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街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
步行街“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
調查時間:
20xx年x月x日
調查地點:
xx街、xx步行街
調查目的:
搜集街上招牌、廣告標語等用字情況,電視字幕用字的不規范,向有關部門提出改正建議。
調查材料分析:
通過一天的社會調查,可以看出商家店面廣告牌、電視字幕的錯別字還真不少。
我一共調查了60家商店的廣告、招牌及電視字幕,有7家店出現了錯別字的現象。如:一家飯店門口,把炒飯的“炒”寫錯成了“抄”;一個停車場的招牌,把停車收費的“停”寫錯成了“仃”;某一家食堂菜牌中的魚圓的“圓”寫錯成了“園”。
當我看到那些電視字幕的時候,我發現有些商店里的人故意把字寫錯,來吸引客戶們的眼球。比如:藥品廣告,“咳”不容緩的“咳”不應該這樣寫的,而是刻不容緩;一家網吧廣告,一“網”情深的“網”不應該這樣寫的,而是一往情深;某家洗衣店廣告,“衣衣”不舍的“衣”不應該這樣寫的,而是依依不舍;某家蛋糕店廣告,步步“糕”升的“糕”不應該這樣寫的,而是步步高升。
經過分析,我認為街頭廣告錯別字的出現,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寫字人文化水平比較低,對漢字的使用比較隨便,有的明明知道錯別字,還是習慣性地寫了上去。
2、同音字混淆:如,再、在;園、圓等。
3、字義分析錯誤:如,咳、刻;停、仃等。
4、為了吸引客戶眼球,突出亮點,故意寫錯別字。
5、有關部門監管不力,治理缺乏力度。
針對上述現象,我提出了如下建議:
1、成立“凈化街頭語言文字小衛士”活動小組,定期走上街頭,宣傳街頭錯別字的危害,清除錯別字。
2、倡議商家制作標準、規范的廣告牌。
3、建議城管和文化稽查部門加強監管力度,出臺整治措施。
篇2:金街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
金街“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
調查時間:20xx年11月18日
調查地點:萬達柯橋金街
調查目的:收集街上的錯別字,交流感受,向有關部門提出改正建議。
調查材料分析:通過一天的社會調查,可以看出街頭錯別字還真不少。
我調查了三十七家買吃的東西的店鋪,三家手機維修店,以及一些零零散散、各種各樣的店鋪。
我發現有十二家店鋪有錯別字和繁體字的情況,一家飲品店將抺茶的抺寫成了末,緊臨的一家小餐館的招牌上把西游記里人物牛魔王的魔寫成了膜,還有一家店把冒牌的冒寫成了帽,還有把與寫成魚的,把路寫成鹵的,把無寫成烏的,把太忙寫成泰芒的……
也有寫繁體字的,有的將合格證的證寫成了它的繁體字,將一點的點寫成繁體字,把鵝寫成了繁體字,把龍寫成了繁體字,把眼鏡的鏡寫成了繁體字,把世界的世寫成了視,又變成了繁體字。
希望這些店家寫之前要翻看一下字典,以免寫錯字。
通過討論,同學們認為待頭錯別字的出現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寫字人的文化水平低。
2·同音字混淆。
3·形近字混淆。
4·字義分析錯誤。
5·多筆少畫。
6·有關部門監管不力。
針對上述現象,同學們提出了以下建議:
1·成立“凈化街頭語言文字小衛士”活動小組。
2·倡議商家制作標準、規范的廣告牌,盡量不要寫錯。
3·建議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管力度。
調查人:
20xx年11月19日
篇3:縣城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
縣城“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
時間:20xx-6-13
地點:武隆縣城
目的:尋找街頭錯別字,并記載下來,改正。
分析:
行走在街頭,各類城市廣告、宣傳畫廊、招牌、店牌、標語牌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錯別字,調查發現,街頭路邊上各種招牌、廣告不規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錯別字,有的用諧音亂改成語,用繁體字等。
一些街邊店面廣告上是出現錯別字,如新形象寫成新形像,一些服裝店把一見鐘情寫成衣見鐘情、伊拉克寫成衣拉客、三國演義寫成衫國演衣、挑三揀四寫成挑衫撿飾,就更是屢見不鮮。濫用簡體字的情況還經常存在于各種手寫的告示上,有的錯別字如果不經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還真有點難以辨認呢!
調查結果:
現在,在同學們的生活中,錯別字、繁體字、簡化字少了,甚至可以說是沒有了,我覺得,這次調查對我們的生活很有幫助,希望以后能多組織這樣的活動。
感受:
我認為:這些不規范的字句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錯字,另一類是別字。有關部門應該調查一下,查查商店為什么要用錯別字來做廣告招牌呢?好多小學生總以為廣告招牌上的字都是對的,所以寫了許多錯別字,影響了用字的規范性和準確性。希望我們以后看到的都是正確的字,不再出現錯別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