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警示標志安全防護管理制度

安全警示標志安全防護管理制度

2024-07-23 閱讀 3951

1目的?

??為了規范安全生產的職業病危害的告知和安全警示工作,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保證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維護公司員工權利,加強監督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范圍?

?公司安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管理

3職責?

?3.1各部門負責對本部門的危險源進行評估標示匯總。

?3.2設備部負責對一些警示標志和安全防護進行安裝。

4內容?

4.1本制度所稱的職業病危害告知是將工作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和防護措施如實告訴公司員工,告知的形式包括勞動合同、公告欄和培訓;職業病危害警示是在工作場所設置可以使員工產生警覺并采取相應防護措施的圖形、線條、相關文字、信號、報警裝置及通訊報警裝置等。其中圖形、線條和相關文字統稱為警示標識。

4.2將工作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如實告知公司員工,并按GBZ158-2003設置警示標識。

4.3依據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特性,選用并設置相應的防護標識。

4.4在工作場所中公司員工應嚴格按照告知和警示提示進行防護。

4.5安監辦、生產技術部及有關部門的管理人員有權對各本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有權提出處理意見。

4.6告知

4.6.1存在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噪音等職業病危害的車間部門必須將工作過程中可能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危害程度、危害后果、提供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等情況通過崗前培訓、崗位培訓和公告等方式如實告知公司員工,不得隱瞞或者欺騙。

4.6.2公司與員工訂立勞動合同時應在合同中履行如實告知的義務;在勞動合同期間因工作崗位或者工作內容變更,從事與所訂立勞動合同中未告知的職業病危害作業時,應當依照前條規定,向員工履行如實告知的義務,并協商變更原勞動合同相關條款。

4.6.3定期對員工進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告知和警示規定方面的培訓,主管部門應了解其設置和使用方法。

4.6.4各車間部門要對公司員工進行崗前培訓,使他們了解和掌握被告知的內容、識別警示標識的含意和應對措施。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告知和警示標識內容列入在崗職業衛生培訓范圍。

4.6.5設置公告欄:

4.6.5.1在公司門口、作業場所醒目位置設置;

4.6.5.2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求助和救援電話號碼要發放到相關崗位;

4.6.5.3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標準及檢測結果公布于崗位;

4.6.5.4公告內容應準確、完整、字跡清晰、及時更新。

4.7警示

4.7.1存在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職業病危害的崗位必須設置相應的警示標識、警示線、警示信號、自動報警和通訊報警裝置。

4.7.2警示標識分為禁止標識、警告標識、指令標識、提示標識和警示線。

4.7.2.1術語

4.7.2.1.1禁止標識:禁止不安全行為的圖形文字符號;

4.7.2.1.2警告標識:提醒對周圍環境需要注意,以避免可能發生危險的圖形文字符號;

4.7.2.1.3指令標識:強制做出某種動作或采用防護措施的圖形文字符號;

4.7.2.1.4提示標識:提供某種信息(如標明安全設施或場所等)的圖形文字符號;

4.7.2.2基本形式

4.7.2.2.1禁止標識的基本形式是紅色圓環加斜杠;

4.7.2.2.2警告標識的基本形式是黃色等邊三角形;

4.7.2.2.3指令標識的基本形式是蘭色圓形;

4.7.2.2.4提示標識的基本形式是綠色正方形和長方形;

4.7.3警示語句

警示語句是一組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或描述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的詞語。警示語句可單獨使用,也可與圖形標識組合使用。

4.7.4有毒物品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告知卡

4.7.4.1在有毒崗位設置《有毒物品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告知卡》(以下簡稱告知卡)。針對某一職業病危害因素,告知危害后果及其防護措施。

4.7.4.2《告知卡》包括有毒物品的通用提示欄、有毒物品名稱、健康危害、警告標識、指令標識、應急處理和理化特性等內容。

4.7.4.3設置在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崗位的醒目位置。

4.7.5設置

4.7.5.1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警示標識的設置

4.7.5.1.1在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入口或作業場所的顯著位置,根據需要,設置“當心中毒”或者“當心有毒氣體”警告標識,“戴防毒面具”、“穿防護服”,“注意通風”等指令標識和“緊急出口”、“救援電話”等提示標識。

4.7.5.1.2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發生故障時,或者維修、檢修存在有毒物品的生產裝置時,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設置“禁止啟動”或“禁止入內”警示標識,可加注必要的警示語句。

4.7.5.2其他職業病危害工作場所警示標識的設置

4.7.5.2.1在產生粉塵的作業場所設置“注意防塵”警告標識和“戴防塵口罩”指令標識。

4.7.5.2.2在可能產生職業性灼傷和腐蝕的作業場所,設置“當心腐蝕”警告標識和“穿防護服”、“戴防護手套”、“穿防護鞋”等指令標識。

4.7.5.2.3在產生噪聲的作業場所,設置“噪聲有害”警告標識和“戴護耳器”指令標識。

4.7.5.2.4在高溫作業場所,設置“注意高溫”警告標識。

4.7.5.2.5在可引起電光性眼炎的作業場所,設置“當心弧光”警告標識和“戴防護鏡”指令標識。

4.7.5.2.6存在生物性職業病危害因索的作業場所,設置“當心感染”警告標識和相應的指令標識。

4.7.5.2.7存在放射性同位素和使用放射性裝置的作業場所,設置“當心電離輻射”警告標識和相應的指令標識。

4.7.5.3設備警示標識的設置

在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上或其前方醒目位置設置相應的警示標識。

4.7.6消防安全標志的設置

4.7.6.1公共消防設施、器材要設置指示標識。

4.7.6.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要設置指示標識。

4.7.7使用的警示標識、警示信號、報警裝置,應當符合要求。設置的警示標識應當醒目、保持完整,使用的警示信號、報警裝置保持功能完好。

4.8警示標識設置和使用規范

4.8.1警示標識的設置高度

警示標識設置的高度,應盡量與人眼的視線高度相一致。懸掛式和柱式的環境信息警示標識的下緣距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2m;局部信息標志的設置高度應視具體情況確定。

4.8.2使用警示標識的要求

4.8.2.1警示標識應設在與職業病危害工作場所有關的醒目地方,并使大家看見后,有足夠的時間來注意它所表示的內容。環境信息標識宜設在有關場所的入口處和醒目處;局部信息標志應設在所涉及的相應危險地點或設備上的醒目處。

4.8.2.2警示標識不應設在門、窗、架等可移動的物體上,以免這些物體位置移動后,看不見安全標志。警示標識前不得放置妨礙認讀的障礙物。

4.8.2.3警示標識的平面與視線夾角應接近90ο角,觀察者位于最大觀察距離時,最小夾角不低于75ο。

4.8.2.4警示標識應設置在明亮的環境中。

4.8.2.5警示標識的固定方式分附著式、懸掛式和柱式三種。懸掛式和附著式的固定應穩固不傾斜,柱式的警示標識和支架應牢固地聯接在一起。

4.9檢查與維修

4.9.1保持警示標識牌整潔、清晰;

4.9.2至少每半年檢查一次,如發現有破損、變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時應及時修整或更換。

4.10采購

4.10.1各車間部門根據GBZ158-2003要求,對本轄區的職業病危害進行辨識,并根據實際情況將所需的警示標識報安監辦。

4.10.2安監辦根據各車間部門申報情況,審查核實后,向生產廠家采購合格規范的標識。

篇2:安全警示標志管理制度

根據《安全生產法》和《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規范》要求,為了有效,正確地實施GB2894《安全標志》,使安全標志的使用規范化、標準化、以提高人們的防范能力,減少或避免事故的發生,制定本制度。

一、在容易發生事故或危險性較大的場所和設備設施均應設置安全標志,其目的是使安全標志的使用規范化,提醒人們注意安全,減少或避免事故的發生。

二、安全標志的設置應符合《安全標志使用導則》(GB1679-1996)、《安全色》(GB2893-20**、《安全標志》(GB2894-1996)、《礦山安全標志圖》(GB14161-1993)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GBZ158-2003)的要求。

三、充分利用紅色(禁止、危險)、黃色(警告、注意)、藍色(指令、遵守)、綠色(通行、安全)四種傳遞安全信息的安全色,正確使用安全色,使人們能夠迅速發現或分辨安全標志,及時得到提醒,以防止事故,危害的發生。

四、安全標志應滿足下列要求:

1、含意明確無誤

標志、符號和文字警告應明確無誤,不使人費解或誤會,使用容易理解的各種形象化的圖形應優先于文字警告,文字警告應采用機器國家的語言;確定圖形符號應做理解性測試,標志應符合公認的標準。

2、內容具體且有針對性

符號或文字警告應表示危險類別,具體且有針對性,不能籠統定“危險”兩字。如“禁火、防爆”文字警告,或簡要說明防止危險的措施(例如指示佩戴個人防護用品),或具體說明“禁止煙火”,“小心碰撞”等。

3、標志的設置位置

機械設備易發生危險的部位,應有安全標志,標志牌應設置在醒目且與安全有關的地方,使人們看到后有足夠的時間來注意文字所表示的內容;不宜設在門、窗、架或可移動的物體上。

4、標志應清晰持久

直接印在機器上的信息標志牢固,在機器的整個壽命期內都應操持顏色鮮明、清晰、持久。每年至少檢查1次,發生變形、破損或圖形符號脫落及變色等影響效果的情況,應及時修整或更換。

5、升降人員的井口及提升機房應設置注明下列事項的布告牌:

每班上、下井時間表;信號;每層罐籠允許乘罐的人數,其他有關升降人員的注意事項。

五、責任機構及其職責

1、責任機構,以企業安環部為主,車間為施管理。

2、安頓標志的制定、溝通、傳達、修改與更新由安環部負責。

3、安全標志應至少每年檢查1次,由安環部組織檢查。本間負責日常檢查和維護。

篇3:安全警示標志和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為保障職工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為確保安全生產連續順利的進行,根據《安全規程》規定、安全標準化建設要求,結合我礦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安全標志管理制度。

1、采石場的邊界、配電房、爆破區內、松散巖土層、有安全危險的邊坡都必須懸掛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或設置圍欄。

2、已經懸掛好的安全警示標志或設置的圍欄任何人不得損壞和借故拆除,否則,按照原價格十倍處罰。

3、在工作中必須采取保護措施對安全警示標志或設置的圍欄保護好。

4、對檢舉破壞安全警示標志或圍欄的人員進行保密和重獎,對破壞者進行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