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清明節安全教育內容
4月5日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清明節放假時間為4月5日-----4月7日,放假三天。為了加強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確保學生過一個平安祥和的節日,今天召開全校師生節前安全教育,希望同學們在假期間注意安全,做好以下幾點:
一、注意消防安全
學生掃墓時要安全用火、不玩火、不亂放火,做好防火措施,以免引起森林火災。如果發生森林火災,要及時通知有關部門或撥打火災報警電話,火災報警電話是119。
二、重視交通安全
清明放假期間人多、車多,要注意遵守相關交通法規,過馬路注意來往車輛,走路要走人行道,靠右行,注意行路文明,到戶外掃墓時,騎車、乘車或走路都要遵守交通規則,放學上學不要乘坐超載車輛、非載客車輛。
三、加強出游安全
嚴禁學生結伙出游,對于家長組織的春游活動,一定要加強自我防范、自我保護意識,沒有家長陪同不準單獨到溪邊、水庫和池塘、工地等危險處所玩耍,回家、返校或與家長出外旅游,應注意個人財產及人身安全。防止發生財物遺失、人身傷亡事故。
四、遵守校規校紀,做一名合格的學生
假期認真完成各科作業,一切活動聽家長的安排,不私自外出游逛,不參加黃、賭、毒、非法傳銷和封建迷信活動,嚴禁任何學生參與打架斗毆和危害社會的活動,嚴禁任何學生進營業性網吧、歌廳、迪廳、游戲廳。
五、流感的預防
1.勤洗手、不隨地吐痰、打噴嚏時要主動捂住口鼻,不讓飛沫濺到旁人。養成良好的個人生活衛生習慣。
2.減少或避免接觸感染源,盡量少到擁擠的公共場所停留,到公共場合,盡量做到戴口罩。
3.隨著季節的變化,及時增減衣物,注意保暖,防止受涼。
4.均衡飲食、多喝白開水,適當吃些水果。
5.保證足夠的睡眠。
6.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
7.如果不幸感染了流感病毒,可以遵從醫囑服用藥物。
8.必要時可注射流感疫苗,以增強機體免疫力。希望同學們能做好疾病預防,保持健康的身體!
六、預防食物中毒
1、不要隨便亂買零食,特別是不要在路邊小店、街頭買一些包裝粗糙,質量低次的冷飲、冰棍,不吃“三無”食品。
2、隔夜食品要加熱,不吃腐爛變質的食品,不要喝自來水,更不要隨便亂喝水。
3、要勤洗手,特別是在飯前飯后,上廁所必須要把手洗干凈。
4、在購買食品時應認真看清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
5、不要偷吃果園的水果,可能有噴灑的農藥,以免中毒。
七、管制、刀具、火柴等安全教育
1、管制刀具是指公安機關為了有效維護社會治安,防止不法分子利用刀具作為兇器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由法律規定實行控制管理的刀具,它是刀具的一部分。
2、嚴禁學生隨身攜帶或存放管制刀具及危險器械。
3、學生攜帶管制刀具,如果屢教不改,就構成《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所說的嚴重不良行為,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4、不帶火柴、打火機等火種進入校園,也不帶汽油、爆竹等易燃的物品進入校園。
5、不隨意燃燒廢紙等。
篇2:學校安全教育工作制度
一、學校安全教育要以學生為主,同時對教職員工開展教育。
二、學校安全教育應包括以下內容:
1、交通安全教育;
2、游泳安全教育;
3、消防安全教育;
4、飲食衛生安全教育;
5、用電安全教育;
6、實驗和社會實踐活動安全教育;
7、校內及戶外運動安全教育;
8、防地震及它自然災害的安全教育。
9、網絡安全教育;
10、防中暑、防煤氣中毒的安全教育;
11、緊急情況下撤離、疏散、逃生等安全防護教育;
12、心理健康教育;
13、突發疾病救治常識教育。
三、學校應在每學期初組織教職工認真學習各種安全知識,強化安全意識。
四、學校應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認知能力和法律行為能力,確定各年級段安全教育目標,形成層次遞進教育。
1、幼兒園安全教育目標:使幼兒初步學習處理日常生活中危急情況的辦法,接受成人有關安全的提示,學會避開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和保護自己。
2、小學安全教育目標:使學生初步樹立安全觀念,了解學校和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安全知識,熟記常用的報警、救助電話,具備初步的分辨安全與危險的能力,掌握緊急狀態下避險和自救的簡便方法。加強交通法規教育,提倡步行上學,禁止未滿12周歲的學生騎車上學。
3、初中安全教育目標:使學生樹立安全法制觀念,自覺遵守安全法規,保護公共安全設施;熟悉學校、家庭、社會中須知的安全知識,掌握事故發生后請求救助的基本途徑,具備一定的危險判斷能力和防范事故的能力。
4、高中安全教育目標:使學生樹立法制觀念和社會公德意識,自覺維護公共安全,懂得運用法律法規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掌握緊急狀態下自救自護的基本方法,具備一定的抵御暴力侵害能力。
五、學校應根據有關法規和學校的布局狀況,并在公安、消防等部門的指導下,制定應急疏散預案,并組織師生進行應急撤離、疏散、逃生演習。
六、學校要根據地域、環境特點,把放假前、開學初、冬夏季來臨前作為安全教育的重要時段,重點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飲食衛生、校內外活動安全和防中暑、溺水、煤氣中毒等方面的專題教育,并傳授發生意外事故的自救、自護知識和基本技能。
七、學校應利用每年的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全國“安全生產月”等活動,針對安全教育的薄弱環節,根據教育主題開展各種宣傳教育活動。
八、學校要進一步加強家校聯系,取得學生家長的配合,共同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礙的疏導工作。
九、學校要積極發揮校外法制副校長的作用,每學期都要對全體師生進行法制安全講座和考試。
十、學校應加強校園安全法制文化建設,充分利用學校各種宣傳陣地和設施,開展安全法制教育,安全法制教育課必須做到計劃、教材、教師、課時“四落實”,建立穩定長效的安全法制教育機制。
篇3:S學校安全教育制度
1.經常對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安全教育,內容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游泳安全、使用燃氣安全、用電安全、校內外活動安全、假期安全、防范傳染病等,提高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遇險自救能力。
2.重視學生的心理衛生教育,通過各種方式使學生保持健康開朗的心理狀態。關心有心理疾病的學生,幫助學生克服因各種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礙。
3.根據不同季節特點,明確學校安全教育的重點。春季安全教育的重點:傳染病的預防教育、火災預防教育、春游等社會實踐活動中的交通安全和飲食衛生安全教育;夏季安全教育的重點:洪水、暴雨、雷擊、臺風等災害天氣預防教育、溺水預防教育、食物中毒預防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性侵犯預防和應對教育、用電安全教育;秋季安全教育的重點:運動受傷預防教育、建筑安全教育、消化道疾病預防教育;冬季安全教育的重點:防寒保暖教育、煤氣中毒預防教育、戶外冰雪體育運動安全教育和冰面溺水預防教育、火災預防教育、雪霧天氣交通安全教育。
4.開展安全教育的同時,不能只停留在口號和說教上,一定要進行實際演練。通過安全演練,增強教育效果。
5.開展安全教育的同時還要提高學生應對安全事故的能力。比如學校對學生進行溺水預防的安全教育時,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教育學生不要到不安全的水域去游玩,二是教會學生游泳,提高學生的游泳技能。
6.安全教育要明確教員,列入課程,確定時間,編寫教案,納入考核,防止安全教育走過場。
7.加強安全知識教育,提高自我防護意識。要以學校常規安全知識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為重點,結合季節特點和學校實際開展防安全事故方面的知識教育,特別要加強防交通、防溺水、防火災、防擁擠踩踏等事故知識教育,增強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要把安全教育納入教學計劃,列入課表,在地方課程中開設安全專題教育,通過安全教育日、專題報告、安全知識講座和學科教學、班團隊活動進行安全知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