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斷層爆破爆破器材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一、說明:
本工作面地質構造復雜,切眼及補切眼各遇到一條斷層。為順利推進特制定如下措施。
二、施工準備:
1、打眼:采用7655型風鉆打眼。
2、爆破:采用毫秒雷管、乳膠炸藥進行爆破。
3、出矸:采用人工裝碴經溜槽外運。
4、支護:采用錨索(7.3m)支護,配合單體、交接頂梁。
5、施工采高1.7米,進度1.2米。
三、安全技術措施
1、工作面過斷層時應加強支架、機組、運輸機的檢修,嚴禁帶病運轉。
2、斷層面上下兩盤以不留頂煤、破碴為原則,將斷層面平整過渡,防止支架脫開,工作面不得出現忽高忽低,并嚴格按要求控制好采高。
3、采用帶壓移架超前支護。
4、堅持一步三調,相鄰支架錯差不大于頂梁側護板2/3,不擠不咬不倒,保持良好支護狀態。
5、根據斷層大小和巖石軟硬確定機組割或爆破。爆破時應采用風錘打眼。
6、打眼時根據巖層的厚度確定炮眼的布置方式:破巖厚度小于1.5米時為單排眼;破巖厚度在1.5以上時采用雙排眼;頂眼裝藥1卷,底眼裝2卷,采用水炮泥和黃泥封孔,封泥長度不少于500㎜,每次起爆不超過6個炮眼,一次裝藥一次起爆。
7、爆破前,對爆破地點上下支架的立柱及活柱、壓力表、及電纜、管線等用皮帶保護好,并對附近20米范圍內進行灑水降塵。
8、打眼與割煤作業時,機組與打眼距離不小于20米,工作人員嚴禁進入機道。進入機道時,必須將刮板輸送機停電閉鎖,找掉活渣活煤,打好護幫柱。
9、斷層處需打眼時,由專業人員完成。嚴格執行有關風鉆(錘)打眼的規定。
10、爆破工作由專職爆破員擔任,工作面只準使用一個起爆器。
11、采用串聯方法連線,正向裝藥,堅持一炮三檢制度、留有爆破記錄,關于引藥的制作、裝藥、封泥、爆破,按《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執行。
12、爆破前,班長親自布置警戒,在一切能進入爆破地點的通道上設置警戒,警戒人員和爆破員在有掩護的安全地點警戒爆破,未經班長允許不得撤除警戒。爆破員最后離開爆破處。爆破員起爆前先發出爆破警戒,吹長哨后再等5秒方可起爆。
13、放炮布崗:放炮地點設在運巷往外20米處,為1#崗;回巷人員全部撤至12運輸石門內,風門進風側為2#崗;回巷與12回風石門交岔處往南15米處為3#崗。
14、爆破后,爆破員及班長首先進入爆破地點檢查爆破情況,確認無隱患后方可由班長撤回警戒人員。
15、工作面爆破時,機組距爆破地點不小于10米。
16、遇瞎炮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第三百四十二條的規定執行。
17、打完眼后,必須把電煤鉆拿到上下巷距工作面上下出口煤壁線20m以外無淋水,頂板完好,支架完整的安全地點掩蓋好,電纜線盤放好,切斷電源。
18、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聯鎖放炮”制度,放炮員必須隨身攜帶便攜式瓦斯報警儀。
19、炮眼布置方式及放炮方法(附圖16)
炮眼布置三視圖(1:100)
說明:
1)、炮眼布置為三花眼,頂眼眼距1000mm,底眼眼距為1000mm,頂眼距頂板為500mm,底眼距底板500mm,頂眼仰角為20°,底眼俯角為20°,炮眼水平角75°~80°;
2)、采用正向裝藥,炸藥為煤礦許用乳化炸藥,雷管為1~5段毫秒電雷管;
3)、采用毫秒微差爆破,人工串聯,放炮器放炮,起爆順序由上向下,由頂眼“3、4、5”和底眼“1、2、3”炮為一組,每次放炮不得超過3組;
4)、裝藥、放炮嚴禁與移架、回柱平行作業;
5)、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
6)、工作面嚴禁使用兩臺或兩臺以上放炮器放炮;
7)、爆破工必須隨身攜帶瓦斯報警儀;
8)、放炮母線、腳線的聯接,線路的檢查,必須由爆破工一人操作。
篇2:民用爆破器材企業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產臺帳
制定以下安全生產臺帳:1、安全生產會議臺帳;2、安全生產檢查臺帳;3、安全生產宣傳教培訓臺帳;4、生產安全事故管理臺帳
二、安全教育培訓
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具有相應的安全生產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經培訓考核合格。對從業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對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要建立臺帳、計劃和檔案。
三、現場管理
1是否設置避雷設施;2、庫房之間、庫房與外部建筑物是否符合安全距離;3、是否設置了安全警世標志;4、是否配備了滅火器材和消防設施;5、運輸車輛是否持有《爆炸物品物品運輸證》,是否有押運員負責押運,是否配有滅火器,有無危險品標記,貨運包裝是否牢固、嚴密,裝載有無高出車廂擋板,有無網罩或蓬布覆蓋,有無將性質相抵觸的爆破器材混裝同一車廂內,有無同載運乘客或其他易燃易爆物品;6、使用爆破器材的單位是否持有《爆炸物品使用許可證》,是否有專職爆破員和安全員,以及是否持有《爆破員作業證》和《爆破器材安全員作業證》,爆破器材的來源是否合法;7、爆破器材倉庫是否有專職保管員保管,并且雙人、雙鎖管理,晝夜是否有人值班守護;庫房門口部位是否有標識牌標識清楚核定的危險等級、儲存品種、最大允許儲量以及負責人,庫房存量是否超出最大允許儲量。
四、應急救援
制定火災、爆炸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體系和救援組織;定期開展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
篇3:爆破器材庫安全管理制度
一、爆破器材倉庫管理規定
1、爆破器材儲存倉庫(室),每天二十四小時要有專職人員看守爆破器材。倉庫管理員應由持有《爆炸物品工作人員作業證》的人員擔任。
2、炸藥庫除爆破作業人員與保衛、安全員外,無關人員不得進入,任何人出入庫均應辦理登記手續。入庫人員嚴禁攜帶火柴、打火機和易燃物品,嚴禁在庫區內吸煙和動火。入庫人員著工作服和防靜電工作鞋進入庫房和發放間。
3、倉管人員每月定期檢查爆破器材庫,包括庫存爆破器材的質量、數量和消防、避雷、門窗、報警等安全裝置以及庫(室)溫、濕度要定期檢查,發現過期或變質的爆破器材要及時清理銷毀;發現安全設施失效和有不安全因素時,要及時整改或報告倉庫主管處理;發現丟失的必須及時報告和追查。
3、庫內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
4、認真執行兩人管理,兩把鎖,兩本賬,兩人發藥制度,月底盤點查庫,把全月進庫、出庫,結存數量報給上級主管。
5、爆破器材應堆放在墊木上,禁止直接堆放在地上,堆放應整齊、穩固,并符合下列規定。
(1)對著門的通道寬不小于1.5米。
(2)堆垛與墻壁距離不小于0.5米。
(3)堆垛間距離不小于1.3米。
(4)炸藥堆高不超過1.8米。
(5)雷管堆高不超過1.6米。
(6)雷管每堆不超過300箱。
(7)每個庫總儲量不得超過設計儲量。
(8)炸藥與雷管必須分庫存放。
6、管理員應經常檢查庫房內溫度、濕度是否在規定范圍(溫度15℃-30℃為宜,不超過35℃,相對濕度不超過70%),危險品是否受熱,受濕和受陽光直射;各門鎖是否正常,賬物是否相符;消防設施是否完整,齊全和有效;避雷設施是否完好;電源和照明是否安全,庫房內是否有老鼠進入等痕跡,尤其是雷管更應提防。發現安全設施失效和有不安全因素時,要及時整改或報告上級主管處理。
7、收貨進庫應嚴格驗收,遇有規格不符,單物數量不符,質量不合格,包裝破損等情況,應拒收貨進庫。
8、嚴格領發手續。無簽字,或涂改領藥單,非爆破工或單人領藥不發,嚴格按先進庫先發,后進庫后發的原則執行。
9、測試雷管加工藥包必須在藥包加工室內進行(應離倉庫25米以上),嚴禁在庫內操作。
10、發雷管時,必須到庫外開啟,發放完后把箱封好再搬回庫內。
11、對散落在庫地面的炸藥粉末,要及時清掃處理。
12、保持庫(室)內外的整潔,庫區范圍內要按規定配置消防設施和避雷設施,不得叢生雜草。庫區四周要有放火隔離帶。
13、主管部門和安全、保衛部門對爆破器材庫的安全和消防設施與管理應進行不定期檢查,發現有問題及時解決。
14、嚴格執行公安部門的有關管理規定。
二、運輸爆破器材時,必須嚴格遵守下列規定
1、運載火工品必須符合國家有關運輸規則的安全要求。
2、貨物包裝應牢固、嚴密,性質相抵的爆破器材不準混裝在同一車內。裝載爆破器材的車不準同時載運旅客和其它易燃物品。
3、裝卸爆破器材,應當盡量在白天進行,要有專人負責組織和領導安全操作。裝卸人員必須懂得裝卸爆破器材安全常識;不懂安全常識的人,必須事先經過教育。裝卸現場,應當設置警戒崗哨,禁止無關人員進入。
4、在公路上運輸爆破器材時,車輛必須限速行駛,前后車輛應當保持避免引起燃爆的距離。
5、運輸爆破器材在途中停歇時,要遠離建筑設施和人煙稠密地方,并有專人看管,嚴禁在爆破器材附近吸煙和用火。
三、爆破器材的收發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對新購進的爆破器材應逐箱(袋)檢查包裝情況;并按規定作性能檢查。
2、應建立爆破器材收發流水帳、三聯式領用單和退料單制度,定期核對帳目,做到帳物相符。
3、變質的和性能不詳的爆破器材,不得發放使用。
4、爆破器材應按其出廠時間和有效期的先后順序,發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