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標準化持續改進管理制度
(一)總則
為了確保公司安全生產標準化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按照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的要求進行評審,保證體系持續有效的正常運行。
(二)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對威寧西南水泥責任有限公司開展安全標準化的持續改進控制。
(三)細則
1.職責
1.1總經理負責營造一個激勵員工安全標準化管理持續改進的良好環境,提供改進資源。
1.2生產技術處負責安全標準化管理持續改進的歸口管理和總體策劃。
1.3各有關部門負責完成安全標準化管理持續改措施計劃中的相關項目。
1.4公司全體員工提供安全標準化管理持續改進信息和改進建議。
2.工作程序
2.1建立公司安全標準化管理持續改進的思想體系
2.1.1總經理承諾堅持不懈地開展安全標準化管理改進活動,使員工認識到:公司的生存與發展依存于安全。通過持續改進,努力使各項安全標準化管理工作不斷完善。
2.1.2總經理應貫徹安全標準化管理持續改進的理念,營造一個良好的安全標準化管理持續改進的氛圍和環境,倡導、鼓勵和支持員工積極參與安全標準化管理持續改進活動,并為安全標準化管理持續改進活動的實施提供必要的資源、培訓和技術支持。使員工自覺遵循安全標準化管理持續改進的原則,積極參與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現場安全作業特性、改進工藝技術、改善作業環境、降低能耗及污染物等各方面的持續改進活動。
2.1.3公司各部門在制定安全標準化管理持續改進措施應堅持以下原則:
1)安全技術措施等級順序:
a.直接安全技術措施;
b.間接安全技術措施;
c.指示性安全技術措施:
d.若間接指示性安全技術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發生,則應采用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教育、培訓和個體防護等措施來預防、減弱系統的危險、危害程度。
2)根據安全技術措施等級順序的要求應遵循的具體原則:
a.消除;
b.預防;
c.減弱:
d.隔離;
e.連鎖;
f.警告。
3)安全對策措施應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和經濟合理性。
3.持續改進關注重點
3.1公司確定以《水泥生產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實施指南》為標準做好持續改進過程。
3.2公司推行行持續改進時應重點關注下列方面發生變化時:
3.2.1工藝技術發生變化時;
3.2.2設備設施發生變化時;
3.2.3法律、法規和標準發生變化時;
3.2.4人員發生變化時;
3.2.5管理機構發生變化時;
3.2.6管理職責發生變化時。
3.3持續改進項目實施的步驟
公司以《水泥生產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實施指南》為參考指南,規定持續改進項目實施的步驟。這些步驟包括:
3.3.1改進的原因:識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選擇改進的區域,并記錄改進的原因;
3.3.2目前的狀識:收集數據進行分析,選擇特定的問題并確立改進的目標;
3.3.3尋找問題的主要原因:通過運用適宜的統計技術識別并確定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
3.3.4確定可能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制定措施計劃,明確責任者和實施進度;
3.3.5實施計劃:在部門領導的帶領下,實施制定的措施計劃;
3.3.6評價效果:針對已完成的改進措施,對其有效性和效率進行評價;
3.3.7成果標準化:將改進措施良好的成果規范化,防止問題及其根本原因的再次發生;
3.3.8進一步改進:尋找遺留的問題,開始新的PDCA循環。
3.4對持續改進過程的控制
3.4.1生產技術處應維護實施計劃的嚴肅性。當需要修改計劃時,應討論并認可修改方案。對突破性項目計劃的修改,應報請公司主管領導批準;對漸進性項目計劃的修改,應到設備保全處及辦公室備案。
3.4.2改進項目實施結束后,應由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對所有改進項目的效果進行評價。
3.4.4對改進項目的效果評價應形成書面的評價報告,經評價認為需做進一步改進的方面應將其定為新一輪的改進項目。
3.4.5有效的改進結果應納入文件,并通過培訓使員工掌握新的要求、方法和操作。
(四)附則
1.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2.本制度歸生產技術處負責解釋并歸口管理。
篇2: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小組管理制度持續改進制度
1、醫療質量是科室管理的核心內容和永恒的主題,科室必須把醫療質量放在首位,質量管理是不斷完善、持續改進的過程,要納入科室的各項工作。質量控制小組在科主任領導下對全科的醫療質量進行管理監督、指導、檢查。
2、科室要建立健全的醫療質量保證體系,即建立科室質量管理組織,職責明確,配備兼職人員。負責質量管理工作??浦魅螢榻M長,副主任、護士長及血透室護理小組長為副組長,科室其他成員為管理組成員。
3、各級責任人應當明確自己的職權和崗位職責,并應當具備相應的質量管理與分析技能??剖屹|量管理組織要根據醫院有關要求和科室醫療工作的實際,建立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方案。醫療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是全面、系統的工作,能監督醫療、護理的日常質量管理及質量的危機管理。質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內容包括:建立質量管理目標、指標、計劃、措施、效果評價及信息反饋,加強醫療質量關鍵環節、重要崗位的管理。
4、健全醫院規章制度和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嚴格落實醫療質量和醫療核心制度。核心制度包括:首診負責制度、三級醫師查房制度、分級護理制度、疑難病例討論制度、會診制度、危重患者搶救制度、術前討論制度、死亡病例討論制度、查對制度、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與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術準入制度、醫患溝通制度、輸血制度等。對病歷質量的重點是加強運行病歷的實時監控和管理。
5、加強科室人員質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樹立質量和安全意識,提高科室人員質量管理與改進的意識和參與能力,嚴格執行醫療技術操作規范和常規??剖胰藛T“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必須人人達標。
6、質量管理工作有文字記錄,并由質量管理組織形成報告,定期逐級上報。通過檢查、分析、評價、反饋等措施‘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將質量與安全的評價結果納入對員工的績效評價。
7、建立與完善醫療質量管理實行責任追究的制度,形成醫療質量管理可追溯與質量危機預警管理的運行制度。
8、加強基礎質量、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管理,要用診療常規指導對患者診療工作,逐步用臨床路徑規范診療行為。
9、逐步建立不以處罰為目標的、針對質量管理持續改進為目標的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及時發現缺陷,用于對醫療質量管理制度、運行機制與程序的改進工作。
10、逐步建立與完善目前質量管理常用的結果性指標體系,逐步形成結果性指標、結構性指標、過程性指標的監控與評價體系。
篇3: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制度持續改進制度
1、醫療質量是科室管理的核心內容和永恒的主題,科室必須把醫療質量放在首位,質量管理是不斷完善、持續改進的過程,要納入科室的各項工作。質量控制小組在科主任領導下對全科的醫療質量進行管理監督、指導、檢查。
2、科室要建立健全的醫療質量保證體系,即建立科室質量管理組織,職責明確,配備兼職人員。負責質量管理工作??浦魅螢榻M長,副主任、護士長及血透室護理小組長為副組長,科室其他成員為管理組成員。
3、各級責任人應當明確自己的職權和崗位職責,并應當具備相應的質量管理與分析技能??剖屹|量管理組織要根據醫院有關要求和科室醫療工作的實際,建立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方案。醫療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是全面、系統的工作,能監督醫療、護理的日常質量管理及質量的危機管理。質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內容包括:建立質量管理目標、指標、計劃、措施、效果評價及信息反饋,加強醫療質量關鍵環節、重要崗位的管理。
4、健全醫院規章制度和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嚴格落實醫療質量和醫療核心制度。核心制度包括:首診負責制度、三級醫師查房制度、分級護理制度、疑難病例討論制度、會診制度、危重患者搶救制度、術前討論制度、死亡病例討論制度、查對制度、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與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術準入制度、醫患溝通制度、輸血制度等。對病歷質量的重點是加強運行病歷的實時監控和管理。
5、加強科室人員質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樹立質量和安全意識,提高科室人員質量管理與改進的意識和參與能力,嚴格執行醫療技術操作規范和常規??剖胰藛T“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必須人人達標。
6、質量管理工作有文字記錄,并由質量管理組織形成報告,定期逐級上報。通過檢查、分析、評價、反饋等措施‘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將質量與安全的評價結果納入對員工的績效評價。
7、建立與完善醫療質量管理實行責任追究的制度,形成醫療質量管理可追溯與質量危機預警管理的運行制度。
8、加強基礎質量、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管理,要用診療常規指導對患者診療工作,逐步用臨床路徑規范診療行為。
9、逐步建立不以處罰為目標的、針對質量管理持續改進為目標的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及時發現缺陷,用于對醫療質量管理制度、運行機制與程序的改進工作。
10、逐步建立與完善目前質量管理常用的結果性指標體系,逐步形成結果性指標、結構性指標、過程性指標的監控與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