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二年級美術教師工作計劃(4篇)

二年級美術教師工作計劃(4篇)

2024-08-02 閱讀 7292

【二年級美術教師工作計劃一】

一、學生知識能力學習習慣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造精神。

二、教學目的任務:

1、通過啟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

2、學習簡單立體物的表現方法,學習色彩表現方法,進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設計與制作。

3、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欲望。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欲望。

教學難點:

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四、完成任務的措施:

1、認真鉆研教材,進一步領會課標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的教學計劃。

2、好課前的各項準備活動。

3、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五、課時安排:

每課安排一到三課時完成,機動課時兩到三節,考核兩課時。

【二年級美術教師工作計劃二】

上學期根據<<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合理制定了教學計劃;認真備課、上課。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圓滿的完成了上學年教學任務。為更好的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特制定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現狀分析:

二年級共五個班,學生經過去年美術學習,對美術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美術不止是畫畫,還包括制作、欣賞。學生對美術有一定的興趣,學生比較活躍。由于學生的年齡小耐性較差,因此對待作業的態度不夠仔細。

二、教學內容分析:

(一)全冊教材簡析:

第二冊美術教材共有20課,分造型與表現、設計與應用、欣賞與評述、綜合與探索等課型,其中綜合與探索課比重較大,主要來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繪畫、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

(二)、教學總目標:

(1)、認知目標:

通過輕松的教學游戲,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畫方法;認識和了解繪畫基礎知識。

(2)、智力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造型技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標:

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用美學的眼光去觀察事物;進一步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三)教材中重點、難點(簡要分析):

本冊的重點在于促進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揮和個性的張揚。難點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兼顧學生個性發展和知識技能兩方面的需要,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參與并親身經歷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尋找各種材料,表達自己豐富多彩的想象。

(四)教學的主要措施:

1、教師方面:做學生發展的組織者、促進者,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去實踐、去思考、去探索、去討論、去創作,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展示作品。

2、學生方面: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及所學知識,動腦筋制做作品,學會合作,并妥善保存自己的設計作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開闊視野,增長社會經驗。

三、教學進度表:

【二年級美術教師工作計劃三】

一、教學目標:

美術教育在培養人的藝術素質方面,尤其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創造表現能力,在啟迪心智、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和提高品格修養方面有其獨特的功能。美術課堂教學要重視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寓知識、技能于興趣之中;

淡化畫種,以造型要術為基礎,鼓勵和指導學生靈活運用造型要術及其規律,培養創新意識;培養學生運用造型要素與不同的媒介、用不同的方法來重新組合或進行創造的綜合能力;學習運用形式美的規律來欣賞、表現、應用為一體,注重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

二、教學內容和要求:

本學期課程內容有四大主線構成,即造型要素、情意要素、造型廣場、美術欣賞。

1、造型要素

這一要素的內容主要安排在第二單元“排列與組合”中,如“形的平置和重疊”、“對稱的形狀”等,目的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2、情意要素

所選的內容跟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如“快樂的星期天”學生不僅可以畫自己了解的學習生活,還可以展開想象,把希望星期天怎么過的想法表現在畫紙上。這部分是要讓學生發揮大膽構思、想象豐富、色彩變化的一些優點。破除他們畏難的心理,激發他們學習興趣。

3、造型廣場

有剪貼、折紙、撕紙、紙立體、紙玩具和泥工等。折剪制作也融入了立體性,使學生思維有所開拓,制作手段有所創新。泥工也要求塑造立體形象,如動物、玩具。讓學生在動手中獲取知識,得到鍛煉。

4、美術欣賞

本教材欣賞部分安排了玩具作為兒童欣賞的內容,有民間的、有現代的、有古樸的、有時髦的,通過欣賞讓他們更加熱愛生活。

【二年級美術教師工作計劃四】

一、學生情況分析

經過以前一年多的學習,已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基本繪畫知識和技能,學生想象力豐富、大膽,對想象畫、記憶畫,有較強烈表現欲望,色彩表現力強,同時繪畫作業普遍水平較高。

二、教學目的任務:

1,通過有趣的美術表現和欣賞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2,運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繪畫和簡單工具制作。3,培養學生空間知覺,形象記憶,創造等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五個單元共二十課,分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等方面。具體有以玩具為題材,以兒童生活與科技益智結合為切入口,引導學生進行欣賞與創作學習。有以動物為題材,以想象為手段,以編織動物童話故事為目的的進行設計。有以“學生與生活、自然”為切入點,激發學生表現大自然、生活物象的情感,學會用藝術的眼光觀察生活。

有以“學生與文化生活”為切入點,學習小泥人、泥面具等內容,讓學生感知中國陶瓷,體會民間玩具獨特的審美趣味,培養對勞動人民熱愛的情感等。課程以培養學生的求新、求異為目的,形式多種多樣,給學生很大的發展空間,滿足各種學生創造美和表現美的愿望。

四、教學重點:

1,想象畫的訓練,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在課堂教學中(特別是繪畫練習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和表現力。

3,進行工藝制作,培養動手能力,立體造型,想象力和概括力。

4,提高學生欣賞水平,培養美術興趣。

五、教學難點:

1,想象能力的培養和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2,在繪畫、工藝教學中,使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和表現力得到進一步培養,動手能力,立體造型,空間想象力也有所發展。

六、提高教學效率的主要措施:

1、加強對學生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整體性的滲透,采取好學生帶動差學生的方法。

2、要求在構圖時飽滿,畫滿,畫大,畫得有生氣,有意趣。

3、通過課堂講評作業,教繪畫技能與工藝制作相結合,來調動學生的興趣,提高技能表現。

七、本學期教學的總要求:

1、知識教育要點

(1)對各種自然平面形進行認識和感受。

(2)運用復雜平面形和組合平面形表現景和物。

(3)用記憶畫形式表現自己的人和物,豐富兒童的視覺記憶表象。

(4)運用各種平面材料,幫助學生認識對稱形和不對稱形。

(5)學習撕、剪、拼、貼等手工制作方法。

(6)了解我國著名畫家的作品,欣賞祖國自然風光。

2、能力培養要點

(1)激發學生觀察生活、自然的興趣。初步培養注意力和觀察力。

(2)在繪畫中能大量描繪所見所想的形狀,畫出色彩鮮明的畫面。

(3)熟練使用各種工具材料,進行涂、描、撕、剪、拼貼等,較順利地完成作業。

(4)培養學生通過感受和想象,對美術館作品和自然風光進行改革欣賞。

3、審美教育要點

(1)通過欣賞我國著名畫家的作品,使學生了解祖國優秀的文化藝術。

(2)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和自然風光。

八、教學內容及進度安排

篇2:美術教師小班美術特色教學計劃

小班幼兒對外界的各種物體和圖形都感到新奇,初入幼兒園還不習慣于有組織的活動,對繪畫是怎么一回事也并不清楚,做為一名美術教師應該著重引導和幫助幼兒由不習慣過渡到習慣,由不清楚過渡到清楚,讓幼兒對繪畫產生興趣,本學期我計劃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培養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1、運用看看、做做、玩玩的方法,激發幼兒學畫的興趣。

(1)組織幼兒觀看幼兒園墻壁上的大幅圖畫,告訴他們這是老師畫出來的,還可以帶領幼兒看看中大班幼兒畫畫的情景和畫的內容,讓幼兒知道自己也能畫,而且還能畫得很美麗。

(2)鼓勵幼兒放心大膽地自由涂抹,練習手指、手腕的動作,教師對幼兒繪畫的內容、題材、形式及技巧等不能提過高的要求,而是鼓勵幼兒大膽用筆,以輕松愉快的情緒和濃厚的興趣去隨意洽涂抹,自由表現。

(3)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可采用游戲的方法,如添畫游戲、涂色游戲等,使幼兒逐漸有意識、有目的的畫出一定的線條。

2、運用多種多樣的材料,提高幼兒的學畫興趣。

可以讓幼兒拿教師制作的印章或筆帽、蔬菜等,蘸色蓋印在紙上;可以讓幼兒用手指或手掌直接蘸無毒顏料。在紙上印出不同色彩的指紋或掌印;也可以教幼兒將顏色滴在紙上。用嘴或小管吹出各種自然的紋理;還可教幼兒使用棉簽進行簡單的涂染。

二、訓練幼兒畫出基本線條和簡單的形體技能。

1、線、形體的訓練

教師要結合日常生活中幼兒熟悉和喜愛的事物選擇外形可以概括或點、線的物體為內容,如用點畫“飄落的雪花”,用直線畫綠綠的小草、用橫豎線畫“好玩的梯子”。畫斜線時引導幼兒想象滑梯、山坡等,幼兒就會懂得斜線的含意。

圓是幼兒繪畫中最早出現的圖形,為了使幼兒較好地掌握畫圓的方法可以教他們使用徒手做懸空練習的方法,經過多次練習后再進入用筆在紙上直接作畫的階段。小班幼兒作畫時,往往只看一看所要畫的物體,只得到一個籠統的印象就終止觀察。這樣所描繪出的形象,只能是最簡單而粗略的,所以教師要注意培養幼兒的觀察力,繪畫一些生動的熟悉的事物。

2、色彩的訓練

小班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很強,但不能正確說出它們的名稱,更不會把某些物體固有的顏色正確地表現出來,在作畫時,往往任意取用一枝筆不加選擇的涂色,或是選取一種自己喜歡的顏色一直涂到底。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認識幾種顏色的名稱,學習辯別相近的色彩(認識漸變色),同時訓練幼兒涂色的技能,不要涂到輪廓線的外邊去。

三、進行必要的常規教育

1、教會幼兒正確的畫畫姿勢,包括坐的姿勢,執筆的姿勢和畫畫的姿勢,手眼保持一定的距離,握筆自然。

2、教會幼兒認識和使用繪畫工具和材料,培養幼兒繪畫時的良好習慣。

以上是我針對小班幼兒特點制定的美術特色計劃,在實施過程中我將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爭取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輔導幼兒繪畫是一項艱難的工作,這一步訓練雖說容易,但往往做起來是很困難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時刻注意調整自身所處的地位,細心地去了解每個幼兒的潛在能力,大膽地做出新的嘗試。科學地評價每位幼兒的作品,并做出隨機記錄。

通過在繪畫活動中發揮孩子的創造離,使他們能夠在游戲創造中找到繪畫的樂趣,敢于用線條、色彩、形狀來大膽表達自己的意愿,并通過繪畫表達對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他們手中的稚筆將帶著一顆顆純真質樸的童心描繪出一個五彩繽紛的美麗世界,通向更加燦爛的明天。

篇3:初中美術教師學年工作計劃

20*初中教師學年工作計劃范本

新的學期又開始了,本學期我擔任四年級和五年級12個班的美術教學工作,為更好的完成本學期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現制定出本學期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1.進一步貫徹和學習美術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和理念,并運用新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認真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

2.認真貫徹學校工作重點,盡快籌備建立美術小組,完善美術教室,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通過美術興趣小組的活動,使學生的美術特長得到更好的發展,進一步了解美術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觀。

二、學生現狀分析:

每個年級都有6個班級,各班學生從繪畫的素質上看千差萬別,有先天因素,有后天原因,造成他們對美術課興趣的不同,所以,在課堂上的接受能力便有所差別。這需要教師耐心引導、調動其潛意識及思維的積極性,努力使橫向、縱向所造成的差距縮短,提高每個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

三、教學目的要求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了解基本美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四、教學措施

1.應將學習內容與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術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2.多種形式,組織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并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同時,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對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寬容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