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自然拼讀主題培訓心得體會
20**年3月28日,我通過教育局組織的“自然拼讀法”的主題培訓,使我對phonics教學有了一個更清晰、系統的認識,對我的教學實施起著指導作用。這次培訓通過以鮮活的課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對自然拼讀法得到進一步得到理解。通過這個課程的學習,給我最大的啟示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通過自然拼讀法來培養學生的拼讀、拼寫以及閱讀能力是非常有效而且必不可少的。
自然拼讀法又稱phonics,是根據語言發音的自然規則歸納而成的一種發音學習方法。它主要是建立一種單詞與發音之間的直覺關系,讓孩子做到不借助音標就能見字拼音,聽音拼字。自然拼讀法的基本原理是要求學生掌握代表英語44個基本音的字母和字母組合以及一些英語拼寫和讀音關系的基本規律,讓學生看到一個英語單詞,就能讀出來;或者,想到一個單詞,就能按照規律拼寫出來,按發音記單詞,從而大大提高了認單詞和記單詞的速度,幫助更好地朗讀。一旦掌握了這種方法,在英語單詞學習方面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進而,對學生的閱讀、書寫和學習信心和策略產生積極的影響和作用。因此,通過自然拼讀法來培養學生的拼讀、拼寫以及閱讀能力是可行而且必要的。
在自然拼讀中,我們教師在課堂上重點要教的是:
1、滲透26個字母的常規發音。2、學會元音字母a、e、i、o、u在開閉音節中的發音。
3、教學生常見的元音及輔音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以及一些常見的詞綴。
4、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音標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教字母發音“先輔后元”,使學生感到Phonics并不難學。
5、從詞匯中尋找字母及其組合的發音規律,自主認讀。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感悟并發現英語字母的發音規律后,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去發現單詞內部字母組合發音的一般規律和單詞拼讀規律。
6、在教學中將音素與單詞相結合,并配以圖、身體語言、表情動作、歌謠、游戲及小故事,激發學生的拼讀興趣,拼讀效果好。
除此之外我們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采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如聽讀音選單詞,找出字母之間關系密切的朋友,標出清濁輔音字母,按規律劃分音節,標出弱讀音節的讀音,按讀音歸類單詞等等。通過系統有趣的拼讀練習便于學生熟悉和掌握復雜的規律。
英語自然拼讀法是一種完整的英語學習法,從語音入手,直接學習字母及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規則,通過潛移默化的教育方法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思考能力。孩子們掌握了英語自然拼讀技巧,就可以很快學會拼讀不認識的單詞,提前進入閱讀領域,使英語學習變得簡單、快樂、有趣。
篇2:教師學習心得《復習課教學有效性研究與實踐》培訓心得體會
三月六日上午,孫紅保主任蒞臨我校,在我校文體中心給大家進行培訓,主題為復習課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與實踐。
要想上好復習課,首先要明確什么是復習課,復習課與新授課有什么區別,孫主任用一幅畫軸來幫助我們理解新授課與復習課的區別,新授課是先點后面,在探究、歸納中建構概念,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是一幅正在打開的畫。復習課是先面后點,在應用、演繹中深化概念,先見森林,后見樹木,是一幅已經打開的畫。
復習課有整合、深化的功能,要想上好復習課,要有一定的教學策略,注意以下幾點:
一、目標設置要有階段性和針對性
最低目標就是要讓學生理解、掌握老師本課講過的內容,核心目標是對概念、原理、規律、方法及學科體系的深層理解和應用。明確課標、考綱、歷年中考試題的功能。剖析本專題在教材、知識結構中的地位、主要涵蓋的考點及能力要求、明確新老課程的差別、及其在歷年考試的題型、題量、分值、命題特點及趨勢、及本班學生的主要薄弱環節。
二、教學方法要科學有效
從“就題論題”(孤立)→“窺一斑而現全豹”(網狀關聯)
從“老生常談”(燙剩飯)→“換一個角度看問題”(靈活性,豐富、提升認識角度與水平)
從“知識、方法體系的堆積”(識記能力)→“讓學生參與知識、方法體系的建構”(建構問題解決模型,認識思路)
從“邊講邊練”→“邊講小練,講后再練”(結構/體系化)
從“小組討論”→“獨立思考+典型交流”(環境逐漸封閉)
從“小組間任務異質”→“小組間任務同質”(人人發展)
三、評價的功能要清晰
教師科學提問,暴露問題,促進自我反思,關愛、信任學生,幫助學生發現自身薄弱環節、有利于學生樹立自信心、為每一位學生量身定做問題解決方案,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篇3:小學老師《簡快輕松教與學》培訓心得體會
今年暑假,我們全校教師一起參加了第三期的輕松教與學的培訓。對于這次培訓,我是帶著一種仰慕的心情參加的,因為這次主講的老師是簡快身心療法的李麗英導師,她今年已經66歲了,依然神采飛揚的堅持三天站在我們面前授課,她的精神,她的能量場帶給我的是無限的正能量,感恩李老師,感恩這次培訓!
麗英老師帶給我的除了理論知識,還有方法和技巧;除了身體的互動,還有精神上的愉悅。我的收獲有許多,今天就簡單談以下幾點:
1.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就是架起心靈的橋梁“溝者,渠也;通者,連也”我記得李老師教我們溝通的關鍵是文字意義占7%,語音語調占38%,而肢體動作占55%,她用一系列的活動練習來驗證這點,在今后的工作中和生活中,我也會牢記這點更好的和家人、學生去溝通。
2.李老師解讀的“錯”字和“敗”字讓我印象深刻。她說錯就是過去的錯誤里有金子,而敗字的解釋更有意思,“成功的背后有寶貝。”以后我也可以把這個講給學生們來鼓勵他們不怕挫折和失敗。
3.學習李老師有效溝通的八大要訣,其中有兩條我印象很深刻,第一:說得對不對沒有意義,說的有效果才是重要的。第二,問自己:這樣做會使事情的效果更好還是更壞?學習之后,我用這些運用到生活中。例如和兩歲多女兒的談話,我不再盲目的發火,學會了先想后說,也就是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處理事情。我學會靜下心來陪伴孩子,不但是在孩子身邊,還要走進孩子的心靈,找到她錯誤的根源,幫助她糾正才是最主要的。也就是李老師所說的:我愛我的孩子,愛她如是,不能愛她如我所愿。
4.在各式活動練習中,記憶猶新的是錄像機說話訓練,只說出看到的客觀事實,不添加自己的感情色彩,這點收獲我想今后可以運用到班級管理當中去,當學生出現問題時,不要添油加醋的咆哮,要做到對事不對人,這樣才能讓失足學生信服。
5.如何對待負面情緒?例如對待憤怒,可以接受自己面對的事情,改變自己,做一個有足夠能量的人,學會把你的力量逼出來,才可以為自己做事;對待痛苦,可以指引我們去尋找一個擺脫的方向;對待失望,學會接受自己,接受一切;對待悲傷,從失去里取得力量,指引方向,使我們更能珍惜自己,仍然擁有化悲痛為力量,提醒我們可以活的更好,學過這些,我的心靈得以凈化和升華,我變得更加開朗。
短暫的培訓過后,我思考的是如何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聯結他人,走進自己,靜靜地冥想,抽空和自己面對面,鼓勵自己安慰自己,我想學以致用才是對此次培訓最好的交代!今后的工作,這將成為我堅持的法寶,我會更加堅定執著的走在輕松教與學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