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一甲胺特性及安全措施應急處置原則

一甲胺特性及安全措施應急處置原則

2024-07-23 閱讀 4658

特別警示極易燃氣體,強刺激性和腐蝕性,可致嚴重灼傷甚至死亡。無色氣體,有似氨的氣味。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分子量31.06,熔點-93.5℃,沸點-6.8℃,相對密度(水=1)0.66,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1.08,飽和蒸氣壓304kPa(20℃),燃燒熱1085.6kJ/mol,臨界溫度157.6℃,臨界壓力7.614MPa,辛醇/水分配系數-0.57,閃點-10℃,引燃溫度430℃,爆炸極限4.9%~20.7%(體積比)。主要用途:主要用于橡膠硫化促進劑、染料、醫藥、殺蟲劑、表面活性劑的合成等。【燃燒和爆炸危險性】極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觸熱、火星、火焰或氧化劑易燃燒爆炸。氣體比空氣重,沿地面擴散并易積存于低洼處,遇火源會著火回燃?!窘】滴:Α勘酒肪哂袕娏掖碳ば院透g性。吸入后,可引起咽喉炎、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重者可致肺水腫、呼吸窘迫綜合征而死亡;極高濃度吸入引起聲門痙攣、喉水腫而很快窒息死亡??芍潞粑雷苽?。對眼和皮膚有強烈刺激和腐蝕性,可致嚴重灼傷??诜芤嚎芍驴?、咽、食道灼傷。職業接觸限值:PC-TWA(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mg/m3):5;PC-STEL(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mg/m3):10。【一般要求】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具備一甲胺應急處置知識。生產過程密閉,加強通風。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生產、使用及貯存場所應設置泄漏檢測報警儀,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配備兩套以上重型防護服。提供安全沐浴和洗眼設備。穿防靜電工作服,帶橡膠手套。空氣中超標時,必須佩帶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帶氧氣呼吸器或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儲罐等壓力容器和設備應設置安全閥、壓力表、溫度計,并應裝有帶壓力、溫度遠傳記錄和報警功能的安全裝置。避免與氧化劑、酸類、鹵素接觸。生產、儲存區域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在傳送過程中,鋼瓶和容器必須接地和跨接,防止產生靜電。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設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特殊要求】【操作安全】(1)嚴禁用鐵器敲擊管道與閥體,以免引起火花。(2)生產區域內,嚴禁明火和可能產生明火、火花的作業。生產需要或檢修期間需動火時,必須辦理動火審批手續。(3)生產設備的清洗污水及生產車間內部地坪的沖洗水須收入應急池,經處理合格后才可排放。【儲存安全】(1)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儲罐。遠離火種、熱源。儲罐溫度不宜超過30℃。保持容器密封。(2)應與氧化劑、酸類、鹵素、食用化學品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存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運輸安全】(1)運輸車輛應有危險貨物運輸標志、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星定位裝置。未經公安機關批準,運輸車輛不得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限制通行的區域。(2)采用鋼瓶運輸時必須戴好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一般平放,并應將瓶口朝車輛行駛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并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滾動。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嚴禁與氧化劑、酸類、鹵素、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高溫季節應早晚運輸,防止日光曝曬。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禁止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緶缁鸱椒ā壳袛鄽庠础H舨荒芮袛鄽庠?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泄漏應急處置】消除所有點火源。根據氣體的影響區域劃定警戒區,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區。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穿防靜電、防腐、防毒服。作業時使用的所有設備應接地。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噴霧狀水抑制蒸氣或改變蒸氣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觸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沖擊泄漏物或泄漏源。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液體泄漏物。用石灰粉吸收大量液體。用硫酸氫鈉(NaHSO4)中和。作為一項緊急預防措施,氣體泄漏隔離距離至少為100m。如果為大量泄漏,下風向的初始疏散距離應至少為800m。液體泄漏隔離距離至少為50m。

篇2:一甲胺鋼瓶安全操作規程

適用及注意點:

1、對于通一甲胺崗位及需要用到一甲胺鋼瓶的崗位適用本規程

2、對于一甲胺極易溶解的物料,要防止一甲胺氣體溶解后形成真空倒吸物料

操作規程

對于一甲胺鋼瓶用完后要換瓶時,首先關反應釜面通胺閥門,之后迅速(防止緩沖包壓力過高)關胺氣鋼瓶瓶閥并擰緊(力度適當,注意不要把瓶閥閥桿擰斷或擰壞),接著關掉軟管另一頭的閥門,用扳手將瓶閥一邊的軟管與瓶閥脫開,將鋼瓶滾下磅秤,并滾到空鋼瓶區。

在滿瓶區將滿瓶滾出并調好頭,滾上磅秤,并調整要用的瓶閥在上面,觀察接頭墊片,如損壞嚴重則要更換,之后擰上軟管(力度要適當,只要壓緊即可),擰緊之后要用手轉動或搖動軟管目測一下是否擰緊,擰緊之后打開軟管與汽包一頭的閥門,用汽包余壓以及濃鹽酸先試驗鋼瓶接頭處是否泄漏,如果發現酸氣與胺氣產生的白霧,則需要重新擰緊瓶閥至無泄漏為止。

接著由兩人配合,先用專用工具打開瓶閥,至一定壓力,一般壓力開到8~10Kpa,再打開釜面通胺閥門,觀察胺氣流量,并調整鋼瓶閥門開度大小直至維持流量穩定(因氣化要吸收熱量,因此要向瓶體噴淋熱水以加速氣化,噴淋水量不要太大,水溫要小于55℃)。

注意事項

1、防止高溫,在夏季高溫季節,當氣溫在30℃以上時,嚴禁鋼瓶瓶體在太陽底下暴曬,要滾入庫房或者在鋼瓶上加蓋草包并用水噴灑冷卻。

2、通一甲胺用的軟管應盡量少彎折,以防軟管折破。發現軟管破損后應及時更換。

3、如果空氣中有大量泄漏的胺氣,則可以使用氯氣捕消器,使用時一定要佩戴好自動供氧形式的呼吸面具,以防止使用過程中缺氧而產生意外。

4、如果瓶體破裂或者瓶閥泄漏而導致的泄漏,則應盡快將事故鋼瓶滾至空曠地區,并向瓶體噴灑水或水霧用以冷卻瓶體和吸收放出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