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物資管理辦法

物資管理辦法

2024-07-23 閱讀 4199

1、總則

1.1?為加強項目部物資管理,降低物耗,降低物資采購成本,提高社會效益,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和本工程的具體情況,特制定物資管理辦法。

1.2?本規定適用于***局***港***港區濱江綜合碼頭工程項目經理部。

2、物資部管理制度

2.1?物資部設零星材料庫、工具庫、鋼材堆場、水泥庫、周轉材料庫、電線電纜庫,要求庫容整潔、堆場無雜草,上蓋、下墊,標記鮮明。

2.2?物資人員要堅決執行經理的指令,面向工地,科學管理、文明施工。要把好價格關、質量關、收料關、發料關。

2.3?物資人員必須做到經濟手續清楚完整,不準索賄、受賄、收取回扣,如遇供貨方按規定給的回扣必須公開上交,并按公司有關規定獎勵。

2.4?物資部實行計劃采購,每月25日匯總各班組(工段)提出的采購生產計劃,編制下月的采購計劃和材料進場計劃,并向業主報送下月主要物資申請計劃。計劃一式叁份。

2.5?物資實行計劃供應。定額核銷,工程用材料實行限額領料,生產部門對材料、器材愛護使用,節約有獎,超耗找原因,甚至罰款(扣月獎),按項目部有關文件執行。

2.6?采購員按計劃采購,不購無計劃的材料,購料付款一般用支票,少用現金,不帶空白支票外出。

3、材料管理制度

3.1?材料申請計劃

3.1.1?單項或分部工程開工前必須提出主要材料總用量和材料進行的進度計劃,每月25日前各班組提出下月的主要材料計劃,一般計劃需提前七天送交物資部,緊急計劃需提前一天,除此之外一般不受理計劃。

3.1.2?班組、部門的材料計劃,申請計劃,要求材料名稱、規格、型號清楚,數量準確,必要情況須補充卸貨地點。若因名稱、規格、數量有誤造成浪費積壓,視情節扣月獎或工資。

3.1.3?班組、部門的材料申請計劃必須經過主管生產的經理簽字方有效。

3.1.4?物資部匯總申請計劃后,確定購買計劃,報主管領導審定后方可進行采購工作。

3.2?材料領用制度

3.2.1?由組長、工段長、部長指定的負責人領料。領料人必須填清用途。經用料主管簽字后,領料人員督促保管員填上實發數字。

3.2.2?領料人要注意節約,用多少領多少,分斤破兩,有回收價值的包裝品,必須交回倉庫。

3.2.3?工程用材料、鋼材、木材,水泥由單項主管簽發材料限額領料單,輔助材料由工長、技術人員簽發領料單。

3.2.4?嚴禁盜用主管簽名領用材料。

3.3?材料驗收制度

3.3.1?對收料單或送貨單或材料計劃,開包、開箱、過磅、計數,核對好名稱、規格、數量,并進行檢查。

3.3.2?對技術含量較高的大型設備要求會同技術員一同參與驗收。

4、物資倉庫管理制度

4.1?嚴格執行貯存程序文件及《標識管理辦法》以及倉庫崗位責任制,做到庫容整潔、消防安全,收發及時準確,存放布局合理。

4.2?物資驗收

4.2.1?嚴格執行進貨驗收程序文件,進庫物資應根據有關憑證(物資計劃、送料單、質量證明等),進行認真驗收。

4.2.2?質量驗收:要檢查外觀質量、校對名稱、規格、型號、材質、出廠合格證、說明書等技術資料,如資料不全只做暫先點收處理。

4.2.3?數量驗收:根據交貨情況,可按數量交貨,計重的可按實重計算,亦可用檢尺理論換算。

4.2.4?到庫物資應做到隨到隨驗收,同時填寫收料日記,待簽證收料單后,及時做料帳登記。

4.2.5?驗收中,如發現數量、質量與進庫憑證不符,該料應單獨存放,不得發放,做好記錄,應查明情況,落實責任,向供貨方或報請領導處理。

4.3?物資出庫

4.3.1?倉庫發料憑領料單、調拔單、銷售單等發料,不得“白條頂庫”發料憑證各須填寫清楚,簽字、蓋章齊全,寫明工號或用途任何人不得涂改發料憑證。

4.3.2?發料時領發人當面點交質量和數量,同時低值易耗品(工具類)應上個人保管卡,以舊換新的就及時回收。

4.3.3?各基層班組及分包單位,均應指定領料憑證,審批人和專職領料員,并以書面形式正式通知物資部門存檔,物資倉庫據以發料。

4.3.4?對未經正式驗收入庫,無憑證,代保管的物資均不得發放動用,特殊情況請示領導批準。

4.4?保管保養

4.4.1?按貯存程序文件執行,注意改善倉庫保管條件,嚴格遵守防火、防盜規定,對易燃、危險、劇毒品和腐蝕性物資,必須專庫保管,對時效物資:電焊條、油漆等應掌握時效。

4.4.2?庫存物資標識應符合要求及可追溯性管理,做到帳、卡、物、資金四相符,庫存物資堅持“五五化”、“四號定位“。

4.4.3?庫存物資按物資倉庫管理規范,做到經常保養,堅持永續盤點及清倉查庫工作。

4.5?物資退庫

4.5.1?退回倉庫的物資憑退料單驗收入庫,登記記帳。

4.5.2?物資倉庫同時建立節約庫,管理廢舊物資的回收,修舊利廢,做好物資節約,再生利用的統計記錄。上報有關報表,以利考核,表彰和獎勵。

4.5.3?做好料帳登記,及各類物資明細帳,掌握收、發、存資金動態,金額必須與財務相符。物資收發憑證、帳冊報表等資料是重要的物資質量受控文件,經濟檔案和歷史資料,應按月裝訂成冊,妥善保管。

5、物資現場管理

5.1?施工現場材料在項目施工中所耗物資成本中占相當大的比例。搞好現場材料的合理使用和管理,對于降低物耗,節約工程成本將起重要作用。

5.2?驗收

5.2.1?進場材料應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圖所指定的地點,分品種、規格,有序地擺放,嚴格按露天倉庫物資管理規范進行。

5.2.2?嚴格驗收制度,所有大宗材料必須過磅、點數或檢尺驗收,對不同材料按照不同要求,核對材質證明單、合格證等并認真做好收料日記,確保進場材料數量準確,質量符合要求。

5.2.3?及時通知試驗室,配合試驗人員,嚴格按照項目部質量管理辦法,對進場材料進行抽樣復檢。

5.3?保管

5.3.1?經常檢查現場材料現狀,做好維護保養工作,做好防雨、防潮、防爆、防盜、防臺、防凍、防銹、防腐等工作。

5.3.2?現場管理員應對現場庫存材料數量和下一階段的施工進度計劃心中有數,與物資主管和采購員密切聯系,掌握合理的庫存量儲備。

5.3.3?對現場無人看管的材料,隨時跟蹤管理。凡進入施工現場材料,必須按指定地點堆放并做到專料專用,未經物資部門辦理領用手續及允許,一律不得擅自挪用。

5.3.4?隨時檢查生產班組、分包單位對在用周轉材料和大型施工用料的保管、保養以及回收整理工作,防止損壞和丟失。

5.3.5?按照項目質量管理辦法,做好現場材料的標識工作,符合《二航局施工現場管理辦法》的相關要求。

5.4?發放

5.4.1?按照先進先出,先急后緩的原則,嚴格按照計劃限額發放,建立收、發存、節超臺帳,加強預控管理,做好核銷工作。

5.4.2?按照項目部質量管理辦法,每項發料單上必須注明該材料材質證編號以及使用構件的名稱和編號,搞好材料質量使用過程管理。

5.5?回收

5.5.1?及時組織做好現場施工余料,廢舊材料的回收、清理工作。

5.5.2?嚴格按照《項目部廢舊材料回收管理辦法》執行。工程竣工,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

6、周轉材料、在用低值易耗品管理

6.1?周轉材料、在用低值易耗品同在庫物資一樣管理,建帳,建卡,做到帳物相符,嚴格執行,誰使用誰負責保管、保養,完工后負責回收、退庫的直接使用崗位責任制。

6.2?周轉材料的管理

6.2.1?周轉材料由物資現場管理員設立周轉材料的管理臺帳,詳細登記,周轉材料的名稱、規格、數量、金額、使用部門責任人、領用時間、退繳入庫時間,并簽定記錄退繳材料的質量狀態。

6.2.2?領用部門在使用過程中,應做到專料專用,合理使用,精心管理,一般情況嚴禁對其打洞、鉆孔、電焊、氧割,或以長截短。工序轉用時,應立即拆卸、保養整理,隨時按現場規定地點堆放整齊,不得亂扔、亂放,并做好標識。

6.2.3?周轉材料使用成本由物資現場管理員每月25日填制周轉材料攤銷表,向財務報送。周轉材料按月分期攤銷辦法:設攤銷期為N個月,預留余值為Y元。周轉材料按月分期攤銷=(周轉材料原值-Y)/N

6.2.4?周轉材料的退庫回收質量鑒定分為:完好、小修(調平,調直,找正)中修(補洞,磨平)大修(改制)及報廢。

6.2.5?對使用管理的好、壞報請領導予以獎勵或處罰。

6.3?低值易耗品管理

6.3.1?低值易耗品的范圍:各類專用工具、量具、刃具、磨具、儀器儀表。

6.3.2?低值易耗品由倉庫保管員設立“工具保管卡”,負責收發,登卡退繳,回收管理。

6.3.3?工具使用按工作性質,集體共用,個人使用的工作需要分別掌握,一律按責任人登記上卡,以舊換新,實施管理。

6.3.4?工具應合理使用,精心保管,如發生丟失、損壞,

6.3.5?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成本,按一次攤銷。

7、勞保用品的管理

勞保用品原則上只對本項目部職工發放,由安監部提供花名冊,各部門、各工段、班組指派專人領取和發放。

7.1?勞保服、勞保鞋、安全帽、救生衣等一次性領取的勞保用品由各人自

己保管,如有丟失,或嚴重損壞者可由所在部門負責人簽證從倉庫補領,根據其原值從工資單中扣除。如確因公而損壞可按正規程序報損換新,原則上不予扣款。

7.2?對于配套作業的單位職工領取勞保用品,需由安監部提具名單,報項目領導審批才行。

7.3?肥皂、洗衣粉、衛生紙等生活勞保用品,每月發放一次,標準40元/人月。

7.4?電氣焊眼鏡、鏡片、面罩等工作勞保用品,以舊換新。

7.5?電氣焊工每人每月定期發放帆布手套和電焊手套各一雙,其他一線職工每人每月或領一雙線手套外,其余一概不發放手套。

7.6電筒定量,每月每付電筒配電池六節(兩節電筒配電池四池)。

8、燃油料的管理

8.1?物資部設油庫,油庫遠離生活區,并采取相應的安全和防火措施。

8.2?對于汽油之類的油料,物資部應選好定點加油站,并簽好合同,司機按合同規定程序加油,長途另行考慮。

8.3?燃油料的管理由物資部同相關的部門密切配合,共同控制,騰空的燃油料桶應及時退回油庫,便于物資部的操作。

8.4?運輸車輛按噸、公里核實,工程機械按臺班計算耗油數,對于節約和超額者實行獎懲措施,差距過大者要查明原因,據實處理。

8.5?燃油料進出庫建立專門臺帳。

9、材料標識管理

9.1?物資分部負責進入施工現場原材料的標識實施統一管理。

9.2?標識的方式:物資的標識主要采用文字掛牌和記錄的方式,由物資倉庫保管員和現場保管員負責具體實施。

9.3?材料標識的內容:

①.材料名稱?規格型號?質量標準

②.供產單位?到貨日期?數量

③.檢驗狀態

9.4?材料標識的可溯性轉移:由材料保管員在材料領用單上詳細注明該材料的材質證編號及使用的工程構件名稱、部位及編號。

9.5?標識的制作:由物資部按規范提出要求,經項目部領導審批,統一制作。

10、廢舊材料回收管理

10.1?項目部施工余料、廢舊材料的回收利用,是施工企業增產節約,減少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環節,為加強此項工作管理,特制定以下辦法。

10.2?由項目部物資部門設立施工余料、廢舊材料管理臺帳,定期進行現場清點。對能再生利用的做好統計記錄,計算利用數量和價值。

10.3?對不能利用的廢材,由技術部門、工地現場主管、物資部門共同鑒定,出具書面鑒定報告。

10.4?對確定處理的廢舊材料,由項目部采取公開招標形式,確定銷售價格,報項目部領導,經同意后,簽定對外銷售合同。

10.5?廢材處理的計量,由項目部分管領導、財務和物資部門各派一人共同執行,并辦理相關文字手續。

10.6?工程竣工,對廢舊材料進行統計、清點、計算出廢、余料的數量與庫存量的比例,以利考核。

10.7?獎懲措施:

10.7.1?對廢、舊材再利用有突出貢獻者,項目部可對有關人員予以50元/噸獎勵。

10.7.2?對廢材管理、處理有突出貢獻者,可予以50-500元獎勵。

10.7.3?對私自處理,違規操作者將予以50-500元罰款。

11、附則:

本辦法由***局***港***港區濱江綜合碼頭工程項目經理部物資部負責解釋。

篇2:車用物資采購管理制度

車用物資采購管理制度

1、目的和范圍

——通過加強對車用物資采購的管理,以高品質、高速度的采購來保證車輛的維修質量和維修進度,達到提高資金周轉效益,降低采購成本,為運輸服務的目的。

——本制度適用于車用物資采購管理。

2、職責

(1)綜合部是負責車用物資采購、領用、管理的歸口部門。

(2)部門主管負責采購計劃的審核及落實。

(3)總經理負責大額采購的審批。

(4)倉庫保管員負責車用物資的入庫、發放、管理。

3、程序

(1)物資采購采取計劃采購和臨時采購相結合的原則,以計劃采購為主,對需要量少的配件,采取臨時采購方式,以減少庫存積壓。并根據車輛的更新換代,及時調整庫存結構。汽車管理員根據汽車需用配件品種多、規格多等特點,按儲備定額規定,提出汽車配件和輔助材料的月度采購數量,由綜合部主管進行平?,擬定采購計劃。采購計劃需經綜合管理部主管定采購金額,嚴格按計劃開支。

(2)物資采購要嚴格遵循“比質比價,擇優進貨”的原則,減少流通環節,節約采購成本。

(3)采購的配件和輔料必須保證質量,用途不明不購,質量不符合標準不購。副廠件的采購需經部門主管同意,以免影響生產造成配件和物資積壓。

(4)批量采購物資在5000元以上,要經主管負責人審批,對價值高的總成件或單件物品在價值2000元以上,需經本企業主管領導批準。

(5)物資采購渠道原則上在已確定的供應渠道采購,新開拓的物資批量采購渠道要經過部門負責人審核,向上申報經批準后方可確定。

(6)對于需要量大的配件,應盡量選擇定點供應直達供貨的方式,選擇資信程度好、質量保證的供方。

(7)配件的質量管理

(8)配件質量好壞關系到的車輛維保的質量、企業的信譽。??件質量重點抓好三個環節:A采購環節;B入庫檢驗環節;C裝配檢驗環節。以確保不合格配件不裝配使用。

(9)提高采購人員,倉庫人員的配件業務素質,嚴把物資采購質量關,要杜絕采購假貨和偽劣配件。

(10)對物資出現的質量問題,從發現問題的三日內采購員必須與供方進行交涉,要求退賠。

(11)采購時間的管理

(12)在衢州范圍內采購物資須在2小時內采購到位,如說明是急件的必須急事急辦。

(13)在浙江省范圍內采購物資不得超過3天,在省外采購的物資視距離而定。

(14)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期采購的物資,必須向部門主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釋與答復,必要時以書面形式。

(15)汽車用油的采購執行《油料管理制度》

篇3:大學后勤服務集團進一步加強物資財產管理規定

大學后勤服務集團關于進一步加強物資財產管理的規定

本辦法所指物資財產是固定資產、低值易耗品和材料的總稱。總公司的物資財產是保持正常生產、工作的基礎,是保證總公司各項管理工作及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為進一步做好總公司物資財產管理規范化工作,特制訂本辦法。

一、總則

總公司物資財產管理必須認真做好物資財產的計劃、采購、驗收、保管、使用、保養、檢修、更新和核算等工作,達到供應好、消耗低、費用省的目標。總公司所有固定資產、低值易耗品及材料(包括學校購買、總公司或部門自行購買、捐贈、調撥的)均納入物資財產管理范圍。

(一)物資財產管理的原則

1、服務原則

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將品種規格齊全、數量合理、質地優良的物資財產及時、有效地供應給各部門,以促進工作。

2、效益原則

在物資財產的購置、驗收、使用、維護、報廢過程中,必須加強計劃管理、經濟核算,使物資財產充分發揮效益。

3、制度原則

實行規范的企業物資財產管理,制訂符合總公司實際的物資財產分類、管理目錄和編號,實行物資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和使用部門相結合的物資財產管理體制,做到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二)物資財產管理的范圍和分類

1、固定資產:指能夠獨立使用一年以上且單位價值較大,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機電設備、電子設備、辦公設備、家具等;

2、低值易耗品:是指單位價值較低或使用年限較短,但一般在一年以上不做固定資產管理的辦公文具、柜臺、清潔衛生用品、餐具等;

3、材料:指使用后就消耗或逐漸消耗而不能復原的物質資料,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輔助材料、修理備用件等。

(三)物資財產管理要點

1、固定資產

①固定資產的采購、保管、記賬、付款工作,應由不同人員擔任;

②固定資產的添置申請、采購驗收、報廢清理、內部轉移、調撥出租要由相關部門審核批準;

③固定資產增減變動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并及時記賬;

④建立統一的固定資產目錄、明細賬和卡片,做到賬、卡、物相符;

⑤加強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對閑置的固定資產及時辦理封存和申報手續,并及時反映給資產管理部門;

⑥組成資產核查小組,定期盤點,對盤盈、盤虧、毀損等情況要查明原因,分清責任;

⑦正確計算折舊,與各部門經營情況、成本核算掛鉤。

2、材料及低值易耗品

①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的申購、采購、驗收、付款、記賬必須由不同的人員擔任;

②采購員應按照批準的采購計劃進行采購,不得擅自改變采購內容;

③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的驗收要嚴格,根據采購計劃逐項驗收,一經驗收,一般不得提出退貨、更換等要求;

④發票價格、運輸費、稅款等,必須憑證齊全,并與合同復核無誤后方可辦理結算、支付貨款,如有退貨,應從原發票中扣除后辦理結算;

⑤貨款必須通過銀行辦理轉賬,除財務明確規定的情況外,不得以任何借口支付現金或現金支付,特殊情況應經相應授權后方可使用;

⑥納入配送倉庫或部門二級倉庫管理的材料及低值易耗品,應由專人負責,按財務要求做好材料的入庫、出庫、領用、發放、保管、周轉記錄,做到有數據、有憑據、有手續、有制度;

⑦對庫存材料及低值易耗品規定合理的貯存定額,對超儲積壓的材料要積極處理,加速資金周轉;

⑧500元(含500元)以下的倉庫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的報廢、報損,由部門經理審批,500元以上由總經理審批;

⑨各級倉庫要建立定期實物盤點制度,財務結算中心會同配送中心建立實地抽查制度。

3、總公司所有涉及物資資產管理的人員,在采購配送、驗收保管、使用維護、成本核算各環節均應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規范操作,廉潔奉公,恪盡職守,密切配合,切實做好總公司物資資產管理工作。

二、固定資產管理細則

(一)管理范圍

1、能夠獨立使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機器和機械運輸工具及與經營服務有關的設備、器皿、工具等;

2、能夠獨立使用兩年且單價在1000元以上(含1000元)辦公設備及所有家具或大批同類物資。

(二)分類

本細則所稱固定資產包括房屋及建筑物、儀器儀表、機電設備、電子設備、印刷機械、文體設備、工具量具和器皿、家具、行政辦公設備、被服裝具等十六類。

(三)管理部門

總公司辦公室代表總公司負責整體管理事務;各使用部門承擔具體使用、保管、養護等日常管理責任。

(四)計劃與申購

1、每年年底各部門上交申報計劃,大型貴重設備需提交論證報告,由辦公室匯總,經總公司辦公會討論確定全年設備添置計劃;

2、固定資產的申購應由使用部門根據總公司批準后的設備添置計劃填寫資產設備申購單,明確申購原因、用途及經費開支渠道,經總經理審批后由配送中心統一購買。與申購單上資產名稱、品種、型號、價格不符的,需重新辦理申購手續。

(五)經費開支

總公司出資,以計提折舊方式納入各部門經費,逐月逐年回收成本。

(六)折舊年限及折舊方法

1、快速折舊法。除土地、房屋外一般以五年為折舊年限,按月等額計提折舊;

2、平均年限折舊法。按固定資產不同類別、不同使用年限按月等額計提折舊;

3、根據各部門上年末資產總額的百分比計提;

4、使用部門與財務結算中心協商具體折舊方法,報經領導同意后實施。

(七)固定資產的計價

1、學校撥入的固定資產以評估價為計價依據;

2、購入的固定資產,按買價加運輸費、包裝費、安裝費及稅金等計價;

3、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按造價或決算價計價;

4、改擴建的,以原固定資產價值,加上用于改造、擴建而發生的支出,減去改擴建過程中發生的變價收入后的余額計價;

5、盤盈的固定資產,按照同類固定資產的重置價值計價。

(八)固定資產的驗收

1、資產、設備到貨后一周內,使用部門應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驗收,并辦理相關手續,一經驗收,一般不予退貨;

2、超過一周未辦理驗收手續的,按已驗收辦理。

(九)固定資產的入賬

1、總公司辦公室根據《高等學校固定資產分類及編碼》對總公司購買的每件固定資產進行編號,并填寫一式四聯資產設備入庫單,一聯由辦公室按品名登記固定資產明細賬和卡片,一聯隨發票交財務結算中心辦理付款手續并做好固定資產的總賬,一聯交使用部門做好部門固定資產明細賬,一聯備查;

2、學校承擔出資購買的固定資產,總公司辦公室及各部門仍需登記明細賬,原則上不記總賬、不計提折舊。

(十)固定資產的維修

1、日常檢修(含零修)的經費由各部門自行開支。數額在200元以上的,可分攤進入成本,但不得超過十二個月。報辦公室備案;

2、大修要上報總公司辦公室,經批準后進行,納入固定資產原值,以折舊方法回收成本。

(十一)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

各部門應有明確的資產管理負責人,由專人負責資產的使用、維護保養、維修處理、內部調撥、報失、報廢等。日常管理工作因工作變動需更換保管人的,應及時辦理移交變更手續。

(十二)固定資產的出借、調撥

1、固定資產的出借,必須由總公司辦公室初核,明確借用期,總經理審批后方可出借;

2、使用部門間固定資產的調撥需由調出單位填寫“固定資產調撥單”,并經調入部門簽字驗收辦妥交接手續。

(十三)固定資產的報廢

1、因自然損耗而無法使用的固定資產,由使用部門填寫報廢審批表,報總公司辦公室,經總經理審批后予以報廢處理(學校出資的報學校處理);

2、因使用不當造成無法修復或遺失、被竊需報廢、報失的,使用部門報分管副總審核,經總公司辦公會討論,明確責任后辦理報廢手續。

(十四)固定資產的清查盤點

1、每季度末,財務總賬與辦公室登記明細賬進行核對,辦公室登記的總明細賬與部門明細賬核實;

2、總公司領導,部門負責人,辦公室、財務、配送等相關職能部門人員組成的核查小組,每年對固定資產的實有數與賬面數進行核查;

3、對核查中發現的盤盈、盤虧查明原因,報領導審查批準后調整賬面金額。對核查中發現的保管不善、使用不當、修理不及時等情況,將追究部門責任人及保管人責任。

三、低值易耗品管理細則

(一)管理范圍

單位價值在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使用年限一年以上,不屬固定資產管理的辦公文具、柜臺、清潔衛生用品、餐具、辦公家具等。

(二)分類

1、經營服務類低值易耗品,如電扇、脫水機、微波爐、貨架、餐具、一般維修工具等;

2、管理類低值易耗品,如辦公用品、電話機、文具、計算器、辦公桌椅、飲水機等。

(三)管理部門

1、總公司辦公室負責對低值易耗品進行審核監督,做好登記管理工作;

2、使用部門建立低值易耗品的進出領用登記賬和日常管理工作。

(四)申購

使用部門填寫低值易耗品申購單,注明名稱、型號、價格、攤銷期限,經分管副總審批同意報總公司辦公室,由配送中心定期編制購置計劃并組織采購。

(五)驗收

配送中心會同使用部門有關人員進行驗收,并辦理相關手續,一經驗收,一般不予退貨;

(六)領用

1、使用部門領用低值易耗品應填寫一式三聯的低值易耗品入庫單,一聯報總公司辦公室專門登記,歸口管理,一聯報財務做入賬處理,一聯供使用部門備查;

2、對各類專用工具的領用,應建立登記領用制度,明確領用及歸還日期、領用人、審批人等。

(七)攤銷方式

1、原則上采用一次攤銷法,直接計入各部門成本或費用;

2、一次性進入費用過大,會影響當期損溢發生較大波動的,可采用分期攤銷法(一年內);

3、各部門可以根據自身工作特點選擇攤銷方式,形成制度后在同一會計年度內不予變動。

(八)報廢

1、使用部門填寫低值易耗品報廢單,總公司辦公室根據報廢單進行檢查和核對;

2、財務部門計算報廢品的已提攤銷額和應補提的攤銷額,及時進行賬務處理,并及時收回報廢殘值。

(九)清查盤點

1、使用部門有專人負責低值易耗品的日常管理,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盤存;

2、總公司辦公室對各部門的低值易耗品使用情況和數量進行實物與登記本的核實。

四、材料(含庫存材料)管理細則

(一)材料的分類

按材料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作用分為:

1、原料,指經過加工后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材料;

2、輔助材料,指雖不能構成主要實體但與主要材料使用密切相關的各種材料;

3、燃料,指經營過程中產生能量轉換的物資;

4、修理備用件,指用于修復各種物資設備的零配件;

5、其他材料。

(二)材料的采購

根據總公司[20**]第16號文件《配送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使用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填寫申購單,注明品種、規格、數量、用途、價格等,經符合財務管理的審批程序,由配送中心堅持適用、經濟和標準化原則組織采購。配送中心根據庫存物品情況,經使用部門同意后,可用倉庫內相應的閑置材料替代擬采購物品,以加速庫存流通。

(三)材料的驗收

1、入庫保管的材料由倉庫保管員負責驗收,直接交給使用部門的材料,由使用部門驗收;

2、驗收時必須對實物驗質、點數或過秤,仔細檢查所收到的材料是否與進貨憑證相符,對質量不好、數量短缺以及與申購單不符的,應拒絕接受;

3、填寫入庫單應注明材料的品名、數量、單價和金額,交財務結算中心辦理入賬手續,如從集貿市場購買或個私經營戶定期送上門的材料,進貨憑證經采購人、驗收人簽章,交由配送中心于月底統一填寫匯總入庫單,財務結算中心憑此辦理入賬手續;

4、材料經驗收入庫后一般不得再提出退貨、更換等要求。

(四)材料的領用

1、各部門領用材料必須填寫出庫單或內部調撥單,并要有保管員、領用人、審批人的簽字,經審核無誤后發放;

2、鮮活原材料經保管員驗收后直接使用,進貨憑證代替出庫單;

3、在材料領發中,應堅持“先進先出,后進后出”的原則。

(五)庫存材料的保管

1、進庫的材料要按性能、用途和保管要求進行科學分類存放和保管;

2、公司的各種材料應由專人負責,盡可能集中保管,以防止材料流失;

3、倉庫管理員應熟悉材料的特性,根據倉庫的溫度、通風等因素,考慮存放時間,做好防潮、防霉、防水、防爆等工作。

(六)庫存材料的核算

配送倉庫及部門二級倉庫按永續盤存制建立數量、金額材料明細賬,根據出入庫單記錄庫存材料的進、出、存動態。

(七)庫存材料的盤點

1、各級倉庫須每月盤點,隨時掌握庫存材料的變動情況,月末做好盤存表上交財務結算中心;

2、財務結算中心協同配送中心每月進行實物抽查核實,包括賬面數與實存數有無錯誤、有無超儲積壓損壞變質、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和庫房設備有無損壞等;

3、對抽查發現的問題,如盤盈、盤虧、毀損或其他各種損失,分析原因,明確經濟責任,個人造成的損失應由個人賠償,部門管理不善造成的損失追究部門經理的責任。

(八)庫存材料的損耗

根據以往資料或倉庫管理人員實際經驗合理確定材料損耗度,并報經總公司同意后執行。經營部門的損耗計入經營成本。

五、本規定如與總公司其他文件、規定相沖突,以本規定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