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校園禮儀月活動實施方案
根據區教委關于開展“校園禮儀月”實踐活動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學校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為貫徹區教委有關精神,進一步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禮儀素養,將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與愛國主義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傳統美德教育、行為規范教育及學校的其他教育教學活動緊密結合,促進良好校風、教風、學風的形成,在全校師生員工中普及禮儀常識,提高禮儀意識,加強禮儀實踐,并通過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使學生成為文明禮儀行動的先鋒隊,使學校成為文明禮儀的宣傳和示范窗口,為營造現代化綠色都市,實現北京*人文奧運做出貢獻。
二、活動內容:
1、學習宣傳
(1)利用校會、班會、隊會、教師政治理論學習時間舉辦文明禮儀知識講座,普及文明禮儀知識。
(2)充分利用校園廣播站、黑板報、宣傳欄等,加強文明禮儀知識的宣傳。
2、制定規范
(1)深入貫徹中學生《守則》、《規范》,作為文明禮儀教育的重點。
(2)結合我校教師職業特點,制定教師文明禮儀規范,發揮教師在文明禮儀教育活動中的示范作用。
3、開展活動
(1)利用新學年開學和新生入學之際,采取多種形式開展禮儀教育,使學生一入學就受到禮儀、禮貌、禮節教育,給全體學生尤其是起始年級新生上好文明禮儀第一課。
(2)開展校園環境的凈化、美化、綠化活動,對校園進行整體規劃。由德育教師抓育人,后勤人員抓綠化,美術教師抓美化,衛生教師抓凈化,各負其責地全面開展文明禮儀活動。
(3)在學生中開展以“日常行為講規范、人際交往講禮儀、社會活動講公德、自身修養講文明”為內容的“四講”活動。
(4)在全體教師中開展“講文明、樹形象、展風采”的活動,并要求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嚴格用《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自己,做文明禮儀的示范者、引導者。
(5)充分利用校會和班會和團隊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活動。
(6)加強對學生的文明禮儀、衛生習慣、遵紀守法等行為規范的評比。
三、活動安排
9月份:
1、制定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方案,以“文明禮儀月,爭做好少年”為主題,組織開展學習活動,通過班會和校會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與自己日常生活和學習密切相關的校園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等方面的知識。
2、培訓學生宣講員,利用課余時間通過校園廣播,向全校師生宣傳“講文明,講禮儀”。并深入社區和家庭進行文明禮儀的宣傳活動。
10月份:
1、組織青年教師參加“講文明、樹形象、展風采”文明禮儀競賽活動。
2、組織學生以文明禮儀為內容進行演講、繪畫、書法等活動。
3、總結、評選表彰師生文明禮儀標兵,展示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成果。
篇2:小學文明禮儀月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根據《越城區開展未成年人“灑掃應對”主題教育的實施意見》,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工作思路,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同時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禮儀,提升學生文化素養和文明程度。
二、“應對”內涵
“灑掃應對”出自《論語`子張》:“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未也”,是儒家教育、學習的基本內容之一。“灑掃應對”是指通過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來培養學生愛勞動、有禮貌的好習慣、好品德。其中“應對”就是指讓學生在待人接物方面、生活禮儀方面學會謙恭待人的禮節教育。
三、活動時間
4月11日――5月10日
四、活動內容及安排
(一)營造氛圍,渲染文明
1、主題活動啟動儀式:4月15日國旗下講話時召開“應對禮儀,文明你我”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向全校師生發出“應對禮儀,文明你我”倡議書。
2、4月24日中午“鏡湖娃”紅領巾廣播臺播音:文明禮儀專輯,擴大宣傳力度。
3、學校向學生推薦有關文明禮儀的圖書、鼓勵學生學習禮儀知識。
(二)開展活動,學習禮儀
各班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文明禮儀”活動,全體師生積極參加支持活動,通過活動培養學生講禮貌的好習慣、好品德。
1、舉行一次“文明禮儀”主題班隊會
各班舉行一次“應對禮儀,文明你我”主題班隊會,培養青少年尊敬師長、孝敬父母、關愛伙伴、誠實守信的優良品質。
2、讀一本“文明禮儀”的圖書
利用早自習、課外時間,組織學生讀一本文明禮儀的圖書或雜志,如《三字經》、《弟子規》、《文明禮儀讀本》等。
3、做一份“文明禮儀”作品
活動是教育實踐,作品是教育實踐的成果之一,建議更多的學生參與作品制作,真正達成活動的教育目的。
1―2年級:畫一幅“文明禮儀”宣傳畫(16k)
3―4年級:做一張“文明禮儀”書簽
5―6年級:創作一句“文明禮儀”宣傳語
(每班擇優3幅作品,4月26日前上交德育處)
(三)、禮儀踐行,形成特色
1、每位學生人手一份《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學習,并把學習到的知識賦予行動。
2、各班選出1名禮儀督察員,負責監督班級同學的日常文明習慣,及時制止和糾正不文明行為,宣傳文明禮儀知識,共創文明校園的良好氛圍。
3、禮儀值周老師與禮儀崗同學每日督察全校學生的文明用語、用餐禮儀、課間文明活動等,提高檢查力度,對于不文明現象,及時下發提示單,以便同學及時改正。
4、開通“陋習臟話”曝光臺,每天由禮儀值周老師、禮儀崗同學、德育處督導小組提供不良現象,在oa公示曝光。
(四)、家校合作,日行一孝
在家庭,開展“日行一孝”教育。開展“我為媽媽(爸爸)過節日”、“我為媽媽(爸爸)洗洗腳”、“我當一天家”、“與父母說說知心話”等活動,養成勤動手、多交流,孝順父母、報答父母的美德習慣。
紹興市鏡湖小學
*年4月10日
篇3:山語銀城實驗幼兒園文明禮儀月活動方案
一、活動背景及目標:
文明禮貌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的行為規范與準則,良好的文明禮貌是人必備的基本素質。在這春意盎然的三月,我園以3月5日學雷鋒日、3月8日婦女節、3月12日植樹節為契機,將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活動,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將提高幼兒的道德認知水平,培養幼兒的文明禮貌行為,改善禮儀風貌;讓幼兒了解母親為自己成長所付出的艱辛,懂得如何去感恩媽媽,如何去關愛母親,關愛他人,幫助他人,懂得助人為樂的道理;建立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的意識;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能夠關注他人的情緒,用微笑感染他人。
二、各年級具體活動方案:
中班年級:
1、2月28日――3月4日:各班通過講故事、看圖書等活動,了解雷鋒叔叔的事跡,
體會助人為樂的精神。
2、3月5日――3月11日:
(1)結合"三八婦女節"活動開展"四個一"活動即為獻給媽媽一首詩歌“游子吟”;為媽媽或奶奶畫一幅畫;并說一句祝福的話;回家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要求幼兒回家能做一個聽話、有禮貌的好孩子。
(2)結合“植樹節”,開展家庭親子種植活動:在植樹節到來前夕,在家帶領寶寶一起進行種植活動,并用相片的形式拍攝種植的過程,鼓勵寶寶每天給家里的植物澆水、施肥。
3、3月14日――3月18日以“我的家”為中心,感受爸爸媽媽對自己的關愛,體驗與家人共處的快樂。懂得尊敬,關心父母,愿意為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4、3月21日――3月25日開展了“我來做家務”活動,幼兒通過幫助奶奶,外婆做家務,等實際行動體會長輩的辛苦,尊重長輩,每天使用禮貌用語問候長輩,并每天為長輩做一件小事,學會關愛長輩。
6、3月28日――3月31日“請你來我家”學習一些簡單的主客禮儀,并用適當的語言向客人介紹家人、家里的環境。學
習有禮貌地拜訪,有禮貌地招待客人。并與同伴分享去拜訪別人時好玩的事。
備注:此上活動可以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進行教育,如晨間談話、區角游戲等。
小班年級:
3月5日――3月11日:
(1)3月8日結合"三八婦女節"活動開展"我的好媽媽"活動,為媽媽唱一首歌“我的好媽媽”,為媽媽制作一份小禮物。
(2)結合“植樹節”,開民我為樹木澆澆水活動:為把植樹活動切實的落實在孩子們的身上,舉行“我為樹木澆澆水”活動,在園內通過孩子們親手為樹木澆澆水,并與小樹合影,加深了孩子們對“植樹節”的了解、熟知。
3、3月14――3月18日以“家里的電話”為中心,會使用禮貌用語(您好、謝謝、再見),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氣氛。促進幼兒與人溝通能力的發展。
4、3月21日――3月25日以““特別的電話號碼””中心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并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對家人、同伴的愛。
備注:此上活動可以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進行教育,如晨間談話、區角游戲等。
托班年級:
3月5日――3月11日:
(1)3月8日結合"三八婦女節"活動開展"我的好媽媽"活動,為媽媽唱一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學說一句話來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2)結合“植樹節”,開民我為樹木澆澆水活動:為把植樹活動切實的落實在孩子們的身上,舉行“我為樹木澆澆水”活動,在園內通過孩子們親手為樹木澆澆水,并與小樹合影,加深了孩子們對“植樹節”的
了解、熟知。
3月14日――3月18日開展“我愛我的幼兒園”活動,讓幼兒喜歡上幼兒園,每天使用禮貌用語問候老師,學會關愛老師。
三、園部活動
各年級推薦,評出各班的“文明小天使”,頒發獎狀和小禮物。
四、家園共育事項:
1、送孩子來園時,記得和孩子說“再見”;放學回家時拉著孩子的手,記得跟老師、阿姨、門衛爺爺說“再見”。
2、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文明、安全的學習生活環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不抽煙、不亂扔煙蒂等。
3、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通過禮儀溝通心靈,讓文明成為習慣,拉起小手,筑起大愛,讓文明之花在家園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