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示范點推薦材料
*市義工聯盟會是*年1月在*市民政局注冊成立的社會團體,主要服務領域有助老、賽會服務、關注青少年兒童等。成立六年來組織服務對象涉及我市各鄉鎮,并且打造了一批“尋愛計劃”關愛青少年活動、“同樂夕陽”助老活動等精品公益項目,并成立了“*義工水電服務隊”、“*義工保健服務隊”、“*義工健康醫療咨詢服務隊”等專業化義工服務隊。
*義工“尋愛計劃”項目,最初目的旨在通過義工的志愿行動以及外界資金幫助我市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后項目拓展留守兒童關愛、農民工子女關愛、棟梁工程走訪、青少年維權等系列活動。“尋愛計劃”項目自*年正式運行,截止到*年11月,該項目共資助貧困學生40余人、關愛留守兒童覆蓋我市十余鄉鎮,累計募集使用愛心資金(含物品)近十萬元。該項目多次榮獲宣城市及*市各級表彰。
*義工“同樂夕陽”項目旨在通過社會愛心資源及*義工的志愿服務改善我市農村敬老院孤寡老人及城市空巢老人、計生特殊困難家庭生活條件及精神面貌,同時通過該項目號召全社會更多人來“尊老敬老愛老養老”。
“同樂夕陽”項目有*市義工聯盟會在*年發起,項目主要活動包括:服務老人志愿活動(例如幫助老人清洗被褥、理發、修腳、體檢、水電維修等)、傳統佳節聯歡活動(例如為老人包餃子、做年飯、送文藝演出、贈送保健品等)、冬季送溫暖活動(例如為老人送毛毯、御寒鞋服等),“怡養家園”―關注計生特殊困難家庭等。該項目累計募集社會愛心資金(含物品價值)十萬余元,投入志愿服務超五千余人次,活動足跡遍布我市各鄉鎮及街道辦事處。此項目也被省地市各級媒體廣泛報道。
六年來,參與*市義工聯盟會組織的志愿服務活動人次已超2萬余人次,義工組織及義工會員多次受到省地市各級表彰,并涌現了一批諸如“安徽好人”石海燕、“安徽省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桂清泉、“*市十大杰出青年”黃勇、“*助人為樂好人”甘五一等義工服務“明星”。
篇2:中學申報學雷鋒活動示范點材料
作為*雷鋒文化名片,學校努力傳承雷鋒精神,深化學雷鋒活動與志愿服務的有機結合,致力打造雷鋒文化。我們認為:傳承雷鋒精神,打造“雷鋒文化”,能夠實現教育過程中的具有價值意義的生命享受;“學雷鋒”不只是做好事。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在于它在平凡與偉大、個人與社會、生活與理想之間找到了最佳結合點。
一、傳承雷鋒精神歷史回溯
*年2月,雷鋒雕像落成典禮在洪高校園舉行,*志愿服務團隊應運而生;
*年3月,*建起了*省首個校園“雷鋒館”,雷鋒文化打造開始;
*年,學校以雷鋒塑像為核心,投資建造了*高中校園雷鋒廣場(占地4200平方米),可供近1000人參加活動;
*年10月,*雷鋒館被市委宣傳部授予“*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來校參觀團體絡繹不絕;
*年3月:“感動*人物”開始評選,“從平凡中發現偉大,在感動中浸潤靈魂”;
*年5月:學校開啟“閃燈行動”,有私家車的老師和家長義務接送學生;
*年3月:*志愿服務隊被省委宣傳部授予“*學雷鋒示范團隊”,*雷鋒文化業已成為*學雷鋒名片。
二、傳承雷鋒精神課程彰顯
自雷鋒館和雷鋒廣場建成之后,學校致力于傳承雷鋒精神的課程開發,雷鋒精神在洪高校園落地生根:教師們愛崗敬業,育人不倦,從生活、學習、心理各方面無私關愛每名學子;學生們刻苦專研,勤奮學習,積極參加各種“學雷鋒活動”;學校開展諸如“學雷鋒”演講比賽、“雷鋒精神”辯論賽、“雷鋒之星”評比、“閃燈行動”等雷鋒精神傳承活動,
典型案例1:雷鋒館、雷鋒廣場、雷鋒塑像服務高中課程
學校利用雷鋒館、雷鋒廣場、雷鋒塑像等資源,將校本資源課程化,落實了校本課程開發的出發點就是滿足學生的需求,把課程設計與教學管理上都給學生留下空間,例如“雷鋒館”內容的更新通過研究性學習課程,讓學生自主探究獲得資料和結論,再將學生的資料匯總成冊,從而形成了《仰望精神的星空》、《雷鋒精神研究》等校本課程。這樣給予學生課程主人的地位,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典型案例2:“感動*人物”評選
*年開啟的“感動洪高人物”評選活動,旨在挖掘身邊更多的優秀人物和感人事跡,弘揚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之美,學會關愛他人、關愛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家在尋找感動的過程中,共享著感動,匯聚著力量,凝聚著人心,感召激勵*人進一步形成踏實勤勉、進取圖強、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做新時代的雷鋒,共同譜寫著“共建和諧校園,共享品質教育”的美麗詩篇!
典型案例3:愛心傳遞――閃燈行動
*年,由于學校周邊進行“城中村”改造,從*大街到學校還有850米的距離,使老師同學每天進出時陷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困境。為此,學校向有私家車的老師和家長倡議“閃燈行動”,每天進出“泥灰巷”時,車上有空位可以打開“雙閃燈”,示意同學們隨時可以搭上便車。
閃燈:閃亮的是告知,表明本車有空位,并且愿意幫助!
閃燈:閃亮的是關愛,這個世界不能沒有愛!
閃燈:閃亮的是低碳生活理念:車的利用率高些、地球的負擔就小些!
典型案例4:志愿團隊禮待四方,雷鋒精神蕩滌心靈
有句名言是這樣說的:世界上最美麗的笑容就是充滿愛心的笑容,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就是充滿愛心的奉獻。生命的價值在于奉獻。
十二年時光荏苒,*學雷鋒志愿團隊從當初的*名志愿者發展到如今*x余人。他們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當代雷鋒精神,開展了大量富有特色的志愿者活動。志愿團隊的高中生們,在成長中無私奉獻,在奉獻中成長起來,體味人生的意義,書寫了洪山高中學雷鋒志愿團隊絢麗的青春華章:
*年,志愿團隊與學校對口的*x社區一起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志愿團隊的高中生們,用自己的零花錢給留守孩子們買來學習用品。
*年3月,志愿團隊走進*社區,宣傳雷鋒精神,倡導社區居民文明守禮,文明生活,為*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衛生城市貢獻力量。同年,志愿團隊與學校外教一起走上街頭,體驗環衛工勞動與生活。活動為《*日報》、《*都市報》、《*金報》和《*晚報》等爭相報道。
*年3月,志愿團隊走進光谷,向市民發放“綠色生活,文明出行”倡議書,引導行人文明交通,倡導市民綠色出行,為*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貢獻了自己的汗水。
三、傳承雷鋒精神價值凸現
在打造雷鋒文化的過程中,學校舉辦雷鋒精神流動展覽30多場次,吸引了省內外大批黨團組織、學校和各界人士來校指導學習,每年接待參觀的社會各界人士及國外友人**x人次左右,其中包括全國各地教育局長代表團、各地教育代表團、省內兄弟學校領導,在漢各個高校學子、區內中小學校師生、學校周邊社區居民,以及來自美國、英國、法國、日本、新西蘭、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韓國等各國訪問團體。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日報、長江日報、*晚報、*都市報、*晨報、*金報、*電視臺、*教育電視臺、*經視等幾十家媒體對其進行了突出報道。學校學雷鋒志愿團隊被省委授予“*學雷鋒示范團隊”,學校評為“*省學校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市有效德育先進單位”、“*市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單位”。
面向未來,學校將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雷鋒文化感召時代精神。我們要在“學雷鋒、我行動”的實踐探索中找到更多激發人性光輝的燃點,在今后的實踐中為更多的孩子、更多的家長、更多的社會團體和更多的海內外各界人士提供“雷鋒文化”的學習和傳承的空間,讓更多的人成為雷鋒精神星火相傳的接力手,去點燃自己和他人絢爛而有意義的人生!
*市*高級中學
*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