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企業設備管理制度

企業設備管理制度

2024-07-23 閱讀 4203

設備管理內容

設備技術狀況的管理對所有設備按設備的技術狀況、維護狀況和管理狀況分為完好設備和非完好設備,并分別制訂具體考核標準。

各單位的生產設備必須完成上級下達的技術狀況指標,即考核設備的綜合完好率。專業部門,要分別制訂出年、季、月度設備綜合完好率指標,并層層分解逐級落實到崗位。

設備潤滑管理

(一)對設備潤滑管理工作的要求:

1.各單位機動部門設潤滑專業員負責設備潤滑專業技術管理工作;廠礦或車間機動科

(組)設專職或兼職潤滑專業員負責本單位潤滑專業技術管理工作;修理車間(工段)設潤滑或潤滑工負責設備潤滑工作。

2.每臺設備都必須制訂完善的設備潤滑“五定”圖表和要求,并認真執行。

3.各廠礦要認真執行設備用油三清潔(油桶、油具、加油點),保證潤滑油(脂)的清潔和油路暢通,防止堵塞。

4.對大型、特殊、專用設備用油要堅持定期分析化驗制度。

5.潤滑專業人員要做好設備潤滑新技術推廣和油品更新換代工作。

6.認真做到廢油的回收管理工作。

(二)潤滑“五定”圖表的制訂、執行和修改。

1.廠礦生產設備潤滑“五定”圖表必須逐臺制訂,和使用維護規程同時發至崗位。

2.設備潤滑“五定”圖表的內容是:

定點:規定潤滑部位、名稱及加油點數;

定質:規定每個加油點潤滑油脂牌號;

定時:規定加、換油時間;

定量:規定每次加、換油數量;

定人:規定每個加、換油點的負責人。

3.崗位操作及維護人員要認真執行設備潤滑“五定”圖表規定,并做好運行記錄。

4.潤滑專業人員要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潤滑“五定”圖表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5.崗位操作和維護人員必須隨時注意設備各部潤滑狀況,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和處理。

(三)潤滑油脂的分析化驗管理。

設備運轉過程中,由於受到機件本身及外界灰塵、水份、溫度等因素的影響,使潤滑

油脂變質,為保證潤滑油的質量,需定期進行過濾分析和化驗工作,對不同設備規定不同的取樣化驗時間。經化驗後的油品不符合使用要求時要及時更換潤滑油脂。各廠礦對設備潤滑油必須做到油具清潔,油路暢通。

(四)設備潤滑新技術的應用與油品更新管理。

1.廠礦對生產設備潤滑油跑、冒、滴、漏情況,要組織研究攻關,逐步解決。

2.油品的更新換代要列入廠礦的年度設備工作計畫中,并經過試驗,保證安全方可加

以實施,油品更新前必須對油具、油箱、管路進行清洗。

設備缺陷的處理

1.設備發生缺陷,崗位操作和維護人員能排除的應立即排除,并在日志中詳細記錄。

2.崗位操作人員無力排除的設備缺陷要詳細記錄并逐級上報,同時精心操作,加強觀察,注意缺陷發展。

3.未能及時排除的設備缺陷,必須在每天生產調度會上研究決定如何處理。

4.在安排處理每項缺陷前,必須有相應的措施,明確專人負責,防止缺陷擴大。

設備運行動態管理

設備運行動態管理,是指通過一定的手段,使各級維護與管理人員能牢牢掌握住設備的運行情況,依據設備運行的狀況制訂相應措施。

(一)建立健全系統的設備巡檢標準

各廠礦要對每臺設備,依據其結構和運行方式,定出檢查的部位(巡檢點)、內容(檢查什麼)、正常運行的叁數標準(允許的值),并針對設備的具體運行特點,對設備的每一個巡檢點,確定出明確的檢查周期,一般可分為時、班、日、周、旬、月檢查點。

(二)建立健全巡檢保證體系

生產崗位操作人員負責對本崗位使用設備的所有巡檢點進行檢查,專業維修人員要承包對重點設備的巡檢任務。各廠礦都要根據設備的多少和復雜程度,確定設置專職巡檢工的人數和人選,專職巡檢工除負責承包重要的巡檢點之外,要全面掌握設備運行動態。

(三)資訊傳遞與反饋

生產崗位操作人員巡檢時,發現設備不能繼續運轉需緊急處理的問題,要立即通知當班調度,由值班負責人組織處理。一般隱患或缺陷,檢查後登入檢查表,并按時傳遞給專職巡檢工。

專職維修人員進行的設備點檢,要做好記錄,除安排本組處理外,要將資訊向專職巡檢工傳遞,以便統一匯總。

專職巡檢工除完成承包的巡檢點任務外,還要負責將各方面的巡檢結果,按日匯總整理,并列出當日重點問題向廠礦機動科傳遞。

機動科列出主要問題,除登記臺帳之外,還應及時輸入電腦,便於上級大公司機動部門的綜合管理。

(四)動態資料的應用

巡檢工針對巡檢中發現的設備缺陷、隱患,提出應安排檢修的項目,納入檢修計畫。

巡檢中發現的設備缺陷,必須立即處理的,由當班的生產指揮者即刻組織處理;本班無能力處理的,由廠礦領導確定解決方案。

重要設備的重大缺陷,由廠級領導組織研究,確定控制方案和處理方案。

(五)設備薄弱環節的立項處理

凡屬下列情況均屬設備薄弱環節:

1.運行中經常發生故障停機而反復處理無效的部位;

2.運行中影響產品質量和產量的設備、部位;

3.運行達不到小修周期要求,經常要進行計畫外檢修的部位(或設備);

4.存在不安全隱患(人身及設備安全),且日常維護和簡單修理無法解決的部位或設備。

(六)對薄弱環節的管理

各大公司機動處要依據動態資料,列出設備薄弱環節,按時組織審理,確定當前應解決的專案,提出改進方案;廠礦要組織有關人員對改進方案進行審議,審定後列入檢修計畫;

設備薄弱環節改進實施後,要進行效果考察,作出評價意見,經有關領導審閱後,存入設備檔案。

篇2:汽修企業設備管理制度

汽車修理安全管理制度

1、認真執行本行業技術要求,安全生產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及時組織修理技工認真學習安全操作教育,牢記“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方針。

2、按章操作,工藝細致,做到安全、保險,服務周到,操作正確,不違章作業。

3、在作業過程中,禁止易燃易爆物品靠近火源,防止倒塌,修理前必須做好安全預防工作,用具定期檢查,由專人負責,專項管理。

4、操作中禁止“蠻干、亂干、湊合”三大不良作風,以便造成人身、設備及車輛的嚴重損傷和破壞。

5、電氣、機械設備及消防設施要定期檢查,定期保養;做到設備齊全、完好、有效,從而提高效率。

6、對于學徒工,師傅要負全面責任,及時教育,隨時指導,做到人人懂安全,個個技術能過關,培養好接班人。

7、保障安全,保證質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

篇3:試驗儀器設備管理制度

(1)儀器設備的使用人即是責任人。

(2)儀器設備、計量器具必須按照國家標準計量部門的有關規定定期進行檢定。對檢定合格的儀器設備、計量器具其檢定證書應保管并建立臺帳。

(3)使用貴重、精密、大型儀器、設備者,均應經培訓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許可證。

(4)儀器、設備責任人應負責所保管設備的清潔衛生、清洗、換油。不用時,應罩上防護罩。長期不用的電子儀器,每隔三個月應通電一次,每次通電時間不得少于半小時。

(5)檢測儀器、設備不得挪作他用,不得從事與檢測無關的其它工作。

(6)設備管理員除對所有儀器、設備按周期進行計量檢定外,還應對它們進行不定期的抽查,以確保其功能正常,性能完好,精度滿足檢測工作的要求。

(7)全部檢測儀器,設備的使用環境均應滿足說明書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