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英語教師工作計劃
高一英語教師工作計劃(一)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精神,全組成員將積極主動地開展教學研究工作,落實學科教學常規,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不斷改革課堂教學,探究科學有效的教學形式。針對我校高一新生普遍英語底子差,基礎薄的實際,打算在高一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本著低起點,爬坡走,抓習慣的原則,長期不懈地抓好學生的學習英語的的興趣和習慣養成。
二、學情分析
今年我校共有14個教學班,學生整體水平較差,并且類別較多,既有普通文化課生,又有美術特長生,音樂特長生和體育特長生。學生生源構成復雜,大部分來自農村,城區學生少,普遍英語底子差,基礎薄。
三、教學內容
高一教材必修一和必修二,共十個單元。
具體安排:對于10個模塊,每一單元用6課時,課本的學習可以這樣進行:
①閱讀兩篇文章及處理語言點共需三課時;
②聽力(+檢查訓練)一課時;
③寫作一課時;
④單元檢測一課時。
四、主要工作
1、全面做好初高中銜接工作
高中學段和初中學段在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方面均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幫助高中學生了解這些差異,引導他們盡快適應高中的學習與生活,是擺在新學期高一教師面前的迫在眉睫的任務。為了使學生打牢基礎不至于出現知識斷層,在開新課之前,拿出一周左右的時間搞好高初中之間的銜接,為開新課做好準備。
時間安排:一周左右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音標。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拼讀單詞和自學單詞的習慣和能力。
第二課時:詞類與句子成分。例句必須經典、簡練、上口,以學生易于熟悉記憶與再現為準。
第三課時:語法線索:在整體梳理初中所學語法現象的基礎上,以一段“自我介紹”涵蓋初中主要的語法內容。
第四課時:教材編排特點分析、學習要求和學習方法指導。
另外,在其中穿插一些小型測試(如詞匯測試等)、寫作或閱讀等內容。
1、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認真研究新教材,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認真備課、上課,認真進行自習輔導和批改作業。
2、單詞一直是學生的難點、薄弱點,直接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要重視詞匯教學,狠抓單詞的記憶與鞏固以及對詞匯的意義與用法的掌握。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單詞記憶方法和養成勤查詞典的習慣。
3、為了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從高一就開始就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除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外,還堅持每周三次利用課余時間給學生集體放聽力。
4、堅持每周一次作文訓練,訓練題材、方法力求多樣化,并能及時進行講評。鼓勵學生寫英文日記,對個別英語特差的學生盡量多批改、多指導。
5、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是高中教學的重點,也是高考的重頭戲。在單元教學中專門抽出一節課作為閱讀課,并且有計劃的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
6、集體備課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整體教學水平的有力保證,有利于經驗豐富的教師與年輕教師互為補充、共同提高。堅持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集體備課前先確立一名中心發言人,由中心發言人先確定下周所教模塊的重點、難點及在高考中的比重及為完成教學內容所用的教法,然后全組人員共同探討,最后確定下來。每天的集體備課與說課,備課組長要負責組織,定時間、定地點、定主講人。
7、加強聽評課。聽課、評課,取長補短。教師教學各有風格,教師間應互相聽課,可以聽本校的,也可以到外校聽課,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共同提高。
8、開展英語課外活動,提高學習興趣:
1)、開展課外英語競賽活動:如開展英語口語(演講)競賽、書法比賽、寫作比賽(借助各類英語傳媒開展)、英語朗誦比賽、英語歌詠比賽、英文歌曲比賽等;開展課本劇表演等。以活動促教學。
2)、利用現代化教學媒體創設語言環境。如利用飯前、飯后時間讓學生收看英語電視節目,利用周末時間讓學生觀看經典英文影片等。
高一英語教師工作計劃(二)
高一是高中教育的起始階段,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使學生圓滿完成新課標要求的各項學習任務,盡快適應新的環境,在各方面能夠健康發展,把英語教學搞的有聲有色。特制定本學期英語教學計劃如下:
一.教材分析
教材是“課標”的具體表現,是學生學習的“藍本”。現在使用的人教版英語教材的每一個單元都圍繞一個主要話題來開展聽說讀寫活動,共九個部分,即熱身(warmingup),聽力(listening),說話(Speaking)預讀(pre-reading),閱讀理解Reading),課后閱讀(Post-reading),語言學習和語言運用languagestuty),小結,學習建議和趣味閱讀。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呈現與訓練,以及語法和句型等重點循序漸進,循環反復,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于學生構建知識系統。新教材打破了傳統的體系,用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新的體系呈現出來。我們應當以積極的態度去學習新教材,研究新教材,理解新教材各個欄目的編寫意圖,最大限度地發揮各個欄目的作用。一方面我們要努力去理解新教材、適應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一方面我們又要努力站在新教材之上使用新教材,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對其進行大膽的取舍和重組,是教材為我所用,而不是被教材牽著鼻子走。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性,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做好初、高中的教學銜接工作,讓學生了解和適應高中的英語學習;
3、在培養學生的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培養學生在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運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
4、優化學生的英語學習方法,使他們能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主動學習的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學生現狀分析
本學期本人擔任高一(3)班的英語課。(3)班是本校的普通班,學生素質普遍較差、大部分學生英語底子差,基礎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學生英語基礎等于零。例如,本人在開學初去上第一節英語課的主要內容為:英語26個字母的測試,結果班里66個學生卻沒有一個學生能默寫全26個英文字母,其中有20個學生叫空白卷。根據這個實際情況,本人打算在高一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本著低起點,爬坡走,抓習慣的原則,長期不懈地抓好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習慣養成。指導思想是堅持“狠抓雙基,改進學法,激發興趣,提高學習英語的能力”。
四.工作措施
1、繼軍訓后結合學生初中英語實際狀況,用兩個星期從字母音標學起切實做好初中教材復習的工作,為平穩地向高中教材過度奠定基礎,梳理初中知識,配發相應練習,通過習題講練,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順利進入新教材的學習。
2.為了使學生打牢基礎不至于出現知識斷層,本學期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把學生初中學過的但掌握不好的英語語音基礎知識、英語時態、句式、定語從句、狀語從句、動詞不定式以及部分掌握不好的詞匯、短語、句型分插于新課教學中。
3、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尤其與舊大綱不同的地方,清楚哪些內容是新增加的,哪些內容是已經刪掉的,哪些內容初中已經學的。認真研究新教材,認真備課、上課,認真進行自習輔導和批改作業。
4、為了減輕高三聽力訓練的壓力,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從高一就開始注意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除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外,還堅持每周三次利用課余時間給學生集體放聽力。
5、單詞一直是學生的難點、薄弱點,直接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要重視詞匯教學,狠抓單詞的記憶與鞏固以及對詞匯的意義與用法的掌握。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單詞記憶方法和養成勤查詞典的習慣。
6、堅持每周一次作文訓練,訓練題材、方法力求多樣化,并能及時進行講評。堅持每天課前做值日報告和每周一篇的短文背誦檢查。鼓勵學生寫英文日記,對個別英語特差的學生盡量多批改、多指導。
7、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是高中教學的重中之重點,也是高考的重頭戲。在單元教學中配發適當的閱讀練習,在平時考測試卷中閱讀篇幅占一定比例,突出重點。有計劃地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
8、堅持教學研究和相互聽課,向同行學習,積極上網,利用網絡資源的優勢,解決自己教學中的疑難和困惑。
五.教學內容
1、12units。About700newwords.200wordandexpressions
2、Grammar:
1).DirectSpeechandIndirectSpeechDirectandIndirectSpeech
2)RequestsandCommandsHe/sheasked/told...(not)todo...
3)ThePresentContinuousTenseforfutureaction
3、定語從句(theAttributiveClause)(1)
1)能夠用英語描述人物的特征、行為等-由who/whom/that/whose引導:ShelookedatJeff,whowaswavinghisarms.Thegirlwhoselegwasbrokenintheearthquakewastakentohospital.
2)能夠用英語描述事物、事件的性質、內容等-由which/that引導:Andthereshesawawallofwaterwhich/thatwasquicklyadvancingtowardsher.
4、定語從句(theAttributiveClause)(2)
1)描述特定時間的特征--由when或介詞+which引導定語從句:Thiswasthemomentwhen/atwhichSpielberg’scareerreallytookoff.
2)描述特定地點的特征--由where或介詞+which引導定語從句:Chucksurvivestheaircrashandlandsonadesertedislandwhere/onwhichtherearenopeople.
5、定語從句(theAttributiveClause)(3)
1)能夠用從句描述人物、事件、時間、地點、原因等--使用限制性定語從句Ispentthewholeafternoonwiththeteacherwhowasveryhelpful.
2)能夠用從句對特定的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等作補充說明--使用非限制性定語從句Ispentthewholeafternoonwiththeteacher,whichwashelpful.
6、UsethePresentperfectpassivevoice
7.、UsetheFuturepassivevoice
8、Usethepresentcontinuouspassivevoice.
篇2:英語教師跟崗學習計劃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英語教師跟崗學習計劃
能在萬物復蘇的春季里加入職院附屬學校這個大家庭,開始一段新旅程,我感到很榮幸。與大家共事的4天時間里,我看到了大家對工作的熱情和積極用心,深受感染。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地方,每一位教師都值得我學習。
跟崗期間,我有以下計劃:
一、認真學習教學技能
我是個教育行業的新人,沒有太多教學經驗,因此在跟崗期間,我會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并及時向導師和周圍其他教師請教,敢于提出自己的觀點,積極詢問其他教師的意見,在糾正自身錯誤中得到成長。同時積極旁聽其他老師的課,認真做好聽課筆記,學習教師的語言、語調、身體語言等,總結其他教師在課堂上的課堂氣氛把控方法,了解和學習課堂的指示性語言,課后學會總結,有所思考,從其他老師的課堂中汲取營養。盡可能地多聽不同年級的課,學習不同風格教學。
此外,我也會補修教育學、心理學相關知識,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二、努力學習當一名班主任
班主任的工作看起來瑣碎,但實際考驗著教師的組織能力和溝通能力。我會積極向導師請教,幫助導師完成班級班主任常規工作,包括帶領學生進行早讀、早操、就餐、午休等工作,并學習與學生、家長溝通,認真觀察導師的溝通方式,同時在實際工作中學習組織學生活動,在觀摩中學習上班會課。另外,應該經常在實踐中反思,知道自己做得好與不好的地方,并明確下次的做法。
三、積極提升自身涵養
教師總是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產生影響,但若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身應先有一桶水,因此教師應該有良好的涵養和豐富的知識儲備。不論是教師師德,還是三筆字等基礎技能,或是知識面,我都不會輕視。我計劃在認真參加學校安排的培訓的同時,積極研讀教學大綱,平日里每周練字,每月讀兩本書。
多觀察、多思考、多總結、多提問,我會努力做到這幾點,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3:學年第一學期英語教師工作計劃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學年第一學期英語教師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依據**區名師工作室實施方案相關精神為總的指導思想,進一步落實和貫徹工作室發展目標,認真履行工作室成員的義務,并以各級各類活動為契機,力爭做到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兢兢業業地學習、培訓、工作,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增強自身能力和專業素養。
二、工作目標
本學期在**區名師工作室指導思想的引領下,繼續圍繞工作室活動安排,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學素養。用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教育實踐,結合學科實際,學生實際,探索出小學英語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并結合理論專題講座或教學示范等形式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教學水平,發揮名師的示范和指導作用。
繼續深入課堂教學第一線,開展公開課的聽課、評課教學觀摩活動和“送教下鄉”等活動,在參與教改指導活動中要及時總結經驗,積累材料,進行交流,達到資源共享。
三、具體工作內容
1.扎實課堂教學,上好每一節英語課,開好一節觀摩課,并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以觀摩研討、切磋對比、互動評課、促進提升的方式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2.繼續參研課題研究。要用研究的眼光、研究的態度、研究的方式來從事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效率與質量,使教育教學工作更科學、更全面、更系統、更理性。
3.繼續選讀一本教育教學書籍,以個人自學為主。采取個人或集體交流的方式開展研討,正確把握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努力改進教學行為,提升教學品質。
4.繼續搞好名師幫扶工作,指導和幫扶青年教師,青年教師結對,經常開展聽課、評課、摩課等活動,開展師徒聽評課活動。
5.繼續參加“送教下鄉”活動。積極參與到我區較薄弱、需要重點幫扶的學校去,對需要幫扶的鄉鎮學校教師進行課堂教學點評和指導,并將新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傳送到鄉鎮學校。
6.積極參與市、區名師工作室研討活動,學習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智慧、教學方法、教學藝術,開闊視野,提升業務水平。
7.寫好一篇和課題研究有關的教學論文,結合自身教育、教學經驗,積極動筆,撰寫一篇論文或心得體會,并力爭獲獎或發表。
8.繼續參與博客建設,定期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及時上傳及更新博客內容,及時上傳前沿理論、教學案例、心得體會、活動開展情況等。
四、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份
1.認真研讀我工作室有關文件和工作室工作計劃,學習其工作思想和目標,制定工作室成員**-**學年第一學期個人工作計劃。
2.根據實際情況結合“結對子”活動,制訂工作室成員個人成長計劃。
3.繼續參加同讀一本書微信研討活動。
10月份
1.積極參加三送活動下基層及課題活動。
2.努力搞好師徒結對子相互聽課活動。
3.繼續參加同讀一本書微信研討活動。
11月份
1.積極參加師徒結對子同課異構促成長研討活動。
2.結合課題研究撰寫教學論文。
3.繼續參加同讀一本書微信研討活動。
12月份
1.繼續參加選讀一本教育教學書籍的活動,認真撰寫讀書心得。
2.積極參加初中與小學英語工作室聯合教研活動。
3.繼續參加同讀一本書微信研討活動。
來年1月份
1.積極參加課題組收集課題相關資料,做好階段小結。
2.撰寫工作室本學期個人工作和活動總結。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