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材料分析題總結

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材料分析題總結

2024-08-03 閱讀 2864

材料分析題可能出的問題及答案

例如下列這樣的問題,都可以用下面的答案來回答。

一、問題一:請從教育觀的角度評析這個老師的教學行為(綜合素質教材第8頁)

問題二:請從職業理念的角度評析這個老師的教育行為

問題三:結合以上案例,談談在教學實際中應該怎么做

問題四:分析甲乙兩位老師不同的學生觀、教師觀

問題五:運用教育理念的相關知識對該教師的行為進行評析

問題六:請從正確的教師觀角度,談談如何改進教師工作

(案例主要是講教師忽視素質教育,而只重視成績;或者學生不參加集體活動,這是反面教材。正面教材就是老師用各種創新手段來教育學生。這些都適用于下面這個答案,寫的時候要結合材料)

答:素質教育觀理念:

(1)面向全體學生,把全體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關注每位同學的發展,注意因材施教,而不是面向少數成績優秀的學生而忽視大部分學生。

(2)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不是只注重知識傳授,忽視德智體美的發展,也不能僅以學習成績作為評價的主要標準,甚至是唯一標準。

教育觀:要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觀。在教育取向上,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還要重視基本態度和基本能力的培養。尤其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上,要重視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學習的興趣的培養以及學生個性的發展。

學生觀:要把學生看成是發展的人、獨特的人、具有獨立人格意義的人,而非單純的只是容器。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地發揮學生的能動性,促進其發展。要尊重、信任、引導、幫助每一個學生,實現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

教師觀:教師應該有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從課程的重視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從“教書匠”轉變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實踐者。這就要求教師應該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思想;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鉆研也為,用于探索創新;主義研究與反思,探索課堂教學中的創造性。

二、問題:請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分析*的行為

答:職業道德:(參考綜合素質教材第77-78頁)

這道題應該結合材料給出的內容這樣答:徐老師的行為充分踐行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具體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第一,“關愛學生”。徐老師講全身心的愛投入到工作中,激勵學生取得好的成績,體現了關愛學生;第二,“愛崗敬業”徐老師用休息的時間不知疲倦的為學生補課,體現了他愛崗敬業;第三,終身學習。徐老師年過半百仍學習新知識,體現了終身學習;第四,愛國守法,第五,教書育人,第六,為人師表等等

(如果考試中的材料體現了職業道德中的例如“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等都要寫出來)

三、問題: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的意義

有利于提高教師素質;有利于強化教師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有利于凈化教育行業風氣,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四、問題:請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來分析以上行為侵犯了老師的哪些權利

答:

(1)教育教學權,教師享有“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的權利”

(2)學術研究權,教師享有“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的權利

(3)指導評價權,教師擁有“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成績的權利”

(4)報酬待遇權,教師享有“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帶薪休假的權利”

(5)參與管理權,教師擁有“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不能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的權利”

(6)進修培訓權,教師享有“參加錦繡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的權利”

(考試中的材料侵犯到老師權利的哪幾條就寫哪幾條)

五、問題:如何對待后進生?

(后進生是那些學習成績和思想品德都很差的學生。存在逆反心理)

答:

(1)關心熱愛與嚴格要求相結合;

(2)培養和激發學習動機;

(3)善于發掘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爭搶其自信心和集體榮譽感。

(4)針對后進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對癥下藥。

(5)對后進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6)提供范例,增強是非觀念。

具體做法是:

(1)主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是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的極為重要的前提和條件;在信念的基礎上展開全面調查,了解該生壞習慣形成的原因

(2)全面、辯證的看待后進生,要挖掘后進生身上的積極因素;為后進生轉化創造條件;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爭取家庭的配合與支持,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依靠、發揮班集體的力量等

(3)注意教育的長期性和連貫性。在低谷是,應注重培養自制力;在進步是,應予以鼓勵,看到不足,再復發時,應確立信心。

篇2: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認定考試試講指導說課

教師資格證考試中的說課,即是所謂的試講環節,不是對課文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而是要你在講臺上說出你怎么給學生講課。

說課,是先在指定教室候考,到時間老師帶去抽文章,然后在專門的備考教室準備50分鐘,之后到說課教室說課10-15分鐘。

說課,就是教師口頭表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理論根據。從說課的內容和性質來看,它同備課、上課有許多共同之處,但也有其特色。這里擇其主要特點作一介紹。

說理性:

備課,可以從教案看出“怎樣教”;上課,可以從課堂教學看出“怎樣教”。而說課不僅要說出“怎樣教”,還要說清為什么這樣教”,要讓聽者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是說課區別于備課、上課,形成獨有特征的主要方面。說課要求教師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四個方面分別闡述,而且特別強調說出每一部分內容的“為什么”,即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理論知識去闡明道理。

關于說課準備:

首先,考試的教材是高二的與你要考的科目相應的教材,比如考語文考試就用高二的語文教材。其次是可以選上下冊,即可以選上冊,可以選下冊,不指定。然后評審老師在你選定教材里選一篇給你去準備。第三,在備考教室備考時主要時寫教案。關于教案可以在考試前幾天準備的時候各種文體(語文為例)的教案都試著寫一下,到時不會生疏不會摸不著頭。第四,資料的準備,可以到網上下,可以找相應的教師參考用書。這很重要。

說課注意環節:

注意教案的編寫;

注意對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的表述;

注意是說課,時時提到怎么樣給學生講,這樣給學生講的原因和意義,時時注意是說怎么樣講這堂課,而不是直接在實踐講這堂課;

注意聲音洪亮,表情大方,動作得體;注意板書設計,以我說的這首詞為例,我僅僅在黑板中間偏上的地方把詞牌和題目以及作者寫出來,沒有多余的板書,因為很簡單,如果字寫的不是怎么好看就盡量避免過多的板書,設計重點框架就是,但要注意要抓住重點;

注意說課時不要照著教案死念,要說明,要講解,眼睛要能大方的看下面的評審老師。

以《念奴嬌。赤壁懷古》為例作個教案范例:

念奴嬌

篇3: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理論模擬試題附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傳統教育學的創始者是(D)

A.杜威B.孔子C.夸美紐斯D.赫爾巴特

2.教育科學體系中的基礎學科是(C)

A.心理學B.教育哲學C.教育學D.教育經濟學

3.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起(D)

A.促進作用B.制約作用C.決定作用D.促進或延緩作用

4.人的發展主要是指人的(C)

A.智力發展B.知識的增長C.身心發展D.體質的增強

5.劃分課的類型的依據是(A)

A.課的任務B.課的內容C.課的方法D.課的活動形式

6.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D)

A.個別教學B.分組教學C.模擬教學D.課堂教學

7.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礎是(B)

A.道德認識B.活動和交往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

8.班主任在組織班級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C)

A.決定作用B.領導作用C.紐帶和橋梁作用D.核心作用

9.課外校外教育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B)

A.延伸B.必要補充C.發展D.改革形式

10.學生的主體性最主要地體現在(C)

A.自覺性B.獨立性C.創造性D.能動性

教育理論模擬試題(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括號內。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獻是我國的(C)

A.《論語》B.《大學》C.《學記》D.《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論”的代表人物是(D)

A.孟祿B.洛克C.盧梭D.利托爾諾

3.教育要適應人的發展的順序性規律,應做到(A)

A.循序漸進B.因材施教C.教學相長D.防微杜漸

4.在教育目的問題上,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的主張體現了(A)

A.社會本位論思想B.個人本位論思想C.社會效益論思想D.教育無目的論思想

5.廣義的教育制度是指(D)

A.學校教育制度B.高等教育制度C.社會教育制度D.國民教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張中,比較準確地體現了啟發性教學原則的是(C)

A.學不躐等B.各因其材C.開而弗達D.溫故而知新

7.教師通過創設良好的環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熏陶和感染以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D)

A.品德評價法B.榜樣示范法C.實際鍛煉法D.陶冶教育法

8.尊重信任學生是教師的(C)

A.知識素養之一B.能力素養之一C.思想品德素養之一D.基本任務之一

9.在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之外,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實施的各種有目的、有計劃、

有組織的教育活動是(D)

A.課外教育B.校外教育C.業余教育D.課外校外教育

10.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B)

A.備課B.上課C.布置作業D.成績評定

11.心理現象就其產生方式是(B)

A.精神活動B.反射活動C.意識活動D.技能活動

12,下列選項中哪種是一般能力?(A)

A.觀察力B.曲調感C.節奏感D.色調感

13.狼孩的心理障礙主要原因是(D)

A.缺乏營養B.遺傳因素C.狼的影響D.缺乏社會性刺激

14.勤奮和懶惰屬下列哪種特性?(B)

A.氣質B.性格C.能力D.興趣

15.長時記憶的遺忘屬于下列哪種障礙?(D)

A.生理性障礙B.心理性障礙C.存儲性障礙D.提取性障礙

16.注意的穩定性是注意品質的哪種特性?(C)

A.廣度B.強度C.時間D.空間

17.直觀時運用變式方法的目的是(D)

A.激發興趣B.引起注意C.豐富想象D.區分本質與非本質特征

1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種情緒狀態?(A)

A.心境B.激情C.應激D.熱情

19.個性結構的核心成分是(C)

A.能力B.氣質C.性格D.興趣

20.聽覺中樞位于(C)

A.額葉B.頂葉C.顳葉D.枕葉

教育概論模擬試題(三)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括號內。

1.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論演說的教育》,其作者是(B)

A.柏拉圖B.昆體良C.夸美紐斯D.蘇格拉底

2,近代最早一部系統論述教育問題的專著是(C)

A.《教育論》B.《教育漫話》C.《大教學論》D.《普通教育學》

3.“現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B)

A.洛克B.杜威C.斯賓塞D.夸美紐斯

4.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A)

A.課堂教學B.個別教學C.小組教學D.現場教學

5.我國實行的第一個現代學制是(B)

A.壬寅學制B.癸卯學制C.壬戌學制D.壬戌癸丑學制

6.在教育目的問題上,法國教育家盧梭的主張體現了(B)

A.社會本位論思想B.個人本位論思想C.社會效益論思想D.教育無目的論思想

7.決定教育性質的因素是(C)

A.生產力發展水平B.社會意識形態C.政治經濟制度D.民族文化傳統

8.只要人類社會存在,就一定有教育,這說明教育具有(C)

A.歷史性B.階級性C.永恒性D.繼承性

9.德育原則是有效地進行德育工作必須遵循的(D)

A.基本規律B.基本方法C.基本途徑D.基本要求

10.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B)

A.備課B.上課C.個別輔導D.布置作業

11.“強、平衡、不靈活”的神經類型與下列哪種氣質類型對應(C)

A.多血質B.膽汁質C.粘液質D.抑郁質

12.心理狀態是從心理過程向個性心理特征轉化的哪個環節?(B)

A.開端B.中間C.終端D.外部

13.識記過的內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認或回憶是(B)

A.暫時遺忘B.永久遺忘C.干擾遺忘D.逆向遺忘

14.“入芝蘭之室,久聞不知其香”是(C)

A.知覺B.嗅覺C.嗅覺適應D.嗅覺感受性

15.下列哪個選項是影響深度知覺的雙眼線索?(D)

A.線條透視B.空氣透視C.運動視差D.視軸輻合

16.注意的兩個最基本的特點是(B)

A.指向性與選擇性B.指向性與集中性C.緊張性與集中性D.緊張性與選擇性

17.“一題多解,演繹推理”是(D)

A.再現思維B.求同思維C.輻合思維.D.發散思維

18.“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下列哪種情感?(A)

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熱愛感

19.個人同時面臨兩種有意義的活動目標,二選一的沖突是(A)

A.雙趨式沖突B.雙避式沖突C.趨避式沖突D.多重趨避式沖突

20.狗聽到主人喚它的名字就跑過去是(C)

A.無條件反射B.本能的行為C.第一信號的條件反射D.第二信號的條件反射

教育理論模擬試卷(四)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現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A)

A.杜威B.陶行知C.布魯納D.柏拉圖

2.世界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文獻是(C)

A.《論語》B.《大學》C.《學記》D.《師說》

3.普及教育始于(C)

A.原始社會B.奴隸社會C.資本主義社會D.社會主義社會

4.人對環境影響的接受是一個(B)

A.積極過程B.能動過程C.被動過程D.主動過程

5.班級授課制在我國始于(B)

A.明初B.清末C.辛亥革命時期D.新中國成立

6.智育中的“智”是指(B)

A.知識B.知識技能和智力C.智力D.技能

7.古人所說的“學不躐等”體現了(C)

A.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B.啟發性教學原則C.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D.鞏固性教學原則

8.教師教育觀的核心是(D)

A.質量觀B.素質觀C.教學觀D.學生觀

9.德育是指教育者培養受教育者(D)

A.政治觀點的教育B.思想品質的教育C.世界觀的教育D.品德的教育

10.班集體形成的主要標志是(C)

A.組成集體領導核心B.開展了班級活動C.形成班集體正確的輿論

D.全班支持班主任工作

教育理論模擬試卷(五)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啟發式教學最早可見于(A)

A.孔子B.柏拉圖C.杜威D.盧梭

2.學校教育產生于(B)

A.原始社會B.奴隸社會C.封建社會D.資本主義社會

3.教育生物起源論和教育心理起源論之所以反科學,是因為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否定了教育的(B)

A.階段性B.社會性C.永恒性D.繼承性

4.教師的表率作用主要體現在(A)

A.言行一致B.衣著整治C.個人魅力D.舉止端莊

5.評定學生操行是班主任工作的(C)

A.前提B.基礎C.方法D.中心

6.學校德育的主要途徑是(B)

A.課外活動B.各科教學C.政治課D.班主任工作

7.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起動力作用的主要因素是(C)

A.道德認識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為

8.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主要是通過(B)

A.直接感知事物B.間接經驗C.學生的實踐活動D.交往

9.在青少年學生的各個年齡階段中,少年期是指(B)

A.10、11~11、12歲B.11、12~14、15歲C.13、14~15、16歲D.7、8~9、10歲

10.我國封建社會官學的最顯著特點是(C)

A.封閉性B.壟斷性C.等級性D.階級性

教育理論模擬試卷(六)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教育是一種(D)

A.生物現象B.心理現象C.自然現象D.社會現象

2.教育學的源泉是(C)

A.教育理論B.教育規律C.教育實踐D.教育需要

3.學科課程的代表人物是(B)

A.布魯納B.赫爾巴特C.羅杰斯D.贊可夫

4.影響教育事業的發展規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社會(A)

A.生產力B.政治制度C.經濟制度D.意識形態

5.古希臘的雅典教育比較重視對年輕一代進行(D)

A.軍事體操教育B,政治哲學教育C.天文數學教育D.多方面發展教育

6.我國最早采用班級授課制是在(A)

A.1862年B.1901年C.1911年D.1949年

7.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B)

A.備課B.上課C.作業檢查D.成績評定

8.研究德育過程,主要是探索德育的(D)

A.目標B.內容C.方法D.規律

9.對學生進行德育的特殊途徑是(C)

A.社會實踐B.各科教學C.班主任工作D.課外活動

10.在近代教育史上,認為教學主要應訓練學生思維而輕視傳授知識的理論被稱為是(C)

A.現代教育理論B.傳統教育理論C.形式教育理論D.實質教育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