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隱患整改管理制度

隱患整改管理制度

2024-07-23 閱讀 9193

一、目的

為貫徹公司“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管理方針,加強事故隱患整改治理管理工作,提高公司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衛生水平,增強抵御重大惡性事故和自然災害的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二、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公司各車間(部門)的事故隱患整改治理項目。

三、引用標準及相關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及其他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山東省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辦法》

《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規范》

四、事故隱患的范圍

1.危及安全生產的不安全因素或重大險情。

2可能導致事故發生和危害擴大的設計缺陷、工藝缺陷、設備缺陷等。

3建設、施工、檢修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能量傷害。

4停工、生產、開工階段可能發生的泄漏、火災、爆炸、中毒。

5可能造成職業病、職業中毒的勞動環境和作業條件。

6在敏感地區進行作業活動可能導致的重大污染。

7丟棄、廢棄、拆除與處理活動(包括停用報廢裝置設備的拆除,廢棄危險化學品的處理等)。

8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活動、過程、產品和服務。

9以往生產活動遺留下來的潛在危害和影響。

10、每月由生產管理部組織職能部門技術人員,對重大安全隱患排查一次。

11、對所排查的重大安全隱患,由安全主管部門負責編制整改措施,由各車間(部門)負責人負責落實整改。

12、公司難以立即整改的重特大事故隱患,應制定整改方案、監控措施和編制應急救援預案,并經公司同意,按規定組織中介機構進行評估,編制事故隱患評估報告書,報政府有關部門。

六、整改責任

1、事故隱患堅持“誰存在事故隱患,誰負責監控整改”的原則,由存在事故隱患的車間(部門)組織整改,整改責任人為各車間(部門)主要負責人。

2、各級組織和相關人員,對查出的隱患都要逐項分析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定措施、定負責人、定資金來源、定完成期限,凡當班組能整改地不準推向車間,凡車間能整改地不準推向公司主管部門的原則按期完成整改任務。

七、整改要求

1、整改責任單位要按照《事故隱患整改通知書》要求,對事故隱患認真整改,并規定的時限內,向公司安全主管部門報告整改情況。整改期限內,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進行專人監控,明確責任,堅決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

2、整改工作結束后,整改單位要填寫《隱患整改明細表》,由安全主管部門組織檢查驗收。

3、整改措施不到位,檢查驗收不合格,事故隱患未消除的停止其運行和操作使用,由公司生產副總下達停止運行通知。整改合格后向公司安全主管部門申請檢驗驗收,檢查驗收合格的方可恢復運行。

八、整改資金的籌措

事故隱患整改資金從安全專項費用中列支。

九、事故隱患的檔案管理

整改責任單位要建立健全事故隱患檔案,做到專人負責,專人管理,及時準確,完整成套,長期保存。

十、本制度由生產管理部負責解釋

篇2:某某煤礦隱患整改閉環管理制度

1.焊接場地必要時配備消防器材。保證足夠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風。

2.在操作場地10米內,不應儲存油類或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包括有易燃易爆氣體產生的器皿、管線)。臨時工地若有此類物品,而又必須在此操作時,應通知消防部門和安全技術部門到現場檢查,采取臨時性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操作。

3.工作前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品。操作時(包括打渣)所有工作人員必須戴好防護眼鏡或面罩。仰面焊接應扣緊衣領,扎緊袖口,戴好防火帽。

4.在缺氧危險作業場所及有易燃易爆物品及其揮發性氣體的環境,設備、容器應經事先置換、通風,并經監測合格。

5.對壓力容器、密封容器、燃料容器、管道的焊接,必須事先泄壓、敞開,置換清除掉有毒有害物質后再施焊。潮濕環境,容器內作業還應采取相應電氣隔離或絕緣等措施,并設人監護。

6.在焊接、切割密閉空心工件時,必須留有出氣孔。在容器內焊接,外面必須設人監護,并有良好通風措施,照明電壓應采取12伏。禁止在已做油漆或噴涂過塑料的容器內焊接。

7.電焊機接零(地)及電焊工作回線都不準搭在易燃易爆的物品上,也不準接在管道和機床設備上,工作回路線應絕緣良好,機殼接地必須符合安全規定。回路應獨立或隔離。

8.電焊機的屏護裝置必須完善(包括一次側、二次側接線),電焊鉗把與導線連接處不得裸露。二次線接頭應牢固。2米及其以上的高處作業,應遵守高處作業的安全規程。作業時不準將工作回路線纏在身上。高處作業應設人監護。

9.遵守《氣瓶安全監察規程》有關規定,如不得擅自更改氣瓶的鋼印和顏色標記,嚴禁用溫度超過40℃的熱源對氣瓶加熱,永久氣體氣瓶剩余壓力應不小于0.05MPa,液化氣體氣瓶應留有0.5%-1.0%規定沖裝量的剩余氣體。氣瓶立放時應采取防止傾倒措施。

10.工作完畢,應檢查焊接工作地(包括相關的二次回路部分),確認無異常狀態后切斷電源,滅絕火種。

雨季施工面臨雨多、風大、高溫等不利環境因素的影響,并能直接危及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生產安全,給項目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因此科學合理組織施工,采取電氣安全技術措施,加強氣象預報的信息收集工作,掌握天氣變化情況,積極應對雨期施工面臨的各種危險狀況,對提高抗風險能力、保障項目生產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1、安全用電技術措施

?(1)防雷及接地技術措施

1)在施工現場專用變壓器的供電的TN-S接零保護系統中,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與保護零線連接。保護零線應由工作接地線、配電室(總配電箱)電源側零線或總漏電保護器電源側零線處引出。

2)TN-S系統中的保護零線除必須在配電室或總配電箱處做重復接地外,還必須在配電系統的中間處和末端處做重復接地。

3)在TN-S系統中,保護零線每一處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10歐姆。

4)PE線上嚴禁裝設開關或熔斷器,嚴禁通過工作電流,且嚴禁斷線。

5)施工現場內的起重機、升降機等機械設備,以及鋼管腳手架和正在施工的在建工程等的金屬結構,當在相鄰建筑物、構筑物等設施的防雷裝置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外時,應按相關規定安裝防雷裝置。

6)做防雷接地機械上的電氣設備,所連接的PE線必須同時做重復接地,同一臺機械上的電氣設備的重復接地和機械的防雷接地可共用同一接地體,但接地電阻應符合要求。

(2)漏電保護器的設置

1)施工現場的總配電箱和開關箱應至少設置兩級漏電保護器,而且兩級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和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級保護的功能。

2)開關箱中必須設置漏電保護器,施工現場所有用電設備,除作保護接零外,必須在設備負荷線的首端處安裝漏電保護器。

3)漏電保護器的選擇應符合國標GB6829-86《漏電電流動作保護器(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要求,開關箱內的漏電保護器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不大于30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小于0.1s。使用于潮濕和有腐蝕介質場所的漏電保護器應采用防濺型產品。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不大于15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小于0.1s。

(3)電氣設備的使用與維護

1)雨季來臨時,施工現場的所有配電箱、開關箱應每周進行一次檢查和維修。檢查、維修人員必須是專業電工。工作時必須穿戴好絕緣用品,必須使用電工絕緣工具。

2)總、分配電箱門應配鎖,配電箱和開關箱應指定專人負責。施工現場停止作業1h以上時,應將動力開關箱上鎖。

(4)雨季施工的電纜線路與腳手架的交接處應有良好的絕緣介質隔離,并配以漏電保護裝置,或者重新布置現場施工電纜(線),避免與金屬腳手架的交接。

(5)加強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對建筑物主體、腳手架、施工用電、塔式起重機、物料提升機、模板支撐體系、各小型機械的防雨棚以及臨時設施、安全標志牌進行經常性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排除,對破損處及時修復。

(6)暴風雨時應立即停止室外施工作業,人員迅速撤到安全地方,同時安排專業電工現場值班檢查,必要時立即拉閘斷電。

?2、電氣防火技術措施

(1)合理配制各種電氣設備的保護裝置,對用電設備過載、短路、進行可靠的保護。

(2)電氣設備集中場所應配置滅火器材,電氣設備周圍嚴禁煙火。

(3)配電箱、電氣設備周圍不準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準使用明火作業。

(4)電氣焊時,周圍嚴禁有易燃易爆物品、乙炔瓶、氧氣瓶和焊點三者距離要符合規范要求。

(5)定期檢測電氣設備的絕緣程度。

(6)宿舍及辦公區嚴禁使用電爐、電暖器等大功率電器。

(7)工人宿舍使用36V安全電壓照明,不得使用220V電壓電源。

篇3:民爆物品庫房安全隱患整改事故應急預案管理制度

火災、雷擊、盜竊、人為有意破壞及外部山場火災事故都有可能導致企業民爆倉庫發生爆炸事故。

一、造成火災,爆炸隱患的主要原因是:

1、貯存民爆物品時,安全距離不夠,或周圍居民生活區日漸迫近儲存倉庫,阻止無效,且居民使用明火。

2、建筑物耐火等級低,消防設施不全。

3、防雷、避雷設施老化,陳舊、無力更新。

4、貯存民爆物品時,沒有使用防爆設備或防爆設備老化無力更新。

二、事故隱患整治與評估

單位一旦發現事故隱患,應及時予以處理,單位一時無法處置,應立即報告主管部門和當地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并申請對事故隱患進行初評估分級,切實做好事故隱患的整治,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三、事故處理應急處理

單位一旦發生災難性事故,在發生事故后,企業應根據事故應急預案開展救援和調查處理工作。要盡快組織搶救,并保護好事故現場。因搶救傷員和防止事故擴大而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作出標志、拍照、攝像、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傷亡事故現場的情況,如無特殊原因,必須經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同意。

四、事故處理

根據事故調查組提出的事故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建議,由發生事故的企業及其主管部門負責處理。

1、企業及其主管部門執行對事故責任人員的行政處分;2、組織防范措施的實施;3、做好事故的善后處理。

五、做好事故結案材料的歸檔管理,對每起事故,必須建立詳細的、完整的事故檔案,并按規定進行系統整理和編目保管,為今后工作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