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水處理車間鹽酸泄漏事故現場處理方案

水處理車間鹽酸泄漏事故現場處理方案

2024-07-23 閱讀 7930

一、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車間鹽酸泄漏事故現場處置工作,為確保鹽酸泄漏事故發生以后,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險工作,防止事故擴大化,最大限度的降低員工生命安全風險、減少公司經濟損失,維護安全生產秩序穩定,特制定本預案。

二、概況

鹽酸儲罐包括化水酸堿儲存間F229029A/B,中水酸堿儲存間F29801A/B,本裝置儲存的介質為外購原料鹽酸。化水2個鹽酸儲罐總儲存量為:(30m3+30m3),中水2個鹽酸儲罐總儲存量為:(20m3+20m3).化水鹽酸儲罐位于中和池和調節池上部,中水每天都要向濃鹽水和深度處理裝置調用鹽酸,因此構成了一個重大危險源。

三、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車間鹽酸泄漏突發事件的現場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

四、事故特征

1、危險性分析

1.1鹽酸物理化學基本特性:

鹽酸是氯化氫的水溶液,可看做是酸類化合物。純的濃鹽酸是無色液體,通常濃鹽酸約含37%HCl,密度約為1.19g/cm3,氯化氫易揮發有刺激性氣味,逸出的氯化氫遇到潮濕的空氣形成白色酸霧。工業鹽酸因含鐵鹽雜質,因而呈黃色,有腐蝕性。

鹽酸是強酸,具有酸類通性:可使石蕊,甲基橙變紅,可跟比氫活動的金屬發生置換反應,可跟金屬氧化物(堿性氧化物)堿發生中和反應,可跟某些鹽發生復分解反應。

1.2健康危害:

接觸其蒸汽或煙霧,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現眼結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灼傷感,齒齦出血,氣管炎等。誤服可引起消化道灼傷、潰瘍等,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膚接觸可致灼傷。慢性影響:長期接觸,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牙齒酸蝕癥及皮膚損害。對環境也有危害,對水體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特別警示:與空氣能形成蒸汽或酸霧;吸入可引起中毒。

2、事故類型

2.1人員中毒和灼傷

接觸其蒸汽或煙霧,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現眼結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灼傷感,齒齦出血,氣管炎等。誤服可引起消化道灼傷、潰瘍等,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具強腐蝕性、強刺激性,可致人體灼傷。

2.3環境污染

對環境有嚴重危害,特別是對水體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3、事故可能發生的區域、地點,造成的危害程度

3.1卸車時發生卸酸管與卸酸口接口脫開,鹽酸泄漏部分鹽揮發形成酸霧。主要影響人員有崗位操作人員、液酸槽罐車司乘人員,以及鹽酸儲罐站附近設施的作業人員。影響的范圍:較大。

3.2鹽酸儲罐至加藥點管線閥門法蘭或儀表導管以及儲罐附件泄漏,鹽酸泄漏形成酸霧時,可能被巡檢人員發現,被影響人員較少。

3.3鹽酸運輸車輛在廠區行駛過程中發生碰撞造成槽罐設備、連接的管道、截門故障,發生鹽酸泄漏泄,主要影響人員有運行或物資供應部接貨監護人員、鹽酸槽罐車司乘人員,以及事故地點附近的作業人員。影響的范圍:較大.

五、應急組織及職責

車間成立突發事故現場處置領導小組,當發生事故時以指揮小組為基礎,迅速成立事故現場處置指揮部,車間主任任組長,負責全車間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指揮。

1、事故現場處置領導小組:

組長:主任

副組長:副主任

成員:值班長、專工、安全員、各班班長及各班組成員

下設應急救援指揮小組(車間辦公室)電話:7860160轉8098

2、事故現場處置領導小組職責

2.1發生重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時,由指揮小組發出和解除應急救援指令信號。

2.2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2.3向上級匯報和向友鄰車間通報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

2.4組織或協助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的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修改救援預案。

2.5由應事故現場處置領導小組牽頭定期對車間應急人員進行培訓,組織事故預案演習。

3、應急救援隊伍的組成、分工及職責

車間的全體職工都負有事故應急救援的職責,其責任分工為:

3.1工藝處置組:(組長為中水和化水負責副主任,事故初期由班長負責):是初期應急的重要力量,負責設備操作,確定最佳運行方案,根據事故實際情況對設備采取保護、隔離措施;指揮運行人員保證機組安全穩定運行,根據需要配合現場救援;負責污染物后期處理,盡快恢復生產秩序。

3.2醫療救護組:由主管安全副主任負責組織現場搜救,將傷員轉移到安全區域,并實施現場救助。

3.3現場撲救組:由車間主任、副主任、值班長、專工、班長及各班組義務消防隊員負責協調解決應急資源;協助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救援處置工作;負責組織消防火情控制、撲救、現場泄漏物料的稀釋、吸收;負責組織保護好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的搜集。

3.4疏散警戒組:車間安全員負責組織協調消防、治安保衛、警戒、疏散、道路管制等工作;

3.5搶險搶修組:主管事故工段副主任、專工負責組織泄漏點的搶修。

六、應急處置

根據鹽酸區設備泄漏程度,泄漏事件可分為少量泄漏、大量泄漏兩種情況。鹽酸系統發生泄漏的處理原則:立即查找漏點,快速進行隔離,并疏散周邊人員。

1、現場應急處置程序

1.1鹽酸泄漏突發事件發生后,發現人員應立即匯報班長,班長應立即向車間主任匯報,車間主任立即向生產部匯報;生產部長立即通知各應急處置組趕赴現場啟動預警程序。班組人員在班長的統一指揮下確認泄漏部位組織進行安全隔離。

1.2停止鹽酸儲藏間一切維修(或運行操作)作業,人員撤離現場;班長安排班組人員疏散周圍無關人員,禁止機動車輛在泄漏區域停留;班長通知各應急處置組做好事態進一步擴大處置準備。

1.3查看風向標,班長通知各部門進行人員緊急疏散,按照疏散范圍通過公司通信系統告知疏散要求;隔離區內禁止一切作業;禁止一切車輛在隔離區內停留。

1.4鹽酸泄漏突發事件發生后,班長要立即啟動警戒疏散程序。

立即通知各部門進行人員緊急疏散,鹽酸區周圍所有人員應迅速按規定路線撤離到指定地點或不易受到事故現場威脅的安全地帶,注意危險部位,不能在下風向滯留。

1.5由現場發現人員及時報告班長和現場救援組,各部門負責清點人員,查清是否還有因故而被困在事故發生地的人員。

1.6現場救援組指揮消防保衛組負責人員搜查;將清點和搜查結果及時報應急總指揮。根據事故現場人員撤離情況,立即調用消防搶險隊,搶救未撤離人員。搶救的原則是:先近,后遠;先易,后難;先搶救年輕人和醫務工作者,以增加幫手。

1.7消防保衛組負責現場警戒,用警示帶明確標識警戒范圍。

1.8當發生人員受傷或中毒時要啟動人員救護程序,受傷者或第一目擊者首先撥打電話7860160轉119通知急救站,匯報傷員姓名、所屬部門、受傷情況,受傷地點、受傷原因,同時進行自救互救。并匯報現場救援組組長(車間主任),現場救援組組長根據現場情況向公司匯報。

1.9各應急處置組成員接到通知后,立即趕赴現場按職責分工開展應急處理工作。異常事件進一步擴大時應啟動《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造成人身傷害時啟動《人身事故應急預案》。

注意:(現場處理方法)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可涂抹弱堿性物質(如堿水、肥皂水等),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拉起眼瞼,用大量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2、現場應急措施

2.1小量泄漏

2.1.1啟動條件

當鹽酸加酸設備因損壞,管道、儲罐泄漏時,能聞到刺激性氣味,經隔離后可消除泄漏或經隔離后泄漏可有效控制,泄漏量無增大趨勢,未對周圍設備造成損壞,未造成人身傷害。

2.1.2處置措施

發現泄漏點后,班組操作人員立即穿戴防酸堿服及防毒面具進入泄漏區,確認泄漏點,并對泄漏點進行隔離,同時匯報當班。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清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當班長在接到報警后,在確認屬泄漏預警級別后,立即啟動預警程序。當班長命令當班班組人員做好檢修工作安全隔離措施,及時聯系維修人員處理漏點,并做好記錄。

2.2大量泄漏

2.2.1啟動條件

當鹽酸儲罐區設備因損壞,管道、儲罐泄漏時,酸霧過濃,人員在不穿戴防化用具的情況下無法接近,但利用系統閥門可以有效控制液氨的泄漏。

2.2.2處置措施

當班班長立即啟動緊急狀態程序。班組操作人員立即配戴好全封閉防護服、防毒面具進入事故現場。迅速查明事故發生源點、泄漏部位和原因,并利用系統中的閥門將泄漏點隔離。消防保衛組到達泄漏現場后,消防人員配戴好正壓呼吸器,首先查明現場有無中毒人員,并將其撤離出現場至上風處,進行初步急救。可將吸風裝置安裝在容器邊,再配合風機、酸霧凈化器、風道等設備設施,將鹽酸霧排出室外處理。也可在鹽酸中加入酸霧抑制劑,以抑制鹽酸酸霧的揮發產生。消防保衛組用警示帶明確標識警戒范圍。維護好現場秩序,嚴禁無關人員入內。并制定專人引領區域附近人員按照疏散圖的上風方向指引疏散。然后對漏點進行隔離,在將泄漏點隔離完成后,要以最快的速度將泄漏點封堵,控制事態的進一步惡化避免人員受傷或環境污染。醫療救護組在到達現場后,迅速對現場中毒人員進行救治,如中毒人員狀況嚴重,在做好必要的救護措施后,馬上報告總指揮,把傷員送到當地醫院救治。若處理危險品泄漏中有人感覺身體不適,應馬上離開處理危險品泄漏現場,到開闊空氣流通地方休息,如果覺得惡心,呼氣不暢,救護隊應給予不適人員氧氣呼吸供氧,并做必要的檢查。

七、注意事項

1、嚴禁未經專門培訓、未佩戴防護用品的人員參與現場搶險。當發生大量泄漏時,搶險人員(包括消防隊員)必須使用。

2、作業人員要熟悉掌握--的特性及危害程度,掌握逃生、自救、報警技能,杜絕盲目作業。

4、當發生火災時,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若不能切斷泄漏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

5、禁止直接接觸或跨越泄漏物,注意-傷。

篇2:電業局鹽酸硫酸泄漏應急預案

1目的

在含有鹽酸、硫酸的生產埸所、各變電站內和倉庫,控制鹽酸、硫酸泄漏,控制酸類物質對環境造成污染。

2適用范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于含有鹽酸、硫酸的生產埸所、各變電站內和倉庫。

3職責

3.1生技部負責組織、協調與應急預案相關的工作,各有鹽酸、硫酸等物質的生產單位或部門,要制訂緊急情況相關的安全制度、措施,監督相關規程、制度、措施的實施;

3.2凡含有鹽酸、硫酸的生產埸所、各變電站內、倉庫要按時間要求巡查設備,發現設備缺陷,緊急情況時通知有關人員,作好應急的相關安全措施;

3.3臨時檢修、事故性搶修的生產單位,要特別注意鹽酸、硫酸發生泄漏,酸性物質運到施工現場要妥善保管。

4應急預案

4.1鹽酸、硫酸發生泄漏時,值班人員、工作人員要檢查酸鹽、硫酸是否會向圍墻外泄漏,泄漏物不能污染外部環境,要做好控制措施,并要及時通知相關部門進行檢修;

4.2電力檢修部門組織人員對泄漏設備進行搶修工作,應作好相關的各項安全措施,并指定專人負責現場指揮;

4.3電力檢修部門的現場指揮要指定人員準備好搶修的工具、器具等;

4.4運行人員應加強對設備的監督及巡視;

4.5做好安全措施后,電力檢修部門要及時組織檢修人員搶修;在搶修過程中,應做好下列防護措施:

4.5.1搶修人員應作好各項防護措施,必須戴專用防酸手套;

4.5.2搶修中應控制鹽酸、硫酸不能污染外部環境;

4.6搶修過程中應充分作好檢修的準備工作,提高修效率及質量,縮短檢修時間;

4.7搶修結束后,通知值班人員、運行人員搶修工作結束,并交待今后維護的注意事項;

4.8由于鹽酸、硫酸泄漏已造成環境污染,應由各生產單位作出相應的補救措施。

5相關文件

《電業安全工作規程》

6相關記錄

檢修記錄

缺陷通知單

篇3:某制水車間鹽酸泄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一:編制目的

為提高應對和處置突發性安全事故能力,及時、有序、科學、有效地組織應急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證企業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本著“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根據單位實際情況,制訂本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二:適用范圍

此預案適用于動力車間發生鹽酸泄露而引起的工作人員及周圍人員的身體傷害及因此可能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

三、鹽酸泄漏應急指揮組織機構

1、鹽酸泄漏應急救援工作實行單位統一組織領導和各部門牽頭負責相結合的原則。

2、單位成立事故應急救援指揮小組。

①組長:鄭貴勇

②副組長:馬世才、高華光、萬志國、左強田、李德成吳吉軍

③成員:趙洪軍、田海偉、張偉、劉江、侯宜呈

四、應急救援機構職責

應急救援指揮小組:

1、在發生鹽酸泄漏事故時,負責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以及善后處理的組織指揮工作。

2、根據事態發展,是否啟動應急預案,如需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協助組織行動。

3、組織此類事故應急演練。

應急救援隊伍及職責:

1、搶險搶修組:

組長:檢修車間主任

成員:檢修車間成員

職責:負責現場搶險、搶修或消除事故隱患,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2、搶險救護組:

組長:化水、電器車間主任

成員:化水、電器車間成員

職責:及時搶救受害人員,負責聯系傷員的現場醫療及運送,負責內部人員疏散、隔離。

3、搶險處理組:

組長:鍋爐車間主任

成員:鍋爐車間成員

職責:搶險救援結束后,處理組人員要保護事故現場,對相關人員進行檢查,防止再生事故的發生。

五、應急預案的啟動:

1、鹽酸發生泄漏后,被鹽酸噴灑或者是濺到身上的人員應立即用緊急沖洗裝置沖洗并盡快脫離現場,并向值班室及指揮小組報告事故基本情況。

2、指揮小組成員接到匯報后,迅速做出判斷,是否啟動本預案,如需要,立即啟動。

3、應急救援原則:堅持統一指揮、協同作戰、以人為本的原則,及時有效的實施急救和安全轉移,減少事故損失。

4、必要時要停產及時疏散其它相關人員,避免給周圍人員造成傷害。

5、各應急救援小組要各負其責進行搶險救援行動。

六、應急救援注意事項:

1、救援人員一定要做到自我防護,應穿好防護服,戴好防護用具佩戴好防毒面具等。

2、現場醫療急救要按照先重后輕的原則。

七、應急救援結束后,要將救援工作情況做出總結。

附件:現場救護方案

由于鹽酸為強酸性腐蝕物品,并且在高濃度下對人體有燒傷的可能,揮發出來的氯化氫氣體對呼吸道有強烈的刺激性;因此,被鹽酸噴灑或者是濺到身上必須立即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再以0.5%的碳酸氫鈉溶液清洗,同時離開泄漏現場。如果濺到眼睛內,必須立即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并送醫務室急救。

一、泄漏控制

A、泄漏控制時的注意事項:

1、進入現場的人員必須穿防酸服、防酸堿雨鞋,戴全防護面罩。

2、應急處理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

B、泄漏控制

1、隔離系統之后,對泄漏處及時進行修補和堵漏,制止鹽酸的進一步泄漏。

2、用大量的消防水沖洗泄漏處,稀釋泄漏的工業鹽酸。

3、要防止泄漏物擴散,殃及周圍的建筑物、車輛及人群,萬一控制不住泄漏,要及時處置泄漏物。

二、泄漏物的處置

酸少量泄漏,可用大量清水沖洗。而大量鹽酸泄漏后四處蔓延擴散,難以收集處理,可以采用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為降低泄漏物向大氣的蒸發,可用泡沫或其他覆蓋物進行覆蓋,在其表面形成覆蓋后,抑制其蒸發,然后進行轉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