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委員會職責
家長委員會職責
1、定期研究學校教育工作和家長學校工作,協助學校落實教學工作計劃,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推動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
2、理解學校辦學理念、發展目標和培養目標,并協助學校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3、負責聯系學生家長所在的機關、廠礦、社區等單位,發動這些單位的力量幫助學校,動員社會力量關心支持學校發展。
4、及時了解、掌握學校教育教學的工作動態,收集和反映家長們所關注的問題,向學校提出合理化建議,為學校發展獻計出力。協調家校關系,促進家校間的相互了解和交流,解決矛盾,促進工作。
5、熱心支持和參與學校的各項重大教育活動,協助學校加強科學管理。
6、協助舉辦家長學校,普及家庭教育知識,改進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質量。
7、學校每學期兩次向家長綜合匯報教育教學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和要求等方面。
家長委員會名單
會長:楊梁
副會長:肖正
組員:朱自
篇2:區實驗中學學校家長委員會委員職責
實驗中學學校家長委員會委員職責
1、了解學校教育工作現狀,研究、探討孩子成長的特點、教育規律,積極參加家長委員會的活動,不無故缺席,認真參加會議,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積極獻言獻策。
2、要舉止文明,情趣健康,言行一致,敬業進取,各方面為子女做榜樣。
3、保持家庭和睦,創建民主、平等、和諧的關系,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以利于學生健康成長。
4、愛護、關心、嚴格要求子女,對待子女要:不溺愛、不縱容、不打罵、不歧視,善于理解寬容子女,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
5、幫助學校發展社會實踐、國防教育和勞動教育基地,開辟第二課堂,促進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能力的提高和熱愛祖國、熱愛勞動的優秀品質的培養。
6、學校家長委員會委員是年級段家長委員會重要成員,要代表年級段所有的學生家長在校家長委員會會議上發言。要與班主任和年級段長密切聯系,積極協調家長之間、社會部門與學校、班級之間的關系,促進社會、學校和家庭三位一體教育網絡建設。
7、學校家長委員會委員是班級家長委員會重要成員,要與班主任密切溝通,并積極聯系本班所有的學生家長,與他們充分交流意見、討論,形成共識,促進班級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篇3:小學家長委員會活動實施方案
小學家長委員會活動實施方案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伸陣地,學校教育質量的好壞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配合,為此,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網絡體系,增強家庭與學校之間的有效溝通,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創建和諧校園,特制定此方案。
一、工作理念
為了孩子的發展,為了學校發展,為了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組織機構
學校管理機構
主任:校長隋中民
成員:各班班主任
校級家委會:由每班推薦1到2名班級家委會成員組成。設主任委員1名,副主任委員2名,委員4―6名。
班級委員會:由各班熱心班級工作的5―7名家長組成,設主任委員1名,委員2名。
三、權利與職責
(一)、學校管理機構的權利與職責:
1.每學年至少召開兩次以上或每學期召開一次家長委員會會議匯報學校階段性工作情況,聽取并研究討論家長代表委員們的意見和建議。
2.每學期開展一次調查問卷
活動,通過調查問卷使家委會成員了解校情、教情、學情,向家長征求辦學意見,積極對待家長的合理化建議。
3.收集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經驗和案例,每學期組織一次家教方法介紹交流會,配合學校辦好家長學校,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二)、校級家委會的權利與職責:
1.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與思路,明白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
2.聽取學校有關工作的匯報,收集家長對學校管理及教師教育教學等方面的意見或建議,并及時予以反饋。
3.協調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關系,促進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
4.強化家校聯系,最大限度地引導家長學習家庭教育理論,充分發揮其引導、指導、教育孩子的作用,配合學校共同實現科學育人。
5.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大型活動,如:兒童節、運動會、藝術節等,及時了解學校的教育教學情況。
6.維護學校形象,提升學校品牌。家長是學校形象的維護者,學校品牌的宣傳者,家長委員會要協助學校及時把辦學情況反饋給家長,幫助學校打造良好的教學品牌而努力。
(三)、班級家委會的權利與職責:
1.了解班級的教育教學情況,明確班級的教育目標。
2.為班級建設與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為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出謀劃策。
3
.反映家長的意見,協調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形成教育合力。
4.積極參加班級活動,并能主動協助班主任做好準備工作。
5.幫助班主任做好班級事務性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