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高二部校園不和諧現象整改計劃與方案

高二部校園不和諧現象整改計劃與方案

2025-04-22 閱讀 4672

  口浦中專綜高二部校園不和諧現象整改計劃與方案

  近期校園出現很多與中學生形象格格不入的不和諧現象,諸如:背單肩包、使用手機與電子產品、破壞公物、抽煙、晚自習逃課、上課睡覺、在校園內吃早飯、打架、不穿校服。這么多的不和諧因素擾亂著教學秩序,挑戰著學生管理工作,掩埋著安全隱患,學校領導高度重視,要求各部門立即采取相應措施加以整改,我綜高二部王主任召開學工人員與班主任會議,共同討論整改方案,集思廣益,通過會議擬定如下整改方案。

  一、單肩包

  1.班主任進行教育引導

  2.對有意見的學生班主任單獨做思想工作

  3.學工辦人員進入各班逐個檢查

  4.對拒不改正者,班主任打電話請家長買個書包送來

  二、手機、電子產品

  1.班主任宣讀學校的有關規定,對學生進行教育

  2.學工辦下發一份手機利弊,危害的材料,班主任帶學生學習

  3.各班主任擬定一份不使用手機倡議書,承諾書,要求學生簽名

  4.對拒不聽勸者,沒收手機,畢業返還

  三、破壞公物

  1.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2.把公共財物按責任區劃分給每一位學生

  3.班級自查一次公物損壞情況,如有損壞立即上報學工申請維修

  4.對惡意破壞公物者要求原價賠償

  四、抽煙

  1.班主任宣讀校園九條禁令,對學生進行教育

  2.一旦發現要立即處理,給予相關處分

  3.對態度惡劣者應聯系家長,帶回家反省

  五、晚自習逃課

  1.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教育,要按程序請假

  2.晚自習老師做好點名工作

  3.值班人員檢查核對

  4.對逃課嚴重者應聯系家長,必要時回家反省

  六、上課睡覺

  1.班主任對學生提要求,作教育

  2.當堂的教師及時提醒

  3.班主任多轉班

  4.值班人員巡視

  5.嗜睡者班主任單獨處理

  七、在校園吃早飯

  1.班主任對學生提要求:不準在校園吃早飯

  2.班主任發現吃早飯的要嚴肅批評,不給笑臉,事后再教育

  八、打架

  1.班主任宣讀校園九條禁令,對學生進行教育

  2.解讀打架賠償制度

  3.對打架者學工下發相關處分

  4.情節嚴重者移交校學生處處理

  5.拒不聽勸者由家長領回家反省

  九、校服

  1.班主任對學生提要求,作教育

  2.要求學生將校服放在抽屜,隨用隨穿

  3.無校服者到學校購買

  4.要求學生周一、二、三穿校服,頻繁穿戴,以防丟失

  通過以上的意見整合,學工人員與班主任達成共識,決定在本部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整改活動,將10月份定為“不和諧現象整改月”。王主任也在部門工作會議上動員全體教師主動、自覺行動起來,參與其中。通過全員的關注與參與,相信不和諧現象會得到遏制,一片“書聲瑯瑯,埋頭苦讀,積極追求,健康向上”的面貌會呈現在師生、社會的面前。

篇2: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方案

  安泰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方案

  校園文化是學校物質與精神文明的傳承與創新的重要體現,是寶貴的教育財富與資源。為進一步豐富我校辦學內涵,提高辦學品位,促進師生健康和諧發展,創建一流的農村特色學校,特制定校園文化建設方案。

  一、校園文化建設理念

  “文化”在漢語中實際是“人文教化”的簡稱。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文”是知識的結構性積累,包括語言和文字,“教化”是這個詞的真正重心所在。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既要傳授知識,也要通過“教化”去影響和塑造人,從這樣的角度看,有知識而缺乏文化的學校不是一所真正的學校。我們辦學的目的,是希望學校能夠更好地關懷每一個人的人生幸福,提升每一個人的生命質量,幫助每一個有夢想的人實現他的夢想,進而成為全體師生的精神家園。而要創造出這樣一所學校,最重要的就是要形成學校共同的價值理念和文化特征。安泰學校20**年在網站上發布了《校園文化宣言》,號召全體師生共同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明確了校園文化建設理念:力求物質與精神的和諧、古典與現代的和諧、人文與制度的和諧,通過長期的經營與積淀,形成濃郁和諧具有特色的文化氛圍,用文化塑造師生人格,用文化書寫學校歷史。

  二、校園文化建設的背景

  1、校園文化建設的社會發展背景:文化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起著獨特的作用,各種文明成果均以文化來傳遞、延續。校園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它是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為根基,以學校文化活動為主體,由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創建,它以良好的校風和校園精神為標志,充滿時代氣息和校園特點。校園文化氛圍一旦形成,將產生巨大的能量,成為培育新時期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強勁動力。

  2、校園文化建設的教育發展背景: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其終極目標就在于創設一種氛圍,以期陶冶學生情操,塑造學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它作為一種隱性課程,通過學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優美的物質環境所施加給學生的積極影響和感染、熏陶而實現教育的目的,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體現了學校內涵發展的精神底蘊。

  3、校園文化建設的學校歷史背景及現狀:安泰學校是一所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組建于20**年7月,學校占地面積32859平方米。20**年以來,學校加強教育現代化建設,堅持走內涵發展的道路,積極提升校園文化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科學規劃整合,加大各種投入,不斷豐富物態文化與精神文化的內涵,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20**年通過了“江蘇省示范初中”和“教育現代化鄉鎮”驗收,20**年創建成“江蘇省實驗小學”,20**年創建成“全國教育信息化示范基地”,20**年創建成“江蘇省平安校園”,20**年創建成“江蘇省和諧校園”,20**創建成“江蘇省廉政文化示范點”,20**年創建成“江蘇省科學教育特色學校”。

  三、校園文化建設的目標

  堅持“唯真、唯實、唯美、唯新”的建設理念,整合各種元素,構建顯性與隱性互融、互動、互生的校園文化體系,強化對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大支柱的建設,讓教師德藝雙馨,讓學生全面發展,使安泰學校成為一所提供和諧教育與優質服務的精品學校。

  四、校園文化建設的實施思路

  以“創三風,建三境”工程為重要抓手,打造生動和諧的學校文化,為實施有效教學提供豐厚的文化軟實力。(“創三風”:創優良校風,創優良教風,創優良學風;“建三境”:和諧的人際環境,優美的校園環境,濃厚的學術環境。)

  (一)、物態文化建設。

  我校已經建起了折桂亭、竹博園、三友園、杜鵑園、擷香坪、憩園、詩詞長廊、京劇長廊、唯新廣場、歷史大道、鋼琴大道、音樂廣場等校園景觀,完善了以竹、石、松、桂花為主要元素的校園景觀建設,對各種建筑以及室內外進行了文化設計,下一步,我們將鞏固和加強以下物態文化建設:

  1、加強教學樓、科技樓、綜合樓、學生公寓的文化營造,注重各功能室內外、走廊、樓道的文化布置,在張貼的書畫作品方面,既有名家名作,也有師生作品;

  2、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深化“班級名片”、黑板報的設計與管理,深入研究教室墻壁文化布置,使班級文化體現多彩個性;

  3、加強對學校宣傳欄、各種提示牌、校園綠化帶、長廊、壁畫的進一步研究與設計,提高其文化與教育內涵。

  4、加強對校園環境的管理,統一校園建筑立面色調,以米黃、米灰作為校園建筑的主色調。校園內電線、電話線等各種管線統一規劃,合理鋪設,確保安全美觀,校園干凈、整潔、地面不見垃圾、無衛生死角,教室窗明幾凈,布置典雅,給人賞心悅目之感。

  (二)、精神文化建設。

  校園精神文化的基礎是校園人的心理層面,其內容是校園成員的思想觀念和素養,而表現形式則是精神創造活動及其產品。在精神文化建設方面,我校將以“三風”建設為基礎,以各種活動為載體,積極打造富有安泰特色的文化平臺。

  1、打造和諧“三風”體系。

  在“讓教師德藝雙馨,讓學生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指導下,構建完善的“三風”體系,積極打造學校精神。以“學無止境”的校訓,積極倡導終身學習的思想;以“唯真、唯實、唯美、唯新”的校風,激勵師生在教和學中追求實效,在創新中追求完美;以“勤學、會學、樂學、博學”的學風,引導學生勤奮學習、善于學習、樂于學習,努力追求“博學”的境界;以“愛生敬業、為人師表”的教風,引導教師從人文關懷入手,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為核心,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提高學習的有效性。用精練的文字對“三風一訓”進行詮釋,把“三風一訓”陳列在校園醒目的位置,設計符合體現校園文化的校旗、校徽、校標。加強“三風一訓”的學習與宣傳,將“三風一訓”深入到每一個教師、學生心中。

  2、打造特色文化平臺。

  網絡文化:在校園網站上開辟系列文化欄目,通過“新星社區”,發布師生詩詞作品,推薦名家名作,有力地推進校園詩教;通過“走進竹博園”、“校園圖庫”,鼓勵教師、學生上傳不同季節、不同時期的校園景觀、校園生活的照片、書畫、設計、文章,以及對竹文化的討論,培養師生對校園生活的熱愛,還通過自制的宣傳短片,讓外界進一步了解學校;通過“水煮天下”、“歷史長河”等欄目,引導學生縱橫歷史,激揚文字,激發愛國熱情與民族自豪感。鼓勵教師和學生參與論壇、博客的建設,發動師生進行討論、交流,在師生中開展個人網頁、班級主頁、論壇之星等競賽,培養學生文明上網的習慣,促進健康人格的形成,使學校網站成為教師和學生重要的精神家園。

  農耕文化:進一步發揮“農耕文化展覽室”的作用,讓學生從農具的變遷感受中國農業歷史的演變,感受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從小樹立報效祖國的理想和信念。

  樂施文化:安泰學校樂施行動團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反響,推動了愛心社會的建設。下一步,我們將通過活動強化、網絡宣傳等途徑,擴大活動的影響,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樂施行動中來,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升學生的愛心指數,也給更多的弱勢人群予以幫助。

  詩詞文化:在既有的新星詩社、詩詞長廊、竹文化、窗戶文化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校園詩教工作,通過新星之聲廣播臺、新星社區網絡論壇、新星詩社輔導與創作活動,邀請詩協成員舉辦專題講座,編印校園詩集,豐富以竹為主題的詩詞碑刻,對教師進行詩詞鑒賞培訓,組織學生開展古詩詞誦讀與比賽活動,讓中華詩詞唱響校園上空,豐厚師生的文化底蘊。

  科技文化:近幾年來,我校大力開展了機器人活動與少年兒童信息技術應用培訓,在各級各類競賽中取得了優秀成績,在區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下一步,我們將在繼續普及上做文章,加強宣傳與引導,吸引更多家長與學生的支持、參與,把網站上的“機器人活動”、“電腦繪畫”兩塊論壇做優做精,通過制作科技畫冊、舉辦科技展覽、參加科技競賽等途徑,把學校的科技特色推向新的高度。

  (三)制度文化建設。

  校園內嚴謹規范的秩序、師生們積極向上的情緒,是校園文化中其它各要素得以正常、高效運行的潤滑劑。制度文化是以人本的,只有調動廣大師生的積極性,讓師生有當家感、歸屬感、成就感、信任感時,才能充分發揮出出它的效益。

  1、建立科學合理的校園管理制度。

  規章制度必須科學、合理,有一定的客觀依據,有利于全校師生正常工作、學習,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我們已經按照教育法規要求制訂了各項制度,在此基礎上,根據教育形勢的新變化,將進一步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尤其是要規范運作程序,形成依法治校的良性運行機制。通過健全和完善學校制度,逐步將學生培養成為懂法、守法、依法自我保護的現代小公民,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2、建設高效精細的校園管理文化。

  管理文化是學校制度文化建設的保障,我們把學校管理文化的目標定位為“學生成長、教師成才、學校成功”,實施“校長出思想,處室拿思路,年級抓流程”的管理模式,這樣,學校領導只要抓住工作核心,就能牽動全局。在管理中,校長的思路要時刻清晰,搞好規劃、遵循規律、注重規范。各處室、教師、學生既各司其職、責任到底,又相互配合,齊抓共管,使學校制度文化建設日趨規范、成熟。

  五、校園文化建設組織管理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全校師生共同努力。我校成立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從人員、資金等方面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各種保障。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z

篇3:中學創建無煙校園規定

  方南中學創建“無煙校園”規定

  為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禁煙有關事項》文件精神,切實維護廣大師生的身心健康,有力推進“無煙學校”創建活動的實施,規定如下:

  一、提高認識,認真履行控煙職責。

  全體教職工要充分認識創建“無煙學校”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強做好創建“無煙學校”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將創建“無煙學校”工作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充分認識吸煙對自身、對他人的危害,自覺履行控煙職責,教育學生自覺遠離煙草。

  二、加強領導,嚴格落實控煙督查。

  (一)成立“無煙學校”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二)成立教師巡查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全體行政值日人員、年級主任、考核辦成員。

  (三)成立學生督查組。

  組長:z

  1、組織學生召開創建大會,勸導、教育學生禁止吸煙,考核班級創建情況;勸導、阻止外來人員在校園內吸煙。

  2、團委、學生會干部組成禁煙督查隊,對教師辦公室定期開展無煙檢查。

  三、強化責任,堅決落實違規懲罰。

  教師巡查組定期、不定期組織檢查巡視;學生督查組負責對年級組辦公室、各科室辦公室不定期檢查。根據檢查中所發現的煙頭數量扣取相應部門的月度考核分數(無上限定,直至扣完為止)。現場發現有吸煙行為的,該相關部門該月考核等次降低一等。對發現吸煙的個人,按200元/根處以罰款。

  希望全校師生充分認識控煙、禁煙的意義,為創造良好校園環境,促進師生身心健康做出努力,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