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采工作面液壓支架解體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礦領導安排我隊將10303風巷剩余的液壓支架解體升井,為了解體過程中的安全及作業過程中的解體工藝規范性、并且便于運輸安全,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
一、勞動組織:
項目負責人:葉建軍
現場負責人:劉隨和
技術負責人:李俊濮
二、支架解體、裝車步驟及要求
1、支架基本組成由頂梁、尾梁、立柱、底座。
2、在頂梁四個角的斜上方分別打設兩根¢20×220mm的起吊錨桿(全錨)。
3、將支架控制閥組與支撐架連接的四個連接螺栓拆除,然后將閥組拆除。
4、將鋼絲繩穿過兩個平衡千斤頂缸體的起吊環然后在穿過掩護梁的兩個起吊環后用繩卡卡緊固定,再拆除平衡千斤頂連接銷軸。
5、支架卸車:
(1)、首先將四個5噸倒鏈拉緊之后在頂梁的四個角用單體支柱配合將頂梁與頂板接實,最后將平板車移出支架下方。最終將支架平穩放置地面。
(2)、支架的上下幫分別打設兩顆放倒支柱。
6、頂梁拆解:
(1)、首先遠控操作支架將立柱升至一定高度然后將倒鏈拉緊之后在進行取立柱上銷軸及掩護梁銷軸
(2)拆頂梁與掩護梁鉸接銷軸時,先由一人用摔錘將鉸接銷軸拔出2/3長度,然后由另外兩人用鋼絲繩將拔出的銷軸在中間位置拉緊,用鋼釬穿過鋼絲繩并將鋼釬擔在肩上,防止鉸接銷軸突然拔出傷人。銷軸快要脫離鉸接孔時附近嚴禁站人。落銷處附近嚴禁有其它雜物。拆解時嚴禁人員進入支架下方。
(3)、拆下立柱活柱與頂梁之間的連接銷軸和耳座,拆下立柱上的膠管,拆下閥組上連接護幫千斤頂和伸縮梁千斤頂的膠管,膠管接頭用專用的塑料堵封口,嚴禁帶壓挑撥u型卡。
(4)、頂梁起吊是采用四個5噸手拉葫蘆分別從頂梁的四個角進行起吊,起吊之前必須將頂梁下方用木垛墊實并且用單體支柱配和將頂梁固定住。將頂梁下方用木垛墊實。
(5)、起吊頂梁用倒鏈掛在頂梁的四個起吊工藝孔上,起吊頂梁前,支架附近嚴禁站人,以防頂梁脫落傷人。
7、拆解立柱時需先手拉葫蘆吊住立柱后方可拆卸立柱壓板,拆除立柱壓板后待人員撤離支架后方可起吊將立柱吊至存放位置。
8、拆除后尾梁:
(1)、用兩個5噸倒鏈拉緊后再用摔錘將銷軸取掉。
9、裝車
(1)、將拆解的頂梁裝到墊有方木平板車上,用21.5mm鋼絲繩及倒鏈將頂梁固定在平板車上,鋼絲繩用鋼筋棒絞緊、后再用繩卡鎖住,最后在平板車的四個角用40t鏈子帶馬蹄環將頂梁固定死。
(2)、拆解后的支架底座,掛在底座四個起吊工藝孔上,起吊平穩后裝到平板車上,調整好重心位置,鋼絲繩用鋼筋棒絞緊、后再用繩卡鎖住,最后在平板車的四個角用40t鏈子帶馬蹄環將頂梁固定死。
(3)、尾梁及立柱另外裝車。
10、運輸注意事項:
(1)、必須派專人進行勘察及維護軌道及道岔子。
(2)、在運輸過程中如果巷道不夠1.7米的地方需提前將單體支柱或者棚腿子整改后方可通車。
(3)、運輸信號采用無極繩絞車手持電臺。
(4)、無極繩絞車司機必須聽清楚信號后方可開車。
三、安全注意事項
⑴工作人員首先要了解吊裝物體的幾何形狀及重量選擇好起吊物的重心及所需的索具、吊具。
⑵使用的起吊工具的額定載荷量必須大于起吊物的毛重,并且滿足安全系數。選用的鋼絲繩、鋼絲繩卡子、起吊鏈子及連接工具。
⑶在井下利用專用起吊錨桿作起吊時,螺帽要上滿絲,起吊時要有專人監視起吊點的受力狀況,發現問題及時停止起吊。嚴禁單點起吊。
⑷起吊時要有專人指揮并觀察,如吊物、吊具、索具、吊鉤、吊梁、頂板等安全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停止作業進行處理。
⑸用手拉葫蘆起吊時(不閉鎖的葫蘆禁止使用),操作者必須有一個預加力的過程,在起吊物吊起100-200mm時,停止作業由操作者或指揮者全方位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否則禁止起吊。
⑹起吊設備時禁止任何人在設備下面或受力索具、鋼絲繩附近及吊裝物下落所能波及的地方通過和逗留,不得將頭和手腳伸到可能被壓擠的位置。且操作者用力要均勻,不得死拉硬拽。
⑺起吊重物時,當鉤頭稍微有力時掛鉤頭人員必須閃開,方可繼續起吊。
⑻起吊過程中,中間不得停止作業離開現場。
⑼起吊物就位后,必須放置穩固,找準裝車重心方可撤除吊具、索具。
⑽起吊作業現場必須清理好雜物疏通安全退路,并且5米范圍內不得有非本起吊人員。
⑾起吊葫蘆必須部件齊全、完好,拉鏈長度必須滿足操作人員躲開被吊物體1m以上,否則,不得使用本葫蘆起吊,嚴禁使用截鏈、摘除吊鉤、上下鉤頭無閉鎖或原結構形式被改變的葫蘆進行起吊。使用單鏈,葫蘆必須是原廠家生產的單鏈葫蘆。
⑿同時起吊物體或被吊物體的組件之間必須采用鋼性連接固定,連接固定必須牢固可靠,否則,必須解除或拆除后分別進行起吊。起吊物體內嚴禁塞、填其它物件
⒀使用手拉葫蘆起吊時,嚴禁使用吊鉤的尖端和其重鏈條捆扎重物起吊。
⒁起吊工作開始,首先進行試吊,將起吊繩索逐漸張緊,使物體微離地面,仔細檢查物體是否平衡、綁捆有無松動、起吊設備和吊具有無異常,待經過試吊調整確認無誤后,方可正式起吊。
⒂用繩索或吊具將物體與起吊器具的連接必須牢固、可靠,防止起吊過程中繩索或吊具與物體或起吊器具之間發生滑動、竄動或脫鉤現象。
⒃卸下物體前,應事先墊好的枕木或者板梁,待物體放置平穩后,再下放被吊物體,拆除繩索和吊具。蓄有運動趨勢的物體,必須采取可靠的生根穩固措施(使用匹配的鋼絲繩和繩夾固定在永久固定的物體上)。在起吊物穩定落地前,所有施工人員不得靠近作業,待確定起吊物穩定落地無誤后,方可靠近作業。
⒄起吊后物體需要轉動調向的,起吊前必須確保起吊器具(手拉葫蘆)其轉動部位轉動靈活,不影響生根可靠性的情況下,方可進行調向操作,并且必須栓繩在不受被吊物體滑落、歪倒波及的地點實現遠距離調向。
篇2:綜采工作面采煤機解體安全技術措施
一、事由:
1031綜采工作面現進入回收階段,需對采煤機進行解體回收至地面。為保證在拆解、運輸采煤機過程中的人身和設備的安全,特編制此安全技術措施。
二、組織措施:
1.為保證采煤機拆卸、運輸期間安全,特成立如下小組:
施工負責人:當班跟班隊長。
安全負責人:當班班長。
成員:技術員、施工人員、當班安檢員、瓦檢員等。
職責:施工負責人對安全工作全面負責,并進行協調指揮。
安全負責人負責采煤機拆卸及運輸期間的安全工作。
技術員負責本措施的編寫、報批及貫徹。
安檢員隊現場及沿途巷道內瓦斯情況進行跟蹤檢查。
2.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學習本措施并簽字存檔。
3.施工日期:2013年10月15日到2013年10月17日。
三、技術要求
1.采煤機解體順序:采煤機上搖臂--采煤機上牽引部(含變壓器箱)--連接框架(含開關箱、變頻器箱)--采煤機下牽引部(含調高泵箱)--采煤機下搖臂。
2.拆解為以下5大部分,每部分的重量、最大外形尺寸如下:
1)上牽引部組:重12.63t,最大外形尺寸:長*寬*高=2600×1700×185mm;
2)下牽引部組:重11.31t,最大外形尺寸:長*寬*高=2600×1700×185mm;
3)上搖臂組:重8.84t,最大外形尺寸:長*寬*高=2400×2200×950mm;
4)下搖臂組:重8.84t,最大外形尺寸:長*寬*高=2400×2200×950mm;
5)連接框架組:重7.84t,最大外形尺寸:長*寬*高=3000×1300×800mm。
3.經驗算,該采煤機拆解后五大部分均滿足《1031綜采工作面回收、安裝使用絞車安全技術措施》(系列)要求。
4.運輸路線:1031采面上出口→1031回風巷→1580軌道石門→副斜井→地面。
5.拆下的各種銷軸、螺栓等必須分類存放并妥善保管,以便安裝時使用。
6.施工前,施工負責人準備好施工中所需的各種工具,并檢查確保其完好。
7.施工、安全負責人,必須到施工現場進行監護和統一指揮,以保證輸送機在拆卸、運輸工作的安全工作。
四、安全措施
1.人員到達現場后,必須由班隊長先檢查周圍采面的支護情況,如發現不安全因素,必須立即整改后方可作業。
2.采煤機解體時,必須先將采煤機及采面溜子開關停電閉鎖,懸掛“正在檢修,嚴禁送電”警示牌,并設專人看守。
3.采煤機解體前,上、下方5米處必須設置防護欄,以防物件滾落傷人。
4.拆卸過程中如需用者葫蘆起吊設備時,起吊點必須選擇在牢固可靠的專用錨桿上,起吊設備時,必須是一人拉葫蘆,一人監護安全,起吊前先試吊。
5.使用葫蘆起吊設備時,必須先檢查起吊設備性能是否合格,檢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使用葫蘆起吊設備時,其噸位必須大于所掛重物的重量。起吊過程中,所有施工人員身體任何部位都不得置于重物的下方。
7.凡兩人以上共同搬運重物時,施工人員必須口號一致,同時抬起或同時下放,使步調一致。
8.在運送采煤機前,施工人員必須先將軌道范圍內雜物清理干凈,保證運輸暢通。
9.在運輸過程中,必須有專人作好站崗撤人工作,防止無關人員進入。
10.運輸過程中,如出現車輛跳道情況,在處理跳道時,必須有專人照看安全,所有人員不允許站在車輛兩側。如用葫蘆起吊時,要一人操作,一人監視,其余人員避開危險區域,站在安全地點。
11.采煤機解體部件如不能及時往上運時,必須用Ф12.5mm以上油絲繩捆綁在緊固可靠的錨桿上,防止解體部件下滑。
12.施工過程中,所有工作人員必須加強自主保安意識和互助保安意識。
13.作業地點巷道內風流中瓦斯濃度小于0.8%,以及經安檢員、瓦檢員檢查該段巷道內無任何有害氣體后,人員才可進行作業。
14.本措施與《1031綜采工作面(外段)回收作業規程》、《1031綜采工作面(外段)回收、安裝使用絞車安全技術措施(系列)》配合使用。
篇3:綜采工作面液壓支架解體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礦領導安排我隊將10303風巷剩余的液壓支架解體升井,為了解體過程中的安全及作業過程中的解體工藝規范性、并且便于運輸安全,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
一、勞動組織:
項目負責人:葉建軍
現場負責人:劉隨和
技術負責人:李俊濮
二、支架解體、裝車步驟及要求
1、支架基本組成由頂梁、尾梁、立柱、底座。
2、在頂梁四個角的斜上方分別打設兩根¢20×220mm的起吊錨桿(全錨)。
3、將支架控制閥組與支撐架連接的四個連接螺栓拆除,然后將閥組拆除。
4、將鋼絲繩穿過兩個平衡千斤頂缸體的起吊環然后在穿過掩護梁的兩個起吊環后用繩卡卡緊固定,再拆除平衡千斤頂連接銷軸。
5、支架卸車:
(1)、首先將四個5噸倒鏈拉緊之后在頂梁的四個角用單體支柱配合將頂梁與頂板接實,最后將平板車移出支架下方。最終將支架平穩放置地面。
(2)、支架的上下幫分別打設兩顆放倒支柱。
6、頂梁拆解:
(1)、首先遠控操作支架將立柱升至一定高度然后將倒鏈拉緊之后在進行取立柱上銷軸及掩護梁銷軸
(2)拆頂梁與掩護梁鉸接銷軸時,先由一人用摔錘將鉸接銷軸拔出2/3長度,然后由另外兩人用鋼絲繩將拔出的銷軸在中間位置拉緊,用鋼釬穿過鋼絲繩并將鋼釬擔在肩上,防止鉸接銷軸突然拔出傷人。銷軸快要脫離鉸接孔時附近嚴禁站人。落銷處附近嚴禁有其它雜物。拆解時嚴禁人員進入支架下方。
(3)、拆下立柱活柱與頂梁之間的連接銷軸和耳座,拆下立柱上的膠管,拆下閥組上連接護幫千斤頂和伸縮梁千斤頂的膠管,膠管接頭用專用的塑料堵封口,嚴禁帶壓挑撥U型卡。
(4)、頂梁起吊是采用四個5噸手拉葫蘆分別從頂梁的四個角進行起吊,起吊之前必須將頂梁下方用木垛墊實并且用單體支柱配和將頂梁固定住。將頂梁下方用木垛墊實。
(5)、起吊頂梁用倒鏈掛在頂梁的四個起吊工藝孔上,起吊頂梁前,支架附近嚴禁站人,以防頂梁脫落傷人。
7、拆解立柱時需先手拉葫蘆吊住立柱后方可拆卸立柱壓板,拆除立柱壓板后待人員撤離支架后方可起吊將立柱吊至存放位置。
8、拆除后尾梁:
(1)、用兩個5噸倒鏈拉緊后再用摔錘將銷軸取掉。
9、裝車
(1)、將拆解的頂梁裝到墊有方木平板車上,用21.5mm鋼絲繩及倒鏈將頂梁固定在平板車上,鋼絲繩用鋼筋棒絞緊、后再用繩卡鎖住,最后在平板車的四個角用40T鏈子帶馬蹄環將頂梁固定死。
(2)、拆解后的支架底座,掛在底座四個起吊工藝孔上,起吊平穩后裝到平板車上,調整好重心位置,鋼絲繩用鋼筋棒絞緊、后再用繩卡鎖住,最后在平板車的四個角用40T鏈子帶馬蹄環將頂梁固定死。
(3)、尾梁及立柱另外裝車。
10、運輸注意事項:
(1)、必須派專人進行勘察及維護軌道及道岔子。
(2)、在運輸過程中如果巷道不夠1.7米的地方需提前將單體支柱或者棚腿子整改后方可通車。
(3)、運輸信號采用無極繩絞車手持電臺。
(4)、無極繩絞車司機必須聽清楚信號后方可開車。
三、安全注意事項
⑴工作人員首先要了解吊裝物體的幾何形狀及重量選擇好起吊物的重心及所需的索具、吊具。
⑵使用的起吊工具的額定載荷量必須大于起吊物的毛重,并且滿足安全系數。選用的鋼絲繩、鋼絲繩卡子、起吊鏈子及連接工具。
⑶在井下利用專用起吊錨桿作起吊時,螺帽要上滿絲,起吊時要有專人監視起吊點的受力狀況,發現問題及時停止起吊。嚴禁單點起吊。
⑷起吊時要有專人指揮并觀察,如吊物、吊具、索具、吊鉤、吊梁、頂板等安全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停止作業進行處理。
⑸用手拉葫蘆起吊時(不閉鎖的葫蘆禁止使用),操作者必須有一個預加力的過程,在起吊物吊起100-200mm時,停止作業由操作者或指揮者全方位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否則禁止起吊。
⑹起吊設備時禁止任何人在設備下面或受力索具、鋼絲繩附近及吊裝物下落所能波及的地方通過和逗留,不得將頭和手腳伸到可能被壓擠的位置。且操作者用力要均勻,不得死拉硬拽。
⑺起吊重物時,當鉤頭稍微有力時掛鉤頭人員必須閃開,方可繼續起吊。
⑻起吊過程中,中間不得停止作業離開現場。
⑼起吊物就位后,必須放置穩固,找準裝車重心方可撤除吊具、索具。
⑽起吊作業現場必須清理好雜物疏通安全退路,并且5米范圍內不得有非本起吊人員。
⑾起吊葫蘆必須部件齊全、完好,拉鏈長度必須滿足操作人員躲開被吊物體1m以上,否則,不得使用本葫蘆起吊,嚴禁使用截鏈、摘除吊鉤、上下鉤頭無閉鎖或原結構形式被改變的葫蘆進行起吊。使用單鏈,葫蘆必須是原廠家生產的單鏈葫蘆。
⑿同時起吊物體或被吊物體的組件之間必須采用鋼性連接固定,連接固定必須牢固可靠,否則,必須解除或拆除后分別進行起吊。起吊物體內嚴禁塞、填其它物件
⒀使用手拉葫蘆起吊時,嚴禁使用吊鉤的尖端和其重鏈條捆扎重物起吊。
⒁起吊工作開始,首先進行試吊,將起吊繩索逐漸張緊,使物體微離地面,仔細檢查物體是否平衡、綁捆有無松動、起吊設備和吊具有無異常,待經過試吊調整確認無誤后,方可正式起吊。
⒂用繩索或吊具將物體與起吊器具的連接必須牢固、可靠,防止起吊過程中繩索或吊具與物體或起吊器具之間發生滑動、竄動或脫鉤現象。
⒃卸下物體前,應事先墊好的枕木或者板梁,待物體放置平穩后,再下放被吊物體,拆除繩索和吊具。蓄有運動趨勢的物體,必須采取可靠的生根穩固措施(使用匹配的鋼絲繩和繩夾固定在永久固定的物體上)。在起吊物穩定落地前,所有施工人員不得靠近作業,待確定起吊物穩定落地無誤后,方可靠近作業。
⒄起吊后物體需要轉動調向的,起吊前必須確保起吊器具(手拉葫蘆)其轉動部位轉動靈活,不影響生根可靠性的情況下,方可進行調向操作,并且必須栓繩在不受被吊物體滑落、歪倒波及的地點實現遠距離調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