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排放管理制度
1.適用范圍
對公司廢水處理、監測、排放等活動作出了明文規定。
2.控制管理范圍
2.1高濃度有機廢水:氫化廢水、光化廢氣堿吸收排水屬高濃度有機廢水。
2.2一般生產廢水分為三類:一類是造氣工段產生的造氣廢水,二類是水汽系統水質軟化工序產生的酸堿廢水、鍋爐排污水,三類是生活污水(含食堂排污水)。
3.廢水排放控制管理
3.1廢水排放單位應確保生產裝置及環保設施的正常運行,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及控制指標達標排放。
3.2質檢中心依據《環境監測管理》對公司廢水各排放口進行監測,并將監測結果上報安全環保部。
3.3各生產車間對廢油(含油廢水)、廢化學溶液要及時裝桶收集、儲存,由安全環保部負責聯系有資質單位進行委托處置。
3.4各生產車間負責廢水處理設施的日常管理及維護,并負責制定出現異常情況下應急預案。當發現有異常排放時要及時向安全環保部及調度室報告。
3.5污水處理場應確保裝置正常運行,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及各項控制指標達標排放。
3.6質檢中心負責對污水處理場排水進行監測,合格后由調度室通知成品車間開啟排污泵排至公司污水管網;如不合格通知污水處理廠進行再次處理。
3.7水汽車間負責總排污口日常巡視,發現異常排放及時通知調度室,由調度室通知安全環保部,按照相關預案進行處置。
3.8廢水裝置所在車間負責日常檢查,保證正常排放。如出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安全環保部以及調度室,并協調相關單位按照有關預案進行處置。
3.9安全環保部負責委托第三方有運營資質單位對廢水COD、氨氮在線監測裝置的日常管理及維護,并進行監督管理。
3.10安全環保部負責在線監測儀正常運行。如狀態發生改變,安全環保部應及時上報上級環保部門。
4.支持性文件
《環境監測管理》
5.記錄
《污水處理場監測報表》
《廠區廢水排放監測周報》
《總排口廢水監測報表》
篇2:綠色飯店水污染預防及廢水污水排放控制工作程序
綠色飯店水污染預防及廢水、污水排放控制程序
1、目的
對酒店日常運行中水污染預防和廢水、污水排放及廢水再利用進行控制,以確保符合環境目標與指標的要求,實現環境管理的持續改進。
2、適用范圍
對酒店日常運作中水污染預防及廢水、污水排放和廢水再利用。
3、職責
(1)工程部負責對酒店防止水污染及廢水、污水排放和廢水再利用提供有效的技術保證。
(2)創綠領導小組負責監督檢查各部門在落實防止水污染,廢水、污水排放及廢水再利用方面的措施實施效果。
(3)各部門在各自的工作領域加強對防止水污染,廢水及污水排放和廢水再利用的控制。
4、程序
(1)水質處理和水污染預防
工程部負責對水質處理和水污染預防的技術控制。
A、水質處理
(1)本酒店對生活用水建立了再處理系統,工程部應編制各類水處理系統操作規程,并確保系統正常運行;
(2)酒店對于下列水系統進行深度水處理:鍋爐系統、冷卻水系統(開放或封閉式)、供熱系統、制冷系統、防火系統、用于灌溉的非飲用水系統及排污系統(總排放、洗衣房排放、廚房排放)等。
B、水污染預防
a、系統產生的水污染預防
冷水貯水箱污染預防:建立〈水箱清潔、維護規定〉,規定對水箱的清潔、消毒方法,時間間隔,包括檢查水箱的密閉情況、水箱底部和周圍的清潔等;
對酒店水系統進行評估,應確保酒店的水系統是完整的系統,沒有外界系統的交叉和干擾。對公共區域非飲用水供給點,應有明顯的標志,以防止員工或客人誤用;
與餐飲服務有關的排水系統必須安裝隔油池,以免下水道堵塞及水系統受到污染;
檢查其他有關系統是否有匯露導致污染供水系統。
b、引起的水污染
酒店各相關部門應該將任何對洪水有危害的操作降低到最低限度。創綠領導小組每個月應檢查相關的操作過程,包括對廚房隔油池的操作、維護和定期清潔,化學藥劑的處理、貯存和使用等。
C、預防軍團菌
在酒店中軍團菌經常寄生于熱水循環系統和其他一些比較復雜的水系統中。它可以通過風冷的冷卻水塔進入開放的水池,也可能在酒店建設期間由被污染的不管進入水網。軍團菌在水溫達50℃仍能生存數小時,而在20℃以下則處于蟄伏狀態。
為預防軍團菌的滋生,酒店應根據實際實施下列措施:
水系統管理設計是否較短,并且沒有死角;
冷水應在低于20℃溫度下循環,冷水的供給不應設置在熱源附近;
所有新安裝的熱水、冷水管道,應在使用前進行消毒;
每年檢查儲水箱和熱交換器及其他加熱裝置,清除所有的淤泥、剝落物和沉渣,并在使用前進行消毒;
定期對淋浴裝置進行消毒。
應重視對冷卻塔的控制
冷卻塔應盡可能遠離空調系統和新風口、打開的窗戶或入住區域;
冷卻塔應容易清潔和維護,使用的材料不能促進細菌的生長
編制冷卻水系統的水處理方案,以檢測、記錄和控制腐蝕剝落;
應每半年對軍團菌的狀況進行一次檢查;
每年至少一次對制冷系統進行一次全面維護、清潔和消毒;
如果發現水網中水受到污染,水處理工作應由專業人員進行。
(2)廢水、污水的排放控制及廢水再利用
A、地下管網管理
地下管網的建筑資料應該完整,由工程部登記、歸檔保管;
雨水、污水實行分流管理,雨水可以直接外排;
管網的外排口周圍嚴禁放置化學物品、油類、固化廢棄物等污染源及停放車輛;
嚴禁傾倒各種污染物及污水進入雨水管道;
嚴禁外來人員打開井蓋淘取地溝油。
B、廢水產生源的管理
酒店廢水主要的產生源為生活廢水、廚房廢水和生活污水;
本酒店實行廢水與生活污水分流管網,生活廢水單獨排放到中央水處理系統供循環使用;
酒店全部使用節水器具、無磷洗滌劑,減少總量排放;
嚴禁將老鼠藥、蟑螂藥、油漆、涂料、溶劑及其他化學物品及油脂類等傾倒下水管道;
新建、改建上下水基礎設施這前,創綠領導小組應組織相關部門對由此產生的環境因素進行評估,制定防治措施,方可開始施工;
每月對各部門污水排放管理進行檢查。
(3)創綠領導小組負責每個月對各部門的水污染預防及廢水、污水排放和廢水再利用控制狀況進行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填寫在《環境檢查表》內。對存在或潛在的問題,應及時采取糾正或預防措施,執行《改進控制程序》的有關規定。
篇3:化工企業廢水排放應急處理預案
化工公司廢水排放及應急處理預案
1目的
確保從生產源頭到水處理末端緊急情況時的應對措施,使得財產及環境的損失減到最低。
2適應范圍
適應于全體員工。
3職責
3.1發現意外的第一線人員應及時向本部門負責人反映情況,本部門立即采取緊急應對措施,并及時上報公司領導。
3.2總經理為行動協調總負責人
3.3管理者代表、辦公室主任、技檢部長、車間主管為行動協調的負責人。
3.4辦公室在授權下負責將意外造成的污染上報環保局。
4事故應急處理程序
4.1組織指揮機構:
4.1.1消防安全負責人:***
4.1.2消防安全管理人員:***
4.1.3從業人員構成(53人):***
A、滅火救援組(21)
組長:***
組員:***
職責:主要負責火場滅火、人員及物資的救援工作。
B、設備維護組(4)
組長:***
組員:***
職責:主要負責水、電、監控系統、消防設備的維修和保養、火場現場設備操作等。
C、疏散演練組(12)
組長:***
組員:***
職責:主要負責火場被困人員疏散、警戒、救護工作。
D、檢查巡查組(8)
組長:***
組員:***
職責:主要負責消防設施器材的各項檢查工作以及協助疏散組檢查火場被困人員有無疏漏及人、物救援工作。
E、宣傳培訓組(7)
組長:***
組員:***
職責:主要負責防火安全教育培訓、火場組織人員保護火災現場,防止殘火復燃,為調查火災原因提供情況等工作。
4.2消防安全管理人:由在崗人員擔任。
4.2.1任務:根據消防安全責任人的指令主要完成;
4.2.2啟動滅火設施進行撲救;
4.2.3通知有關領導前往火場進行組織指揮;
4.2.4通知其他人員帶來滅火器材、用具等前往火災現場請領任務;
4.2.5向著起火點和其他范圍發布疏散命令;
4.2.6通知場內值班電工及時切斷相關電源;
4.2.7向社會有關部門報告,請求協助和支援。
4.3廠內值班人員應確保24小時開通手機,切實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5應急工作程序
5.1緊急情況
5.1.1危險化學品泄漏
5.1.2排污量激增
5.1.3生活水被危險化學品嚴重污染
5.1.4三級沉淀處理排水嚴重超標
5.1.5污染事故
5.2應急措施
5.2.1化學品泄漏
5.2.1.1這些意外由于代表潛在的安全、污染事項,任何原料或廢棄物泄漏超過30公升排入表面水水道時,須報知辦公室及技檢部。
5.2.1.2對泄露相關人員要做到
A.盡量減小漏出面積的擴散;
B.液體要用抹布、拖布等拭去,在專門的容器中處理;
C.固體要收集到指定固廢容器中;
D.隔斷火源或熱源;
E.大量泄漏時,要迅速報告;
F.作業人員要根據需要使用口罩、防護眼鏡、防護手套等用具。
5.2.1.3溶劑油的泄漏,為安全起見要按要求及時處理,并立即將意外報知管理者代表。若泄漏液體未收集而直接進入表面水,意外處理的相關人員須通知技檢部下列事項:
A.泄漏地點;
B.泄漏牽涉的物質;
C.泄漏至表面水拓放管道的粗估量;
D.采取的行動及造成的損害。
5.2.1.4泄漏造成環境污染的,管理者代表或辦公室主任須立刻聯絡環保局,并提供有關泄漏物質的形態及數量的資訊。
5.2.1.5技檢部、辦公室須監督泄漏物質的清理,并確保所有廢棄物均已移入有害廢棄物貯存桶及清楚標示其內容物。
5.2.1.6大量泄漏時應及時上報管理者代表及總經理,應有應急隊參與處理,必要時由管理者代表通知生產部門并上報政府有關部門。
5.2.1.7若環保局人員要參與救災事項,管理者代表或辦公室須協調之。
5.2.1.8當泄漏造成廠外污染時,管理者代表須提供報告給環保局。報告的準備應意外后48小時內完成意外細節描述,及包含采取的行動,工廠采取何項的預防措施以避免意外再發生。
5.2.2.排污量激增
5.2.2.1技檢部監測,辦公室監督各車間查明排污源頭,采取針對性措施立即控制排污,必要時(局部或全部)停產;
5.2.2.2技檢部采取相應措施減少伴隨的環境影響,如對尚未排放的污水進行處理,以確保達標排放;對于擴散到外界的污染物,管理者代表應立即通知環保部門;辦公室安排告知周圍居民。
5.2.2.3辦公室配合生產車間應加強對重點崗位員工的培訓。
5.2.2.4物資部及技檢部原料質量要保證,防止偽劣產品對相關設施系統的影響。
5.2.2.5生產部對配置備用電源(發電機)等備用設備做好日常檢查維護。
5.2.2.6管理者代表對事故原因采取糾正預防措施。
5.2.3生活水被化學品嚴重污染
5.2.3.1第一發現人應及時報告本部門領導,技檢部根據實際情況分析污染因子,及時采取處理措施,去除污染因子。
5.2.3.2由生產部查明原因,采取糾正預防措施。
5.2.4處理排水嚴重超標
5.2.4.1對于擴散到外界的污染物,管理者代表或辦公室應立即通知環保部門,安排告知周圍居民。
5.2.5污染事故
5.2.5.1辦公室對舉報反映的情況進行筆錄,包括舉報人的姓名、住址、聯系
電話、反映的情況,并上報管理者代表。對正在發生的污染首先要安排相關部門切斷污染源,再查明原因進行整改。
5.2.5.2嚴重的事故要在知情24小時內上報環保局。
5.2.5.3在管理者代表指導下對事故原因進行整改,采取糾正預防措施。
5.2.5.4對事故因素能消除的應該消除,由技檢部、辦公室處理。
6法律、法規摘要
6.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28條:排污單位發生事故或者其它突然性事件,排放污染物超過正常排放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必須立即采取應急措施,通報可能受到水污染危害的和損害的單位,并向當地環保部門報告。
6.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19條:企事業單位造成水污染事故時,必須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或者減少排污,并在事故發生后48小時內向當地環保主管部門遞交關于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類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經濟損失、人員受害及應急措施等情況的初步報告。
7相關記錄
事故調查與處理報告(見附件)
糾正預防措施通知單(與三體系表格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