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液化石油氣使用要求預防措施

液化石油氣使用要求預防措施

2024-07-23 閱讀 1245

1、施工現場使用液化石油氣,必須由使用人向施工現場消防安全責任人提出書面申請,經批準后方準使用。

2、必須使用經技術監督部門檢驗合格的貯氣瓶、減壓閥、軟管、爐具、熱水器等燃氣用具。

3、貯氣瓶必須放置在與明火隔絕的地方,不得露天曝曬。

4、貯氣瓶與爐具之間的安全距離不得少于80㎝。

5、使用液化石油氣時貯氣瓶必須直立,使用完后,必須關上液化石油氣爐或熱水器開關和貯氣瓶角閥。

6、在同一廚房內禁止同時使用液化石油氣爐、柴爐、煤油爐。

7、禁止亂倒貯氣瓶內的殘液。

8、禁止在宿舍內使用液化石油氣。

9、使用液化石油氣爐時要有人照看,鍋、煲、壺等不宜盛水過滿,以免溢出熄滅火焰,造成氣體泄漏聚集。

10、必須經常檢驗貯氣瓶等燃氣爐具是否漏氣或損壞,如漏氣或損壞應及時維修或更換。

篇2:液化石油氣使用瓦斯安全規定

第一條?液化氣及瓦斯的設備及管線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絕對不允許超溫、超壓、超裝、超負荷運行。

第二條?液化氣槽車和鋼瓶、貯罐的充裝系數不得超過其容積的80%(引進球罐按設計值充裝)。進貯罐的液化氣溫度界限應保證其蒸氣壓不超過貯罐的允許操作壓力。當環境溫度高于30℃時,對無保溫的露天貯罐要采用噴淋水降溫。

第三條?要隨天氣的變化而搞好液化氣及瓦斯設備的操作。在冬季氣溫下降時,要減少瓦斯與液化氣系統帶水帶液,并及時脫水排液,防止凍凝或凍壞設備與管線;在大風天要加強巡回檢查,謹防爐子滅火和火炬回火。

第四條?各種充裝液化氣槽車,充裝完畢后,管線與接頭必須徹底斷開,并經崗位操作人員安全檢查后,方能開車。汽車槽車進入現場,必須安設阻火器。

第五條?新裝置投產,要對液化氣及瓦斯裝備部分詳細檢查驗收,要有經主管部門批準的開工方案、安全措施、操作規程,并嚴格貫徹執行。

第六條?要搞好液化氣及瓦斯的設備與管線的密封工作,做到不滲不漏。一旦發生泄漏,必須立即采取措施。在不能制止泄漏時,必須緊急切斷一切火源和進料,斷絕車輛來往,以防止事故的發生和蔓延。所有監測報警設備,必須定期檢查試驗,確保靈敏好用。

第七條?通過道路或繁華區的液化氣及瓦斯管線,要采取管網固定、管架加強、架橋加牢等措施;液化氣及瓦斯管線跨越主馬路,要設置明顯的標志和安全警示牌。

第八條?液化氣及瓦斯不準隨便放空,要通過火炬排放燃燒,火炬的點火與引火裝備要定期檢查,定期試驗,保證靈敏好用。

燃用液化氣或瓦斯的加熱爐或鍋爐,在點爐前要采取措施,保證爐膛內不積有瓦斯,以免發生爆炸。

第九條?加強民用液化氣站充氣、居民爐灶(包括住宅區的液化氣管網)和集體食堂等使用液化氣的安全管理,做到定期檢查,液化氣鋼瓶不準超期使用。教育職工、家屬正確使用液化氣,防止發生著火、爆炸、傷人事故。

第十條?認真貫徹執行液化氣及瓦斯管理制度、標準與規范,充實設備檢驗人員的數量和提高檢驗人員的素質,并配備必要的檢驗設備和儀器。

第十一條?要認真做好從事液化氣及瓦斯工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定期模擬事故演習。凡是調入易燃易爆崗位的操作員,要進行專門技術培訓,并要建立安全考核檔案,考核不合格者不準頂崗。

第十二條?液化氣槽車及充裝站臺,必須設有符合規定的靜電接地措施,并設置氣液回收裝置或密閉返回管線,禁止向大氣排放,液化氣罐區要設置圍墻或圍欄與大門,非崗位人員禁止入內。

第十三條?液化氣及瓦斯管線的低點與脹力點要裝排凝閥和引線,定期排凝和自動排凝,排凝要采取密閉方式。

第十四條?進系統管網的液化氣及瓦斯的硫化氫含量不大于20毫克/標米。為保證硫含量指標達到上述要求,要盡快建設脫硫裝置,未建脫硫裝置的,要開好堿洗設備,以防腐蝕設備與管線。

第十五條?凡貯存液化氣與瓦斯的設備,包括管線、配件,必須符合原國家勞動總局頒發的《壓力容器安全監察規程》和三部頒發的《鋼制石化工業壓力容器設計規定》的要求,不準用沸騰鋼。凡材質與質量不符合要求的,要停止使用,及時安排更換。

第十六條?液化氣及瓦斯的生產、儲運、使用區域要配齊、配全消防設施與消防器具和必要的環形消防通道,并始終處于良好狀態。具有明火又有液化氣及瓦斯的生產裝置及系統的防火間距,要符合有關設計防火規范要求,并要配有必要的安全設施,如汽幕、水幕、隔離墻、隔離帶、防火堤以及滅火蒸汽等。

第十七條?用瓦斯作燃料的鍋爐、加熱爐、裂解爐等必須裝設阻火器和配有燃料油常明燈、火焰監測器、燃燒監測器等安全設施。

第十八條?有液化氣及瓦斯的裝置和區域,必須配齊瓦斯監測報警器和必要的自保裝置。

第十九條?為防止靜電積聚,運行中的液化氣及瓦斯設備、管線要有完善的接地設施,并符合標準。

第二十條?液化氣及瓦斯的設備及管線鋼框架與大型鋼支架下部,應砌以或襯以耐火隔熱保護層,加以保護。

第二十一條?液化氣及瓦斯的設備及儀表要采用防爆型。不防爆電動儀表,要逐步更換或采取有效措施。

第二十二條?凡鋪設在地下的液化氣及瓦斯管線,要有防腐涂層、陰極保護等措施。

第二十三條?在火炬前要設置液化氣的氣化和脫液設施,不準將液態烴直接排入火炬管網。

第二十四條?要在火炬系統上設置水封、氮封、阻火器等,防止回火、打炮或爆炸。

第二十五條?火炬管網走向要合理,管線盡量短,拐彎盡量少,管線要有坡度,低點要有排凝設施。

第二十六條?液化氣及瓦斯的設施與管線的焊接,要有經考試合格的焊工和無損檢驗人員進行焊接與檢驗,并做好記錄。

第二十七條?液化氣及瓦斯的設施及管線在安裝或檢修完成后,必須按規定做水壓試驗和氣密試驗,并要有一定保壓時間,達到無滲漏、無顯著變形與不均勻膨脹。

第二十八條?認真執行崗位責任制,對在用的液化氣及瓦斯的設備與管線,要認真進行巡回檢查和定期專業檢查。裝置停工檢修時,進行宏觀檢查與無損探傷,并做好記錄,建立、健全檔案。

第二十九條?液化氣及瓦斯的設備要配齊各種安全附件,如安全閥、液面計、壓力表、溫度計、高低液位報警、緊急排空裝置、保溫設施等,并要定期檢修校驗,保證靈活好用。

第三十條?要按規定要求對液化氣及瓦斯設備與管線進行檢查和監測,發生隱患要采取可靠措施,結合每年大檢修或日常維修進行整改。當隱患發展威脅安全生產時,應立即停車處理。

篇3:石油氣充裝使用安全管理規定

一、基本要求1、液化石油氣(以下簡稱液化氣),使用廣泛,具有閃點低,點燃能量小,爆炸極限范圍寬等危險特點。2、本規定適用于液化石油氣充裝單位的安全管理。二、職責與分工1、液化石油氣充裝、使用的綜合安全監管履行以下職責。a、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要求,制定、修訂液化石油氣充裝、使用安全管理制度。b、液化石油氣的充裝對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考核。2、生產管理負責液化石油氣的充裝等作業活動的生產運行管理。3、設備管理負責液化石油氣充裝設備、壓力表的更新、維修等專業管理工作。4、液化石油氣充裝、使用規程及安全管理規定在本單位實施,教育、組織職工按章操作,按時巡檢,及時發現識別各類危險因素,做好自身安全防護,正確安全處置各類隱患和險情,組織學習和掌握事故應急處理程序,搞好定期的反事故演練,提高操作人員的應急處理能力。三、管理內容和要求1、從事液化氣充裝和發放、維修液化氣瓶的所有工作人員,必須經過單位的專項安全培訓并考核合格,熟悉、掌握液化氣的安全性質和防火滅火知識,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和防火制度。工作崗位和工作期間,工作人員不得穿化纖服裝、釘子鞋和使用能撞擊產生火花的工具操作,嚴禁使用非防爆通訊工具。2、充裝液化氣的廠房和液化氣瓶倉庫,應滿足《液化石油氣瓶充裝站安全技術條件》(GB17267-1998),《液化氣體氣瓶充裝規定》(GB14193-1993)的要求。3、液化氣站的所有電器設備必須符合防爆要求,車間和液化氣瓶倉庫的地面采取防靜電措施,并按規定設置可燃氣體檢測報警設施。4、機動車進入液化氣站必須佩帶合格的阻火器,汽車槽車停穩后,應采取防滑動措施固定就位,并將啟動鑰匙交由充裝人員或門衛代管。當罐車充滿卸除連接管線后,要等可燃氣體完全擴散,才能啟動車輛,以免因過早發動引發火災事故。5、液化氣充裝前,必須按危險化學品裝車裝瓶查驗要求,對液化氣槽車、氣瓶進行檢查和處理。沒有合格證、表示不清、消防安全設施配備不全、檢測過期及配件損壞、不全、漏氣的槽車、氣瓶,一律不準充裝。6、液化氣槽車充裝前,車體應與裝卸管線、站臺、?量器、貯罐等進行良好的金屬連接并接地,防止靜電積聚放電。7、液化氣站內,嚴禁液化氣槽車防空和處理氣瓶的余氣及殘液,需要排放余氣或處理殘液,到指定地點,不準隨意亂倒、亂放。8、液化氣充裝時,應按《液化氣體氣瓶充裝規定》(GB14193-1993)、本單位安全操作規程及安全、技術控制指標進行,嚴禁超壓、超量充裝等違章操作。9、裝卸液化氣瓶時,要輕拿輕放,嚴禁撞擊、滾動、倒置或暴曬。10、使用氣瓶的用戶,嚴禁火烤、倒裝或拆修氣瓶。如果發現氣瓶閥門失靈,要及時送液化氣站修理,使用液化氣的廚房要整潔,不準在爐灶旁堆放易燃物。氣瓶與爐盤間距不得小于1米,防止高溫物質破壞液化氣塑料導管。11、為確保液化氣的安全使用,必須做到“三先三后”和“八不準”。a、先檢查后使用,先點火后開氣,先關閥后熄火。b、不準倒凝縮油,不準給瓶加溫,不準將瓶倒置,不準將瓶暴曬,不準將瓶烘烤、不準小孩點火、不準著火離開、不準任意拆卸部件。12、液化氣槽車、氣瓶管理單位,應按國家規定,定期將槽車、氣瓶進行送檢,逾期不檢測的槽車、氣瓶,禁止充裝使用。13、氣瓶充裝站應設專人對液化氣充裝和使用進行安全管理,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糾正違章作業,消除事故隱患,防止事故發生。四、監督、檢查與考核對液化氣充裝使用安全管理的檢查,按照“任務、責任、落實”工作要求予以考核。五、液化石油氣理化常數(分子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