小于1.8米,掛鉤角度為60-65度,鉤長度25mm,水棚總寬度與巷道總寬度的比例:斷面小于10m2時,水棚應大于35%的斷面,斷面小于12m2時,水棚應大于50%的斷面,斷面大于12m2時,水棚應大于65%的斷面。
(八)、水袋距巷幫和同排水袋之間的垂直距離不低于0.1m,同排水袋之間與煤幫之間的間隙之和不得超過1.5m。水袋必須吊掛平直。水袋底部至頂板的垂直距離不大于1m,否則必須在上方增設一個水袋。水袋底部至巷道軌面的垂直距離不得低于巷道高度的1/2且不得低于1.8m。
(九)、如果是拱形巷道必須在中間上方加一個水袋。高度大于4m的巷道應設置雙層水袋。上層水袋的總水量按巷道全面積30l/m2單獨計算。下層水棚用水量仍按前述水棚用水量計算。
(十)、隔爆水棚要進行統一編號建檔管理。每組隔爆水棚的水袋也要進行統一編號,每組隔爆水棚要安設統一的管理牌板。
(十一)、水棚設專人管理,每周檢查一次,定期沖洗水袋外粉塵。發現水袋損壞,必須及時更換,并隨時補充水量,保持水量充足。
四、井下電器設備的修理、檢查、修理和調整措施
(一)、井下電器設備的檢查、維護和調整工作,必須由電氣維修工進行,高壓電氣設備的調整和修理工作,應有施工措施。
(二)、井下防爆電氣設備的防爆性能受到破壞時,應立即處理或更換。礦井應按規定對電氣設備進行檢查、調整,檢查和調整結果應記入專用的記錄本,檢查和調整中發現的問題,應指派專人限期處理。
(三)、電器設備的開停嚴格遵守《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電氣設備20米范圍內瓦斯濃度達1.2%時,必須切斷電器設備的電源。電器設備嚴禁帶電檢修、搬遷或操作,變電所安排電工負責檢查電器設備運行情況。
(四)、加強電器設備管理,嚴禁電器設備失爆,嚴禁明火作業,防止外源火災的發生。
篇2:防治煤層爆炸:安全措施
一、煤塵爆炸的條件
1、煤塵本身具有爆炸性。煤塵的爆炸性與揮發分含量有關,同樣情況下,揮發分含量高的煤,爆炸性強。
2、煤塵必須懸浮于空氣中并達到一定濃度。
3、有一個能點燃煤塵爆炸的高溫熱源。
二、煤塵爆炸的危害
1、產生高溫。煤塵爆炸要釋放大量的熱能,其瞬時溫度可達2300~2500℃,可引起礦井火災、燒毀設備、燒傷人員,也是引發連續爆炸的主要熱源。
2、產生高壓。煤塵爆炸的理論壓力可達735kpa,但實際發生爆炸時往往超過此值,而且爆炸壓力會隨著離開爆源距離一定范圍內呈跳躍式增大。可損壞設備,推倒機架,造成冒頂,人員傷亡。
3、產生沖擊波。沖擊波的傳播速度可達2340m/s,使設備、支架、人員遭受損害,揚起落塵,被隨之而來的火焰點燃,造成煤塵的連續爆炸。
4、氣體成分發生變化。煤塵爆炸后要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尤其co濃度一般為2%~3%,最高可達8%~10%,造成人員中毒。同時爆炸時大量耗氧,癢濃度迅速降低。
三、防治煤塵爆炸的措施包括:防塵措施、防爆措施和隔爆措施
防塵措施
1、打鉆時的防塵
①濕式鑿巖。濕式鑿巖的實質,是隨著鑿巖過程的進行,連續地將水送至鉆眼底部,以沖洗巖屑和濕潤巖粉,達到減少巖塵的產生和飛揚的目的。
②水電鉆打眼。水電鉆主要用在回采和煤巷掘進工作面,亦可以用于軟巖和半煤巖掘進工作面。
③干式捕塵。干式捕塵主要用于缺水、高寒地區和某些特殊條件下的巖石巷道掘進工作面。
2、放炮時的防塵
①水袋填塞炮眼。俗稱“水炮泥”。其實質是將裝滿水的塑料袋裝填在炮眼內,爆破時水袋被爆碎,并將水壓入煤的裂隙和霧化,以達到防塵的目的。
②水封爆破。水封爆破不僅能降低煤塵的產生量,而且還能減少瓦斯涌出,增加爆破的安全性和提高爆破效果。
水封爆破的做法是:將炸藥裝炮眼內后,孔口密封好,然后向炮眼內注水,再進行爆破。該爆破法可用于煤巷掘進,也可用于回采
③噴霧。噴霧是爆破時一種簡單易行的降塵措施。噴霧器多為風水聯合作用,以壓風為主要動力,將低于風壓98kpa~196kpa的水噴射出去,使之霧化。它的射程大、霧粒細、噴射面寬、降塵效果好。
④水幕。掘進工作面放炮時,水幕也是一種降塵與消煙的有效措施。同時,水幕也設在采煤工作面的回風巷或塵源豐富的巷道中,用以降塵和凈化風流。
3、裝巖(煤)時的防塵
掘進或采煤工作面爆破之后,一般是先用水沖洗煤幫、巖幫,以清除沉積粉塵,然后對煤堆或巖堆進行灑水,最后再裝運。
①人工灑水。總的要求是讓爆破下來的煤或巖石充分濕潤,不僅要在裝運前灑水,隨著裝運的進行還要經常地灑水,這樣可使粉塵濃度降到2mg/m3左右。
②噴霧器灑水。
4、運輸時的防塵
主要措施是噴霧灑水。
5、除塵措施:
①除塵器除塵。
②炮沫除塵。泡沫除塵是利用表面活性發泡劑與水混合,通過發泡裝置和導管噴射至采掘機械割煤區,以捕捉煤塵。由于生成的泡沫體積很大,罩住了塵源,達到防止粉塵飛揚的目的。
③通風除塵。合理的通風措施能夠有效地排除粉塵,它是機械化工作面的防塵手段之一。掘進通風的排塵效果與通風方式密切相關。壓入式通風能夠較快地清洗工作面空間,但含塵空氣要經過整個巷道。抽出式通風,只有當風筒入風口距工作面不超過2m時,排塵效果才顯著。所以說,混合式通風除塵效果最好。
6、預先濕潤煤體防塵
預先濕潤煤體是在煤體尚未開采之前用水加以濕潤,增加煤體水分,以減少開采時的煤塵產生量。其方法有煤層注水和采空區灌水等。
7、個體防護措施
由于煤礦中的吸呼性粉塵對礦工的身體危害很大。因此,個體防護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常用的個體防護器具有:
①自吸式防塵口罩。自吸式防塵口罩是靠人體肺部吸氣使含塵空氣通過口罩的濾料而凈化的。它分無換氣閥和有換氣閥兩種。
②送風式防塵口罩。送風式防塵口罩是用微型通風機將含塵空氣送至濾料凈化,凈化后的空氣再通過蛇形管送至口罩內供呼吸之用。
③壓氣呼吸器。壓氣呼吸器為一種隔絕式個體防護用具。它是井下壓風管道中的壓縮空氣經過過濾、消毒和減壓后,再經過導管進人口罩內供呼吸用的。其優點是,免除了粉塵的危害,而且呼吸舒暢。缺點是,工作地點需有壓風管道,并且每人拖著一根長管子,行動不便。
四、防爆措施
防止煤塵生成和防止煤塵引燃的措施稱為防爆措施。
1、清掃沉積煤塵
積聚在巷道周邊、支架及設備上的沉積煤塵要定期清掃。我國煤礦多為人工清掃,灑水后清掃,以防煤塵飛揚,清掃的煤塵要運走
2、沖洗沉積煤塵
定期用水沖洗巷道頂、幫和支架上的沉積煤塵,沖洗下來的煤塵要清理運出。
3、刷漿
對主要巷道和硐室要進行刷漿。刷漿材料是生石灰和水,其體積比為1:1.4,用人工或機械噴灑在巷道幫、頂上。其作用是易觀察巷道中煤塵沉積情況,同時,還可覆蓋和固結已沉積的煤塵,使之不再飛揚。
4、撒布巖粉
巖粉是惰性粉塵,在巷道周邊撒布巖粉,能增加沉積煤塵中的不燃物質,可以防止和控制煤塵爆炸。但是,巖粉的防爆作用只有在煤塵中達到一定比例時,才能有效地發揮。隨著煤塵產生量和煤
塵沉積強度的增大,需頻繁重復灑布。
5、粘結沉積煤塵
粘結沉積煤塵就是向巷道周邊噴灑粘結液。粘結液主要由濕潤劑和吸人鹽類組成,它能把已沉積的和陸續沉積的煤塵粘結起來,使其喪失飛揚能力,防止其參與爆炸。
五、隔爆措施
限制煤塵爆炸事故的波及范圍,不使其擴大蔓延的措施,稱為隔爆措施。隔爆措施有以下兩種:
1、巖粉棚
將巖粉裝在巖粉棚上,設置于巷道之中。煤塵爆炸時,沖擊波吹翻巖粉棚,造成巖粉飛揚,形成一段濃厚的巖粉云,截住爆炸火焰,以達防止爆炸蔓延擴大的目的。
在礦井的兩翼,相鄰采區和相鄰的煤層都必須用巖粉棚隔開。巖粉受潮不易飛揚時需更換,落入的煤塵要經常檢查和清除。
2、水棚
水棚是由水槽組成,與巖粉棚相似,爆炸沖擊波使水棚翻轉或破碎,將水于瞬間灑布在巷道空間,形成一段水霧,阻止爆炸火焰的傳播。
篇3:防治煤層爆炸安全措施
一、煤塵爆炸的條件
1、煤塵本身具有爆炸性。煤塵的爆炸性與揮發分含量有關,同樣情況下,揮發分含量高的煤,爆炸性強。
2、煤塵必須懸浮于空氣中并達到一定濃度。
3、有一個能點燃煤塵爆炸的高溫熱源。
二、煤塵爆炸的危害
1、產生高溫。煤塵爆炸要釋放大量的熱能,其瞬時溫度可達2300~2500℃,可引起礦井火災、燒毀設備、燒傷人員,也是引發連續爆炸的主要熱源。
2、產生高壓。煤塵爆炸的理論壓力可達735kPa,但實際發生爆炸時往往超過此值,而且爆炸壓力會隨著離開爆源距離一定范圍內呈跳躍式增大。可損壞設備,推倒機架,造成冒頂,人員傷亡。
3、產生沖擊波。沖擊波的傳播速度可達2340m/s,使設備、支架、人員遭受損害,揚起落塵,被隨之而來的火焰點燃,造成煤塵的連續爆炸。
4、氣體成分發生變化。煤塵爆炸后要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尤其CO濃度一般為2%~3%,最高可達8%~10%,造成人員中毒。同時爆炸時大量耗氧,癢濃度迅速降低。
三、防治煤塵爆炸的措施包括:防塵措施、防爆措施和隔爆措施
防塵措施
1、打鉆時的防塵
①濕式鑿巖。濕式鑿巖的實質,是隨著鑿巖過程的進行,連續地將水送至鉆眼底部,以沖洗巖屑和濕潤巖粉,達到減少巖塵的產生和飛揚的目的。
②水電鉆打眼。水電鉆主要用在回采和煤巷掘進工作面,亦可以用于軟巖和半煤巖掘進工作面。
③干式捕塵。干式捕塵主要用于缺水、高寒地區和某些特殊條件下的巖石巷道掘進工作面。
2、放炮時的防塵
①水袋填塞炮眼。俗稱“水炮泥”。其實質是將裝滿水的塑料袋裝填在炮眼內,爆破時水袋被爆碎,并將水壓入煤的裂隙和霧化,以達到防塵的目的。
②水封爆破。水封爆破不僅能降低煤塵的產生量,而且還能減少瓦斯涌出,增加爆破的安全性和提高爆破效果。
水封爆破的做法是:將炸藥裝炮眼內后,孔口密封好,然后向炮眼內注水,再進行爆破。該爆破法可用于煤巷掘進,也可用于回采
③噴霧。噴霧是爆破時一種簡單易行的降塵措施。噴霧器多為風水聯合作用,以壓風為主要動力,將低于風壓98kPa~196kPa的水噴射出去,使之霧化。它的射程大、霧粒細、噴射面寬、降塵效果好。
④水幕。掘進工作面放炮時,水幕也是一種降塵與消煙的有效措施。同時,水幕也設在采煤工作面的回風巷或塵源豐富的巷道中,用以降塵和凈化風流。
3、裝巖(煤)時的防塵
掘進或采煤工作面爆破之后,一般是先用水沖洗煤幫、巖幫,以清除沉積粉塵,然后對煤堆或巖堆進行灑水,最后再裝運。
①人工灑水。總的要求是讓爆破下來的煤或巖石充分濕潤,不僅要在裝運前灑水,隨著裝運的進行還要經常地灑水,這樣可使粉塵濃度降到2mg/m3左右。
②噴霧器灑水。
4、運輸時的防塵
主要措施是噴霧灑水。
5、除塵措施:
①除塵器除塵。
②炮沫除塵。泡沫除塵是利用表面活性發泡劑與水混合,通過發泡裝置和導管噴射至采掘機械割煤區,以捕捉煤塵。由于生成的泡沫體積很大,罩住了塵源,達到防止粉塵飛揚的目的。
③通風除塵。合理的通風措施能夠有效地排除粉塵,它是機械化工作面的防塵手段之一。掘進通風的排塵效果與通風方式密切相關。壓入式通風能夠較快地清洗工作面空間,但含塵空氣要經過整個巷道。抽出式通風,只有當風筒入風口距工作面不超過2m時,排塵效果才顯著。所以說,混合式通風除塵效果最好。
6、預先濕潤煤體防塵
預先濕潤煤體是在煤體尚未開采之前用水加以濕潤,增加煤體水分,以減少開采時的煤塵產生量。其方法有煤層注水和采空區灌水等。
7、個體防護措施
由于煤礦中的吸呼性粉塵對礦工的身體危害很大。因此,個體防護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常用的個體防護器具有:
①自吸式防塵口罩。自吸式防塵口罩是靠人體肺部吸氣使含塵空氣通過口罩的濾料而凈化的。它分無換氣閥和有換氣閥兩種。
②送風式防塵口罩。送風式防塵口罩是用微型通風機將含塵空氣送至濾料凈化,凈化后的空氣再通過蛇形管送至口罩內供呼吸之用。
③壓氣呼吸器。壓氣呼吸器為一種隔絕式個體防護用具。它是井下壓風管道中的壓縮空氣經過過濾、消毒和減壓后,再經過導管進人口罩內供呼吸用的。其優點是,免除了粉塵的危害,而且呼吸舒暢。缺點是,工作地點需有壓風管道,并且每人拖著一根長管子,行動不便。
四、防爆措施
防止煤塵生成和防止煤塵引燃的措施稱為防爆措施。
1、清掃沉積煤塵
積聚在巷道周邊、支架及設備上的沉積煤塵要定期清掃。我國煤礦多為人工清掃,灑水后清掃,以防煤塵飛揚,清掃的煤塵要運走
2、沖洗沉積煤塵
定期用水沖洗巷道頂、幫和支架上的沉積煤塵,沖洗下來的煤塵要清理運出。
3、刷漿
對主要巷道和硐室要進行刷漿。刷漿材料是生石灰和水,其體積比為1:1.4,用人工或機械噴灑在巷道幫、頂上。其作用是易觀察巷道中煤塵沉積情況,同時,還可覆蓋和固結已沉積的煤塵,使之不再飛揚。
4、撒布巖粉
巖粉是惰性粉塵,在巷道周邊撒布巖粉,能增加沉積煤塵中的不燃物質,可以防止和控制煤塵爆炸。但是,巖粉的防爆作用只有在煤塵中達到一定比例時,才能有效地發揮。隨著煤塵產生量和煤
塵沉積強度的增大,需頻繁重復灑布。
5、粘結沉積煤塵
粘結沉積煤塵就是向巷道周邊噴灑粘結液。粘結液主要由濕潤劑和吸人鹽類組成,它能把已沉積的和陸續沉積的煤塵粘結起來,使其喪失飛揚能力,防止其參與爆炸。
五、隔爆措施
限制煤塵爆炸事故的波及范圍,不使其擴大蔓延的措施,稱為隔爆措施。隔爆措施有以下兩種:
1、巖粉棚
將巖粉裝在巖粉棚上,設置于巷道之中。煤塵爆炸時,沖擊波吹翻巖粉棚,造成巖粉飛揚,形成一段濃厚的巖粉云,截住爆炸火焰,以達防止爆炸蔓延擴大的目的。
在礦井的兩翼,相鄰采區和相鄰的煤層都必須用巖粉棚隔開。巖粉受潮不易飛揚時需更換,落入的煤塵要經常檢查和清除。
2、水棚
水棚是由水槽組成,與巖粉棚相似,爆炸沖擊波使水棚翻轉或破碎,將水于瞬間灑布在巷道空間,形成一段水霧,阻止爆炸火焰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