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高處作業審批制度

高處作業審批制度

2024-07-23 閱讀 8111

高處作業安全由各公司負責管理和落實。

(一)高處作業是指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有墜落可能的位置進行的作業。

(二)高處作業安全管理措施:

1.高處作業人員應定期體檢,高處作業的職業禁忌癥有:精神病、高血壓、嚴重貧血、癲癇、心臟病等。

2.睡眠不足、身體疲勞、情緒不穩的人員不易從事高處作業。

3.高處作業必須系安全帶。安全帶要高掛低用,系掛點下放應有足夠的凈空。

4.遇有六級以上大風、暴雨、雷雨、大霧等惡劣氣候,應停止露天高處作業。

5.冬季在高處作業,必須及時清掃作業面積雪、以防滑倒。

6.嚴禁上下投擲工具、物料。工具應系有安全繩,不用時要將工具放入工具袋內。

7.垂直方向不得進行交叉作業,如需進行交叉作業,中間必須設置安全防護層,墜落高度超過24m的交叉作業,應設雙層防護。

8.嚴禁赤腳、穿拖鞋、涼鞋、高跟鞋、硬底鞋進行作業。

9.嚴禁在防護欄桿、垂直升降機平臺、空洞邊緣、腳手架以及活動的管子上坐靠、休息。

10.要做好施工現場“四口”(通道口、預留動口、樓梯口、電梯井口)、“五臨邊”(陽臺周邊、樓板周邊、屋面周邊、基坑周邊、卸料平臺兩側)的防護工作,設置牢靠的防護欄桿,并掛醒目的安全標志。

(三)登高作業“十不準”:

1.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癲癇等登高禁忌癥的人不準登高。

2.無人監護不準登高。

3.沒有戴安全帽、系安全帶、不扎緊褲管不準登高。

4.作業現場有六級以上大風及暴雨、大雪、大霧不準登高。

5.腳手架、跳板不牢不準登高。

6.梯子撐腳無防滑措施不等高,不穿防滑鞋不準登高。

7.不得攀爬井架、龍門架、腳手架,不得乘坐非載人的垂直運輸設備登高。

8.攜帶笨重物件不準登高。

9.高壓線旁無遮攔不登高。

10.光線不足不登高。

篇2:某物業公司高處作業安全管理作業指導書

物業公司高處作業安全管理作業指導書

1.0目的

為了確保公司員工和相關方在公司所轄區域內進行高處作業時的人生和財產安全,特制定本管理程序。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所有的過程、活動和服務中人員在離地面2米以上有可能墜落的高處工作時的管理。

3.0定義

高處作業:指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本公司的高處作業有:幕墻清洗、電梯井道維修、機電設備維修保養時的高處作業、廣告牌安裝等。

4.0職責

4.1各部門、管理處負責人應對各類高處作業活動中的安全技術負責并建立相應的責任制。

4.2各部門、管理處負責對本部門所負責的過程、活動和服務過程中涉及到的高處作業過程及人員防護所需的設備設施進行管理,并對其責任范圍內的相關方進行安全意識的宣貫及現場施工的監督管理。

5.0內容

5.1高處作業主要類型有:臨邊作業、洞口作業、攀登作業、懸空作業、操作平臺、

交叉作業。高處作業必須執行JGJ80-91《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

5.2高處作業的現場管理基本要求

5.2.1高處作業中的安全標志、工具、儀表、電氣設施、人員的防護用品和各種設備

必須在施工前加以檢查,確認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如保險帶、保險繩、安全帽等,并定期對其進行性能檢測,使其符合相關標準。

5.2.2攀登和懸空高處作業人員以及搭設高處作業安全設施的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及專業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對操作者進行安全知識培訓,杜絕違規操作。

5.2.3高處作業人員必須身體健康,精神或神經系統、高血壓、貧血、平衡機能失常、呼吸系統疾病、色盲、視力不良、聽力障礙、肢體殘障者不得從事高空作業。

5.2.4施工中對高處作業的安全技術設施,發現有缺陷和隱患時,必須及時解決,危及人身安全時,必須停止作業。

5.2.5施工作業場所有墜落可能的物件,應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雨天進行高處作業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并及時清除積水。在大霧、大雨和大風等惡劣天氣時,不得從事高處作業。

5.2.6防護棚搭設與拆除以及高處作業施工時,應設警戒區,并進行圍欄標識,以示行人注意安全。

5.2.7高處作業人員要身穿緊口工作服,腳穿防滑鞋,頭戴安全帽,腰系安全帶,進

入施工區域的所有人員必須戴安全帽。

5.2.8高處作業暫時不用的工具和零件、螺栓等,應裝入工具袋,隨用隨拿。不用時

不得向下拋擲,使用時防止物件高處掉下傷人。

5.2.9高處作業使用單梯、人字梯要有防滑措施,人在梯上施工時,梯下應有專人扶守。

5.3高空作業事故應急處理

5.3.1發生跌落但未倒地摔傷時,及時組織人員通過保險繩將跌落員工慢慢放下,扶到陰涼處休息,安定該員工情緒。

5.3.2發生輕微跌傷時,首先安定該員工情緒,并及時送醫院檢查、治療,同時向上級領導報告。

5.3.3發生嚴重跌傷時,立即撥打120救護,同時對該員工出血部位及時包扎處理,并送往就近醫院進行搶救。

5.3.4對于事故的處理具體執行《事故報告和處理作業指導書》。

6.0相關文件

《事故報告和處理作業指導書》

7.0記錄

篇3:某高處作業常見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作業人員在作業時各項作業條件都必須達到要求。

1、作業證2、身心狀況3、作業環境條件4、作業設備工具達標齊全5、各管理各崗位人員到位6、作業前全過程檢察達到安全作業要求7、具體作業地點的其他相關安全要求。

二、高處懸掛作業常見安全事故

1、在作業中發生斷繩事故,在作業中一般發生斷繩事故為主繩破斷,在雙繩作業時作業人員在瞬間被安全繩拉住而不發生墜落事故。

2、在高空懸掛作業時,突發陣風(大風)作業人員易發生碰撞、飄蕩、絞纏、掛絞。

3、在高空清洗作業時發生化學品傷害。

三、應急組織管理機構(公司內部)

經理(法人)

聯絡員、辦公室主任

主管安全副經理(安全主管)

作業現場主管

現場作業相關人員(包括通訊聯絡,急救車輛、物資、設備相關人員)

救援保障條件:

訓練有素的各級人員準備,通訊準備,設備物資準備,交通工具準備,急救人員準備,逃生方式路線準備(進入工作現場安全應急預案準備)

四、救援應急程序

五、救援方式:

1、高空懸掛作業發生斷繩、大風事故時,根據現場情況條件按應急救援程序可進行:現場人員自救;公司組織救援;請求政府和專業救援機構救援。

六、斷繩救援方法(內部)

1、當發生高空懸掛作業繩破斷時,被安全繩拉住時,出險人員不能驚慌,穩住自己,盡量利用自己周圍能抓靠的部位使自身穩住,如窗臺打爛玻璃,并立即呼救或用手機(通訊工具)求救。

2、發生作業繩事故時,現場負責人和現場作業的相關人員,應盡快采用最有效和直接的方式救援和求救,如利用門窗、陽臺、棚架等從室內施救。

3、救援方法

①、現場作業人員幫助逃生自救,出險人員和現場作業人員靠攏后,出險人員跨立在吊板上抓住主繩,緩慢下降逃生,在救援時,樓頂輔助人員要將救援人員的主繩和安全繩上端固定繩頭加大配重或增加固定點。或者救援人員抱住出險人員后,切斷安全背帶連接安全繩的連接繩,尋找有利方式逃生救護,如下降,陽臺,窗子、棚架等。

②、當發生斷繩時,現場作業負責人相關作業人員,可從樓頂下降到兩人掛好主繩和安全繩,下降到出險人員身旁按①條所使用的方法施救或在出險人員自身整體情況正常的情況下從樓頂放下一根主繩在救援人員幫助下重新在吊板上掛結好主繩,在救援人員幫助下平穩下降到安全部位。在發生斷繩時樓頂救生人員在下降救援人員和樓下輔助人員的幫助下將出險人員的安全繩接長增加到安全適合救援長度,將出險人員從樓頂緩慢放下到安全部位。

七、大風救援

在高空作業時,當遇到突發性的大風時,作業人員會發生擺動,碰撞,繩子纏繞等危險情況。當出現險情時首先作業人員要沉著冷靜不要驚慌,要按安全操作規程和平時養成的良好的應急技能來對待,盡量靠近建筑主體,相靠住能穩住身體的可靠的設施。如水管,房沿,窗沿,防盜籠等就近的可靠的物件設施穩住身體進入逃生和等待救援。也可在同一作業面的作業人員互相拉抱在一起來減小擺動,飄蕩。等待風力減弱或停止下降到地面和等待救援。在樓上的輔助人員救援人員應仔細檢查好繩頭防護墊固定情況,同時穩住繩子不要發生移位和摩擦。樓下人員應設法固定住下端繩頭減小高空懸掛人員擺動幅度,在可能的情況下應將纏繞的在一起的繩子回開。如果風在短時內減弱或停止,作業人員應在樓下和樓頂救援人員的輔助配合下在工地主管和安全人員的指揮下緩慢有序的下降到地面。如果風短時內不停止,樓下救援人員在樓頂人員的配合下將纏繞的繩子回開固定住下端繩頭按險情急重環節做好安全防護指揮幫助高空作業人員逐個下降到地面和安全部位。在多風季節和地區作業環境風力不能超過規定風速,要做好安全防范,下端繩頭能固定的盡量固定,固定時要松緊合適,不要影響正常作業,樓頂和地面一定要有專人負責安全。

八、以上救援逃生方式和方法是在高層建筑懸掛作業中所用的常規和共用的方式方法并不代表懸掛作業過程中所有的救援方式方法,在實踐過程中各單位、個人都總結了一些更直接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我希望加強互相交流探討,使今后的救援預案工作完善修改方面做得更好直接有效。

九、從事高空懸掛作業的單位和人員必須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應急救援演練,使每個員工都具備應急逃生救援的相關常識和技能,特別是新員工在做好安全技能教育培訓時應急逃生救援常識和技能應作為安全教育的重點來進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