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總工會金秋助學工作實施方案

總工會金秋助學工作實施方案

2024-08-02 閱讀 2686

為切實幫助困難職工家庭子女上大學,市總工會決定開展第十八屆“金秋助學”活動,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市級金秋助學資助對象及標準

在我市建立工會組織的單位在職職工、農民工、因病退職人員、企業改制下崗失業人員(以下簡稱困難職工)的子女,家庭有下列情況之一的:

(一)困難職工本人或配偶、子女患重大疾病(職工維權幫扶救助辦法規定的28種病種)正在治療,當年有醫藥費支出,且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x元的困難職工家庭子女,今年考入大學本科的每人資助**元,今年考入高職(高專)院校每人資助*x元;

(二)困難職工本人或配偶屬3級以上殘疾、1―4級工傷、長期患慢性病(基本喪失勞動能力)且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x元的困難職工家庭子女,今年考入大學本科及高職(高專)院校的每人資助**元;

x743元(在市低保495元標準上上浮50%)以下的低收入困難職工家庭子女,今年考入大學本科及高職(高專)院校的每人資助**元;

(四)對于職工本人或配偶、子女患癌癥、白血病、尿毒癥,且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800元的困難職工子女,去年考取大學本科和高職(專科)的,今年每人可再享受一次性*元助學救助。

符合上述條件的單親困難職工家庭和市級以上困難勞動模范,家庭月人均收入上限上浮30%執行。

二、各縣區、各單位工會金秋助學資助對象及標準

各級工會在做好市總工會金秋助學活動的同時,要積極爭取黨政的支持,多渠道廣泛籌措資金。應根據各自實際,在本級工會經費拿出一定的資金,參照本通知精神,制定本單位助學活動方案,明確助學對象和標準,向本單位困難職工子女發放金秋助學金。

三、時間安排

(一)調查摸底階段。下文之日起至7月28日,各基層工會對照工會系統金秋助學條件,本著不重、不錯、不漏的原則,進行調查摸底,幫助符合條件的困難職工如實填寫助學申請表,并將擬資助的困難職工家庭情況在所在單位或社區公示3天,公示期滿將相關證明材料報上級工會初審。

(二)審核審批階段。各縣區工會、系統工會對基層工會上報的資助對象進行逐一走訪核查,于8月25日前將初審合格資助對象申請表、本單位助學統計表和資助對象銀行卡發放信息匯總表(附件1、2、3)及相關材料報市總工會保障部。(各單位工會請于8月7日前將考取一本的困難職工子女申報檔案報市總工會保障部。)市總工會保障部對各級工會上報的助學對象檔案進行認真復核,最終確定資助名單,報請市總工會主席會議研究通過,并在市總工會網站再次進行公示(網址:z*x.**.gov.cn),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

(三)資金發放階段。8月30日前,市總工會舉行第十八屆金秋助學資金發放儀式,向資助對象發放資助金。

四、申報程序及申報材料

(一)申報程序

在我市建立工會組織的單位在職困難職工、困難農民工、病退職人員向本單位工會申報。

企業改制下崗失業人員向所轄社區工會申報。

(二)申報材料

申請資助對象需提供證明材料復印件:

1、困難職工本人申請;

2、入學通知書(在校學生提供學生證),學校收費標準;

3、病歷診斷書,近期醫保結算單據,殘疾證,工傷認定書;

4、家庭成員身份證或戶口本復印件(身份證需正反復印);

5、家庭成員工資卡或收入證明、低保證。

困難職工必須提供工資卡或企業勞資部門開據的收入證明,對于因病退職人員、企業改制下崗失業人員必須提供現在所就職單位的工資卡或勞資部門開據的收入證明。流動就業的由所轄社區開據收入證明。收入證明必須填寫經辦人姓名及聯系電話,并加蓋公章,否則視為無效(見附件4)。

對于未能完整提供家庭收入狀況或收入狀況不真實,家庭收入核定采用視同原則,非在校學生、非護理病人等特殊原因未就業的,視同月人均收入1040元(含山、和縣、當涂三縣按860元核定)。

6、下崗失業證,農民工還需提供與企業有勞務關系的證明。

7、困難職工子女去年考取大學本科和高職(專科)的,需提供受助學生1年來學習生活情況匯報材料,字數不少于1000字;同時需提供上學期成績單或學習成績證明,不得有不及格科目。

8、單親離異家庭需提供離婚證和法院判決書等相關證明材料。

(三)注意事項:今年金秋助學資金采取銀行轉帳方式發放,由申請人提供工資卡復印件,并與申請表中所填寫的助學金打卡帳戶信息完全一致,否則將影響助學金發放。困難職工提供個人銀行卡或存折復印件,要完整清晰,能夠準確識別開戶行、個人賬號等信息,銀行卡復印件需同時注明開戶人姓名(必須是受助人本人)。

五、工作要求

一要深入扎實開展調查摸底工作。各級工會要深入到困難職工家庭,詳細了解家庭困難狀況,及時幫助符合條件的資助對象進行助學申報。對已建檔困難職工家庭信息進行補充完善,對尚未建檔,現因子女就學、就業等陷入困難的職工家庭,按照建檔標準嚴格審查,符合條件的及時予以建檔和錄入系統。

二要切實做好助學金籌集工作。各級工會要嚴格資金管理,規范資金使用,堅持實名制發放,確保助學幫扶資金按時、足額發放到位。要緊密結合實際,積極整合社會資源,通過爭取政府支持、企業贊助、個人資助等多種形式,大力拓展助學幫扶資金的籌措渠道。

三要進一步創新幫扶方式。各級工會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以金秋助學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困難職工子女幫扶長效機制,將助學救助向就業幫扶延伸,逐步為困難職工子女提供全方位、立體化的綜合幫扶服務;要加強對困難職工子女精神幫扶力度,結合工會日常幫扶工作及其他幫扶品牌活動,通過走訪入戶、召開座談會、組織志愿者活動等形式,引導他們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

四要大力營造金秋助學氛圍。要充分利用各類媒體深入報道活動開展情況,特別是推廣、宣傳開展金秋助學活動的經驗做法和主要成果,營造良好的助學輿論氛圍。加強助學活動的信息統計工作,請各單位工會9月2日前將本系統、本單位助學活動總結報市總工會保障部(電話27**x、27**,郵箱)。

附件:1、*年“金秋助學”活動助學申請表

2、收入狀況證明

*市總工會

*年7月8日

篇2:教師工作心得: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

教師工作心得:如何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

自參加工作以來,我所接觸的學生主要是農村的孩子,他們大多數純樸、善良。但絕大多數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而女生較男生更明顯。曾有一位女學生,成績進校時中等,穿著樸素,上課時從不主動舉手發言。老師提問時,聲音小的聽不清,臉蛋漲得緋紅。下課時總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寫呀算呀。平時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學習非常努力,但是成績始終不見進步,反而呈下滑的趨勢。我找她談話,她怯怯的告訴我,她不敢問老師,怕老師說她笨,不敢問同學,怕同學笑她。她說家里很窮,她只有努力學習,考上大學才有出路,其他的她都不會。但看到成績是每況愈下,她心里很焦急,很無助。該女生實質是產生了嚴重的自卑心理。

中學生產生自卑心理主要有以下的原因:1、缺乏成功的經驗。成功的經驗是影響自信心建立的重要因素,挫折和失敗的體驗尸導致自卑感形成的首要原因。如果一個人幾次努力都失敗了,他就會懷疑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不行。由于事先有這樣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就會抑制自信心,產生心理負擔,限制了能力的發揮,效果必然不佳。2、缺乏客觀的期望和認識。有些學生不切實際對自己要求過高,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有些學生認為自己只有讀書,只有考上大學,才有希望。為此給自己施加了較大的壓力,背著這樣的思想負擔,學得很累。3、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有學生因為生理的殘疾或不足而自卑,有的學生因為家庭經濟貧困,父母職業地位底下而自卑。

自卑,使個人對自己的不恰當認識,是一種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極心理。在自卑的作用下,遇到困難的,挫折時往往出現焦慮、泄氣、失望、頹喪的情感反應。一個人如果做了自卑的俘虜,不僅會影響身心健康,還會使聰明才智和創造能力得不到發揮,使人覺得自己難有作為,生活沒有意義。所以克服自卑的心理是一個重要的心理健康問題。怎樣才能從自卑的束縛下解脫出來呢?

1、激勵教育,樹立信心。對前面提及的女生,我在課余經常有意無意找她聊天,了解她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指導她該怎樣學習,怎樣與同學交流。在教學中,我特別注意發現其閃光點和進步,并及時給以表揚和鼓勵。聽到我的表揚,她露出了笑容。逐漸的,她來辦公室問問題的次數也增多了。

2、指導學生正確對待失敗。中學生由于知識,經驗的不足,失敗時往往找不到恰當的方法排解自卑感,挫折感,結果出現惡性循環,失敗導致自卑。要知道,在漫長的人生征途上,一帆風順是不可能的,而挫折和失敗倒是必然會發生的。對此持平常心,就不會在感情上產生波動了。

3、鼓勵學生積極與他人交往。自卑者多數孤僻,不合群,把自己封閉起來。自卑的人長期獨處,心理活動的范圍、內容就會變得窄小,加之個人認識的局限,就會使心理活動走向片面,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視了自己的優點,從而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而不能自拔。當積極與他人交往,注意力就會被他人所吸引,感受他人的喜怒哀樂,心情自然就會變得開朗,另外,通過與他人交往,能多方位認識他人和自己,通過比較,正確認識自己,調整自我評價,提高自信。

4、讓學生提高自我認識,客觀認識現狀。要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不同的人走的路可能不同,但條條道路都可通“羅馬”。所以,學生不一定都要考大學。不管以后干什么,只要努力,都會有收獲的。

篇3:中學國家助學金發放工作方案

為了貫徹落實《財政部、教育部關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資助制度的意見》、《關于*省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資助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和市縣相關文件精神,認真貫徹執行完善國家資助政策體系,鞏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規模提升辦學水平,切實解決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就學問題(資助面按上級文件規定為上年普通高中在校生總數的10%確定,低保戶學生,每學生1250元,其他類型的貧困生每學生600元,按學期發放),特訂此方案:

一、加強領導,嚴格管理,成立學校助學管理機構:

組長:林*

副組長:吳*

成員:白*、各班主任。

二、我校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對象資格認定、流程和名額:

1、學校在教工會上組織學習相關文件,在全校高中部宣傳發動,然后由學生自行申請;

2、貧困學生提出書面申請,并由該生所在村委審核蓋公章;

3、學校助學管理機構和學校行政共同審核全校各級各班上送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困難情況,確定受政府資助學生;

4、總名額131名(主管部門按文件要求所分配名額):高一級:34人;高二級:44人;高三級:53人。

三、公示我校國家助學金資助對象名單,接受全校師生的監督。

1、各班公示,師生代表簽名;

2、學校公示欄公示。

四、各班班主任找已提出申請而又未被確定為資助對象的學生談心,說明情況,并鼓勵這些學生繼續努力學習。

*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