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危險化學品事故防護措施

危險化學品事故防護措施

2024-07-23 閱讀 8497

  a、危險化學品數量應該保持最小量,并與使用量和保存期限相對應,部分化學品在儲存過程中易發生分解或發生化學反應,導致危險性增加,這類化學品登記并妥善保管

  b、盛放危險化學品的容器應該密封,防止由于容器或者包裝泄露致使危險化學品釋放

  c、所有存儲的包裝物應該貼上準確的,易于辨認的標簽

  d、化學品的儲存,包括廢棄物,應該依據化學品的性質和相互間反應活性,不相容的化學品應該分開保存,例如憑借化學試劑柜或者采用空間隔離。不相容的液體應該提供獨立的溢出液收集區域

  e、打開包裝,轉移內容物,分配化學試劑或取樣均不應在儲存危險化學品的櫥柜中或者櫥柜上操作,除非櫥柜具有針對上述目的的特別設計,且啟用合適的安全程序和安全防護裝備;

  f、使用鋁質圓柱形容器,包括滅火器,要防止不相容危險化學物質在該處使用

  g、材料的接受和分發,危險品的包裝的檢查應該制定規定,如詳細的臺賬等

  h、對化學品包裝進行嚴格檢查以確保其完整性,泄露或危險的包裝應該轉移到安全處重新包裝或處理。標簽應該重新加貼,如果需要,需要清楚的辨別包裝的內容物

  i、當房間存儲有易燃物質或者熱敏感化學物質,明火或者電輻射加熱器等都不能用于加熱房間

  j、作為正常或者非正常操作的一部分而出現的易燃蒸汽或者可燃氣體的區域,應該按照相關的標準與規定分類,避免著火源的相關要求應該與實際情況一致,除非著火源是受控的和實驗必須的,如使用煤氣燈;

  k、在室溫條件下不穩定的物質應保存在可維持在一定溫度范圍的設施中,當適用時,應該提供可靠的安全措施,物質因溫度變化而產生的有害物質的風險應該被清晰的標注

  l、避免化學試劑及其容器被陽光直射

  m、獨立包裝應該選擇合適的類型和大小,以減少數量,降低處置風險,應該避免使用易碎或不防溢出的包裝

  n、不相容化學品存在同一工作區域時,應該采取預防措施以防止其不慎接觸或者混合

  o、揮發性、有毒性物質應被存放在連續機械通風的通風櫥柜內,遠離熱源和火源。

篇2:危險化學品倉庫安全防護制度

一、為了加強對危險化學品的管理,滿足我公司經營的需要,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保護環境,根據國務院發布的《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特制訂本制度。

二、凡在我公司內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單位,必須遵守本制度。

三、本辦法所稱的危險化學品為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和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毒害品和腐蝕品及放射性物品。

四、公司設立危險化學品專用庫房及專職管理人員,與工作無關的人員嚴禁進入。

五、倉庫必須具備防火、防盜、防水、防潮、通風、防曬、防靜電、避雷、安全堅固等功能。倉庫應具有消防栓、滅火器、滅火沙及報警器等。

六、庫管人員在貯存危險化學品時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危險化學品應當分類、分項存放。

2、遇火、遇潮容易引起燃燒、爆炸或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的危險化學品,不得在露天、潮濕的地方存放。

3、受陽光照射容易產生燃燒、爆炸或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的化學試劑和桶裝、灌裝等易燃液體、氣體應當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

4、化學性質或防護、滅火方法相抵觸的化學試劑及化學危險品,不得在同一倉庫和同一儲存室存放。

5、劇毒物品必須嚴格執行“雙人保管、雙人收發、雙人領料、雙本帳、雙鎖”的“五雙”管理制度。

七、危險化學品在入庫和出庫時必須進行認真的檢查登記。對于劇毒物品的出庫,必須經主管領導簽字,由專人負責出庫并及時辦理出庫手續。

八、庫管人員應具有高度的責任心,積極做好防火、防盜、防水、防靜電、防高溫等工作,以確保庫存物品的安全。

九、危險化學品倉庫保管、搬運人員必須配備相應的防護器材及勞動保護用品。

十、危險化學品倉庫的管理人員,必須進行崗前學習和培訓。

十一、危險化學品倉庫應配置足夠的消防設施和器材。消防設施、器材應專人管理,確保完好有效。

篇3:常見危險化學品安全防護應急措施——甲醇

甲醇:別名,木酒精、木醇。

理化性質:無色透明液體,純品略帶酒精氣味,能與水、乙醇、乙醚、丙酮和大多數有機溶劑相混溶。

一般包裝:小開口鋼桶。(易燃液體)。

穩定性和危險性:不能共存物質有二氧化鈹、氯仿、氰尿酰氯、金屬、氧化劑、叔丁醇、鉀。遇熱、明火或氧化時易著火。與三氧化鉻、三氧化二磷、(氫氧化鉀+三氯甲烷)、(氫氧化鈉+三氯甲烷)等氧化物接觸會發生劇烈反應。

毒理學性質:人經口最低致死劑量143mg/kg。甲醇可致中樞神經系統麻醉、視神經及視網膜病變、代謝性酸中毒。

主要用途:用于制甲醇、香精、染料、醫藥、火藥、防凍劑等。

安全防護措施:

工程控制--密閉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時必須戴正壓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穿橡膠手套;

其它--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后淋浴更衣。

應急措施:

急救措施--立即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用流動清水徹底沖洗污染的皮膚和眼睛15分鐘以上。口服者用清水或硫代硫酸鈉洗胃、導瀉。對大量密切接觸者或有輕度癥狀者,需觀察24-48小時,及時就醫。

泄漏處置--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切斷火源。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在確保安全情況下堵漏。噴水霧會減少蒸發,用砂土、干燥石灰混合,然后使用防爆工具收集運至廢物處理場所。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經稀釋的洗水放入廢水系統。如果大量泄漏,建圍堤收容,然后收集、轉移、回收或無害化處理后廢棄。

消防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環境監測方法:快速方法--檢氣管法。國標方法--氣相色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