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制度

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制度

2024-07-23 閱讀 3225

1、新職工進廠“三級安全教育”

(1)凡新入廠的職工(包括短期合同工和臨時工),都必須經過公司、車間(分廠)、班組“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未經三級安全教育或考試不合格者不準上崗作業。

(2)一級(公司)安全教育由人力資源部會同安全環保部組織實施。教育內容包括:

A:國家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

B:公司概況、生產特點及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

C:安全生產、職業健康基本知識。

(3)二級(一間、分廠)安全教育由車間、分廠負責人組織實施。教育包括:

A、本單位主要生產工藝流程,主要設備概況及其特點,危險區域、危除因素及預防措施。

B、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C、結合本單位特點進行防火、防爆、防毒、防觸電、防機具傷害等安全防護、危急搶救知識的教育。

(4)三(班組)安全教育由班組長組織實施,教育內容應包括;

A、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標準化作業程序;

B、本崗位工作特點、設備性能和安全注意事項;

C、設備、工具及其使用方法,防護用品的合理使用。

(5)新職工“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填寫“三級安全教育”卡片,報安全環保部存檔。

2、特種業人員培訓教育

(1)凡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上有關安全管理部門培訓、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后,方可上崗操作。無證上崗者按嚴重違章處理。

(2)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教育,執行公司《特種作業人員管理》規定。

(3)中層管理者、專(兼)職安全員培訓教育。

3、公司每年對中層管理者、安全員進行一次安全生產管理知識教育、培訓。

教育培訓內容包括: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安全管理基本知識、安全技術知識等。

4、班組長培訓教育

(1)公司每年組織一次班組長安全培訓教育。

(2)教育內容: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班組安全管理知識等。

5、全員教育

車間(分廠)每月對職工進行不少于一次的全員安全教育,并認真做好記錄,班組堅持每周一次全員安全教育。

6、變換工種及復工安全教育

職工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一年以上,在重新上崗時,必須進行相應的車間、班組、崗位安全教育。

7、“四新”教育

(1)“四新”教育是指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前,必須進行的安全教育。

(2)“四新”安全教育由主管單位和技術部門負責進行。

(3)“四新”安全教育主要內容有:

A、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B、安全防護裝置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C、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的內容和要求;

D、“四新”投產、使用后可能導致的危險、危害因素及其防護方法。

(4)涉及“四新”人員安全教育,要進行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并報安全環保部備案。

8、職業健康教育

(1)職業健康教育分為上崗前健康教育、在崗期間健康教育、離崗健康教育。

(2)職業健康教育內容包括:國家有關職業衛生的方針、政策、法規;職業衛生、職業健康知識;重點職業性有害因素防治知識;突發事故應急處理及個人防護知識。

(3)人力資源部負責組織新入廠接觸職業危害作業人員的職業健康教育(與公司三級安全教育同時進行),安全環保部、職工醫院和各生產單位負責接觸職業危害職工在崗期間、離崗職業健康教育。

(4)職業健講學教育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可采取集中培訓、健康知識競賽、發放健康知識小冊、黑板報、張貼宣傳畫面、閉路電視等多種方式進行。

篇2:職業安全健康教育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根據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使公司職員得到必要的職業安全和職業健康教育培訓,規范公司相關的教育培訓流程,確保職工職業安全健康素質和意識得到逐步提高,防范安全事故,減少職業傷害,結合公司實際,特制定本規定。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各部門、各班組的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安全技術部、人力資源部負責監督和指導各類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的執行,人力資源部負責組織與實施相關的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用人部門負責實施部門各級人員的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第二章??各級管理人員的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公司主要負責人(含各部門經理)的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應當包括以下內容:(一)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準;(二)安全生產管理基本知識、安全生產技術、安全生產專業知識;(三)重大危險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應急管理和救援組織以及事故調查處理的有關規定;(四)職業危害及預防措施;(五)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六)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七)其它需要培訓職業安全健康知識。第五條科長級(生產調度)管理干部的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應當包括下列內容:(一)與本部門有關的國家法律法規及公司管理制度;(二)本部門及本人的安全生產職責;(三)本部門主要危險因素及其識別方法、預防控制措施和機電、燃爆、消防常識。(四)本部門工藝流程中主要的職業危害及預防措施;(五)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六)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七)其它需要培訓的職業安全健康知識。第六條工段長、班組長級管理人員的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應包括下列內容:(一)與本部門有關的國家法律法規及公司管理制度;(二)本工段班組及本人的安全生產職責;(三)本工段班組主要危險因素及其識別方法、預防控制措施和機電、燃爆、消防常識;(四)本工段、班組工藝流程中主要的職業危害及預防措施;(五)人身安全、火災事故應急措施、報告、調查處理辦法。(六)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七)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八)其它需要培訓的職業安全健康知識。第七條公司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應包括下列內容:(一)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準;(二)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職業衛生等知識;(三)安全事故統計、報告及職業危害的調查處理方法;(四)應急管理、應急預案編制以及應急處置的內容和要求;(五)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六)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七)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第八條各級管理人員安全健康教育培訓學時的規定:(一)公司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初次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時間不得少于32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12學時。(二)科長級(調度)管理人員初次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學時。(三)所有的工段長、班組長級管理人員初次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學時。第九條公司安全生產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應經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認定的具備相應資質的培訓機構進行培訓,培訓合格后由培訓機構發給相應的培訓合格證書。第三章一般員工的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公司新入職員工,在上崗前必須經公司、部門、班組三級職業安全健康培訓教育。第十一條公司級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內容應當包括:(一)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二)通用技術、勞動衛生、安全文化知識;(三)本企業勞動安全衛生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四)事故案例和預防事故措施;(五)消防知識等。第十二條部門級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內容應當包括:(一)本部門勞動安全衛生狀況、生產特點和安全生產制度、勞動紀律;(二)本部門危險控制點(區域)、危險因素、有害因素的防護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項;(三)本部門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處理措施;(四)本部門具體消防知識。第十三條班組級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內容應包括:(一)班組生產特點、有害因素、危險點、設備狀況及安全健康防護措施、消防設施維護和使用;(二)本工種安全操作規程和崗位安全責任;(三)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用具)、工具和安全文明生產的要求;(四)實際安全操作示范及訓練;(五)有關事故案例等。第十四條部門內換崗(指同工種)的人員、跨部門換崗及所有變換工種人員、因事假、產假或其他原因離崗3個月以上重新上崗的員工,在上崗作業前必須接受部門和班組級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第十五條工傷員工治療康復后,重新上崗時必須接受部門級和班組級的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第十六條從事“四新”作業的人員,在上崗前必須接受“四新”項目的特性和安全操作等注意事項的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第十七條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接受專門的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經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作業。特種作業人員范圍和培訓考核管理辦法規定見《特種作業安全管理規定》。第四章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培訓組織的實施第十八條各級管理人員職業安全健康教育的初次培訓、年度培訓由人力資源部負責統籌安排,安全技術部協同實施。第十九條新入職員工三級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的實施:(一)新員工公司級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由人力資源部組織實施,按照《新入職員工公司級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教材》內容培訓,培訓學時不得少于2小時。(二)新員工部門級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由新員工所在部門、安全技術部聯合組織實施,按照部門級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內容進行培訓,培訓學時不得少于2小時。(三)新員工班組級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由新員工所在班組長負責實施,按照班組級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內容進行培訓,培訓學時不得少于2天。新員工的班組級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除了經班長教育培訓外,還必須實施“以師帶徒”制,每位新員工在上崗前必須由師傅進行現場實操培訓,直到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后方可獨立上崗作業。(四)新員工三級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中各級培訓負責人應對新員工進行書面或口頭考核,并將考核結果填寫在新員工《員工入職三級培訓教育記錄表》上,具體要求請見附件一。第二十條對于各部門內部轉崗的員工,各部門應參照公司三級培訓制度和要求,建立相應的轉崗教育培訓規定,保障轉崗人員的操作技能培訓與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得到有效落實。第二十一條跨部門調崗的員工,經人力資源部培訓完畢后,由人力資源部通知接受部門,由用人部門和安全技術部聯合組織部門級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并填寫《轉崗培訓記錄表》,經培訓合格后,再由所在班組的班長對其進行班組級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第二十二條工傷復工人員治療康復后,應經過安全技術部對其進行復工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對其進行復工培訓的負責人要在《工傷員工復工通知書》(見附件二)上記錄培訓內容。第二十三條工藝工裝部主要負責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設備等“四新”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工作。第五章??監督管理第二十四條對于新員工的三級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效果,由人力資源部、安全技術部每季度進行抽查,主要對新員工培訓效果及培訓記錄進行抽查。第二十五條對于工傷員工復工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與跨部門調動人員的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效果,由人力資源部、安全技術部每季度對受教育者進行抽查,主要是了解受教育者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的有效性。第二十六條對于其它各類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情況,由人力資源部、安全技術部按年度對其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情況進行抽查,主要是了解受教育者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的有效性、檔案的完整性或再培訓學時是否到達本制度要求等進行檢查。第六章??考核與獎懲第二十七條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情況與其它安全生產指標同時考核,其考核情況將作為年度安全生產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第二十八條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流于形式的、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記錄不完整,或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學時未達到要求的,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第二十九條對于認真開展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培訓并在防止安全事故、減少職業危害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部門和有關人員給予表彰與獎勵。第七章??附則第三十條本規定解釋權屬人力資源部、安全技術部。第三十一條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生效。第三十二條附件(一)附文一《員工入職三級培訓教育記錄表》中職業安全健康教育要求(二)附文二《工傷員工復工通知書》附文一:《員工入職三級培訓教育記錄表》中職業安全健康教育要求(1)?公司所有新入職員工(包括臨時工),均應為其建立《員工入職三級培訓教育記錄表》。(2)?所有《員工入職三級培訓教育記錄表》由人力資源部培訓管理員負責統一發放和保管。(3)《員工入職三級培訓教育記錄表》中應具備的內容:公司級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通用技術、勞動衛生、安全文化知識;本企業勞動安全衛生規章制度;事故案例和預防事故措施;消防知識等。部門級職業安全健康教育:本部門勞動安全衛生狀況、生產特點和安全生產制度;本部門危險控制點(區域)、危險因素、有害因素的防護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項;本部門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處理措施;本部門具體消防知識。班組級職業安全健康教育:本班組生產特點、有害因素、危險點、設備狀況及安全健康防護措施、消防設施維護和使用;本工種安全操作規程和崗位安全責任;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用具)、工具和安全文明生產的要求;實際安全操作示范及訓練;有關事故案例等。附文二?工傷人員復工通知書工號姓名性別年齡原部門原班組原崗位受傷時間年月日傷情情況診斷及治療經過:目前治療及傷情情況:行政管理部醫務室復工安排意見(說明是否回原崗位或需要轉崗):負責人簽字:年月?日人力資源部意見:負責人簽字:年月?日?接受部門意見:經理簽字:年月?日復工教育安排:?負責人簽字:年月?日?安全技術部意見:負責人簽字:年月?日備注:注:1、本表一式四份,工傷人員、行政管理部、安全技術部、人力資源部各一份。2、工傷員工復工憑此表到復工部門報到。

篇3:職業健康教育培訓制度范本

為提高職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和《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的相關規定,結合本公司(廠)實際,組織對職工進行職業健康法規、職業危害基本知識、操作規程、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維護的培訓,特制定本制度。

(一)相關規定

1、公司(廠)最高管理者、分管職業衛生的領導、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國家規定的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接受安全監管部門組織的職業衛生培訓,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

2、接觸職業病有害因素的新員工在上崗前,必須接受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3、對接觸職業病有害因素的在崗員工,每年應至少組織一次職業衛生知識技能再教育和考核。

4、接觸職業病有害因素的換崗員工以及長期停工后復崗員工,必須接受職業衛生知識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5、接觸職業病有害因素的臨時員工,必須接受職業衛生知識培訓。

6、培訓方式為:安全監管部門組織,公司(廠)、車間、班組組織,委托培訓機構組織。

(二)培訓內容

1、職業衛生相關法律、法規與標準;

2、職業病危害基本知識;

3、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4、正確使用、維護職業危害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危害防護用品;

(三)組織實施部門、經費保障

1、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負責職業衛生知識培訓的組織、實施,并建立職業衛生培訓檔案。

2、公司把職業衛生培訓經費列入職業病防治經費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