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煤礦安全生產責任狀

煤礦安全生產責任狀

2025-01-31 閱讀 2710

一、煤礦安全生產責任

  1、煤礦企業是預防煤礦安全生產事故的責任主體,煤礦礦長對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負主要責任。煤礦礦長必須取得礦長資格證和安全資格證,要遵守有關煤礦安全法律、法規和煤礦安全生產操作規程,落實煤礦安全生產責任和管理制度,貫徹執行上級部門有關安全生產的指令,對全礦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

  2、煤礦企業必須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將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考核目標分別落實到基層班組、個人以及與安全生產密切相關的各個方面。

  3、煤礦必須設置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5人,各煤礦企業安全副礦長、生產副礦長、專職技術人員必須要取得安全資格證,落實各自職責。協助礦長抓好安全生產工作。

  4、根據企業實際配齊專職特種作業人員,其中瓦檢員4人,安檢員4人,放炮員4人,電鉗工2人,瓦斯監控工2人,每臺絞車的絞車司機4人,女絞車司機不能安排在井下。所有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各特種作業人員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要求操作,落實各自的崗位責任制。

二、嚴格落實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各煤礦企業必須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安全與發展的關系。切實落實各項安全制度,堅決做到不安全不生產,隱患不排除不生產,安全措施不落實不生產;堅持“管理、裝備、培訓”并重的原則,加大投入,狠抓落實,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狀況全面好轉。

三、安全生產條件

  1、礦井必須至少有兩個獨立的、能行人的、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井下每個水平、每個采區至少有兩個便于通行的安全出口,并與直達地面的安全出口相連接。

  2、礦井必須有填繪及時、反映實際情況的采掘工程平面圖、通風系統圖、井上下對照圖、井下避災路線圖、井上下供電系統圖。

  3、礦井必須具備完整、獨立的通風系統、通風能力滿足生產要求,保證井下和各采掘工作面有足夠的新鮮風量。

  4、所有礦井必須有完善可靠的瓦斯監測監控系統,瓦斯探頭數量按1.2倍滿足井下采掘要求,安裝地點合理。

  5、礦井采掘工作面和主要運輸巷道必須有完善的灑水防塵系統和壓風系統。

  6、礦井必須具有獨立的、合理的排水系統,主要排水設施的排水能力要滿足礦井最大涌水量要求,要有同等能力的備用排水設備。

  7、機電設備必須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必須使用專用防爆電氣設備,井下無失爆現象,井下電器“三大保護”要齊全可靠。

  8、有符合安全標準和規范要求的提升、運輸系統,斜井“一坡三檔‘要齊全,罐籠升降人員的要定期校驗合格,絞車的“八大保護”要齊全并靈敏可靠,要符合生產能力要求。

  9、礦井上下、礦內外通訊完善暢通。

  10、礦井安全儀器、自救器、儀表配備齊全,并按要求定期校驗,保證其準確完好。

  11、巷道高度符合要求,減少斷梁折柱現象。

  12、礦井通風設施配備足量,嚴禁使用非阻燃風筒。

  13、井下主巷、回風巷、各采區分風處要建立測風站,每個月至少測風三次。

  14、放炮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聯鎖”制度。

  15、礦井必須建立瓦斯檢查制度,配備足量的瓦斯器材,對井下機電洞室、每個工作地點、回風上山、總回風巷都要進行每班三次以上的檢測,嚴格落實瓦斯“三對口制度”,嚴禁超瓦斯作業,建立低瓦斯礦超過0.2%,高瓦斯礦0.5%過的分析制度。

  16、井下廢棄巷道要打好永久性密閉,暫時不可利用巷道和不采區要打好護欄,并掛警示牌。

  17、井下避災線路要醒目、清楚、易懂。

  18、井下車場,機電洞室,地面主要場所要有防滅火設施。

  19、井下火工產品要有專用箱、且必須裝箱上鎖。

  20、必須使用國標型號、要有2道光的標準礦燈。

  21、加強頂底板管理和總回風巷的修理,做到樹木支架對山牢固、四墻四并,嚴禁空綁漏頂作業。

  22、水患礦井必須制定有針對性的防治水計劃。配備2-3名專職探水員;一臺3kw以上且探水能力不少于50m的探水鉆。采掘工作面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留設好井田防水煤柱、嚴禁破壞防水煤柱。

  23、煤礦企業不得將井下工程進行非法承包。

  24、被責令停產整頓的煤礦應當制訂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措施和安全技術規定。整改結束后工作恢復生產的,應當逐級申請驗收。在停產整改期間內嚴禁生產。

  25、礦井須落實“三推行”工作。

  26、按國家或上級主管部門的規定,各種報表必在規定內上報。

  27、礦井必須制定年度采掘方案,運用正規性的采煤方法,各采掘工作面要有針對性的作業規程。

  28、礦井進行工程改造,必須有上級管理部門的審批。

  29、煤礦企業必須按規定為從業人員免費發放勞保用品(工作服、膠鞋等),并及時辦理煤礦安全聯網和職工的人身保險工作,

  30、各煤礦企業不得向非法礦山企業轉供電和提供爆破物品。

四、煤礦企業考評

  湘東區煤監局將對全區鄉鎮煤礦年終進行綜合性考評,以煤礦企業認真貫徹煤礦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全年未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未出現重大安全隱患,能夠及時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安全規章制度,能及時交納各種規定費用,且在省、市、區未受到通報批評及上級嚴厲處罰的。考評等級為優秀、良好和基本合格。對考評等級為優秀和良好的企業將予以重獎,基本合格的企業予以紀念獎。

五、煤炭企業違規、違章罰款規定。

  1、安全管理機構不健全和責任不到位罰款10000元至*0元。

  2、崗位責任制和管理制度未完善或不落實的、罰款10000元。

  3、記錄不齊全內容不真實每缺一次罰款*元。

  4、各特殊工種未持證上崗或未及時參加復訓的每人罰款5000元。

  5、有三違現象(即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紀律),對責任人和單位罰款5000元至10000元。

  6、當班工作人員擅離職守罰款5000元至10000元。

  7、發生傷亡事故應及時上報有關部門,未及時上報或隱瞞不報的罰款50000元至100000元。

  8、發生傷亡事故,按照《礦山安全法》、《江西省煤礦安全監察管理條例》處理,對煤礦每死亡一人罰款50000-100000元,并追究有關人員的相關責任。

  9、煤礦企業向非法礦山企業轉供電和提供爆破物品的發現一次罰款10000元至50000元。

  10、井下發現3處以上嚴重斷梁折柱、空綁空頂每次罰款1000元至*元。

  11、應設密閉而未設的罰款5000元至10000元,應設欄桿而未設的罰款1000元至*元。

  12、檢查被責令停產整改(頓),整改后未經主管部門進行驗收,擅自生產的罰款*0元至50000元。

  13、井下存在盲洞生產,未立即停產和制定出針對性的整改措施落實的,罰款10000元至50000元。

  14、絞車道行車時行人或乘箕斗上下者每人每次罰款*元至5000元,另外處以企業單位*0元罰款。

  15、斜井“一坡三檔”不到位或失靈,罰款*元至5000元。

  16、井下工作人員存在裸體(半裸體)或未穿工作服作業的每人罰款500元。

  17、礦井未安裝主扇,有主扇但不正常運轉,主扇風機不符合生產能力的罰款5000元至10000元。

  18、瓦斯檢查未落實“瓦斯三對口”、“一炮三檢”、空班漏檢或無記錄、記載,罰款*0元至50000元,瓦斯超限作業或瓦斯監控探頭未到位罰款5000元。

  19、通風布局不合理,罰款*元至5000元。

  20、井下電器設備不防爆“三大保護”不全罰款*元至5000元。

  21、爆破物品管理制度未完善,罰款*元至5000元。

  22、未嚴格落實入井人員搜身和清點制度,罰款5000元至10000元。

  23、在井口20米內有明火,罰款*元至5000元。

  24、井下局部風機安裝不合理,罰款*元至5000元。

  25、每月必須進行定期測風,并有測風記錄少1次,罰款1000元。

  26、煤礦未簽訂救護協議和參加人身保險,罰款*元。勞品用品未發放到位,罰款500元/人。

  27、井下排水系統不符合要求,罰款5000元至10000元。

  28、井上、井下供電未分開或井下供電中性點接地,罰款1000元至*元。

  29井上、井下、礦內外電話不暢通,每一處罰款1000元至*元。

  30、水患礦井必須制定好防水措施,才能組織施工,無防水措施,罰款5000元至10000元。

  31、未經批準,擅自組織工程改造,罰款*0元至50000元。

  32、違規將井下采掘工程轉包,罰款50000元。

  33、安措資金提取未建立專門帳戶和未做到專款專用或挪作他用的,罰款1000元至5000元。

  34、煤礦企業未及時填繪礦圖或填繪內容與實際不相符的,不相符或少一圖罰款50000元。

  35、煤礦負責人未帶班下井或下井登記檔案虛假的(礦長每月不少于10次,分管副礦長、技術員的每月不少于15次)罰款30000元至50000元。

  36、職工未培訓上崗和未發放職工安全手冊,罰款*元至10000元。

  37、井下各作業點未完善防塵灑水系統或未正常使用的,罰款3000元/處。

  38、壓風管路未安裝到位罰款5000元至10000元。

  39、絞車無“八大保護”或使用不齊,罰款*元至5000元。

  40、未經主管部門進行復產驗收,擅自恢復生產的罰款50000元至100000元。

  41、各種停工停風(廢棄)巷道、峒室,工作面無警示牌板管理,罰款1000元至*元。

  42、礦井未制訂災害預防措施和應急預案的,罰款1000元至*元。

  43、煤礦負責人每周未按規定組織隱患排查治理,并未召開專題會議落實整改措施的,罰款*元至5000元。

  44、放炮時未設警戒的,放炮距離少于規定的、放炮點未設在進風流中的,罰款5000元至10000元。

  45、在老塘里打眼放炮撿煤,罰款10000元至*0元。

  46、巷道貫通未編制貫通安全技術措施的,罰款3000元至5000元。

  47、井下水泵房未設專人抽排水的,罰款1000元至3000元。

  48、礦井檢修電器設備不切斷電源,不掛“停止工作牌”,帶電維修的,罰款*0元至50000元。

  49、煤礦須使用有煤安標志的設施、電器設備,并建立檔案和臺帳,沒有的每臺件罰款1000元至*元。

  50、井下局部通風使用非阻燃風筒,每節罰款500元。

  51、斜井無“三級”信號,立井底水平分層處未安設專職信號工,罰款*元至5000元。

  52、一臺局扇同時送兩個(含兩個)以上工作面的,罰款1000元至3000元。

  53、瓦斯傳感器數量不足,未到工作面的,少一只罰款*元。

  54、水患礦井在掘進工作面未進行探放水的,罰款5000元。

  55、放炮線不符合要求,且放炮器與鑰匙未分開,炸藥箱未上鎖的,罰款*元。

  56、與相鄰礦井貫通或造成鄰井重大安全隱患的,罰款*0元至50000元。

  57、井下電纜電線存在明接頭或破損嚴重的,每處罰款*元。

  58、井下作業點微風、無風作業的,每處罰款*元。

  59、煤礦企業未按規定上報各種報表,圖紙的,罰款1000元至5000元。

  60、經省、市、區執法檢查并下文指出整改隱患且未在規定期限內整改好的,每項罰款5000元。如再次重新不整改的,每項罰款10000元-*0元直至停產整頓。

  六、此責任狀一式三份,區政府、區煤監局及企業各執一份。

篇2:供電局的安全生產責任狀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牢記“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為了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按照省地局的布署,為保證員工、電工在電力生產活動中的人身安全,保證紅光供電區新投運設備及線路安全穩定運行和可靠供電,保證國家資產免遭損失,完成省地局及上級部門下達的安全管理目標,創一流供電企業,特制定本責任狀。

第二條:本責任狀依據國家電網公司《安全生產工作規定》和*供電區《安全管理》結合*供電局的特點和實際,適用于*供電局~年在安全工作中的根本要求和管理關系。

第三條:*供電局實行以行政正職為安全第一責任人的逐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和安全生產監督體系,并充分發揮其領導核心保障作用。

第四條:*供電局要始終貫徹“誰主管誰負責”齊抓共管形成網絡的原則,并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分管領導是分管工作范圍內的安全第一責任人;班組長在安全生產中要當好監護人,把好第一道關口,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做到計劃周密,布置到位,檢查到位,總結評比及時,考核安全生產兌現獎懲作為重中之重緊抓不放。

第五條:按照*供電局~年1月20日通過的關于交納安全生產保證金的決議,必須按規定的數額交納保證金。局長、書記*x元,副局長(含工會主席)*x元,班組長*x元,職工*x元。

第二章目標

第六條:*供電局分管副職(行政管理人員)、班組長及成員年內安全目標。

(一)供電局安全目標

1、不發生電力生產人身傷亡事故;

2、不發生特大設備事故;

3、不發生有責任農村觸電死亡事故;

4、不發生重大交通事故;

5、不發生重大火災盜竊事故;

6、不發生生產人身重傷和誤操作事故;

7、不發生違背上級勞動安全,技術監督,公安綜治部門規定的職工責任事故。

(二)、分管領導(行政管理人員)、班組長及成員安全目標

1、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國家省地局法規條例及供電局制定的工作紀律,提高政策理論素質,按崗位責任制恪盡職守。

2、接受服從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檢查管理監督。

3、持證上崗,遵章作業,杜絕習慣性違章。

4、按規章規程作業,在作業時安全防護用品齊全不酒后頂崗。

5、持證有權拒絕違章指揮。

6、上桿抄表時配戴防護用品不違章作業。

7、對新設備維護、操作盡職盡責,人為損害公物接受處罰。

8、按時交換班不脫崗,為漏崗,不酒后頂崗,各種記錄報表真實、準確、及時。工作期間杜絕打麻將、撲克、看電視等娛樂活動。

9、精心管護好新設備達到最佳狀態,適應微機高科技管理的需要。

10、牢記“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執行“兩票三制”和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11、施工作業按規程嚴格執行施工作業票和安全交底制度。

12、學習掌握消防條例中的防火知識,經常巡視杜絕火險火災事故的發生。

13、精心管護好公物不受損失,人為損失損壞接受處罰。

14、牢記安全職責,對國家、企業、個人負責。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頒發的法規、制度、紀律、技術原則,反事故措施等,堅持作業和工作高標準,杜絕違章違紀發生。

15、做到互相幫助,互相愛護,互相監督,自己不違章,制止他人違章。做到“三不傷害”。

16、積極主動參加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及供電局組織的安全知識培訓、考試,不斷提高業務素質的專業技能,適應電力形勢快速發展的需要。

第三章處罰

第七條:如發生上述目標內事故,按省地局及供電局有關規定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班組長,事故責任人實施經濟處罰,視情節輕重扣保證金,*元至*x元。

第四章責任狀

此責任狀一經簽訂具有法規效力,從簽訂之日起至~年12月31日止有效。

*供電局分管戰線領導:

局長:班組長:

成員:

~年月日~年月日

篇3:村鎮部門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狀

村鎮部門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狀

  抓好安全生產是全面落實*****和“安全生產年”的必然要求,是建設平安迎仙、和諧迎仙的迫切需要。為強化安全生產責任管理,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全鎮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迎仙鎮政府決定與各行政村和鎮直各部門簽訂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狀。

一、責任對象

  各村、鎮直各單位主要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負全面責任,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人是安全生產的直接責任人,其他領導人對其分管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

二、責任目標

  各村和鎮直各部門要嚴格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安徽省安全生產條例》和本部門、本行業相關法律法規所規定的各項職責,切實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健全安全生產監管機制,加強宣傳教育培訓,嚴格事故責任追究,全力完成迎仙鎮政府下達的安全生產工作任務,全年各類安全生產事故指標控制在上級下達的控制指標之內,各類較大安全生產事故為零,確保轄區內安全生產形勢平穩發展。

  1、各村、鎮直各部門要切實加強安全生產、消防安全工作的領導。健全和充實安全生產、消防安全領導小組,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消防安全政策法規和上級工作部署,制訂和完善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年度工作計劃和措施。

  2、各村、鎮直各部門要在班子成員中明確一名負責安全的安全員,并結合實際,有組織地開展對轄區內的水陸交通、教育、林地、農房、農電、消防、水利、企業、藥店(含村級衛生室)、食品、煙花爆竹等進行安全檢查整改,及時研究處理或請示上報有影響生產、生活、人身財產安全的重大隱患或危險源,并及時落實行之有效的防范整改措施,確保安全。

  3、各村、鎮直各部門要定期對轄區內加油站、液化氣站進行督促、檢查和指導,并監督其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結合自身實際,高標準配置安防設施,落實專職安全員,定期查險、處險,確保將一切安全隱患都控制在萌芽階段,不發生一起安全事故;與此同時,嚴禁轄區內各經營站點非法經營和超范圍經營。

  4、大力開展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宣傳及職工教育工作,每年不少于四次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會議;同時,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廣大干部、群眾的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意識及法制觀念。

  5、各村、鎮直各部門一定要對轄區內經營各類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的門店,一定要進行規范化管理,特別是各類經營煙花炮竹的門店,一定要督促經營業主強化責任,嚴格規范貯存、銷售流程和安全防范措施,嚴格按標準配齊、配強安全設施。對無煙花炮竹經營許可證經營煙花炮竹和安全設施不到位的門店一定要及時報告鎮安監站,以便及時消除各類安全隱患。

  6、認真組織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隱患自查自糾。每半年至少開展二次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大檢查,對重點場所和部位,必須落實可靠的消防器材和安全管理人,切實制訂消防安全的防范制度和措施,確保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安全。

  7、各村、鎮直各部門要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

三、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改和重大危險源監管

  扎實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堅持月報告制度。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登記、建檔工作,制定安全生產隱患整改計劃,落實整改措施,跟蹤督辦,直至隱患消除。對一時難以整改的隱患,落實好預警措施。全面落實《安徽省安全生產條例》和相關法律法規。

四、考核與獎懲

  1、迎仙鎮人民政府組織年度考核。對考核不合格的單位實行通報批評;對出現安全生產事故的單位和第一責任人實行“一票否決”,年度內不得評先評優。

  2、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做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報請政府和上級安全管理機構進行表彰。

  3、對在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和事故調查處理中,責任單位配合不力的,將對單位第一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4、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和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責任單位實行領導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嚴格按照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對直接責任人依法追究責任。

  迎仙鎮人民政府:責任單位:

  法定代表人簽字:法定代表人簽字:

  20*年月日20*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