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慶策劃方案
校慶策劃方案
20年的耕耘,20年的拼搏,20年的輝煌,20年的收獲,20年的求實創新,20年的建設發展,廣廈學院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在此,即將迎來20周年生日慶典,屆時,學院將舉行熱烈隆重的校慶活動。經校慶籌備委員會研究,確定20**年*月*日為20周年校慶慶典日,為做好20周年校慶的籌備工作,現提出以下方案。
一.校慶的指導思想
校慶的指導思想是:按照“回顧歷史,展示成就;求實創新,突出特色”的原則,舉辦一個“熱烈、奔放、求實、簡樸”的20周年校慶,實現“內強管理,外樹形象,質量興院,穩步發展”的總體目標。
二.校慶的主要活動
文化活動系列
1.廣廈學院《校志》的編纂和校史展覽
《校志》及校史展是20年廣廈學院發展足跡的縮影,也是廣廈學院人奮斗不息的寫照。要在廣泛征集、細致走訪、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編纂好《校志》和校史展覽。以上兩項工作于20**年7月上旬前完成。其中征集中央、省、市、縣、院有關領導題詞、重大活動圖片、照片等資料于20**年6月底前完成。《校志》編纂3月份廣泛征集、走訪、調研;4月中旬開始撰寫,5月份完成初稿,6月份修改補充,7月上旬定稿完成。校史展覽,3月份定校史展覽內容,4月至5月征集資料,6月至7月上旬分類制作展板,一并完成。
2.廣廈學院形象宣傳
通過回顧總結學院20年艱苦辦學歷程,利用報紙、電臺、電視臺、網站等社會主要媒體宣傳廣廈學院的辦學理念、辦學精神、辦學水平和辦學特色,讓國內外和社會各界更多了解學院20年來取得的成就,提高學院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具體做法:
第一是通過報刊《東陽日報》、《金華日報》、《浙江日報》、《中國教育報》等頭版發表幾篇重要新聞,介紹學院辦學的文章或公告等。
第二是主要通過電臺、電視臺(如果10月份校慶)在9月份發連續新聞宣傳報導。
第三是通過網站在校慶期間設立專題宣傳網站。
第四是通過不定期出版《校慶簡報》。
第五是通過《廣廈報》、《廣廈學院報》宣傳。
本著宣傳、紀念、實用相結合,將制作設計精美的宣傳紀念冊,紀念冊中包括宣傳光盤、校史、校訓、校歌、經典照片、各級領導題詞、各級領導親切接見、優秀教師、畢業生事跡、重大活動等,集中反映廣廈學院20年來走過的光輝歷程,以校慶為鍥機,加強平安校園的建設的宣傳,提煉廣廈學院精神和學院文化,增強師生愛校建校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紀念冊7月上旬完成稿,9月份完成印刷。
3.設立紀念標志
建立廣廈學院標志性建筑,要具有時代特色、進取精神、快速發展和充滿希望的標志性建筑魯班雕塑一座,設在比較顯眼的地方。像雁蕩山石壁上題詞一樣。(是否可考慮與捐資捐贈物相結合)
4.校園文化活動
為實現校慶弘揚廣廈學院精神,凝聚人心的目標,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逐步推進,營造濃厚的校慶氛圍。主要通過:(以下活動均以部門、系為單位參加)
(1)組織師生征文比賽活動。
(2)組織學生美術作品比賽活動。
(3)組織學生歌詠比賽活動。
(4)組織學生攝影作品比賽活動。
(5)組織師生女子氣排球比賽活動。
(6)組織學生演講比賽活動。
(7)組織學生朗誦比賽活動。
(8)組建一臺校慶文藝晚會節目。
學術活動系列
1.廣廈學院學術論壇
通過校內教授、專家與邀請校外教授、專家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廣泛的、多層面的學術論壇,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活躍學術思想。主要圍繞如何提高高職教育的質量、數量和就業率方面論壇。
2.邀請國內知名度高的教授、專家講座。如潘建偉教授等。
3.邀請知名校友報告會。用真實事例來教育、啟發在校生。
4.廣廈學院暨校友科技成果展。
總結20年來的科技成果和科技貢獻,全面展示學院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實力。收集校友的科技成果資料,一并舉辦科技成果展,擴大學院影響力,提升學院的品位。(可與校史展同步)
校友信息的征集及校慶籌資
按照節約辦校慶的原則,安排好校慶資金的募集和管理。要多渠道籌集資金,盡量做到收支平衡,減少學院的財政壓力。辦好學院慶祝活動,保證校慶工作順利進行。
1.征集歷屆畢業生信息(包括網絡教育畢業生)。
2.充分宣傳、發動校友及歷屆校友捐款捐物。
3.邀請校友參加校慶。
4.邀請兄弟院校與招生有聯系的中職校、高中學校領導以及其他相關單位領導參加校慶。
5.邀請中央、省(市)、地(市)、縣(市)有關部門領導來參加校慶。
6.邀請兩校老領導來參加校慶。
三.校慶活動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時間:3月1日―7月20日。
第二階段:查漏補缺。時間:9月1日―9月30日。
第三階段:校慶活動。時間:10月8日―11月。
四.校慶辦事工作機構及主要職責
辦公室
工作職責:
1.推動、協調、督促、落實各工作組開展工作及檢查各階段任務的完成情況。
2.制定《校慶總策劃方案》。
3.負責領導題詞的落實。
4.負責擬定各級領導、社會各界人士、嘉賓的邀請名單。
5.編輯《校慶簡報》。
6.負責綜合處理其他不可預見的工作。
秘書組
組長:顧明
成員:郭張鼎
工作職責:
1.負責起草校慶大會上各領導的講話稿。
2.負責編纂《校志》和校史展覽及科技成果展。
3.負責校慶期間宣傳資料的收集和匯編。
4.負責起草“致校友的一封信”及校慶回執單。
校友聯絡、籌資組
組長:江泳
成員:徐鼎
工作職責:
1.負責收集歷屆畢業生信息。
2.負責掌握校友基本情況及通訊地址和校友的原班主任去向。
3.負責校慶資金的籌集。
4.負責聯絡校友參加校慶的人數及捐贈情況的登記和落實。
5.負責向校友寄發“請柬”、“致校友的一封信”連同校慶回執單。
6.負責聯絡社會各界人士和嘉賓參加校慶人員的登記和落實。
7.負責制定校友返校參加慶典的組織方案。
宣傳組
組長:徐小寧
成員:顧凌丹
工作職責:
1.負責宣傳報導工作策劃與實施。
2.負責校訓、校風方案征集與選用。
3.負責校園內的氣氛烘托(彩旗、氣球、氣拱門、標語等)。
4.負責《紀念冊》的策劃制作(紀念冊中包括光盤、經典圖片、領導題詞、重大活動校友錄等)。
5.負責校慶網站建立,發布網上公告,電子文檔的收集,整理及傳輸。
慶典活動組
組長:徐小寧
成員:單龐祥
工作職責:
1.負責慶祝大會、文藝晚會的策劃實施。
2.負責各參會單位分配及節目安排。
3.負責校慶期間各類學術活動策劃與實施。
4.負責各類學術活動專家邀請、日程安排、場地布置、組織聽眾、統一宣傳。
接待組
組長:徐寧
成員:
工作職責:
1.負責制定并實施校慶總體接待方案。
2.負責全校接待點的規劃布局及人員落實。
3.負責重要嘉賓的食宿安排。
4.負責校慶招待酒會的籌劃及組織。
5.負責校慶禮品的招標、設計、制作與使用。
安全保衛
組長:單龐君
成員:學院保衛處
工作職責:
1.負責與市公安、交警部門的聯絡與協調。
2.負責校慶期間的安全保衛及車輛停放、人員的疏導。
校園環境、后勤保障組
組長:胡生
成員:
工作職責:
1.負責校慶前校園環境及會場的整治工作(衛生、綠化、美化、亮化)。
2.負責校慶期間有關場所的水、電供給保障。
3.負責校慶期間的交通保障(用車)和醫療服務。
4.負責校慶會場的布置。
校慶籌備辦
二○**年三月七日
篇2:校慶活動策劃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為指導,以宣傳學校“千年文脈、百年辦學、十年升本”歷史和成就為切入點,以搞好學科建設,推進內涵發展為主線,以凝聚校友人心,振奮師生精神,提升學校聲譽為目的。改革與完善校慶方式,不安排慶祝大會,開展以學校和二級學院為不同層次,以在校師生和校友為參與主體的內容豐富的系列慶祝活動。
二、活動時間
活動時間安排在3―6月份,以教育部《關于同意*財經高等專科學校等四所高校合并組建*學院的通知》*x文件發文之日――3月5日為標志,公布校慶活動方案,揭開校慶序幕,并在5月份集中開展“校慶活動月”,將活動推向高潮。
三、校慶內容
(一)學校活動:
1、宣傳活動:
利用校園網設立宣傳網頁、校報設立專刊和校外媒體宣傳“千年文脈、百年辦學、十年升本”辦學歷史和成就,制作學校宣傳畫冊和介紹光盤,完善校史展廳內容并制作網絡版,出版《*x》第二專集和校慶活動紀念冊,營造校園校慶氛圍。(責任部門:宣傳部)
2、文體活動:
⑴出演一臺校慶專場文藝晚會(責任部門:藝術學院、工會、團
委);⑵舉行“歌唱祖國、愛我學校”校慶歌唱比賽活動(責任部門:藝術學院、工會);⑶邀請南大藝術團來校演出(責任部門:藝術學院、工會);⑷舉行全校性校慶體育項目比賽活動(責任部門:體育學院、工會)。
3、學術活動:
⑴舉行“*講壇”第100期學術報告及慶祝活動(責任部門:
宣傳部);⑵教學科研成果展(責任部門:科研處、教務處、實驗中心);⑶校內學者系列講座(責任部門:教務處);⑷校園實驗室、圖書館對外開放日起動儀式(責任部門:實驗中心、教務處、科研處、圖書館、各二級學院)
4、學生活動:
⑴舉行“傳承千年文脈,感悟經典魅力”――*歷史名人名篇朗誦比賽;⑵“獻禮百年九院,銘刻歷史記憶”――大學生書法、繪畫、攝影展;⑶“共享十年升本,暢談母校情懷”――“我愛我校”主題征文比賽;⑷“開創美好未來,我為母校添彩”――“我的大學,我的未來”主題團日活動;⑸開展在校生與優秀校友交流活動(責任部門:學工處、團委)。
5、校友活動:
召開以各地校友聯誼會會長為對象的校友座談會;舉行校友專題報告會;開展校友聯誼活動;編制校友聯系名冊;鼓勵校友捐助建造“青衿園”雕塑(責任部門:校友聯誼會辦公室、招就處、各二級學院)。
6、離退休老同志活動:
召開離退休老同志座談會,舉行門球或釣魚比賽活動,組織全校離退休老同志游覽廬山(責任部門:老干處);參加工會組織的系列活動(責任部門:工會)。
7、校園建設和環境美化活動:
⑴開展校園綠化工程、校園亮化工程和老校區環境美化工程(責
任部門:基建處、國資處、后勤集團);⑵某基建工程奠基儀式(責任部門:基建處)。
8、校慶后勤與經費保障:
負責校慶期間后勤保障;開通校友捐贈帳號,籌集與管理校慶專項經費(包括校友捐款);設計和制發校慶紀念品(責任部門:后勤集團、財務處)。
(二)二級學院活動:
各學院在學校活動框架下開展全院范圍的以校慶為主題的系列活
動(責任部門:各二級學院)。
四、籌辦機構
學校成立慶祝活動領導小組,書記、校長為組長,其他校領導為副組長,各二級學院和相關部門領導為小組成員;成立慶祝活動辦公室,掛靠學校黨(院)辦。
各責任部門和各二級學院擬定具體慶祝活動實施方案,成立校慶工作小組,落實具體經辦責任人,如需學校經費支持提出經費預算,在3月中旬上報學校慶祝活動辦公室,經學校統籌協調活動安排,按時間要求進行實施。
篇3:校慶公關活動策劃書
意義學校決定籌備啟動校慶工作是為了回顧學校歷史,展現辦學成就,展望美好的未來,擴大知名度,在和各高校的競爭占優勢,凝聚各方力量,推動學校全面、快速,發展成為全國知名高校。
公關策劃的目的
一:通過本次校慶活動,向社會各界傳達本校的發展歷程、教學成績,擴大學校在社會的影響力,提升社會的認知度與美譽度。
二:通過本次活動的規模效應,營造出“校園文化氛圍”,加強學生對學校的了解與認識,形成榮譽與自豪感。
三: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完善校園的“軟件”,編撰校園的校史、構建“文化長廊”等信息交流平臺。
四:以本次活動為機遇,向與會的各級領導與師生進行匯報,并聆聽相關的意見與建議,完善今后的工作領域,并力取得到領導的滿意。
五:借助本次活動,以“學子夢想出發的地方”為主題,加強本校與校友的聯系。彼此關注、支持,營造“校園情懷”“師生情感”的氛圍,并為日后的相關校園活動奠定基礎。
慶活動時間計劃
(一)啟動階段(年月――月)
1.成立籌備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
2.研究確定校慶日和名稱在校內外營造迎校慶氛圍具體活動
(1)“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母校”為題舉辦激揚文字、真摯祝福主題征文活動,加強本次活動,引起學生注意,在學生中的情感共鳴。
(2)以“我的老師”為主題開展多樣的繪畫、攝影、書法展。依此搭建老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
(3)針對“*大學成立20周年”,面向校園開展校歌征集活動。目的是完善校園軟件工程與開辟在校師生的參與途徑,也用于校園文化的獨特性與其它校園進行區別與突出。
(4)校徽征集活動,目的完善學校的文化建設,并成為師生的情感歸屬標志,也為了去體現校園在社會的認知基礎。
(5)“母校,我為你驕傲”慶祝*大學20周年演講活動,以突出校園20年來取的成就和社會影響為主題。并對獲獎作品編撰入校歷。(如刊首寄語)
4.啟動活動經費籌集工作學校接受來自社會各界人士的捐贈,用于慶典活動和校園建設
5.研究確定規劃項目和校園景觀項目
6.完成學校校慶籌備領導小組確定的其它任務。
(二)籌備階段(年月――校慶日前2個月)
1.建立各地校友聯絡站,編輯《校友通訊簿》。設立校友網站
2.編撰校史,編印畫冊,編輯《校慶專刊》,制作光盤(專題片),設計確定校慶紀念品,出版發行校史
3.布置校史陳列館
4.組織校園環境美化,校舍整修
5.組織文藝活動排練和師生活動布展
(1)“二十年榮譽與夢想”*大學20年的發展歷程主題圖片展。突出“成就”“榮譽”。
(2)準備校慶文藝晚會活動,開展校友座談會
6.制訂學術交流活動方案,開展科技成果洽談,組織學術報告和專家論壇
7.組織實施規劃項目和校園景觀項目
8.繼續籌集校慶活動相關經費,設立專項基金
9.聯系落實領導題詞,確定重要領導、來賓和重要校友名單10.制訂校慶活動具體實施方案
11.完成學校校慶領導小組確定的其它任務。
(三)慶典階段(校慶日前2個月――校慶日)
1.邀請領導、來賓、校友
2.編印(出版)校史、校友錄、學術報告集(1)在校慶日舉行首發儀式
3.起草校慶文稿,印制文字資料
4.召開新聞發布會,在各種媒體上加大校慶宣傳力度(1)邀請新聞媒體參加校慶活動
5.登記接收禮品和錢物并進行展示
6.在校慶日舉行慶祝活動(1)市領導、各部門負責同志出席,新聞記者也參加,全球校友出席具體安排:a.唱校歌b.校長致辭,市領導,知名校友致賀詞c.學校舉行校慶紀念封、郵票首發式d.舉行全球校友會,由知名校友回憶歷史e.舉辦校友大型酒會(2)“慶祝*大學成立二十周年”文藝演出晚會。體現“榮譽”“團結”“夢想”主題。以活動的形式加強反映出學校的成果與學校的優勢。也成為凝聚校園情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3)*大學大型簽名活動。發動和號召屆時到會的所有實驗師生的簽名活動,體現“母校情深”的統一,表達出“我以*大學為榮”的自豪感。校慶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組成結構校慶籌備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宣傳組、材料組、校友聯絡組、項目規劃組、學術活動組、環境與建設組、籌款與經費組、文藝與師生活動組等9個工作組,各學院成立本學院校慶籌備工作小組。
經費預算本次校慶活動公關費用預算如下:前期活動費用元校慶日費用元領導小組費用元推廣宣傳費用元校慶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名單校慶委員
會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