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策劃書
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策劃書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大精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挖掘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凝聚中華民族精神命脈、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文化自信的深遠力量,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我們的節日”煥發新時代活力,現將20*年在全局系統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活動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義思想,緊緊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根本,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創新載體、創新形式,推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廣泛開展,著力弘揚扶危濟困、樂善好施、敦親睦鄰等中華優秀傳統美德,著力營造國家富強、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家庭幸福的濃厚節日氛圍,展現新時代“我們的節日”的文化魅力和時代風采,為持續推動精神文明建設、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幸福*做出積極貢獻。
二、活動主題
(一)組織開展以*同志為*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群眾性主題教育活動。局機關、中心、農辦要按照全國宣傳部長和全國文明辦主任會議要求,運用報告會、科技下鄉、門戶網站展示等形式,運用人們節日團聚時機開展看身邊變化、看家庭變化等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廣泛宣傳“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宣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宣傳黨中央舉旗定向、謀篇布局、攻堅克難、強基固本,不斷開創黨和國家事業新局面的新實踐新成就,引導廣大干部職工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統一思想、統一意志、萬眾一心、艱苦奮斗,共同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二)精心組織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利用各個傳統節日有利時機,組織人員走訪慰問全國、省、市道德模范、先進典型、身邊好人等公民道德建設先進人物,大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和高尚品德,在全社會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實際困難,為他們送去節日祝福。積極組織開展各種關愛生活困難群眾活動,組織開展慰問孤寡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等活動,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他們的心坎上,讓他們過舒心、溫暖的節日,起到“關心一人、溫暖一戶、帶動一片”的社會效果。
(三)著力深化志愿服務活動。大力弘揚助人為樂的中華傳統美德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節日期間組織志愿者廣泛開展便民志愿服務、親情關愛志愿服務、文化體育志愿服務、關愛留守人員志愿服務、環境秩序志愿服務、平安建設志愿服務等。重點要以歡度節日、家政服務、文體活動、心理疏導、醫療保健等為主要內容,做好幫扶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民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工作,讓他們真切感受到社會關愛和人間真情。
(四)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堅持因地制宜、就近就便,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突出單位特色、干部職工廣泛參與的文化活動。組織開展體育健身、美術攝影等活動,積極推廣優秀民間文化藝術。落實好“結對子、種文化”活動,積極邀請文化演出隊、文化能人到幫扶聯點村開展演出活動,豐富群眾節日文化生活。
(五)深入扎實把文化送到基層。配合組織好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科教文體法律衛生“四進社區”等活動,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技文化產品。組織協調科技館、科普教育基地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通過開展流動服務,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文化服務。
(六)積極組織結對扶貧。要自覺履行社會責任,以扶貧攻堅為契機,開展結對精準扶貧,切實為改善貧困鄉村群眾生活作出貢獻。要從貧困村實際出發,發揮自身人才、信息、項目、資金等方面優勢,堅持“輸血”與“造血”、扶貧與扶智、治標與治本相結合,綜合運用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文教扶貧、科技扶貧、捐贈扶貧等多種方式,激發貧困地區群眾脫貧干勁,提高群眾自我發展能力。
(七)倡導節儉文明過節。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深入反對“四風”,廣泛宣傳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品德,倡導綠色低碳消費理念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培養和諧文明、友善關愛、風清氣正的人際關系,抵制賭博、封建迷信、鋪張浪費、大操大辦、炫富攀比等不良社會習氣,引導廣大干部職工過安定樣和、節儉文明的節日。
三、活動內容
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節日活動,要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和引導作用,以中華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為切入點,在全局開展豐富多彩的經典誦讀、節日民俗、文化娛樂和體育健身等活動,推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在全局深入開展。
(一)春節、元宵節。突出崇德向善,團圓平安、尊老愛幼的主題,開展以*同志為*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主題教育活動,營造家庭和睦、安定團結、歡樂祥和的喜慶氛圍。一是開展扶貧濟困“送溫暖”活動。組織志愿者深入基層,慰問走訪聯點貧困戶、困難職工、離退休老干部職工,讓他們在節日期間切實感受關愛和溫暖。二是開展送科技下鄉。圍繞“為民解難,科技致富”,為農民群眾送上一份節日禮物。三是豐富節日文化生活。以經典誦讀、讀好書、文藝、娛樂等活動,增強干部職工對民族傳統節日的喜愛,加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四是開展網上拜年。利用工作群向親朋好友、同事、同學等發送新年寄語、電子賀卡,表達祝福。
(二)清明節。突出紀念先人、緬懷先烈的主題,引導干部職工正確認識和理解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革命傳統,慎終追遠,珍惜幸福生活。一是開展“追尋英烈足跡,傳承民族精神”網上祭奠活動。充分發揮西路軍烈士陵園、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通過為革命先烈掃墓,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引導干部職工牢記革命宗旨,表達對英烈的感恩和敬仰。二是開展“文明祭奠我先行”祭奠活動,引導干部職工在祭祀活動中一切從簡,形成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風。倡導用鮮花、植樹、手機短信、網上掃墓和家庭追思會等新型祭奠方式,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之情。三是組織干部職工開展植樹綠化、沐春踏青等活動,引導干部職工走近自然、關愛自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三)端午節。廣泛開展“過端午、話祥和”節日民俗活動,充分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積極組織開展健康科普宣傳活動,增強干部職工的愛國情感,提高干部職工的科學意識。一是組織開展“送溫暖、獻愛心”志愿服務活動。組織黨員志愿者深入社區、鄉村,為貧困戶、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孤寡老人、殘疾人士送去溫暖,陪他們在歡樂祥和的氣氛*度端午佳節。二是開展“崇尚科學文明過端午”活動。深入社區、鄉村開展衛生健康知識宣傳普及活動,宣傳防治傳染病等知識,普及日常衛生保健知識。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組織開展愛國衛生義務勞動,發動廣大干部職工對環境衛生區域、辦公室等公共環境進行清掃,清除衛生死角,營造整潔、優美、文明的市容環境,提升城市文明形象。三是組織廣大干部職工積極參加唱戲曲、唱花兒以及“包粽子、佩香囊”等濃郁地方特色民俗文化活動,讓人們在參與中親身體驗節日習俗,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四)中秋節。突出團結、團圓、慶豐收的主題,努力營造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社會和諧、家庭幸福的節日氛圍。一是組織以“傳承文明頌中秋”為主題的文化娛樂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中秋民俗故事會、活動或書法、攝影比賽等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文化活動,引導干部職工在活動中了解中華悠久歷史、優良傳統和節日民俗,弘揚優秀民族文化。二是圍繞敬老助殘、扶貧幫困等內容集中開展走訪聯點村、社區的困難戶、殘疾人、留守兒童、孤寡老人及道德模范等活動,組織志愿者與他們一起過中秋、吃月餅,讓他們感受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三是組織開展“網上慶佳節”活動,以“感恩?團圓”為主題的網上寄語活動,向親人、朋友、同事等傳達節日的問候,表達團圓、思念、感恩的情愫,營造歡樂喜慶、溫馨祥和、文明和諧的網絡節日氛圍。
(五)重陽節。組織開展“重陽出游賞景”活動。組織本系統干部職工登山秋游,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培養人們回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體現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開展重陽詩歌美文誦讀活動,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四、活動要求
局機關、中心、農辦要把“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擺上議事日程,切實抓緊抓好;要在節日期間在門戶網站上開設“我們的節日”網上專題報道,努力營造文明祥和、溫馨和諧的節日氛圍;要緊緊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貼干部職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認真組織實施節日活動;要充分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創新民俗文化樣式,使節日活動與“感恩教育”、“誠信教育”、“志愿服務”結合起來,與精神文明創建、“三基”建設、“雙擁”、“創城”等工作結合起來,進一步豐富干部職工的精神生活,提升干部職工的文明素養。辦公室做好各項活動組織和信息報送工作。
篇2: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方案
主題活動的方案
端午節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之一。為更好地利用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和精神內涵,市文明辦決定在全市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現提出如下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
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充分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結合“中國夢”宣傳教育廣泛開展群眾性節日民俗、志愿服務、經典誦讀、文體娛樂、愛國衛生和科普宣傳等活動,引導人們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增強愛國情感,提高科學意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建設“五個*”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活動內容
1、開展慰問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活動
利用端午節有利時機,開展與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慰問交流、座談聯歡等活動。邀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身邊好人參加節日慶典和文藝聯歡活動;走訪慰問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身邊好人,幫助解決生活中實際困難,并送去節日祝福;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和崇高品德,展示中華民族崇德向善、文明進步的精神風貌。
責任單位:市文明辦、各縣(市)區開發區
2、廣泛開展各類主題志愿服務活動
精心設計、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民工和殘疾人為重點服務對象,開展“鄰里守望”志愿服務活動,市文明辦將在立山區雙山街道立橋社區舉辦“鄰里守望情暖端午”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積極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動平臺,依托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廣泛開展城鄉文化志愿服務。以普及端午傳統習俗和日常衛生保健知識為切入點,組織開展科普衛生知識宣傳、民俗講座等志愿服務活動。以開展全民愛國衛生運動,創造整潔優美環境為主題,開展整治環境衛生志愿服務活動。以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網為主題,開展倡導遵德守禮、勤勞節儉志愿服務活動。
責任單位:市文明辦、市總工會、市殘聯、市婦聯、市教育局、市文廣局、市衛生局、市公立醫院管理局、市科協、市愛衛辦、市城建局、市公安局、市旅游局、市食藥監局、各縣(市)區開發區
3、深化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
結合我市實際,不斷創新傳統節日的形式和載體,挖掘和培育具有*特色的節日文化。廣泛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節日活動,市文明辦將在鐵東區新興街道弘揚社區舉辦“同心迎佳節端午粽飄香”社區主題活動。通過創編“節日小報”、中華經典誦讀、公益活動等形式,組織未成年人參加“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大力發展節日文化、旅游產業,努力挖掘傳統節日市場潛力,市文明辦將在千山區大屯鎮英不落村舉辦“端午櫻桃紅節日勤勞美”大櫻桃采摘活動。
責任單位: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旅游局、千山風景區管委會、玉佛山管委會、各縣(市)區開發區
4、努力營造濃厚氛圍
組織各級各類媒體加強端午節期間“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宣傳報道。各級各類新聞媒體要通過新聞報道、言論評論、專家訪談、群眾討論、公益廣告等形式,多側面、多角度地宣傳介紹端午節相關知識,及時報道各地開展主題活動的情況。*廣播電視臺要制作播出《“我們的節日端午”系列節目――中華長歌行*篇》。
責任單位:市文明辦、*日報社、*廣播電視臺、千華網、*文明網、各縣(市)區開發區
三、活動要求
1、注重群眾參與。堅持貼近群眾,充分挖掘端午節深厚文化內涵,精心設計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活動項目,把廣大干部群眾吸引到活動中來,增強“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2、發揮重點陣地作用。*市“我們的節日”文化傳播基地和相關的“我們的節日”品牌活動示范點要充分發揮作用,精心組織群眾喜聞樂見的、具有吸引力、影響力的節日慶祝活動。教育部門、各級文明單位、文明村鎮要結合實際組織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
3、活動務求實效。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是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測評內容,要重視原始材料積累,將開展活動的活動方案、活動資料(文字、照片)、宣傳資料整理歸檔,市創城辦將按照各單位上報的活動方案,對其所開展的相關活動情況和材料整理情況進行隨機抽查。
各部門各地區請將“我們的節日端午”活動的相關資料(包括活動通知、方案、照片、總結等)于*年6月13日前,以電子文檔形式,報至市文明辦。
聯系人:金*
聯系電話(傳真):63*x
編輯推薦:
學校“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活動方案
“我們的節日清明”經典誦讀活動方案
總工會“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實踐活動方案
小學“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方案
篇3:小學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方案
為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愛親人、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情,特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
一、活動時間:4月3日至4月5日
二、活動內容及具體要求:
1、清明習俗文化秀
制作一張介紹清明節傳統民俗、由來以及描寫清明詩詞的手抄報。(a4紙大小,在手抄報刊頭處注明學校、編輯者姓名、班級)
2、清明娛樂活動大體驗
清明時節,是踏青、放風箏的大好時節,還可以開展蕩秋千、拔河等體育活動。在清明假期,同學們可以在父母的帶領下,開展有益身心的清明娛樂活動,體驗這一節日帶給我們的歡樂,并以“清明娛樂活動大體驗”為題,將在活動中的一些精彩瞬間用文字或圖片記錄下來。(用a4紙粘貼照片,配上簡單的文字,注明學校、編輯者姓名、班級)
3、祭奠親人、緬懷先烈
清明,除了有無邊的春景,有盡情的歡笑,還有我們對親人、對為我們今天幸福生活付出生命的英雄先烈的追思、緬懷。在清明時節,可以隨父母去祭奠親人,也可以在父母的陪同下去祭掃烈士墓(參考地點:株洲流芳園、長沙烈士公園等),感恩我們的親人,感恩我們的英雄。(寫一篇清明感悟,注明學校、編輯者姓名、班級)
三、溫馨提示
1、去踏青、外出游玩,要遵守公共秩序,不亂丟垃圾,自帶飲水;去掃墓,要注意不使用火燭、煙花、鞭炮,文明祭奠;注意踐行低碳生活。
2、所有活動必須在父母的陪同下開展,不得單獨行動;活動過程中切實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確保自身安全。
3、以上三項活動,同學們任選其一;于4月7日下午放學前,交給中隊長,中隊長收齊后交給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