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選廠瓦斯監測系統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洗煤廠瓦斯監測系統安裝工程具體施工項目如下:
1、安裝鋼制橋架米。
2、鋪設監測線?米。
3、更換瓦斯傳感器?個。
二?施工地點:
洗煤廠外運車間、主洗車間、原煤車間安裝區域
三?施工時間:
2012年6月18日-2012年8月31日
四?組織機構:
施工負責人:劉東波
安全負責人:宮慶濤
技術負責人:陳慶勝
洗煤廠負責人:
五?施工作業流程:
(一)工前準備:
1、安裝前應認真查對所需的技術資料是否齊全,并組織施工人員認真學習和熟悉圖紙。
2、施工前安裝技術人員會同施工單位的施工代表共同進行現場勘察,確定走向及敷設方式,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制定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并組織施工人員學習。
4、盡量利用停車檢修時間施工,施工時涉及到的設備,必須辦理好檢修工作票,設備停電、閉鎖、掛牌、膠帶機就近閉鎖兩個拉線開關。
5、嚴格檢查施工所用工具、用具,不合格、不完好的嚴禁使用。
6、煤倉上下口工作時,做好保安措施,并掛警示標志。
9、辦理零星工作責任書,洗煤廠車間值班人員簽字。
(二)具體施工步驟:
工藝流程:電纜橋架制作→支架安裝→電纜橋架安裝→鋪設線路→分站安裝→安裝瓦斯傳感器。
1.1安裝單位按照圖紙技術要求制作鋼制電纜橋架。
1.2支架安裝時,支架應按設計要求進行預制加工。選用材料的材質、規格、型號均應按設計要求選用。
2、在煤倉上、下口施工
2.1辦理檢修工作票,相關設備停電、掛牌、閉鎖、膠帶機就近閉鎖兩個拉線開關。
2.3將電錘電鉆用合適規格的電纜與帶漏電保護的檢修開關連接,各連接點用絕緣膠布纏好,嚴禁出現明接頭。
2.4使用前檢查打眼用具,確認完好,方可使用。
(四)清理收尾:
1、每次施工完畢,對現場進行全面檢查,并徹底用水淋濕施工區域,經安全負責人確認無隱患后,結束工作。
2、清點、回收工具,清理現場,清點人員,做好現場標準化工作。
六?技術標準:
1、所有電纜橋架安裝按圖紙要求施工,符合安全技術要求。
2、瓦斯探頭更換嚴格按標準接線,所有線路設備安裝符合防爆要求。
3、非防爆設備完好、連接使用的電源線合格,接線符合安全要求。
4、電錘、電鉆連接電源線合格,接線符合安全要求。
七?危害因素辨識:
(一)工前準備階段:
1、施工人員未學習措施或措施考試不合格,不清楚措施內容和施工流程,未嚴格按照措施規定執行,引發事故;
2、參加施工作業人員作業前未認真學習本措施,參與施工,造成事故。
3、施工人員由于身體不適、精神狀態異常,帶病上崗作業,引發人身及其他事故。
4、涉及到接觸設備的,由于未按規定辦理停送電手續或現場未嚴格執行停電、閉鎖、掛牌程序造成設備誤啟動傷人。
5、施工人員未按勞保著裝、個人勞動防護用品不齊全或未正確使用,造成人身事故。
6、檢修準備的用具不完好或使用不當傷人。
7、施工區域及影響區域未設置有效警戒,無關人員誤入施工影響范圍,造成誤傷。
(二)高空、搬運、起吊作業危害辨識:
1、1.8米以上(包含1.8米)高空作業由于未按規定系好安全帶、安全帶系掛位置不合理,人員站立不穩等或不按規程措施作業,造成高空墜落傷人。
2、使用梯子登高時,梯子不完好,未支靠牢固,梯子靠放斜度不符合要求,或無專人監護,造成墜落傷人。
3、高空作業時上下拋擲工具、物件造成傷人。
4、搬運物件時未嚴格執行手指口述確認,人員配合不一致,發生磕手碰腳現象。
5、物件搬運過程中人員站位、行走、配合不好,造成搬運物掉落或擠壓傷人。
6、起吊用具不完好、不合格、起吊物過載或繩不完好、重物固定不牢,保護不完好,造成斷繩、斷鏈、起吊物掉下傷人。
7、起吊作業時未設專人指揮或未嚴格執行試吊、系保險繩等措施,造成設備或人員受到傷害。
8、起吊放置物件時,未放置平穩、牢固,造成傾倒砸傷人員與設備。
9、起吊過程中人員站位不合理或未設置有效警戒其他無關人員經過起吊施工地點時被誤傷。
(三)作業階段危害辨識:
1、瓦斯超限引起燃燒或爆炸傷人。
2、連接非防爆設備的電源線不合格、導致著火、漏電傷人。
3、非防爆設備絕緣不完好或人員接觸帶電部分發生觸電事故傷人。
4、設備或電動工具誤啟動傷人。
5、傳遞工具方式不正確或拋擲工具,造成傷人。
6、非防爆施工用具不完好或操作不當傷人。
7、施工地點未設有效警戒,無關人員進入,造成誤傷。
8、角磨機、電鉆、工程鉆等電氣設備使用后放置位置不合適,人員誤觸碰開關造成人員絞傷、割傷、觸電等事故。
9、送電和傳遞角磨機、電鉆時開關未打至關閉位置,造成誤啟動割傷人員。
10、接觸未冷卻的切割或焊接的物件造成人員燙傷。
11、拆接電時未嚴格執行停電、驗電、放電程序,造成電擊傷人。
12、拆接電時,由于標示不清,拆錯電纜、送錯電,造成人身事故。
13、施工過程中未嚴格執行停電、閉鎖、掛牌程序,造成人身事故。
14、把線風帶不完好或私拉亂纏造成對地短路、漏電傷人和風帶漏氣著火、爆炸等事故。
15、施工人員個人勞動防護用品不齊全,使用不規范,造成人身事故。
16、施工現場未執行隱患排查引發意外事故。
17、消防器材不合格或準備不到位,發生火災事故時不能及時處理,使事故擴大。
18、施工人員不清楚避災路線,發生事故時,不能及時正確撤離,造成人身事故。
19、施工過程未嚴格執行手指口述及“五想五不干”,造成操作失誤,發生事故。
(四)裝配、停送電作業危害辨識:
1、裝配使用工具不完好或使用不當傷人。
2、裝配過程中,由于未嚴格執行手指口述、配合不好,操作不規范,造成人員磕手碰腳。
3、裝配時未按照相關標準施工,造成設備不能正常運行或運行后造成設備損壞。
4、裝配完畢后未確認是否有工具等遺留在設備內部,發生堵塞等事故。
5、施工作業過程中未嚴格執行停電、閉鎖、掛牌程序,造成人身事故。
6、停送電時,未嚴格按照停送電管理制度規定執行,錯誤停送電,造成機電事故或人身事故。
八?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前準備及一般規定:
1、施工前所有參加檢修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并簽字確認后方可參加作業,作業過程嚴格按本措施規定執行。
2、施工前,項目負責人或當班施工負責人要檢查參加施工人員身體及精神狀況,確保無不適合作業的人員。
3、所有參加檢修人員必須取得有效證件,按規定勞保著裝、佩戴合格防護用具、持證上崗,無證或證件無效者嚴禁參與施工。
4、將滅火器、消防水等消防器材備至作業現場。
5、由安全負責人檢查施工工具、用具、吊具、材料,不合格、不完好的嚴禁使用。
6、涉及接觸設備的,施工作業前必須等設備停車后方可辦理檢修工作票,并將相關設備停電、閉鎖、掛牌、膠帶機就近閉鎖兩個以上拉線開關。
7、施工地點周圍包括下方影響范圍拉警戒繩,掛明顯警示標志,防止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
8、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嚴格聽從工作負責人的安排,按章作業并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電焊氣割操作規程》等相關規定,與施工作業無關人員嚴禁進入施工現場。
9、施工時必須設項目負責人和安全負責人。
10、檢修必須提前辦好檢修工作票,嚴格執行《檢修工作票制度》和《停送電制度》。
11、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對違章者應及時批評更正,不聽從者,應立即停止其工作。
(二)起吊、搬運、高空作業安全技術規定安全技術措施:
1、起吊管路時必須按流程規定作業,起吊點及下方周圍設專人警戒,拉警戒繩,必要時設警戒圍欄。
2、吊裝物件時,要由有資格證且經驗豐富的人負責操作,以保證起吊安全。
3、起吊前必須專人檢查起吊用具及起吊設備(包括繩扣、電動葫蘆、手拉葫蘆、繩卡、鋼絲繩等),確保完好,嚴禁使用不合格、不完好的起吊用具,嚴禁超負荷使用吊具。
4、吊鉤必須掛在結實牢靠的地方,各道繩卡必須牢靠。
5、起吊過程中要有專人指揮,人員必須遠離起吊物可能掉落的范圍,人員要找好退路,確保退路暢通,嚴禁人員站在起吊物上隨起吊物一起起吊,特殊情況必須采取可靠安全措施。
6、所有起吊繩受力均勻,繩扣、繩卡、吊掛點、起吊點無異常后方可正式起吊。起吊過程中要慢起慢落,防止起吊物擺動傷及人員、設備。
7、起吊過程中要有專人指揮,吊鏈吊掛要牢固,緩慢操作,防止起吊物擺動傷人、碰壞設備,起吊物上系保險繩,防止物體與周圍設備發生碰撞。
8、起吊作業要聽專人指揮,在未明白指揮者的手勢或口令時禁止起吊。起吊過程中要慢起慢落,平穩操作。使用吊車起吊時,必須設專人指揮,起吊影響區域周圍設專人警戒。
9、物件運輸過程中,物件必須擺放平穩,固定牢固,嚴禁人員和物件混運。
10、抬放物件時應動作協調、齊抬齊放,避免發生磕手砸腳現象。
11、施工時拆卸下的物件應及時運走、妥善放置,不得遺失或妨礙檢修及人員通行。
12、切割下的物件,必須用水冷卻或自然冷卻后再搬運,防止燙傷。
13、使用液壓小車運輸時,物件放置平穩,車速要勻速,轉彎要慢,防止運輸物掉落、側翻。
14、嚴禁上下同時作業,嚴禁上下拋擲工具、物件。在上方作業時,下方嚴禁站人。
15、1.8米以上(包含1.8米)高空作業要系安全帶、穿軟底鞋,不許穿拖鞋、硬底鞋和塑料鞋,以防滑倒和摔下。安全帶要高掛低用,并拴在結實、牢固的構件上,不能拴在尖銳棱角的構件上,以免被其割斷造成事故,作業時要有專人監護。
16、使用梯子登高時,梯子中間不得缺層,并支靠牢固。梯腳應當有防滑措施,梯子靠放斜度應當在30°-40°之間,使用人字梯,必須掛牢掛鉤,并有專人有效扶梯監護。
(三)使用非防爆設備、電氣安全技術規定:
1、嚴格執行《洗煤廠日常檢修通用操作規程》及《煤礦安全規程》、《洗煤廠安全規程》、《角磨機、工程鉆、電錘操作規程》、《電焊氣割操作規程》有關規定。
2、施工人員嚴格按照勞保著裝,并正確佩戴安全防護用具,安全防護用具必須合格有效,操作人員要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具。
3、拆接電時,嚴格執行停電、驗電、放電程序,防止電擊傷人。
4、送電前應仔細檢查角磨機、工程鉆、電錘及連接電源線是否完好,絕緣是否完好,開關是否正確,確認完好正確后送電,以防發生送錯電或觸電事故。應認真檢查電動工具開關是否靈活,鉆頭、磨片是否夾緊。嚴禁使用不合格、不完好的工具。
5、送電前,角磨機、工程鉆、電錘等非防爆設備開關必須打在關閉位置,防止送電時誤啟動傷人或損壞設備。
6、角磨機、工程鉆、電錘的接線應緊固,防止接觸不良引起火災或瓦斯爆炸等其它危險。
7、任何部位都不允許出現明接頭。
8、使用角磨機、工程鉆、電錘,嚴格按照操作規程要求進行操作,防止操作不當傷人。
9、嚴禁帶手套使用角磨機、工程鉆、電錘。傳遞工具必須在停電后進行,避免工具誤啟動傷人,在使用工具的人員握好后方可送電。
10、施工過程中其他人員應與持工具人保持適當安全的距離,防止工具或鉆、磨屑傷人。暫停作業時,必須將工具停電并平穩放置。
11、作業時必須保證施工人員站立平穩,方便操作工具,并保持視線良好。
12、作業時應隨時注意周圍環境,做好自保互保。
(四)裝配、停送電作業規定:
1、裝配之前,檢查確認裝配所用工具完好,不完好嚴禁使用。
2、裝配過程中,按相關規定操作,杜絕違章作業。
3、裝配過程中,人員要站位得當,在操作平臺或有物品及員墜落危險的區域內操作必須采取可靠安全措施。
4、裝配時要嚴格按照相關標準施工,確保裝配設備完好率與裝配質量符合標準。
5、裝配完畢后嚴格確認是否有工具等遺留在設備內部,防止堵塞管路或設損壞設備。
6、裝配過程中,嚴禁人員將身體任何部位放入有擠壓、磕碰危險的部位。
7、拆接帶電設備(如電焊機)時,必須按規定操作和確認,防止拆接過程中發生觸電、漏電事故。
8、施工作業過程中嚴格執行停電、閉鎖、掛牌程序,防止發生人身事故。
9、停送電時,嚴格按照停送電管理制度規定執行,避免錯誤停送電,造成機電事故或人身事故。
篇2:瓦斯監測儀使用管理辦法
為確保瓦斯監測儀能提供可靠、準確數據,保證煤層氣電廠安全穩定運行,特制定以下管理辦法:
1.光學瓦檢儀由燃機車間負責保養及維護工作,燃機車間應及時更換瓦檢儀所使用的化學藥品,確保其隨時可用。
2.電氣車間負責電廠一級管道上所裝在線瓦斯監測儀日常保養及維護工作,確保其完好并顯示正常。
3.光學瓦檢儀與在線瓦斯監測儀每12個月應交由有相關校驗資質的單位進行校驗,校驗合格后方能繼續使用,校驗報告應存檔。
4.光學瓦檢儀和便攜式瓦檢儀每月進行一次調零工作,并做好記錄。
5.在線瓦斯監測儀與光學瓦檢儀所測值三者之間不準超過3%,如果超過3%,運行人員應及時通知電氣車間對在線瓦斯監測儀進行調校。調校時以光學瓦檢儀所測數值為參照值。
6.在線瓦斯監測儀調校后應將調校時間、所調前后數值、調校人員記錄清楚并存檔。
篇3:瓦斯監測系統管理規定
一、瓦斯探頭的位置及設置
1、低瓦斯礦井回采面,應在工作面上風巷距工作面切眼10米處安設瓦斯探頭。瓦斯報警點:1%;斷電點:1.5%;斷電范圍:工作面及回風巷中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
2、低瓦斯礦井的高瓦斯區域回采面,應在工作面上風巷距工作面切眼10m處、距采區回風巷10~15m處各安裝一臺瓦斯探頭。第一臺探頭報警點、斷電點、斷電范圍與低瓦斯回采面相同;第二臺探頭報警點為1.5%、斷電點為1%,斷電范圍為工作面及其回風巷內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
3、回采面采用串聯風時,進入串聯工作面的風流中必須安裝瓦斯傳感器。瓦斯報警、斷電點為0.5%,斷電范圍為回采工作面及其進回風道中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
4、低瓦斯礦井的煤巷、半煤巖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巷道掘進工作面,必須在工作面設置甲烷傳感器,傳感器離迎頭距離:煤巷小于30m,半煤巖巷小于50m,巖巷小于80m。
5、掘進工作面采用串聯通風時,應在該面局扇前3~5m處安裝瓦斯傳感器,瓦斯報警點以及斷電點均為0.5%,斷電范圍為被串入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
6、瓦斯傳感器應垂直懸掛,距頂板(頂梁)不得大于0.3m,距巷道側壁不小于0.2m。
二、監測系統信息管理
1、監測中心每班必須有一名值班員值班,值班員應認真監視電腦顯示器所顯示的信息,記錄系統運行狀態,負責打印監測日報表。接到報警、斷電信號后,要立即通知通風工區值班室和礦調度室。
2、監測值班班長必須對監測系統中出現的問題及處理意見以書面報告的形式,送通風區長指示后報送礦長和總工程師審閱,并及時向公司通風部門匯報。
3、監測日報應每天送礦長和總工程師審閱簽字。
三、監測系統的使用和維護
1、編制采掘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時,必須對傳感器的數據、安裝位置、主機、動力開關安設地點等做出明確規定,報礦總工程師批準。
2、通風部門負責監測裝置的安裝、調試、維護和回收工作。在使用前必須按使用說明書的要求調試合格后方可使用。
3、安全監控設備必須定期進行調試、校正,每月至少一次。甲烷傳感器、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等采用催化元件的甲烷檢測設備,每7天必須使用校準氣樣和空氣樣調校一次。每7天必須對甲烷超限斷電功能進行測試。
4、監測裝置在井下連續運行6個月,須將井下部分或全部運到井上全面檢修。
5、監測裝置的井下部分由所在生產單位的區隊長、班組長負責保管和使用。探頭的移設由當班瓦檢員負責。如有損壞應及時向通風值班室匯報,對故意破壞、盜竊者要嚴肅處理。
6、當瓦斯濃度超過規定,而切斷電氣設備電源后,嚴禁自動復電,只有在瓦斯濃度降至《煤礦安全規程》規定以下時方可人工復電。
四、礦井安全監控系統日報表必須報礦長和總工程師審閱每月初通風工區必須填制《礦井監測系統圖》,報礦調度室及總工程師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