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工傷事故管理辦法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工傷事故的定義、分類、報告、調查、處理及獎勵。
本標準適用于公司所屬各單位。
2規范性引用文件
?GB7661-97《企業員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
3?定義
3.1工傷事故:員工在職業活動中發生的人身傷害和職業中毒事件。
3.2交通事故:車輛駕駛員、行人、乘車人以及其它在道路上進行交通有關活動的人員,因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它道路交通管理法規、規章的行為、過失,造成火車、機動車輛、非機動車輛以及行人與行人的相互碰撞,導致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或者因自身原因造成廠內交通堵塞的事件。
3.3火災事故:凡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人員災害和財產損失的事件。
3.4爆炸事故:物質急劇氧化或分解反應,使溫度、壓力增加或是兩者同時增加并造成人員傷害或財產損失的事件。
3.5險肇事故:生產過程中已構成發生事故的條件,尚未形成人身、生產、設備等事故,但一旦發生就會造成較大財產損失或對人身安全構成較大威脅的行為。
4?職責
4.1總經辦保衛科負責組織因交通、爆炸、火災導致員工傷害事故的調查、分析與處理。
4.2技術部安全環保科負責除交通、爆炸、火災以外的導致員工傷害事故的調查、分析與處理,提供人力資源部辦理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所需的有關資料,負責公司工傷事故的統計、分析、上報及建檔等工作。
4.3人力資源部負責按照《工傷保險條例》有關規定辦理工傷保險待遇、工傷治療等有關事宜,參與工傷事故的調查、分析與處理。
4.4設備部、技術部、生產管理科等部門參與工傷事故的調查、分析與處理。
5?工傷認定
5.1員工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負傷、致殘、死亡的,認定為工傷:
5.1.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5.1.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5.1.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5.1.6患職業病的;
5.1.6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5.1.7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5.1.8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5.2員工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負傷、致殘、死亡的,不得認定為工傷:
5.2.1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
5.2.2醉酒導致傷亡的;
5.2.3自殘或者自殺的。
6?工傷事故分類
6.1輕傷及輕傷事故
輕傷是指損失工作日為1個工作日以上(含1個工作日)、105個工作日以下的失能傷害。輕傷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只發生輕傷的事故。
6.2重傷及重傷事故
重傷是指造成員工肢體殘缺或視覺、聽覺等器官受到嚴重損傷,一般能引起人體長期存在功能障礙或勞動能力有重大損失的傷害;損失工作日為105個工作日以上(含105個工作日)的失能傷害,重傷的損失工作日最多不超過6000日。
重傷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發生重傷(包括伴有輕傷)、無死亡的事故。
6.3死亡事故
死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有人員死亡的事故。
7?事故報告
7.1員工傷亡事故發生后,負傷者或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將事故情況向工段長報告,同時報告本單位領導,由本單位領導向公司領導、安全環保科及有關部門匯報;重傷及以上事故可直接向公司領導、安全環保科匯報。重傷以上事故發生后,由安全環保科負責按照有關規定向政府有關部門匯報。
7.2事故單位領導接到事故報告后,必須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搶救傷員和保護財產,視情況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特別緊急的情況下,應立即啟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人力資源部接到報告后,根據事故傷害情況,立即聯系治療的有關事宜;在進行搶險搶救工作時應注意保護事故現場,未經安全環保科及有關部門勘察、拍照(攝像)、記錄并允許,事故現場不得清理;因搶險救護必須移動現場物件時,應做好標記。
8?事故調查
8.1?輕傷、重傷事故,由公司領導或其指定人員負責組織生產、技術、設備、安全等有關人員參加的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8.2死亡事故,由公司主管部門(安全環保科、人力資源部等)會同公司所在地縣、市安監、公安、工會等部門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8.3事故調查的程序
8.3.1組織事故調查組,明確任務和分工。
8.3.2調查事故現場,事故前生產情況及事故經過。
8.3.3詢問有關當事人員并做好筆錄,同時索取有關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義務配合協助調查并提供有關資料。
8.3.4進行必要的技術鑒定和試驗。
8.3.5對事故原因進行分析,提出糾正和預防措施。
8.3.6分析事故責任,提出對事故責任人員的處理意見。
9?事故分析及會議程序
9.1事故發生后,為吸取教訓,舉一反三查找管理、操作、技術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總結經驗,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組織對事故的分析。
9.2事故分析報告的內容:
9.2.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
9.2.2事故的性質及類別;
9.2.3事故經過;
9.2.4事故原因分析、責任認定;
9.2.5事故損失;
9.2.6事故預防措施;
9.2.7事故處罰。
9.3分析報告審批程序及時間要求:
9.3.1輕傷、重傷事故分析報告,原則上于事故后7日內完成,有關單位會簽后上報公司分管領導審核,董事長/總經理審批簽發,通報公司所屬各單位。
9.3.2死亡事故分析報告,原則上于政府部門調查結束后10日內完成,有關單位會簽后,公司分管領導審核,董事長審批簽發,以紅頭文件形式通報公司所屬各單位,同時分別呈報政府有關部門。
10?事故責任者確認
10.1在公司生產經營活動中,由于以下人員的行為造成的事故,確定為直接責任者:
10.1.1不完善、不科學的工藝方案及安排不周密的作業計劃的制定者。
10.1.2違規、違章、違紀等盲目蠻干的崗位人員或集體作業的負責人。
10.1.3裝備選型不當或存在安全質量隱患的技術人員、采購人員、檢驗人員。
10.1.4不完善的規程、不科學的標準的制定者。
10.1.5玩忽職守的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
10.1.6違規、違章、違紀的指揮人員。
10.1.7惡意制造事故的人員。
10.1.8不具備安全工作環境、設備安全運行條件、確保質量的工藝條件和沒有防護措施情況下作業的管理人員、操作人員、集體作業的負責人。
10.1.9發現安全隱患不反映、不處理的人員。
10.2在公司生產經營活動中,由于以下人員的行為造成的事故,確定為主要責任者:
10.2.1為主協助直接責任者工作的人員。
10.2.2不合理工藝、規程、方案的實施者。
10.2.3未履行監督、檢查和確認職責的監督人員、檢查人員、維護人員。
10.3在公司生產經營活動中,由于以下行為造成事故的人員,確定為直接領導或管理責任者:
10.3.1未組織制定相關制度、規程、標準,而造成事故的責任單位或公司領導人或管理人員。
10.3.2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產品;建設國家禁止的項目;擅自拆除、挪用、毀壞在用的安全設施和工藝保證設施而造成事故的責任單位或公司領導人或管理人員。
10.3.3批準未進行環保和安全評定的建設項目或無安全措施的施工工藝方案投入生產、施工的責任單位或公司領導人或管理人員。
10.3.4批準使用、安排不合格人員上崗的責任單位或公司領導人或管理人員。
10.3.5因失職、瀆職而造成事故的責任單位或公司領導人或管理人員。
10.3.6對工藝方案、設備狀態和安全生產條件不確認、不糾正,擅自指揮作業或強行安排指揮作業而造成事故的責任單位或公司領導人或管理人員。
10.4在公司生產經營活動中,由于以下行為造成事故的人員,確定為主要領導或管理責任者:
10.4.1未按照有關規程制度、工藝要求、防范措施嚴肅認真地組織、監督、檢查、考核的責任單位或公司領導人或管理人員。
10.4.2未按照有關制度要求組織整改隱患,糾正崗位人員的不良行為的責任單位或公司領導人或管理人員。
10.4.3不及時反映和抵制可能造成事故的上級要求、工藝條件、不合理制度、設備不良狀態而造成事故的責任單位或公司領導人或管理人員。
10.4.4對在崗人員未進行規范的教育和培訓的責任單位或公司領導人或管理人員。
10.5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雖無直接領導者責任和主要領導者責任,由于員工不執行規程和相關要求而造成事故的責任單位和公司領導人或管理人員,確定為一定(次要)管理責任者。
11事故責任追究范圍
11.1輕傷事故責任追究范圍:
事故崗位操作人員、工段長;責任單位安全管理人員;責任單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
11.2重傷事故責任追究范圍:
事故崗位操作人員、工段長;責任單位安全管理人員;責任單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
廠(部)級領導;安全管理部門領導及有關職能部門領導。
11.3死亡事故責任追究范圍:
事故的崗位操作人員、工段長;責任單位安全管理人員;責任單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廠(部)級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安全管理部門領導及有關職能部門領導;公司安全分管領導和公司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12事故處罰
12.1死亡事故處罰:
12.1.1直接責任者解除勞動合同,或留用察看6~12個月,留用察看期間工資停發,只發給生活費;
12.1.2處罰主要責任者3000-5000元;
12.1.3處罰次要責任者2000-3000元;
12.1.4處罰事故責任單位直接領導責任者當月工資的50%,處罰事故責任單位直接管理責任者當月工資;
12.1.5處罰事故責任單位主要領導責任者當月工資的40%;事故責任單位主要管理責任者當月工資的50%;
12.1.6處罰事故責任單位一定領導責任者工資的30%;事故責任單位一定管理責任者工資的40%;
12.1.7公司安全管理部門領導及相關責任部門領導當月工資的30%;
12.1.8公司安全分管領導當月工資的10%~20%;公司總經理當月工資的10%~20%,公司董事長當月工資的10%~20%。
12.2重傷事故處罰:
12.2.1處罰直接責任者3000-5000元。
12.2.2處罰主要責任者2000-3000元。
12.2.3處罰次要責任者1500-2000元。
12.2.4處罰事故責任單位直接領導責任者當月工資的30%~40%;事故責任單位直接管理責任者當月工資的50%;
12.2.5處罰事故責任單位主要領導責任者當月工資的20%~30%;事故責任單位主要管理責任者當月工資的30%~40%;
12.2.6處罰事故責任單位一定領導責任者當月工資的10%~20%;事故責任單位一定管理責任者工資的15%~20%。
12.2.7廠(部)級領導、公司安全管理部門及相關責任部門領導當月工資的10%。
12.3輕傷事故處罰:
12.3.1處罰直接責任者1500~2000元;
12.3.2處罰主要責任者1000~1500元;
12.3.3處罰次要責任者1000元;
12.3.4處罰直接事故責任單位領導責任者當月工資的15%~20%;直接管理責任者當月工資的20%~30%;
12.3.5處罰事故責任單位主要領導責任者當月工資的10%~15%;主要管理責任者當月工資的15%~20%;
12.3.6處罰事故責任單位一定領導責任者當月工資的5%~10%;一定管理責任者當月工資的10~15%。
12.4在事故處罰中,責任個人的處罰金額超過個人當月工資的20%時,當月只扣責任人月工資的20%,
余下部分在以后的月份中按月工資的20%進行扣除,直至處罰金額扣完為止。
12.5設備調試和試生產期間發生員工傷害事故,按以上條款的30%~50%進行處罰。
13險肇事故管理與處罰
13.1工傷險肇事故由安全環保科負責管理。
13.2工傷險肇事故處罰按照輕傷事故級別進行處罰。
13.3工傷險肇事故發生后,責任單位必須采取措消除事故隱患,增加防護設施,完善有關制度、規程。
13.4險肇事故分析,由責任單位原則上于事故后3日內完成,在本單位進行通報,同時報安全環保科備案;同時,按照《安全環保監督管理考核辦法》,安全環保科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納入月度考核。
13.5凡發生險肇事故隱瞞不報或遲報的,一經查實,加倍處罰。
14工傷治療及待遇
14.1工傷治療在公司與市勞動社會保障局所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14.2治療工傷所需費用按照工傷保險診療有關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有關事項由人力資源部負責辦理。
14.3治療期間,工傷人員享受《工傷保險條例》及公司所規定的有關待遇。
14.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等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及山東省工傷保險等有關規定辦理。
15獎勵
15.1對熔煉廠、精煉廠、動力廠、設備部、物流部的獎勵:
根據各單位工傷事故控制情況,每年年底由技術部安全環保科提出獎勵意見(對各單位獎勵5000~20000元)。
15.2對技術部安全環保科的獎勵:
15.2.1公司全年死亡事故為零,獎勵5000~10000元。
15.2.2公司全年重傷及以上事故為零,獎勵10000~15000元。
16附則
16.1本辦法由公司技術部安全環保科負責解釋。
16.2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篇2:酒店工傷事故管理規程
酒店工傷事故管理規程(三)
1、員工在生產和工作過程中發生的傷亡事故,應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要求進行調查、登記、統計上報,不得拖延隱瞞。
2、凡輕傷事故歇工在一個工作日以上者,必須按規定填寫職工工傷事故登記表,并及時報會館人事部。
3、發生事故后,應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做好事故的處理工作。
4、如發生重大傷亡事故,必須保持現場,并立即報告總經理,同時配合有關人員組織事故調查和分析處理。
5、雖未造成重大事故,但已構成險肇事故,應組織進行調查分析,采取防范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6、對違反安全操作制度,不遵守有關規定而發生事故的責任者,要及時進行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要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篇3:工傷事故統計管理制度
為及時準確地搞好事故統計,提供科學的安全管理工作依據,現就職(民)工工傷事故統計、報告、審批事宜,做如下補充規定:
1.各在建項目部發生工傷事故時,應立即報告主管安全生產的經理和有關部門,由職(民)工所在工地填寫《職工傷亡事故登記表》,做好原始記錄,由項目經理向分公司安全處報告。同時由主管領導組織有關人員成立調查組,查清事故的經過、原因、性質、責任和經濟損失,提出處理意見,構成重傷事故,應填報《重傷事故調查報告書》,報總公司安全部。
2.總公司安全部在接到各單位報告的事故《電話報告》或《重傷事故調查報告書》后,要根據現場調查事故的性質和責任,及時認真地進行審查,并簽字蓋章。經過勞動部門審批意見進行最后分析結案,所有的資料由總公司存檔。
3.勞動保險福利機構(工會),根據安全機構簽署的審批意見,受理工傷鑒定或評定傷殘事宜,否則,不予辦理。
4.項目部發生工傷事故(含重大未遂事故)隱瞞不報。一經發現公司要追究責任,輕傷一起罰項目部5000元,罰分公司主管領導100元;重傷一起罰項目部10000元,罰分公司主管領導200元;重大未遂事故一起罰項目部5000元,罰分公司主管領導100元;對事故責任者給予行政處分,對情節和后果嚴重的,交當地檢查機關追究其法律責任。
5.總公司對揭發隱瞞事故的職(民)工將根據情況給予獎勵,并對揭發人給予保密。
6.本規定自××年×月×日起開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