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期末復習計劃
復習目標:
1、繼續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
2、認識400個字,會寫30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能讀準字音,結合詞句等語言環境了解意思。要求會寫的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確書寫,并在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之中運用。
3、能夠聯系上下文、生活實際和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4、通過不同組詞形式的練習,鞏固學過的詞語。
5、初步掌握和運用反義詞、近義詞。
6、能恰當準確地進行詞語搭配。
7、能夠養成主動積累好詞(不同結構方式的詞語,四字詞等)的習慣。
8、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句子的意思,在閱讀中主動積累句子。
9、繼續學習不同的句子表達方式。
10、初步學習如何將句子表達得準確、具體和生動。
11、培養閱讀興趣,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
12、能閱讀淺顯的課外讀物,能與別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積累成語、對聯、古典詩詞和格言警句。
14、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主要內容,能主動與別人交談,講述簡短的故事和見聞。
15、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等標點符號。學習寫日記,看圖寫話。
16.將多音字進行整合,進行系統復習。
17.搜索優美詞語,進行摘錄。
復習措施:
1、緊扣專題練習和綜合復習,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強的查漏補缺的復習工作。
2、對學生易錯易忘的字詞進行比較,增強學生的記憶力。
3、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布置自主性作業,滿足不同學生的復習需要。復習內容要有階段性,體現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
4、閱讀訓練的內容多樣,幫助學生建構最基本的閱讀概念,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5、以看圖寫話為核心,鼓勵嘗試大膽想象,旨在培養學生各異的思維方式。
篇2:二年級語文組下學期期末總復習集體教研總結
二年級語文組下學期期末總復習集體教研總結
時間:20**年6月28日
參與人員:二年級語文組全體人員
教研主題:二年級下學期期末總復習
主備人:z
教研內容:
本冊課文內容已全部學完,為了讓學生全面系統的掌握知識要點,也為了提高全年級學生的總體成績,我們二年級語文教研組特定出以下復習計劃:
一、復習目的:
1.全面復習本冊書要求會認的生字,要求會寫的生字,并能用常用字組詞或者說話。
2.結合課文復習和歸類練習,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知識梳理和擴散練習,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3.總結延伸閱讀和表達的練習方法,提高學生閱讀和表達的能力。
4.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實際情況,安排復習內容,設計復習形式,增強復習的情趣性和有效性,避免“一做到底”的機械復習。
二、復習形式:
以單元復習為主,歸類復習為輔,滲透學生的思維訓練。精心備好復習課,少讓學生硬性抄寫和機械記憶,組織生動有效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復習的興趣,讓學生比較輕松地度過復習階段。
三、復習內容:
1.夯實語文基礎知識,加強生字詞的書寫、理解及運用的訓練。
2.以課文為本,對每篇課文內容進行概括梳理,對課文人物加深理解,歸納閱讀的基本方法。
3.加強句子的表達訓練,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句子的概念。并能圍繞主題,按順序寫幾句話。
4.以歸類的形式突破復習重點和難點,使復習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四、復習類型:
字詞(默寫;比一比,再組詞;填上合適的詞;同類詞語歸類;換部首組詞;寫出同部首的字;查字典等)
句子(用規定的詞準確地造句;把句子補充完整,并加上標點;連詞成句等)
段(排序;閱讀短文;圍繞主題寫幾句通順的話等)
篇(按課文內容填空;默寫古詩)
五、復習策略:
1.比一比。老師們對照第四冊教學目標,反思本學期的目標達成情況,有針對性的根據年級復習計劃思考班級復習計劃。
2.想一想。根據班級復習計劃設計相應的復習內容,復習形式,力求復習課不單調,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議一議。發揮語文組的優勢,大家資源共享。
篇3:二年級語文復習課幾點體會
每到期末,枯燥無味的復習課往往令老師頭痛,令學生厭煩。究其原因,一是復習內容簡單重復,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二是復習形式單調乏味,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上好小學語文復習課,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1、復習內容的整體性
復習是把平時在每篇課文中學到的零碎知識系統化,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所學內容。因此,要把復習課與新授課區別開來,切忌逐課逐段地把字詞句像回放電影鏡頭似的重復一遍。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整冊教材。在期末總復習之前先把全冊教材中的基礎知識按照拼音、字、詞、句等不同的內容進行分類,把課文中出現的練習題類型分別列出來;再把閱讀思考題的類型、作文訓練的不同內容等也分門別類地列出來。這樣,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了全冊內容,復習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其次,教師要采取恰當的復習形式,有些內容可以整冊教材為整體復習,如生字、多音字、誦讀課文等部分基礎知識及作文訓練等;有些內容也可以單元教師為整體復習,如閱讀能力的訓練等。但不管采取哪種形式,都要著眼于各類知識的整體性,使之系統化、綜合化。
2、復習過程的開放性
復習課要改變過去那種教師“一言堂”的現象,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要實施開放式教學,即讓學生自主選擇復習的內容和形式,自己總結復習的方法。教師的任務在于“宏觀調控”,把握復習的方向和進度,進行適時的引導和點撥等。復習時,教師不再布置學生多讀多寫,而要把復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如復習生字:“你認為哪些字比較難記,難寫,應重點復習哪些字;你愿意怎么復習就怎么復習,可以反復練,可以同桌合作聽寫,也可以出一份自測題。”復習閱讀部分:“自己從課外讀物中找一篇文章,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這些問題該怎樣回答,然后在小組內容交流。”每復習一類知識或一個單元讓學生寫一份“復習心得“,總結自己在復習中的新收獲和成功的復習方法。復習完整冊教材后,讓學生每人出一份測試題,在全班內互相檢測。這樣的開放式復習,學生自身受益,全班其他同學生受益,教師也了解到更多的學情信息,使指導更具針對性,更有實效。
3、知識之間的互融性
在復習過程中,還應還注意基礎知識、閱讀、作文等各部分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使之互相滲透,融為一體。一般情況下,以復習課文段落的閱讀為載體,把基礎知識和寫作的復習融入其中,三者兼顧,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就一定要深入鉆研教材,發掘課文中蘊含的訓練因素,是復習“牽一發而動全身“,以閱讀為核心,融”雙基“于一體,這樣才能大大提高課堂復習的效率。
總之,要想上好語文復習課,提高復習效率,就應該整體把握教材,采取合適的復習形式,關注學生的自主發展,使學生通過主動參與、合作探究,達到對語文知識的深入把握和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