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安全教育常識
一、上學路上的安全
1.行走的安全常識
每位同學必需牢記如下行走安全常識:
指揮燈信號綠燈亮時,準許行人通行;黃燈亮時,不準行人通行,但已進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繼續通行;紅燈亮時,不準行人通行;黃燈閃爍時,行人須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通行。
人行橫道信號燈綠燈亮時,準許行人通過人行橫道;綠燈閃爍時,不準行人進入人行橫道,但已進入人行橫道的可以繼續通行;紅燈亮時,不準行人進入人行橫道。
行人必需遵守的規定行人須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靠右邊行走;穿越馬路須走人行橫道;通過有交通信號控制的人行橫道,須遵守信號的規定;通過沒有交通信號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顧右盼,注意車輛來往,不準追逐,奔跑;沒有人行橫道的,須直行通過,不準在車輛臨近時突然橫穿;有人行過街天橋或地道的,須走人行過街天橋或地道;不準爬馬路邊和路中的護欄、隔離欄,不準在道路上推扒車、追車、強行攔車或拋物擊車。
行走時,哪些情況最危險呢?
(1)橫穿馬路很容易出危險。
(2)三五成群橫著走在非人行道上,這樣最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過后,馬路上車輛稀少,因為路中車少人稀思想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險。
(4)行走時一心兩用,邊走邊看書,或邊走邊想問題,或邊走邊聊天,邊走邊玩……這樣做,可能車子不來撞你,你倒自身去撞車子,因此也十分危險。
2.騎車安全
(1)不滿12周歲的小朋友,不能在道路上騎車。這是交通規則規定的。
(2)不打傘騎車.
(3)不脫手騎車。
(4)不騎車帶人。
(5)不騎"病"車。
(6)不騎快車。
(7)不與機動車搶道。
(8)不平行騎車。
最后還要注意,在惡劣的天氣如雷雨、臺風、下雪、或積雪未化、道路結冰等情況下,也不要騎車。
3.乘車安全
(1)上車前先看清公共汽車是哪一路,因為公共汽車停靠站,往往是幾路公共汽車同一個站臺,慌忙上車,容易乘錯車。
(2)待車子停穩后再上車或下車,上車時將書包置于胸前,以免書包被擠掉,或被車門軋住。
(3)上車后不要擠在車門邊,往里邊走,見空處站穩,并抓住扶手,頭、手、身體不能
伸向窗外,否則容易發生傷害事故。[中國小學教育網-
(4)乘車要尊老愛幼講禮貌,見老弱病殘和孕婦要主動讓座。
(5)乘車時不要看書,否則會損害眼睛。
二、上網安全教育單薄,網絡內容待分級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網民發展十分迅速。截至**年1月,我國24歲以下網民人數已達1735萬,網絡已成為青少年學習知識、交流思想、休閑娛樂的重要平臺。
網絡猶如一把雙刃劍,增強了青少年與外界的溝通和交流,但其中一些不良內容也極易對青少年造成傷害。這突出表示在:許多青少年上網瀏覽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內容,沉浸于內容低級、庸俗的網上聊天等。網絡“無時差、零距離”的特點使得不良內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擴散,網絡不良內容甚至還會造成青少年生理上的傷害。“網絡上癮癥”是近些年出現的醫學名詞,患者過度依賴網絡,甚至如同酗酒、吸煙一樣,在下網后會出現精神萎靡、身體不適等癥狀。
制訂適合中國國情的網絡教育內容分級規范是中國現代遠程教育規范化委員會的跟蹤研究課題之一。在參與此項課題的研究過程中,筆者于**年3月對上海地區60名18~24歲同學和40名教師進行了“因特網內容分級和過濾認知和傾向性”問卷調查,發現了一些人們以往所忽視的問題。
上網安全教育相當單薄
師生上網存在時空差別。同學主要是在家里和網吧上網,而教師主要是在學校和家里上網,被訪教師中竟然沒有一人在網吧上網。在網吧上網占據了同學的很大一局部時間,由于得不到教師和家長的監管,網吧此前較混亂的管理必定使得同學很容易接觸到網上不良內容。
師生對于網上不良內容認知和傾向性差別。許多同學都曾無意間瀏覽過不良內容,相比較而言,絕大局部教師只是聽說而已,還有近半數教師不知有網上不良內容之說。筆者在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時,許多教師表示“根本不懂”,同學對于網上不良內容的認知要遠遠高于教師。
筆者在問卷中列舉了國內與網上內容分級過濾相關的法規、組織、活動或事件,主要是要了解師生對此的了解程度,結果讓人非常遺憾,大多數同學和教師一無所知。同時,絕大多數青少年對瀏覽色情網站感到無所謂。說明目前青少年普遍缺少上網安全意識,我們對于青少年上網安全教育還相當單薄。由此看來,對網上不良內容的分級過濾不只重要,而且必要。
內容分級過濾勢在必行
國外和我國港澳臺地區的實踐證明,網上內容分級過濾是個系統工程,不能單純依靠技術,還有更為重要的是政策法規和社會教育。完善的政策法規、廣泛的社會教育,加之簡單易用的過濾產品才是凈化網上環境的完美組合。
保守媒體的內容監管已經不能適應因特網發展的要求。采用內容分級是全球的發展趨勢。不論政策法規、社會教育或是過濾技術,他們的一起基礎都是分級規范,但遺憾的是中國目前尚未建立自身的內容分級規范,這就造成一系列問題:譬如對于“色情”和“性科學”的界定,許多教師和家長自身都說不清楚,也很難正確引導青少年;又如許多不法分子利用法律的“灰色地帶”打“擦邊球”,而執法機關則基于自身的主觀判斷來執法,這必定造成許多不必要的紛爭;再如國內過濾產品使用的是國外規范,或者自行開發,很難大規模推廣,導致過濾產品“叫好不叫賣”。如同工業社會有工業污染,信息社會也有“信息污染”。在網上“垃圾信息”、“信息煙霧”隨處可見,有害信息、過時信息、“灰色信息”充滿我們的視野,對網上不良內容說“不”的時候到了。對于網上內容分級規范的建設,國外已經有大量的研究和實踐,我國臺灣省也先行一步,完成了國外網上內容分級規范的外鄉化工作,而我國大陸卻尚處于起步階段。有12億人口的中國理應在這場看不見的全球捍衛戰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建立中國自身的網上內容分級規范,順應時代潮流,勢在必行!
1.健康的心理與自身安全關系密切
北京市曾發生過這樣一個悲劇,一個品學兼優的同學,一個從小學一
年級到六年級總是班上第一的女孩,因為初一的期中考試數學考了不和格而一時想不開,走上了絕路。這個悲劇告誡我們,一定要重視小朋友們的心理健康。現在的小朋友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普遍對小朋友的身體健康非常重視,而往往忽略其心理的健康。上述悲劇中的同學,她的身體是健康的,但是她在心理上卻患了疾病,不敢面對挫折,心理接受能力大差,導致了她失望絕望情緒的發生。
一個具有健康心理的小朋友應是喜不狂,憂不絕,能做到寵辱不涼,勝不驕、敗不餒,做到謙而不卑,有穩定、樂觀、熱情、向上的積極情緒。
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體之中。一些同學在考場上常出現各種不適感(如頭暈。胃痛、四肢哆嗦等),有的是由于體質差,有的則是由于考試心情緊張所致。健康的心理是健康的身體的精神支柱。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序的生活、安寧的環境,是保證心理健康的前提。既要適度布置學習時間和分量,同時要適當布置文娛和體育活動,使小朋友的大腦和神經系統有張有馳,有交替和更新,從而保證其身心都得到發展。
心理和健康是息息相關的,我們需要一個健康的身心。它要求我們過一種有節制、有秩序的生活。
2.怎樣提高心理素質
(1)樹立正確的人生兢,始終堅持開闊的心胸,提高對心理抵觸和挫折的忍受能力,熱愛生活,熱愛學習。
(2)充沛認識自身,正確估價自身,有自知之明,不自卑也不自負。
(3)積極交友,寬容待人,善于與他人交流思想、感情,相互協助,相互學習。
(4)積極培養自身的各種興趣喜好,如琴棋書畫,參與有益的娛樂活動,積極參與各種體育活動。
篇2:中學生安全教育常識整理
一、道路交通安全
(一)遵守交通規則。
1.須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的,須靠邊行走;
2.不穿越、攀爬、倚坐道口護攔。
3.不在路上扒車、追車、強行攔車或拋物擊車。
4.不在馬路上踢球、跳皮筋、打鬧、玩耍。
5.上學放學途經山間小路時應盡量結伴而行,不做危險活動,避免意外傷害。橫過馬路(街)或通過十字街道時,要走交通部門設置的專門穿越道,如斑馬線、人行過街(公路)天橋和地下通道。并注意紅綠燈信號標志:紅燈停,綠燈行。
6.乘坐汽車、火車時要坐好扶好,身體任何部位不要伸向車外,不高聲喧嘩,不向外拋投物體,不搭乘貨車、拖拉機等非載人營運車輛。
(二)騎自行車須遵守以下規定
1.自行車的車型大小要合適,不要騎兒童玩具車和人小騎大型車。騎車轉彎前須減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拐彎。
2.不雙手離把,攀扶其它車輛或手中持物。
3.不牽引車輛或被其它車輛牽引。
4.經常性檢查車鈴、車閘能否正常使用。
5.未滿12周歲的兒童,不準在道路上騎自行車、三輪車。
6.年滿12周歲的學生確需騎自行車,須經家長同意,并不準騎車搭人和在快車道上行駛。
7.經過交叉路口,要減速慢行,注意來往行人、車輛;不闖紅燈。
(三)水上交通安全
1.不乘坐無牌無證船舶。
2.不乘坐客船、客渡船以外的船舶。
3.不乘坐超載船舶或人貨混裝的船舶。
4.不乘坐冒險航行的船舶。
5.集體乘船應注意:要有老師帶隊,指揮,上下船要排成隊,不得打鬧、走動;要服從船上工作人員指揮,維護好船上秩序。
二、校內校外活動安全
(一)防止觸電
1.不要用濕手、濕布觸摸、擦試電器外殼,更不要在電線上晾衣服或懸掛物體,或將電線直接掛在鐵釘上。
2.發現絕緣層損壞的電線、燈頭、開關、插座要及時報告,請專人檢修,切勿亂動。
3.萬一遇有電器設備引起的火災,要迅速切斷電源,然后再滅火。
4.發現有人觸電時,要迅速切斷電源,并立即報告老師、家長或其他人員實施搶救。
5.遠離高壓帶電體。不要接觸電桿掉下的電線,不要攀變電器平臺,不要攀電訊發射塔,高壓輸電塔,不要在高壓電線下放風箏、釣魚等。
6.打雷下雨時不在易導電的物體下躲避。雷雨時盡量避免或減少野外活動,路遇雷雨不要往高處走,迅速尋找有防雷裝置的建筑物或低洼處躲避;不要攜帶雨傘等金屬物,應雙腳并攏抱頭蹲下,以防止跨步電壓的傷害和有效減少被閃電擊的概率。
(二)防止落物傷害
1.不進入建筑施工現場。
2.起重裝卸、吊運用設備的下面嚴禁站立、通行和玩耍。
(三)樓道安全
1.上下樓梯時有序緩慢右行,嚴禁擁擠,特別是發現有人摔倒時,應立即停止上下,迅速將摔倒者扶起。
2.不在教室里打跳,翻越門窗;不在走廊上追逐嬉戲,身體不靠欄桿且使身體重心外傾或用力拉扯欄桿,不在走廊上"齊步走"造成共振,以免損壞樓板。
(四)嚴禁學生將棍棒、刀具等各類尖利物品帶入校園,更不得帶進教室;學生在使用小刀、圓規、鉛筆、鋼筆等學習用具時,要注意安全,以免誤傷自己和他人。
(五)外出游玩
1.外出活動要有教師或家長帶隊,身體有病同學不要勉強參加。
2.最好是當日去,當日回,未經監護人許可,不得在外宿營。
3.外出游玩,牢記家庭住址、電話、父母工作單位電話。
4.外出游玩,若遇歹徒搶劫、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等人身侵害、傷病的情況時,應立即與公安、醫院等部門聯系,并及時向學校、家長報告。
5.嚴禁私自下河游泳,以免溺水事故發生。嚴禁攀高探險。
6.被狗咬傷后應立即送醫院處理傷口,若遠離醫院可迅速用清水或肥皂水對傷口流水沖洗。
7.被蛇咬傷千萬不要驚慌,應迅速用手帕、皮帶、繩索等物在距離傷口3-5厘米處綁扎,以減緩毒素擴散速度,每隔15分鐘放松數秒,并迅速送醫院治療。
8.上學放學途中和外出游玩,學生不得去捅蜂窩,若被毒蜂蟄傷:先撥去毒刺;用肥皂水、食鹽水或清水清洗傷口;可用食用醋、大蒜、生姜汁、韭菜搗成泥狀涂于患處,癥狀比較嚴重的送醫院救治。
9.上學放學途中和外出游玩,行至崖邊、河邊、水流湍急的農田灌溉渠邊,應走安全的一側,以免踩虛、腳滑,不慎發生危險事故。
10.外出游玩,若遇擁擠要主動退讓,并自覺排隊,不要到人多擁擠的場合去湊熱鬧,避免意外事故發生。
(六)以禮待人,誠實交友,不與人口角、斗毆,更不要械斗、群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