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市學校地震疏散應急預案

市學校地震疏散應急預案

2025-05-30 閱讀 2985

  市學校地震疏散應急預案

  一、啟動條件:

  我市及周邊市縣發生破壞性地震或學校所在地受其他破壞性地震影響,立即啟動本預案。

  二、地震應急機構:

  成立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破壞性地震發生后或臨震地震預報發布后,領導小組立即轉為“抗震救災指揮部”,指揮部設在學校操場講臺,組織領導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如下:

  組長(總指揮):在場學校最高領導

  副組長(副總指揮):其他在場校領導

  組員:總務處、衛生(保健)室、保衛處、年級組長、班主任、體育老師等

  三、處置程序:

  強烈地震發生時,一般伴有隆隆的地聲、地光及地面振動,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有幾秒到十幾秒的時間,此時要教育學生一定要沉著冷靜,不要恐懼慌亂,更不要無目地亂跑,必須在學校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開展應急避險。

  (一)震時室內、外避險(就近避震)

  聽到地震警報后,處于教學樓內的師生立即停止教學活動,教師告訴學生不要慌亂,并指揮學生將身體盡量縮成一團,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邊,靠外墻的學生盡量往里靠。

  在操場或教學樓外其他地方的師生,應該到室外合適的地方(如:空曠場地或到疏散區)去躲避,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如圍墻、電線桿等)。千萬不要回到教室去。

  (二)緊急疏散避險

  等到主震結束后,為了防止有較大的余震發生,應該立即進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路線要根據各自實際情況預先設定。集中地應選擇堅實、平坦的開闊地,在操場等。

  有電時廣播發布疏散信號,停電時用喊話器或哨聲發布疏散信號,全體師生聽到疏散的信號后,立即按預定的路線有秩序地進行疏散。

  1.要有順序地疏散,從就近樓梯下樓,下樓時要走樓梯內彎,不準在樓梯或走廊內互相擁擠,避免跌倒。

  2.指揮學生有秩序地疏散,學生和疏散人員要聽從指揮有序疏散。

  3.疏散過程中,行動要迅速,但是應該排隊有秩序地前進,不要爭先恐后、慌亂奔跑。下樓梯時必須走,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迅速轉移到指定位置。

  4.疏散過程中,可以用書包、雙手等護頭,以防被砸傷。

  5.疏散途中盡可能不要穿過建筑物,要盡量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6.全部學生撤離到操場后以班為單位按升旗儀式隊形排好隊后,各班班主任應立即清點人數并報給年級組長,由年級組長向組長(總指揮)報告。

  四、次生災害的處理

  震后次生災害主要是傷員和火災。學校若有傷員和發生火災啟動如下程序:

  1.副組長迅速撥打120和119求助。

  2.立即組織隊伍搶救傷員。止血、包扎、簡單處理創傷。骨折的傷員要固定傷口,不要輕易搬動。

  3.學校義務消防隊立即集中,消防官兵未到之前,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量組織滅火,減少損失。

  五、其他

  1.進入防震緊急狀態后,學校防震減災領導小組將根據上級的命令、指示,通過電話、口授、會議等形式傳達各種命令、指示。

  2.在抗震減災應急行動中,老師要密切配合、服從指揮,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順利落實。

篇2:小學防地震應急疏散預案

小學關于防地震應急疏散預案

一、編織學校地震應急預案的依據及目的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相關規定規定。為了提高學校緊急處置地震災害的能力,確保地震來臨時,能夠快速、高效、有序地開展地震應急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保障全校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特制定本校防地震預案。

二、防震應急領導小組:

學校建立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平時主要負責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普及工作,組織開展地震應急演練;震時,學校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轉為地震應急指揮部,組織師生開展應急避震、緊急疏散、自救互救、災情調查等活動。

組長:曾衛紅

副組長:周霞、陳積維、汪祁、張艷、黃燦

成員:各年級組長、班主任

1、避震疏散組

組長:汪祁副組長:張艷

成員:突發地震時在校的所有教師

職責:指揮學生應急避震,并安全有序地疏散到指定地點。

2、教育安撫組

組長:周霞副組長:汪祁

成員:各班級班主任及相關任課教師。

職責:開展震后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及心理疏導工作,舒緩學生心理壓力。

3、自救互救組

組長:陳積維副組長:潘雅蓉

成員:各班班主任及任課教師

職責:按班級為單位,組織師生開展自救互救,對傷者給予必要的醫療處置,做好重傷員送醫、急救工作,并向相關災害救助部門提出緊急救援請求。

4、物資保障組

組長:陳積維副組長:齊曉紅

成員為學校后勤部門工作人員。

職責:負責通信、交通等設施的維護,為地震應急提供必需的器材、工具等;負責震后校舍安全檢查,組織安全鑒定;負責震后臨時教學點的設立工作。

5、災情調查組

組長:黃燦副組長:梁安武

成員:各年級組長及后勤部人員。

職責:了解學校地震應急中采取的基本措施,對地震中師生傷亡、校舍損壞等情況統計、匯總,做好災情信息上報工作。

6、宣傳報導組

組長:張艷副組長:王芳

組員:各年級組長及班主任

職責:平時負責防震減災知識宣傳與普及,震時按上級要求做好抗震救災宣傳報道工作。

三、演練要求:

1、演練時間:以學校通知為準

2、全體領導小組成員和師生務必要高度重視,根據布置和安排,落實每個老師的崗位、職責和學生疏散通道、順序和集合地點(籃球場)。

3、地震災害發生或演練,均以廣播警報聲或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的呼喊為警報信號。

4、師生聽到警報信號后,立即停止上課,關閉辦公室、教室所有用電設備。所有老師馬上到達指定崗位,組織學生迅速撤離教學樓。

5、演練過程必須注意安全,學生要聽從各樓層負責老師的指揮,動作迅速而又不慌不亂,應該排成兩路縱隊,有秩序地前進,不能爭先恐后、慌亂奔跑。下樓梯時必須走,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迅速轉移到指定位置。如果有同學跌倒,要盡快扶起來。

6、疏散過程中,可以用雙手護頭,以防被砸傷。

7、各樓層負責指揮的老師疏散完所在年級的學生后,跟隨所在年級的學生立即撤離,路上如有學生摔倒或受傷,馬上把他們抬到指定的集合地點,各崗位的教師迅速按指定地點分年級集合。

8、集合地點:籃球場。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后,要立即原地蹲下,保護頭部。集合時每班排二列縱隊,學生全體坐下,安靜,班主任在隊伍前面,副班主任在隊伍后面。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迅速清點人數,報告年級組長,各年級組長統計完本年級各班人數及教師人數后,報告防震工作領導小組。

四、學生自救方法、疏散樓梯安排及次序:

強烈地震發生時,一般伴有隆隆聲、地光及地面抖動。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有幾秒到十幾秒的時間,此時要教育學生一定要沉著冷靜,不要恐懼慌亂,更不要無目的亂跑,須在學校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開展應急避險。

1、地震時室內、外避險

聽到地震警報后,處于教學樓內的師生立即停止教學活動,告訴學生不要慌亂,并指揮學生將身體盡量縮成一團,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課桌下,靠圍墻的學生盡量往里靠。躲避的姿勢:將一個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緊桌腿。在墻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護自己,可以拿枕頭或其他保護物品遮住頭部和頸部。

在操場上的師生應該到空曠場地或疏散區去躲避,就地不動蹲下,用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大建筑物或危險物(如圍墻等)。

2、緊急疏散避險

等到地震結束后,為了防止較大的余震發生,應該立即進行有秩序地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如家長來校接孩子,準許家長到各班班主任處簽字接走學生。

有電時,彭艷萍、王東玉迅速準備話筒通過廣播發布疏散信號,停電時用喊話器或哨聲發布疏散信號,全體師生聽到疏散的信號后,立即按預定的路線有秩序地進行疏散

要有順序地疏散,每班成兩路縱隊,學生分前后門走,各排一隊,教師可根據班級人數進行安排,離門最近的學生把門固定住,以免門被關上,影響逃生時間。等所有同學都撤離了,他們才跟在隊伍最后。

一樓動作要快,要小跑,迅速撤完,二樓再撤,以此類推。下樓梯靠右走,樓梯上也是兩路縱隊,留出位置給搶救隊通行。不準在樓梯或走廊內互相擁擠,樓下的快一點,樓上的慢一點,避免跌倒,發生踩踏事件。

說明:1)“→”在教室前面走廊排隊往東走前面樓梯下,“

篇3:防地震消防安全應急逃生疏散演練方案

  河天一小防地震、消防安全應急逃生疏散演練方案

  為了確保在發生威脅到全體師生生命安全的緊急情況下,全校師生能安全、快速地進行撤離與疏散,特制定本方案,并進行實際演練,以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全體師生的自護自救技能。

  一、疏散演練指揮系統:

  總指揮:z

  現場指揮:z

  現場調度:z(四樓與中樓梯)z(三樓與北樓梯)z(二樓與南樓梯)二年級(z)一年級(z)

  協助人員:全體教職員工

  時間:**年1月2日

  二、活動內容:

  1.學校組織防地震、消防安全應急逃生疏散演練

  2.點評疏散情況

  三、組織實施安排:

  1、值班老師發出緊急疏散的警報信號--防空警報,或高喊“緊急疏散!緊急疏散!”

  2、各指揮人員迅速組織全校師生疏散逃生,各協助人員負責在各教學樓樓梯口及其他通道要處指揮。

  3、具體疏散工作安排:

  教學樓一樓北樓梯口疏散指揮員:保安

  教學樓一樓中樓梯口疏散指揮員:保安

  教學樓一樓南樓梯口疏散指揮員:z

  教學樓二樓北樓梯口疏散指揮員:z

  教學樓二樓中樓梯口疏散指揮員:z

  教學樓二樓南樓梯口疏散指揮員:z

  教學樓三樓北樓梯口疏散指揮員:z

  教學樓三樓中樓梯口疏散指揮員:z

  教學樓三樓南樓梯口疏散指揮員: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